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宗派人专门去调查此事。奇异的是,卖鼎的是个西域的胡人,来自遥远的龟兹。他告诉调查的官员,说这只鼎是他的祖上在天山之巅的湖中打鱼时,意外捞上来的。
  高宗重赏了胡人,把那只鼎收入皇宫,但没人能证明它真的就是那只来自周朝的鼎。
  不过,高宗皇帝相信它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在唐代,汉魏三国文物屡现,比如汉武帝陵墓中稀奇的随葬品玉箱和瑶石手杖。
  玉箱和瑶石手杖是当时西胡渠王进献的,汉武帝很喜欢,几乎每天都拿在手里把玩。据说,汉武帝死后没多久,就有人在扶风的古玩市场买到这两件东西。到唐初武德年间,又有人在长安的市场上发现了这两件东西,有人半开玩笑说:“其实,卖主不是别人,就是已经化为厉鬼的汉武帝本人!”
  在唐朝,如果真的排一下名的话,那么武宗时代的宰相李德裕无疑是第一收藏家。除了爱好古玩外,他还喜欢奇花异木。
  会昌年间,一位老翁叫人抬着一段在他家庭院生长了三代的桑木,来拜见宰相兼收藏家的李德裕。
  李德裕闻讯,觉得很奇怪,于是接见了老翁。
  老翁说:“这段桑木,已在我家庭院生长三代。我闻大人尚古好奇,搜天下珍稀之物,便给您送来。我这桑木,别有洞天,但只有技术高超的工匠,才能解其奥妙。”接着,老翁推荐了一位洛阳工匠。
  李德裕派人去请,但工匠已去世,只好把他儿子请来。其子看到桑木,大为称奇,便在李府住下。经慢慢“调理”,他终于将一段桑木剔出两把琵琶,每把琵琶的槽上都有一只自然纹理生成的鸽子。
  过程中,或是由于大意,或是因为技术问题,其中一把琵琶上的鸽子断了翅膀。李德裕也没怪罪,把断翅的琵琶留给自己,完整的那一把献给了武宗皇帝。
  后来,李德裕的那把,被存放在了洛阳平泉山庄。唐朝末年,平泉庄被毁,那把鸽子琵琶流落民间。
  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平泉山庄里,奇花异木,无所不有,比如名贵稀有的方竹。说到方竹,不得不提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润州甘露寺有高僧,修行深厚,名重江南。宰相李德裕出镇润州,经常拜访他。后卸任返京,作为著名收藏家,李把一根稀有的方竹杖赠送给高僧作纪念。
  方竹产自西域大宛,其形正方,为李德裕所爱。几年后,德裕再次出镇润州,那位高僧还在。
  李德裕问:“禅师!先前送您的那根方竹杖,还在吗?”
  高僧答:“还在,还在。贫僧为了保护它,已把它弄圆了,并涂上了一层漆。”
  李德裕瞬间无语。
  在中晚唐的收藏风潮中,出现了一个行业:古物探险家。周邯是这方面的代表。
  此人主要搜集的是三国时代的文物。据说,他曾得到魏延使用的一副铠甲。此外,还收藏了刘表用过的三只酒杯,即著名的“伯雅”(盛七升酒)、“仲雅”(盛六升酒)和“季雅”(盛五升酒)。
  有一天,周邯去四川探险,寻找三国旧物。回来的路上,他乘船顺江而下,在途中买了个奴仆,叫水精,最擅潜水。
  路过瞿塘峡时,周邯叫水精潜水探测。一个时辰后,水精携金银珠宝浮出水面,说是取自峡底的一座上古时代的精绝古城。
  从那以后,周邯每每叫水精潜水寻宝,得到数不清的上古珍宝。
  这一天,周邯听人说汴州八角井中有奇宝,于是带着水精来到了汴州。准备工作做完后,水精携剑下井,潜入了水底。
  时间过去很久了,也不见水精出来。
  周邯就有些着急了,他正要往井下探头,水精猛地从井中跳出来。但还没等他落在地上,井里伸出一只金色大手,一把将他抓住,又拽回井里。
  从此,水精再也没从井里出来。
  收藏之风,到五代十国时,仍没有停止。
  当时,有个叫文谷的,性喜古玩。一次,他到中书舍人刘光禄家做客,后者说:“你来得正好,今天刚跟两位客人约好,来观赏我的桃核杯。”
  这时候,二位客人来了。一位是青城山道士刘云,另一位是士子沈默。
  刘光禄随即叫家人取出桃核杯。
  这桃核杯,是用巨型蟠桃核做成,直径最阔处,有一尺多,上面雕刻精美。
  刘光禄说:“我少时游华山,遇一道士,用蟠桃核打山泉洗脸,见我很惊异,便将半片蟠桃核送给了我。”
  看过桃核杯,道士刘云从袖中取出一枚白石子,大如鸡蛋。上面绘有彩纹,是二童为一仙人引路,雕画奇绝,细节毕现。据刘道士说,这东西是从一个叫麻姑洞的地方捡到的。
  沈默也不示弱,掏出一个东西,也是石头。自称是在巫峡所得,宽一寸多、长二寸多,上刻盘龙,舞动爪牙,令人惊惧。
  文谷算是大开眼界啦。
  异国传
  在《山海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神奇得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国度。同样,在唐代,也流传着众多关于异国的传说。
  无启国。国民住在洞穴里,以吃土为生。人死葬后,心脏不烂,百年后,又变成人。在该国的大野中,有毛人,高七八尺,形如人,身上有毛,一尺多长,见到人,就闭眼张嘴,伸出舌头,喜欢吃人。
  轩辕国。国民至少能活八百年。天空中,鸾凤成群。百姓好吃凤蛋。
  白民国。有动物,叫乘黄,像狐狸,背有角,幸运的话,遇见而骑之,寿命可达三千岁。
  频斯国。该国多巨树,百姓生活在树上。这些树有多高呢?六七十里。在这个国家,几乎没有阳光,但也从不下雨。
  奇肱国,出玉门关后,再行一万里,就到了。他们的国民,擅长制造各种捕猎和杀人的机械,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玩意儿。比如,他们能制造飞车,坐上去,可以随风远去千里之外。殷商时代,奇肱人的飞车竟然飞到了中原豫州,但最终被商汤的部下用神秘的武器击落。
  喜瓦国,在西域龟兹国以东一千五百里,国民很小,只有一寸高。他们的国君通常是红衣黑帽,乘高头大马所拉的五轮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域人都在捕杀喜瓦人,因为他们非常好吃,味道是麻辣的。据说,吃了九百九十九个喜瓦人,就可以成仙。
  乌苌国,也在西域一带,距喜瓦国不远。这个国家的奇异之处在于,国民犯罪后直接被送到一座叫“法神”的山里。在那里,他们要建造一个巨大的工程。除了国王和法师外,没人知道这个工程的意义。按照一名到乌苌国旅行的唐朝人的描述,在法神山里,有一个通向天空的巨塔般的建筑,它已经建了八百年,看样子还会继续建下去,直至临近天上的世界为止。
  海古国,在西南的大海上,是一个能够移动的巨大的岛屿。在这个岛屿上,生活着大约三千海古人。他们最擅长的,是缩短两地间的距离。但没人知道他们通过什么方法。
  唐宪宗元和年间,一名海古人出现在长安,据说他是通过海底的泉眼,穿行了万里,直接从长安青龙寺后的八角井出来的。
  对于这样的汇报,当时的宪宗皇帝并不相信。不过,那时候皇帝正处于自己的晚年,已经迷上了仙术,所以他认为眼前的这个海古人,是一名得道的神仙。有一天下午,宪宗前往青龙寺查看,最后不顾周围大臣的劝告,在海古人的带领下,顺着绳子下到了那口井里。一个多时辰后,在大臣们焦急的等待中,宪宗终于顺着绳子又爬了上来。不过,那名海古人没上来。
  对井下的世界,宪宗讳莫如深,他只是告诉大臣:“这一切太神奇了!”(原话是:“此事奇绝矣”,见柳楚平笔记《元和秘谈》)后来有一天,宪宗跟自己的贴身卫士、日本人韩志和聊天时,破例谈到自己在井下的所见。他告诉韩志和,那是一个可以抵达任何地方的神奇所在。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海古人的带领下,溜达到遥远的海古国玩了一圈。
  韩志和自然半信半疑。不过,他还是决定冒一下险,因为这个时候,他刚刚决定要返回日本。按《元和秘谈》记载,在元和十四年秋,韩志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跳进了青龙寺的八角井,随后再没上来。有人说,他真的从井中回到了日本,也有人说他其实是被淹死了。
  汉槃陀国,建国在葱岭(今新疆西垂的帕米尔高原)上,当地人相信这里是世界的中间地带。他们的国兽是雪豹,他们的君主平时带着豹子头一般的王冠。他们非常残酷,经常攻打周边的王国,会把每一次俘虏来的异国百姓都喂了雪豹。在这个国家,所有的雪豹都聚集在一个叫洁谷的地方。在那里,除了雪豹外,就是莹莹白骨。
  苏都识匿国,在西域之南。当地有野叉城,曾聚集有野人,洞穴仍存。而这个国家的人,自称是野人的后代,他们往野人叫“户撒”,没人知道其真正的含义。据说,在唐朝初年,前往西域的唐朝访问团迷失方向,误入苏都识匿国,并意外采访了那里的君主。君主是一个头大身细的怪人,他自称来自遥远的星空,那里有他的祖先,但没人能够证实这一切。
  蹄羌国,国境位于西域之西。他们的国民比较怪,膝盖之下,长着长长的毛,脚则一如马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行走,只要不停地抽打自己的小腿,就可以日行百里。
  扶楼国,在南方。国人身子软,体型小,甚至能钻进细小的瓶子里。他们喜欢穿羽衣,善于喷火绝技。虽然他们身材矮小,但却能驱使象、狮、蛇等猛兽。
  尺郭国,又作食邪国,或黄父国,在南方。这个国家的人,身高七丈,穿红衣,系白带,脖子上缠着蛇,每天以鬼为食物。他们所说的鬼,是一种只在黑夜里活动的未知生物。这种生物类似于猴子,但长期生活在洞窟里,怕见阳光。
  顿逊国,在南海巨岛中,北接扶南国。在这个国家,人死后,进行鸟葬。什么是鸟葬呢?就是把尸体放到海边的悬崖上,叫鸟一点点吃掉。在那里,有一种特别的鸟,他们样子像鹅,但周身是红褐色的。它们性情凶暴,最喜欢吃人肉。据说,能完整吃掉四十九个人的,就有机会化成人形,潜入这个国家。所以,在顿逊国的大街上有很多鸟人,只是一般的市民无法辨别它们。到天黑的时候,它们才有可能现出原形。
  堕婆登国,在林邑国以东,南与诃陵国交界,西邻述黎国。在这个国家,最神奇的是农作物,比如稻子,一个月就熟一次。因此,它们是个农业出口大国,在南海一带赫赫有名。当然,也总有其他国家入侵,为的就是夺取粮食,比如诃陵国。
  诃陵国,在真腊国之南,西面是堕婆登国,东面是婆利国。该国境内,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所以他们的城墙都是用木头做的,居住的木质阁楼奢侈精美。由于森林中都是大象,所以国民的床是用象牙制成的。他们身上有一种瘴气,跟外人接触时,可以传染给对方。这个国家的人很邪恶,几乎没有一个好人。他们很好战,他们经常攻打别的国家,几乎每年都入侵一次堕婆登国。
  真腊国,在诃陵国的北面,欢州以南五百里。欢州在哪儿?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最奇异的风俗是,国民都不穿衣服。
  留仇国,具体地理位置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