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狐朋仙友-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人一旦要是憋着口气,往往再讲出话来就不咋中听。

    “喂,那狐皮子,往前道左那棵高约两丈的阔叶杨树底下有一本两年生的五味子,采下晒干后能去药铺里换二十五枚青蚨,你要不要?”

    “右手边两丈开外,有三本成‘品’字状丛生的黄芪,能卖六十个钱儿!”

    “哟,好东西嗨!看见左前方十丈开外那块如同卧牛一般趴在荒草丛中的青石没有?在青石跟前有朵五片花瓣的小黄花!待会儿,狐皮子你顺着黄花的茎一路往下挖两尺,就能挖到一个犹如人攥拳头一般大小的块根。这叫五贝,送到药铺里少说也换个二三两银子。”

    ……

    这一路给胡三烦的呀,好悬没从地上摸起块碎石,将天上的刘兆麟打下来。

    然而就在杨从循死命按住胡三双掌,连声警告血涌上头的小狐狸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否则今后追悔莫及之时,飞在天上的刘兆麟突然没了声音。

    足足沉默了小半袋烟的功夫(约七到八分钟),刘兆麟突然扯着已经激动得变了腔调嗓子狂呼大叫起来:“天,居然是五品叶?绝对是百年以上的真正老山参……我说你俩还愣着干啥?赶快去挖啊!记得千万不能用铁器,一定要用手从地里把参一点一点扣出来,一根须子都不许少!”

    原来这山参在地下长成形之后,第一年只长三片小叶,称作‘三花子’。

    第二年长到一个叶柄五片小叶,称作‘马掌子’。

    之后每过两年,就多长一个叶柄五片小叶,这一个劈叉叶柄就称作一品。

    而五品叶说得就是一株人参在地下长成形之后,又至少过了八个年头;换句话说,只有十年参龄之上的老参才可能是五品叶。

    需要特别点出的是,山参长到五品叶之后就不再继续长叶,就算是世所罕见的百年老参也是五品叶。

    只有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参客或者名医才可以从叶片籽实的大小,大体估判一颗五品叶老参的参龄范围。

    “就这种三天两头有采伐队进来捡柴火的树林里能有举世罕见的百年老参?老鬼你想唬人,拜托也想个靠谱点的法子成么?真是!”

    就连杨从循听了也是摇头一哂,要是百年老参如此好撞见,杨家祖上那匹江南云锦,可真是卖得贱了。

    “哎呀,那棵参不在脚下这片稀疏林子里……此去上北十五里,有一处半里多宽下沉一两丈的地裂,里面光秃秃的满是黑土。这株百年老参就长在地裂一侧青石崖边。”

    “十,十五里?刘老鬼你跑那么远干嘛?我不是吩咐你就在附近找找么?”

    “这……”

    原来刘兆麟见小胡三一直闷头赶路,就是不肯抬头接自己的茬,于是就暗生一计,心说看来这些小打小闹的玩意儿是骗不动这个胡三,得想法找个样子货蒙蒙他。

    俗话说,鲫鱼麻虾,各行其道。

    不同种的草药自有不同的嗜好环境,想采黄精,就去树下,想掘山参,得上崖边。

    别问山参为啥一定长在山崖边,问就是个性!(其实是鸟雀吃了山参的种子,在山岩上休息的时候消化排泄出来)

    在老鬼想来,自己只要找到一处露石缝的山崖,再随便寻个三花马掌之类的参苗子当成多年生的老参来骗胡三。

    等后者满心激动千辛万苦地将其挖出来,再阴阳怪气地来上一句“抱歉,是老刘俺一时看花眼了。”

    这仇报的,美地狠!

    于是刘兆麟就一门心思地在附近找起了断壁山崖,最后就在十五里外,找到一处陷入地面的地裂。

    而这棵百年山参,就长在地裂一侧的石壁上,让老刘一眼就认了出来!

    狐朋仙友

 番外 为何争珠吸宝气(1)

    嗨,大家好啊,尽管最近正文更新的速度是越来越慢,不过这一点都不耽误咱开开心心地水番外……咋地,汝等今日可服了咱么?

    好,日常神经病发作完毕,以下是正文内容。

    其实这篇番外主要是运营官给咱提的一个问题:“你说这龙为啥喜欢用嘴吞吸珍珠呢?那玩意儿不就是个碳酸钙球么?”

    哎呀,要这么说,帝王绿翡翠就是含铝酸盐的二氧化硅,钻石就是异位排列的石墨喽?

    话说仁兄你这种观点很危险啊,容易被全世界的珠宝商人合伙买凶干掉,还是拿加特林反复鞭尸的那种……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死得其所。

    好了,不开玩笑了。

    诚然,无论是天然珍珠还是人工养殖珍珠,都是一粒进入蚌体内的坚硬异物被河蚌分泌的珍珠质反复包裹之后形成。

    除去那粒形成珍珠必不可少的异物,剩下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总质量占比在91以上。

    此外,还有少量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铁、磷酸钙等无机物成份,这些加起来也能占7…8的总质量。

    照这样解剖,似乎珍珠还真是不名一文的东西。

    但是你可别忘了,碳酸钙这种矿物相当不稳定,甚至能和溶于水的二氧化碳缓慢反应,进而在矿物内部,溶蚀出无数条形状不规则的微细孔道。

    就比如云贵地区着名的喀斯特地貌,就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岩矿物的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蚀出各种孔道而形成。

    珍珠当中碳酸钙含量超过9成,自然内部也遍布这种溶蚀孔道,而这种孔道当中,灌注了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

    据科学化验结果,这些东西是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此外还有少量牛磺酸、维生素D以及一些功用尚不明确的多肽及固醇类。

    这些东西,全都灌注储存在那些溶蚀孔道当中,而溶蚀孔道曲绕弯折的复杂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空气,避免上述活性物质迅速变质的效果。

    现在大家应该就能明白,所谓‘龙会贪恋珍珠之上的宝珠而吞吸争珠’,争得并非是那个碳酸钙的壳,而是争着舔舐溶蚀孔道中灌注的各类蛋白质与氨基酸!

    哎,有人问了:“龙不是水族之长,且身具广大神通的奇异生物么?瞧其一副张牙舞爪的模样,想必不是肉食性,那也得杂食偏肉食吧?龙会缺氨基酸和蛋白质么?随便吃点鱼虾龟鳖之类的水族不就补充上了?”

    这个问题算问到点子上了,神通广大的龙肯定不至于营养不良,但缺不缺某种蛋白质或是多肽氨基酸,那就不一定了。

    想必诸位都知道牛黄吧?这是一种在牛的胆囊中形成的天然结石,传统中医认为鲜牛黄入药,可解瘟疮蛊疖等毒,是一种相当受追捧的名贵药材。

    若进一步细分,在牛的胆管中形成的结石称管黄,而在胆囊中形成的结石称胆黄,其中以胆黄的药用价值最高,一克天然胆黄的价格超过黄金数倍!

    然而从组成成分上区分,牛黄其实是牛胆汁中形成的钙化结石,其主要成份除了常规结石都有的钙盐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胆红素和胆酸等成份。

    按照现行中医药品鉴定标准的规定,只有胆红素含量大于结石总质量的35,且胆酸含量大于5的牛胆结石才是牛黄,凡是不到这个含量的结石都是垃圾,可以拿去丢掉了。

    由于天然牛黄十分稀少且价格昂贵,现在某些以牛黄作为主要成份的中成药通常使用人工牛黄来代替天然牛黄,也就是通过向经过提纯蒸馏的牛胆汁加入钙盐,以此形成沉淀的方式制备的人工结石,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牛黄成本。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人工牛黄的成本固然是降下来了,可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牛黄的药用效果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要知道,胆囊是生物体液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肝脏和胆囊都是负责从体液中过滤有害废物,灭杀治病细菌,并向体外循环排出毒素的。

    因此从没有生病的牛胆囊内提取到的胆汁,一定比生病的牛少一种东西……少了那些牛黄结石衍生出的严重胆囊炎,进而分泌出可杀灭炎症细菌的抗体!

    不过这样解释其实仍十分片面。

    因为牛身上的抗体非但不能在人体内正常工作,反而会被人自身免疫系统当成入侵细菌干掉。

    举个例子,令人闻之色变的鼠疫,是由一种名为鼠疫杆菌所导致烈性传染病,人类一旦感染,致死率往往超过五成,中世纪欧洲一场鼠疫大爆发直接夺取三千万人类的性命,使得鼠疫多了一个黑死病的恐怖名称。

    然而作为鼠疫杆菌的天然宿主,鼠类(家鼠、田鼠)旱獭等啮齿类动物感染鼠疫杆菌的几率虽然高,但死亡率却相当之低。

    很多外观健康的野生旱獭身上都携带大量鼠疫杆菌,照样该挖洞挖洞,该吃食吃食。

    所以不要看见野生旱獭一副憨憨傻傻,也不怎么怕人的模样就上手抚摸投喂,小心因此感染鼠疫!!!

    究其原因,那就是啮齿类动物身体内具有大量可以极高效杀灭鼠疫杆菌的抗体,正常情况下区区鼠疫杆菌,在健康的啮齿类动物身上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只是啮齿类动物身上的抗体只在本主的身体内起效,提取这种高效灭菌抗体并注射给人类的荒谬想法纯粹是嫌病人死得不够快。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牛黄当中虽然含有大量抗体,但这些抗体对人类而言基本毫无价值。

    要是牛黄之中不仅仅有抗体呢?

    比如,一种能够显着提高细胞活性的激素?

    与离开本体组织就不工作的抗体不同,激素的化学成份是化学性质相当稳定的固醇类,往往对不同种属的动物都能起效。

    举个例子,发情母兔的尿液中含有相当剂量的雌性激素,而嗅闻这种雌性激素可以让一只健康的成年公狗出现发情征兆。

    于是,便有一种名为‘狗骑兔子’的颠覆三观的现象出现。

    你说,会不会天然牛黄当中最珍贵的不是胆红素、胆酸这些可以从健康牛只身上随意提取的物质,而是那些可以促使生物本身免疫活性成倍增强的未知激素呢?!

    狐朋仙友

 番外 为何争珠吸宝气(2)

    本来故事写到这里就算是写完了,可运营官却不依不饶地想听更多,比如过去为啥会有一种‘牛病则生黄’的说法。

    所谓‘牛病则生黄’,就是说,只有身体无缘无故极度消瘦的病牛体内才能找到牛黄,而那些健康的牛体内就算有结石,也是生在其它地方,胆里一定没有牛黄。

    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然是因为健康的牛要下地干活呀!

    要知道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石的农耕文明,耕牛的生命受到朝廷专门立法的保护,不但每一头耕牛都像人类一样被登记户口造册,私自屠宰耕牛还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罪虽不至死,却也是要挨上几十板子的。

    然而人们好吃好喝得伺候这头牛是指望这头牛能下地干活,一旦发现某头牛得病,干不动田里的活了,那等待这头耕牛的下场多半是断水断料,直到被主人活活饿死为止。

    朝廷虽然立法禁止民间私自宰杀耕牛,但病饿死的牛……老爷是不管的。

    只要负责掌管牛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