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人手也。楚亦无恙。(《惊听录》)
  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鬼冥外,这个故事其实还披露了一点: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还有众多我们看不到的鬼魂在游荡!
  而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记载,似乎佐证着这个传说:
  故事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个叫李僖伯的,寓居长安兴道里。一日清早,他往崇仁里拜访朋友,在兴道里东门遇到一矮个子女人,身穿孝衣,手持一支鲜花,边走边说:“千忍万忍,终须决一场!终不放伊!”李僖伯见后大为惊悚。
  后来此女,又手持鲜花,头上盖着布,出现在景风门内的广场上。
  众人围观,听她说奇怪的话。孩子们也拿她找开心,不时去抓她盖头的布。小孩一靠近,她就去抓小孩,孩子们就往后退。但最后,还是有个孩子扯下了那女人盖头的布,然而却看到了这般景象:“见三尺小青竹,挂一骷髅!”
  关于冥花,在下面这个记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讲解。
  说的是,在东都洛阳位于闹市的天宫寺内,有一位玄灵禅师。有一日,他与白居易对坐喝茶,说:“街市之上,人鬼杂行。”
  此时,正好有个妇人卖花,过寺门。
  禅师说:“此妇人,厉鬼也。”
  白居易大惊:“何出此言?”
  禅师解释道:“遇卖花者,细观其瓣,若红极重,抑或红白相间,非渐红,其色甚急者,即冥花,人间无所见。见此花而笑者,皆鬼也!”
  也就是说,但凡红色的花朵,颜色非常重,红得不正常,或红白相间的花,两色过渡得不自然,都有可能是鬼花。
  可以想象,我们的大诗人,这茶是再也喝不下去了。


第三卷 凡人奇遇:等待你的是好运还是厄运 
  刀疤心想,此处是断不可住了,便趁机逃跑。出门没跑二里地,却掉到了井里。他觉得井底软软的,于是用手去摸,摸到一个圆圆的东西。井下幽暗,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只好两手抓住那东西,慢慢凑到眼前:那是一颗女人的人头!
  绝壁仙洞
  唐德宗贞元年间,华州(即现在陕西省华县)有道观叫云台观。观内有位刘法师,辟谷不食杂粮,已有二十年。
  云台观在每年的一、七、十月的十五日,都会按道家惯例设斋宴,即所谓“三元之斋”。这时候,总会出现一个人,穿得不修边幅,面瘦色黑,居于斋席末座。吃完后,起身就走,持续了十年多。
  这十多年里,那个怪人的穿着和神色从没变过。刘法师感到奇异。
  有一次,刘法师终于走到怪人身边,问其姓名及来历。怪人说:“我叫张公弼,住在不远处的莲花峰东隅。”
  刘法师知道那里荒无人烟,张公弼如何能住在那里?他表示愿意去那里看看。
  张公弼很愉快地答应:“我那里可谓仙境,远过人间之乐。法师若愿同往,当会去除烦闷啊。”
  刘法师说:“如此更愿随君去。”
  于是,刘法师跟在张公弼身后,向莲花峰行去。
  莲花峰,西岳华山主峰之一,海拔超过两千米。华山本以险著称,莲花峰可谓险中之险。悬崖陡峭,一如刀削。通往莲花峰之路,是华山最危险的道路之一。
  张公弼、刘法师在苍翠的大山中走了二三十里。植被越来越茂密,山石越来越陡峭。二人攀藤附萝,经过了悬崖深谷,道路变得越来越险,即便是通臂猿猴,也绝难渡过。但张公弼却如履平地。刘法师跟在后面,也似有神助,一路走了下来。
  就这样,他们走了一天多,终于抵达莲花峰半山腰。
  面前是一面石壁,刘法师往身下一看,竟是无底之谷!若稍有不慎,坠落下去,必将粉身碎骨。刘法师不由得一阵眩晕。
  而那石壁,只陷入山体几寸。也就是说,能够让他们放脚的地方,窄之又窄。但张公弼面色从容,轻轻一跃,脚尖踩在那只有几寸宽的地方,身体贴于石壁上,随后叫刘法师跟上。但后者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时候,张公弼用手指轻叩石壁。过了一会儿,石壁里竟传出一个声音:“外面是谁?”
  张公弼答:“是我。”
  随后,石壁慢慢向两边打开,竟然是一道门!这把刘法师看得瞠目结舌。石门中别有洞天,实在令人惊异。
  张公弼刚想拉着刘法师往石门里走,这时,发出声音的那个人,有些生气地问张公弼:“为什么引外人来?”说罢,石门又合上,将二人关在外面。
  张公弼说:“并非外人,这位是云台观刘法师,是我老友,故请其来。为什么拒之门外呢?”
  此后石门才又打开,张公弼和刘法师得以进去。张公弼说:“刘法师跟我一路前来,所行艰苦,想必是十分饿了,请您给他准备点美食吧!”
  那人问刘法师:“你方便住下吗?”
  刘法师想了想,说:“以后再住吧,这次先来这儿看看。”
  那人点头,随后取来一碗水,又从胳膊肘后的青袋子里取了些药粉,倒进水里,给刘法师喝。后者一饮而下,觉得非常甘甜,而且喝完后,竟一点都不感到饿了。
  这时,张公弼说:“我昨天对刘法师说我们这里甚有仙境之乐。您施展一下异术吧,让法师看看。”
  那人没拒绝,打开石门,含水往谷下喷去。刘法师放眼望去,见幽谷中有一条苍龙和一头白象在那里对舞,姿势非常优美;又有鸾凤一对,在那里放歌,其声清越,更是动听。刘法师不禁看得入迷,直到被人拍了一下肩膀才清醒过来。
  那人示意张公弼送他回去。
  刘法师无奈,只能听其安排。但等到他下山后,再回望,先前凤歌龙舞的地方,现在唯有青崖面面,丹壑道道,林木葱翠,别无其他。
  刘法师怅然若失。
  快到道观时,张公弼不再相送。走之前,刘法师对他说,自己回到道观后将事情处理一下,就去找他,意思大约是以后就跟他混了。
  张公弼未置可否。
  过了几天,刘法师把道观里的事情安排好,便真的回去找张公弼。他按记忆里的路径,向着那绝壁攀缘,步步险阻,艰难异常。峰回路转,不久他便迷失山中。他非常懊丧,后悔当初没在石洞里住下。
  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坐在华山深处,冲着天空呼喊张公弼的名字,但后者却再也没有出现。
  贞元中,华州云台观有刘法师者,炼气绝粒,迨二十年。每三元设斋,则见一人,衣缝掖而面黧瘦,来居末座,斋毕而去,如此者十余年,而衣服颜色不改。法师异而问之,对曰:“余姓张名公弼,住莲花峰东隅。”法师意此处无人之境,请同往。公弼怡然许之,曰:“此中甚乐,师能便往,亦当无闷。”法师遂随公弼行,三二十里,援萝攀葛,才有鸟道,经过崖谷险绝,虽猿狖不能过也,而公弼履之若夷途,法师从行亦无难。遂至一石壁,削成,高直千余仞,下临无底之谷。一径阔数寸,法师与公弼侧足而立。公弼乃以指扣石壁,中有人问曰:“为谁?”曰:“某。”遂划然开一门,门中有天地日月。公弼将入,法师随公弼亦入,其人乃怒谓公弼:“何引外人来?”其人因阖门,则又成石壁矣。公弼曰:“此非他,乃云台刘法师也,余故交,故请来此,何见拒之深也?”又开门,内公弼及法师,公弼曰:“法师此来甚饥,君可丰食遣之。”其人遂问法师:“便能住否?”法师请以后期。其人遂取一盂水,以肘后青囊中一刀圭粉糁之以饮法师,味甚甘香,饮毕而饥渴之想顿除矣。公弼曰:“余昨云山中甚乐,君盍为戏,令法师观之。”其人乃以水噀东谷中,乃有苍龙、白象各一,对舞,舞甚妙;威凤彩鸾各一,对歌,歌甚清。顷之,公弼送法师回,师却顾,惟见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无所见矣。及去观将近,公弼乃辞。法师至观,处置事毕,却寻公弼,则步步险阻,杳不可阶,痛恨前者不住,号天叫地,遂成腰疾。公弼更不复至矣。昭应县尉薛公干为僧孺叔父言也。(《玄怪录》)
  故事是作者牛僧孺的叔父听昭应县县尉薛公干说的,前者又告诉了牛僧孺。
  这样神奇的石壁会不会真的存在于华山莲花峰?千年时光令我们无处可寻,但那绝妙的想象已带我们攀上石崖,并眺望到翩然起舞的白象与苍龙。
  耳中游
  这是一篇挑战幻想极限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唐朝宰相牛僧孺为我们设置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空间上的悖论。
  按牛僧孺的记叙,唐德宗时,进士张左去长安附近的鄠县、杜陵一带旅行,于旷野中遇一老翁。老翁乘了一匹白蹄青驴,背着鹿皮囊,自小径转上大道,神态逍遥,不像凡人。
  张左好奇,赶上去问其由来。老翁笑而不答。
  张左再问,老翁怒道:“小子,安敢如此逼问!我难道是盗贼不成,为什么一定要问我从哪儿来?”
  张左道歉,说:“我只是倾慕先生的超凡之趣,想追随左右,您又何必如此责怪我?”
  老翁说:“我没什么法术,只是长寿而已,也教不了你。你不会是在嘲笑我年迈潦倒吧?”说完,催驴而去。
  张左还真执著,一路催马跟随。也许他断定这老翁不是一般人了。他们来到一家客栈。老翁枕着鹿皮囊躺下,张左也睡在一边。
  张左有些疲倦,夜里想喝点酒,于是说:“我这有些酒,想与先生一起喝。”
  “酒?”老翁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我喜欢啊,你真是太了解我了。”看来老翁是个酒鬼。
  喝完后,老翁对张左的态度稍稍有了转变。后者谨慎地说:“小生没什么见识,愿先生指教,以长见闻,不敢有其他什么奢望。”
  老翁随后开始了一段漫长的讲述:“其实呢,我所见到的也不过是梁陈隋唐几代的事,其中不少史书上已有记载,我就说一点书上没有的吧。
  “南北朝时,我居岐州,原籍扶风,姓申名宗,后因仰慕北齐神武帝高欢,遂改名为申欢。十八岁那年,我随燕国公于谨进攻梁朝,破梁元帝于江陵。后来,于将军凯旋,我随一部分军队留下驻守。一天晚上,我梦到有两个丫鬟对我说:‘吕走天年,人向主寿。’醒后,我觉得奇怪,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找到城中一位占梦师。占梦师看到我后笑了,似乎以前就认识我。他告诉我说,‘吕走’即‘回’字,‘人向主’则是‘往’字,必须返回北方,才可长寿。我大惊,回去后跟留守城中的拓拔烈将军说明情况,被特批返回北方。
  “走之前,我又去了一趟占梦师那里,说返回北方的事解决了,问如何才能长寿。占卜师诡异地一笑,告诉我说,我前生是蜀地梓潼县人,叫薛君曹,好道教,喜欢吃丹药木蕊散,又爱读灵异之书,每天朗诵道家经典。后来迁居鹤鸣山,在那里建造了三间草堂,于门外遍种花竹,有泉水萦绕,岩石为景,自诩胜地。
  “一年,八月十五日的晚上,薛君曹一个人坐在花树下独饮,酒醉酣畅,长啸道:‘我清远高逸如此,难道就没异人降临到我这里吗?’话刚说完,薛君曹感到耳朵里传来了车马声。很快有一驾小车从耳朵里飘出。车上有二童子,高二三寸,说:‘我们来自兜玄国,刚才听到你在月下长啸,其声清越,所以前来相会。’
  “薛君曹自是惊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