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狐朋仙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那个李三沓子的魂魄才会寸步不离这枚通灵铜钱。

    失去铜钱的臂助,李三沓子的魂魄就失去了与其它魂魄沟通交流的能力,从此变成一个睁眼瞎,彻底迷失在一片漆黑的混沌之中!

    “现在看来,其实这个丐瘸子一开始很器重郑二孬和李三沓子,甚至动了收其为徒的心思。

    这才将珍贵无比的通灵铜钱赠予了两人。

    只是这俩怂包既贪婪小气却又没什么胆色,最后才让丐瘸子彻底失去了收徒的耐心,恶声恶气得将两人赶出了砖窑。”

    也许有人觉得郑二孬和李三沓子这样嗜赌如命的滥赌鬼怎么可能是当徒弟的好人选?

    然而这鱼有鱼道,虾有虾路。

    一个说句谎话就脸红气喘的老实人肯定当不了骗子,有些歹人在挑徒弟时就专挑那种为非作歹的人授业,这徒弟的人品秉性越差就越好。

    有道是赌场之上无父子,那些在赌场上输急红眼的赌徒为了获得扳本的金钱,敢于践踏一切律法与亲情。

    而这种无恶不作的歹人正是同样凶狠歹毒的造畜妖人最为欣赏中意的弟子门人。

    因此丐瘸子一开始才慷慨的送上通灵铜钱与两钱碎银,助郑李二人回去扳本。

    不过这歹人收徒归收徒,那些名门正派所讲究的传承规矩却是一概没有。

    能不能从师傅的考验下活着回来,得看这个徒弟是不是足够机灵。

    于是乎,从赌场打手手下侥幸逃脱的郑李二人带着满身青紫一瘸一拐得去找吴掌柜拿药。

    这时只要这俩怂包的脑袋足够机灵,一听这丐瘸子是懂得邪术的妖人,不是好相与的寻常乞丐,便把吴掌柜退回来的银子原封不动得交还给丐瘸子

    那么接下来丐瘸子多半就要开口收这两人为徒了。

    孰料这俩怂包竟然背着丐瘸子偷偷把银子给分了。

    这还没进门就敢瞒着师傅私分东西,真要收进门还怎么得了?

    看来是之前赌场打手那顿老拳还没有将这俩人打明白,得再多吃些苦头才能上道儿。

    于是丐瘸子就用一只刚捉来的活守宫向郑李二人演示了一番逢赌必赢术,不动声色得在其中给两人又挖了一个大坑。

    “现在看来,这枚通灵铜钱一定对魂魄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只要用守宫尿拍熄身上的阳火,就能顺利得让魂魄离体。

    因此,丐瘸子最后将整只守宫都吞下去的行为才是他郑李二人给挖好的大坑!”

    杨从循告诉小狐狸,世间万物皆是阴阳一体。

    那守宫尿自是极阴招邪之物,可守宫却丝毫不为所害,照样该吃吃该喝喝。

    其原因便在守宫四爪的指缝间各生有一个粟粒大小的红肉团。

    “此物名叫脐红香,乃是大阳之物,能辟阴邪克五毒,这才能保护守宫不受其阴尿所害。

    而那丐瘸子就是要用阳气强烈的脐红香压住李三沓子胃部正中的幽门穴,令其离体的魂魄不能走足少阴肾经归体。”

    除非李三沓子的胃液能彻底将整条守宫身上的脐红香全部化去,否则就算郑二孬不拿朱砂给他涂脸,那李三沓子自己也清醒不过来。

    必须得在外力作用下,把胃里那只大守宫的尸体主动吐出来才行。

    依靠这枚通灵铜钱离魂简单,然而要想魂魄归体可就不是件容易事情了。

    只要期间出上一点变故,比如不小心把那枚通灵铜钱给丢了

    这样一来,李三沓子的魂魄就会被通灵铜钱牢牢的束缚住,他的身体就会因魂魄长时间不能回归,而被活生生的渴死饿死!

    在丐瘸子看来,不管离魂的是李三沓子还是郑二孬,只要这两人中有一个死于非命,那么另一个多半会因为害怕吃上人命官司而逃到砖窑寻求自己的庇护。

    到那时自己再费点心力点拨一下,倒也不失为一个听话的徒儿。

    要是那人不来找自己,那像这样的夯货不要也罢,自己大可再花点心思去寻找资质更合适的徒弟。

    “我猜那个丐瘸子正是因为时常接触阴物,这身体被阴气蚀去了太多元气,才会在腿上罹患一个久治不愈的恶疮。

    因此才需要有人替他去寻找大量可以散毒补益的脐红香来疗疮止痛。”

    说罢,杨从循用手指敲了敲胡三面前的引虫葫芦。

    “这玩意儿应该被丐瘸子用陈年酒糟熏过。这才能够吸引那些喜膻好腥的五毒前来。

    没了这只引虫葫芦,短时间内丐瘸子的本事至少得减三成这么便宜的事情,咱就却之不恭了。”

 第一百章 阋墙鱼图(6)

    书接上,原来这酒糟乃是发酵生酒之后剩余的残渣,极易滋生一种肥胖粘滑的蛆虫。

    而这种蛆虫正是蜈蚣蟾蜍蝎子以及守宫的美食,故而能用带有酒糟味道的诱饵吸引其前来捕食。

    只听杨从循微微得叹了口气:“这引虫葫芦和通灵铜钱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只可惜明珠暗投,落在此等妖邪歹人的手里,也只能助纣为虐。”

    说到这里,杨从循冲着胡三点了点头。

    “就像那吴家药铺的吴掌柜,连精熟药性的丐瘸子都要向其求购药材,可见其医术造诣不凡。

    只可惜此人却没有把这份天赋用在悬壶济世之上,而这一回咱们又没能查到丐瘸子求购药材的药方,怕是很难让其得到应有的惩罚。”

    紧接着杨从循的话锋突然一转:“不过这人在做,天在看!

    这一回可能抓不到他吴掌柜的把柄,但如果此人还敢为了妖人的银钱继续做这等瞒心昧己的勾当,就必定有恶贯满盈的那一天!

    等咱们这趟从东北回来,就去那家吴家药铺附近蹲守个一两年。

    若是此人死性不改,依旧与那妖邪之辈来往,届时道爷就要替天行道了!”

    “没错,绝对不能放过这个吴掌柜和丐瘸子!

    咱们这回不过是无意间放倒他们身边一个跑腿的怂包废物都给掉了两件宝贝。

    真要是把这俩王给推了,那得掉多少好东西啊?”

    “胡三你究竟在胡说些什么啊?我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呢?”

    就在胡三一甩尾巴,准备打个哈哈将杨从循胡乱对付过去时,厢房外小院中突然响起一个带有几分谄媚意味的中年男子的嗓音。

    “敢问杨道长可曾歇下?小人是这岩头夼村的里正。

    夤夜来拜,甚是惶恐,还请道长不要见怪。”

    一听是里正来拜,杨从循顿时和胡三顿时面面相觑:“里正?他来干什么?”

    然而这疑惑归疑惑,像杨从循这样孤身在江湖上行走的道士,这里正的面子绝对得卖。

    于是杨从循赶紧起身整了整身上的道袍:“房门没关,里正大人快些请进。”

    就听房门吱呀一响,走进来一个身穿绛紫色员外袍,身披淡青色大氅,头戴一顶护耳裘皮暖帽,两眼不住四下游移的矮瘦中年人。

    不知为啥,胡三一见此人就觉得不舒服,难道是因为那人双眼不住滴溜溜乱转的神态像极了小时候跟亲爹赤背狡狐撒谎时的自己?

    然而没过多久,小狐狸的预感就变成了现实。

    只见那个里正略微跟杨从循寒暄客套了两句就迫不及待得进入了正题。

    “杨道长你真是年少有为,不但破了幽魂喊冤的奇案,还利用帮郑二孬招魂的时机揪出这个修炼邪术的妖人,为俺们附近地方除了一害。

    道长你既然有如此神术,不知能否把家父的魂魄给招回来?”

    听了里正的要求,杨从循只觉得自己脑袋快不够用了,迟疑了好半晌,才吞吞吐吐得问道。

    “只怕是小道听错了,里正大人可是要小道招回令尊的魂魄?”

    只因当时之人大都讲究先人入土为安,就算不指望自家先人能尸解成仙,也希望其魂魄能尽快赴地府投胎转世。

    这魂魄一旦入了轮回,也就再招不回来了。

    所以道家的招魂术就只能招那些因各种原因羁留阳世,一直未赴地府投胎的魂魄。

    正是为此,里正这个要求才听起来格外让人觉得别扭。

    一般情况下,招魂这件事都是由道士主动提起,而且这个道士一定还提前悄悄试招过这人的魂魄。

    待发现对方的魂魄并没有轮回投胎,且自己可以将其招到后,才会主动向主家请缨招魂。

    这招魂是道士的职业工作之一,在提到时尚且需要如此避讳。

    要是一个和道士不相干的外人主动提起招魂,那多半就是不希望被招的这主儿投胎转世

    让自家先人死后不得投胎转世,别说是亲爹了,干爹也不行啊!

    见杨从循神色有变,那里正连忙用手举起袖边,凑到眼角上拭了拭。

    “贸然请道长惊动先人,李某实在心下有愧。

    只是现在我兄弟俩家已然势成水火,要是再这样斗下去,家父昔年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家业就要付之东流了。

    还请道长将家父的魂魄从地府招来,为我兄弟断一断这家务事吧!”

    原来今天来找杨从循出马招魂的李里正,就是这岩头夼村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另一家是他弟李大户。

    自从一年前,李里正和李大户的亲爹李善人过世后,这分了家的兄弟俩就和红了眼的斗鸡一样斗上了。

    你家吃饭上五大碗蒸菜,那我家就得上七碗;

    逢年过节,你家放一千响的炮仗,那我家就得挂两千响,绝不能在人前输了阵势。

    就连七月十五这场鬼戏都是俩兄弟争斗之下的产物。

    像岩头夼这样才两三百人的小村子,怎么可能需要同时请两个戏班子唱鬼戏?

    自然是李家兄弟俩为了能压对方一头,以至于把脑筋都动到中元节抚慰游魂的鬼戏上来了。

    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李家兄弟俩这样斗来斗去,主要是因为李大善人当年是夜里突发急症,一夜之间就驾鹤西去,连句交待弟兄俩的话都没给留下来。

    偏生这兄弟俩又不是同母所生,这亲爹一死,自然就急吼吼得争夺起亲爹留下的家产来。

    好在是村里还有几位和李大善人同辈的旁支叔伯站出来拦住了几乎要为分家产动起手来的兄弟俩。

    “既然你们爹临走时没留下什么交待的话。那依我看,这李家的家产不如就你兄弟俩一人一半。

    今天就由我们几个李家老头子来当这个见证,李家全部家当都拿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儿平分,你们兄弟俩不偏不倚!”

    俗话说得好,这人沾色则迷,见财起意!

    老爹在世时,兄弟俩兄友弟恭,一切都没得说;等老爹这一走,可就原形毕露了。

    分来分去,这马棚里边的牲口当中,单出来一匹半大骡子,没法一家一头。

    可兄弟俩谁都不肯放手便宜对方,到最后干脆寻来村中的屠夫,将这骡子一刀宰了,然后骡子肉一家一半!

    按道理说,这家都分到这种程度,不该再有什么牵扯累赘的地方。

    可偏偏事情就在这里出现了吊诡的地方:

    那李家的家产分到最后,只剩下一样东西没法彻底分开

    一本书!

 第一百零一章 阋墙鱼图(7)

    “回杨道长话,其实鄙人与舍弟之间的分歧大半都在这本家传古书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