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一道-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他满脸的风霜,已然是名满天下的“剑魔”。
还真是韶华易逝,岁月不饶人啊。
独孤灵笙在剑道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若论战阵厮杀,临阵对敌,机巧应变,独孤灵笙算是他五个真传弟子当中最了得的一个。
但是独孤灵笙也有短板,就是在内功上的修为,远远不及林灵素这等专修内功之人。
林灵素和独孤灵笙岁数相仿,如今却已经踏入了龙虎相会的宗师之境。
林灵素继承的是神霄五雷正法,独孤灵笙走的是剑术专精,二人各有千秋。
独孤灵笙修炼的内功功法是神霄内功心法之中,最中正平和的一门,唤作《紫霄神功》。
这门内功前期见效慢,但越是到老,功力便越发深厚。
“师父说笑了,徒儿倒是真盼着师父能在独孤堡住上个三年五载的,可是您老人家也不愿意啊。”
独孤灵笙从旁说道。
叶千秋笑了笑,朝着不远处的独孤乾招手,道:“乾儿,过来,让太师父看看你长高了没有。”
独孤灵笙在十年前结婚,妻子不是江湖中人,而是书香门第,富贵人家的独女,这门亲事是独孤灵笙的老爹给定下的。
独孤灵笙倒也没有抗拒,没有出现什么一言不合就逃婚的戏码。
只不过,刚刚结婚的那两年,独孤灵笙还时常往边境跑,时常在江湖上走动,和妻子聚少离多。
不过,二人结婚的第三年,还是生下了孩子,便是这独孤乾。
独孤乾五岁的时候,独孤灵笙曾经带着妻儿前往终南山拜谒过叶千秋。
所以,独孤乾能认得叶千秋这个太师父。
独孤乾倒也不扭捏,走到叶千秋身旁,和叶千秋说道:“太师父,我过几年就能长的和爹爹一般高大了。”
叶千秋听了,不禁摇头失笑。
独孤灵笙知道师父和师兄突然登门,定然有要事,所以,便让独孤乾自己先玩去。
独孤灵笙请叶千秋和段延庆在园子里的凉亭中坐下。
“师父,您这次下山是?”
独孤灵笙看向叶千秋,询问道。
叶千秋道:“灵笙啊,你在边关历练多年,你应当知晓辽国这些年是在韬光养晦。”
“耶律明利用西夏、吐蕃,不停的消耗赵宋国力。”
“如今,辽国后方的大患女真已经被平复,辽国大军此刻已经到了雁门关了。”
“二十多年前,为师为了中原百姓不受战火侵袭,取了耶律洪基的性命。”
“如今,辽军卷土重来,气势汹汹。”
“赵宋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独孤灵笙闻言,不禁说道:“师父是要带着徒儿再去雁门关吗?”
“徒儿听闻前些日子,丐帮帮主方腊广邀天下群雄,在擂鼓山召开英雄大会,就是为了商议抵抗辽军一事。”
“有丐帮帮主方腊引领天下群雄相助雁门关守将,辽军应该没那么容易长驱直入,南下而来吧。”
“毕竟,丐帮帮主方腊如今在江湖上也是鼎鼎大名的大高手。”
叶千秋摆了摆手,道:“其实,为师要和你说的是另一件事,此事事关重大,你不得外泄。”
独孤灵笙看到叶千秋一脸严肃,当即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师父放心,徒儿定然守口如瓶。”
叶千秋以传音入密之法,将方腊的身份告知独孤灵笙,并且透露了方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独孤灵笙闻言,大吃一惊,他着实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丐帮帮主方腊居然也是师父的亲传弟子。
他只知道方腊曾经是神霄派的一名普通文字辈弟子,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加入了丐帮。
原来,这一切背后都是师父的授意。
独孤灵笙这下算是明白了。
师弟方腊要图谋的可是赵宋的天下。
独孤灵笙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他虽然在边关历练多年,但是对赵宋朝廷可谓是深恶痛绝。
正因为在边关历练多年,他才深知赵宋朝堂上的皇帝和朝臣是得有多烂。
特别是当今皇帝上位以来,更是搞的天下乌烟瘴气。
贪官奸臣层出不穷,边军将士死命效力,不知有多少将士死在了边关,但纵使是边关将士用命保卫宋土,却是抵不上那朝堂上的官老爷们轻飘飘的一句话。
这天下早该换个皇帝了。
“师父放心,您的吩咐,徒儿已经牢牢记下了。”
独孤灵笙朝着叶千秋道。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战乱将起,独孤堡靠近东京,未必安全。”
“你可以将家里老小送到终南山去,为师可庇佑他们。”
独孤灵笙闻言,当即答应下来。
他明白一旦异族的铁蹄踏入中原,那将是一场灾难。
所以,早做打算是对的。
终南山有师尊庇佑,便是辽军、西夏、吐蕃都不敢轻易进犯,惹怒一个陆地神仙的后果,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二十多年前,雁门关外的那一战,师尊一人引天雷轰杀辽帝耶律洪基的画面,独孤灵笙至今还深深的记在脑海当中。
独孤灵笙不认为这天下间,还有能和师尊相抗衡的人物。
诸天一道
第88章 政和之耻赵宋亡国(万更求订阅)
大宋,政和六年秋。
辽国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辽国北院大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明率十五万精兵兵临雁门关。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完渡过黄河,直指赵宋东京。
与此同时,西夏集结全国之力,共计五十万大军,再度攻打宋土。
吐蕃以收复青唐为由,也集结数万大军同时朝着赵宋发难。
当战报传至东京,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皇帝赵佶急忙让在杭州的童贯率十万精兵驰援东京。
然而,童贯的人马还没有到达东京城外,便已经有消息传回东京,雁门关已经失守了!
……
秋风萧瑟,雁门关前。
辽国北院大王耶律明(逍遥子)坐在高头大马之上,面无表情的望着那雁门雄关,一声令下,数万大军朝着雁门关压去。
雁门关城头之上,雁门关守将声嘶力竭的大声吼道:“放箭!放箭!”
雁门关上的大宋将士挥汗如雨,万箭齐发。
一时间,战火硝烟弥漫,箭雨遮蔽了整片天空。
连盘旋在天空之上的大雁也被弓箭射了下来。
辽军的盾兵挡在前方,举盾在头顶,一轮轮箭雨下来,只不过伤了区区几百人辽兵。
此时,后边的辽军早已经接近了雁门关城下,云梯从辽军后阵之中搬出,朝着那雁门关城墙之上靠去。
二十多年过去,在耶律明的训诫之下,辽军勇猛依旧,丝毫不畏惧死亡。
一个接一个的朝着城头之上爬去。
雁门关守将又是大呼:“滚石,倒油,放火!”
一时间,宋军又是往下扔石头,又是倒下火油,扔下火把。
瞬间,就有数百辽军被砸死,烧伤。
惨叫声响彻雁门关!
此时,辽军的号角呜呜吹起!
只见耶律明大手一挥,又是一个千人队伍压了上去。
雁门关守将双眼一黑,道:“完了,完了!”
“耶律明这是铁了心要拿下雁门关,不惜以辽军的人命来填!”
此时,站在雁门关城头,以丐帮帮主方腊为首的一众江湖群雄看到这一幕亦是胆颤心惊。
战火弥漫,硝烟四起。
辽军十五万精兵,兵临城下,那种巨大的压迫感,绝非是江湖厮杀所能比拟的!
方腊大声一喝,振臂一呼,高呼道:“建功立业,就在今日,是好汉的,随我来!”
只见方腊直接飞身而起,朝着城头下掠去,十几丈的城墙,方腊也是一跃而下。
他双掌飞舞,使出丐帮绝学降龙二十八掌,声势隆隆,威势不凡。
辽兵挨着他就死,些许工夫,方腊早已经杀了几十个辽兵。
此时,在辽军阵营之中的耶律明看着那神武非常的方腊,朝着一旁的一个年轻将领说道:“耶律大石,你看到了吗!”
“那人就是中原武林大名鼎鼎的丐帮帮主方腊!”
“此人勇武,不亚于你的师父萧峰。”
耶律大石看着那雁门关下大展神威的方腊,道:“大王,让我前去会一会他!”
耶律明闻言,只是笑了笑,摇了摇头,道:“两军阵前厮杀,一个人再勇武,也终究难以对大局产生什么影响。”
“耶律大石,你是大辽年轻一代之中最有才能之人,你要记得,为将者不可轻易以身犯险。”
说着,耶律明直接挥下手中的令旗。
数千名手持长枪的契丹精兵朝着方腊围了过去。
方腊见状,使出十二成的力量,又杀了上百契丹精兵。
但一看那后面黑压压的辽军,好似无穷无尽一般。
方腊便知道事不可为,当即掠起身子,逃出了辽军的包围圈,朝着两侧的险峻山岭上奔去。
半日后,雁门关被破,辽军以伤亡五千的代价,拿下了雁门关,一路长驱直入,直扑太原。
仅仅用了五日,辽军便攻下太原了,辽军直接朝着赵宋东京浩浩荡荡而去,准备与南院大王所率的辽国精兵合围东京。
……
政和六年冬。
丐帮帮主方腊在老家睦州青溪县举起造反大旗,振臂一呼,自号“楚王”,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大楚政权。
不久之后,占领杭州,得到多地响应,丐帮数十万帮众云者从集,短短两个月之内,席卷江东,攻克荆襄,一时间,不止东南震动,更是让天下皆惊。
而这个消息,传至东京城中,更是让宋徽宗赵佶如丧考妣。
童贯率大军驰援东京,被辽国东西两路兵马围困在了东京城中。
西线边关由于西夏和吐蕃的同时发难,牵扯了西线边关的兵力,也没有兵马和将领能够去解东京之围。
一时间,东京城成为了一座孤城!
……
新年将近。
东京皇宫,文德殿。
皇帝赵佶脸上没有半点要过节的气氛,他满脸疲态,短短半年光景,就好似老了十岁一般。
赵佶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半年前还处处歌舞升平的天下,会在短短半年之内战火四起。
如今东京城外集结着辽国东西两路二十万大军,只要有一个不慎,他就要做亡国的天子了!
赵佶想到这里,不禁浑身发颤,有些不寒而栗。
不行,他不能做亡国的皇帝!
若是他做了亡国的皇帝,将来到了地下,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想到这里,他当即说道:“张都知,你立马去找鲁国公和太子来,朕要禅位给太子!”
站在赵佶身旁的张茂则看到皇帝赵佶这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双眼之中不禁掠过一抹失望之色。
他历经五朝天子,从仁宗起,就已经在御前伺候。
如今,辽人围困东京,天子却是想要禅位给太子。
当真是历朝历代都没见过的事情。
太子尚不足弱冠之龄,这就要替皇帝背上亡国灭种的名头了吗?
“张都知,找到太子之后,你立马离开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