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距离大约2000米之外的西侧,另一条缆绳也即将完成对接。
  一套完整的太空电梯系统,必须有一上一下两条缆绳,虽然现阶段,联邦不需要从外太空向蓝星输送太多资源,但是两条缆绳的设计,是一开始就准备好的。
  这主要是为了安全和效率,毕竟如果只有一条缆绳,到时候一次性只能上或者下,而且一旦要更换方向,就意味着要重新调整。
  因此设置复线,才越来越效率的最大化。
  黄修远和一众项目负责人,离开3500米高的楼顶,回到控制中心内部。
  大约在七个小时后,另一条缆绳也成功对接,工作人员开始对两条缆绳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任何被忽略的问题。
  尽管两条缆绳重达45万吨,加上已经扩建到32万吨的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让建木太空电梯的同步站和缆绳,达到了惊人的77万吨。
  但是由于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此时并不是向地面压下去,而是拉着缆绳,向蓝星外侧产生离心力。
  因此贝尔岛的地面站,其实并不是承受压力,而是在庞大的拉力。
  地面站的结构必须非常强大,重量也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事实上,贝尔岛的地面站,除了人造建筑物的3。5亿吨重量,还有通过地桩连接地下岩层,获得了大约200亿吨重量。
  未来这个地面站还会继续扩大,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地面站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完善这里的基础设施,未来这里将成为联邦的核心交通枢纽。
  在控制中心内,黄修远并没有打扰工作人员的忙碌,而是和其他几个院士,讨论着未来的太空发展。
  “修远,你提出的金星浮空城市,现在发展到非常快呀!”欧阳院士笑道。
  黄修远笑着摇摇头:“金星还马马虎虎,虽然表面重力可以达到蓝星的90%左右,但终究存在差距,未来还是要考虑旋转太空城市。”
  欧阳院士点了点头,眼神中露出一丝担忧:“可是大型太空城市,存在暴露坐标的问题,现在联邦高层也是拿不定主意。”
  对于这个问题,黄修远自然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巨构文明的前车之鉴,可给联邦提了一个醒。
  现在联邦的宇宙调查局,已经对太阳系周围200光年内的星系,进行重新审查。
  在重新审查过程中,又发现两个疑似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系,而判断标准,就是星系内部的飞行物。
  根据这种观测方式,联邦有理由相信,其他文明也使用相类似的观测技术,观测太阳系。
  这也是现阶段,联邦各种宇宙飞船、空间站,都纷纷升级改造,增加了防止被观测的保护层。
  黄修远无奈的说道:“为今之计,只能采用保护层,尽可能减少被外星文明观测到的可能。”
  “其实只要我们不采用大型结构,去阻隔太阳辐射,就不会出现明显的痕迹。”另一个院士说出自己的想法。
  黄修远说了一个设想:“或许我们未来可以考虑,改造不规则的小行星,用来作为飞船的伪装。”
  其实这个技术方向,联邦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了,他们的研究项目,都是围绕着伪装技术展开的。
  包括天然的小行星掩体、仿造小行星掩体、调制辐射伪装技术几个方向。
  这些技术方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观测者,看到的太阳系没有人工造物,而是一大片天然小行星。
  其中技术最先进,也是最难的,就是调制辐射伪装技术。
  这个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将外界照射过来的辐射吸收掉,然后发出调制好的辐射。
  要知道,目前最直观的观测技术,就是通过星系的辐射,判断其内在的温度、质量、星球之类。
  至于什么引力波、中微子之类,并不能判断星系内是否存在智慧生命。
  除非人类主动编辑好引力波、中微子,向四面八方发射,这样外星文明才有可能通过破译引力波和中微子,从而发现太阳系的秘密。
  而电磁波和光波通信,由于能量衰竭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干扰,实际上很难被外星文明接收到。
  除非两个文明的距离非常近,通常需要双方的距离不超过10光年,才有一定的几率,收到对方发出的超长波通信信号。
  而宇宙调查局,已经重点排查了太阳系半径30光年内,所有的星系,目前并没有发现存在外星文明的迹象。
  因此长波通信暂时可以使用,而引力波和中微子,现在已经被联邦纳入严格管控的范围内。
  就算是要进行引力波和中微子的实验,都要经过仔细审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将太阳系的坐标暴露出去。
  就在黄修远等人讨论的时候。
  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上,一个用于测试的电梯舱,从上面被投射下来,通过布置在上面的电磁弹射器,给了电梯舱一个初速度。
  由于同步轨道到近地轨道之间,都是近真空环境,电梯舱被电磁弹射器弹射之后,便高速飞向蓝星地面。
  3。6万公里的距离,对于平均速度3公里每秒的电梯舱,不过是1。2万秒,即200分钟。
  实际上,电梯舱的速度可以更快,只是没有必要,因为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和刹车。
  而且巡航速度3公里每秒,只是在同步轨道与近地轨道之间的速度,靠近地面站两百公里的高度,这个速度必须下调。
  在进入大气层阶段,如果是货物运输电梯舱,速度一般不高于2400公里每小时,同时匀速减速;如果是载客飞船,速度一般不高于1200公里每小时,同样是匀速减速。
  另外,电梯舱在中途是可以停止的,只是在通常情况下,不会选择中途停止。
  而如果要向近地轨道、中层轨道运输物资,可以采用特制的电梯舱。
  当电梯舱达到指定轨道高度时,一边运行,一边将货物舱弹射出去,保证电梯缆绳的畅通。
  测试用的电梯舱,经过3个小时又28分钟,终于从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上,下降到贝尔岛的地面站。
  地面站内,如同一个同心圆的电梯舱,被工作人员迅速卸下来,送入检修室内,进行全面的检查。
  与此同时,另一个电梯舱,从地面站的另一条缆绳上,被发射出去,同时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
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
  建木天梯的测试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而另一边,金星的大气层上,位于金星南极圈内的瀛洲岛浮空城市,也逐步扩大到300平方公里的面积。
  在瀛洲岛下方,就是神农盆地,以及建设在神农盆地内的金星农业测试场。
  经过一年多的测试,金星农业测试场已经逐步完成了各种农作物,以及各种养殖动物的测试,一部分农产品已经被正式批准,获得量产的资质。
  又一批新的宇航员陆续过来金星换班,这一次过来换班的宇航员,数量达到了284人之多。
  金星农业测试场被一分二,一部分划分为金星神农公司,一部分为金星农科所。
  其中金星农科所,自然就是继续进行农作物、养殖动物的测试工作。
  而刚刚成立的金星农业公司,则负责生产农产品,以及食品加工,为金星专区的宇航员们供应食物。
  现在金星人口还不算太多,经过陆续扩建后,目前神农盆地中的农业工厂,一共拥有8300亩可利用面积,其中3000亩属于农科所,剩下的都是神农公司的。
  两百多人口,拥有5300亩农业用地,平均每人二十多亩,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多。
  但这是生产效率极高的室内农业,而不是靠天吃饭的露天农田,两者的生产效率可能有好几倍的差别。
  作为神农公司在金星的分公司,这个分公司现在只有3个员工,全部生产都是他们在负责。
  自动机器人将刚刚成熟的甜菜,全部收割起来,然后送入榨糖车间内,提炼出白砂糖,然后将废渣废液分离,废渣深加工为饲料。
  饲料被用于喂养动物,由于金星的重力比蓝星略低一些,在同样的氧气水平下,动植物都会比蓝星大一些。
  在一系列的测试中,体重没有明显提升,而体积大概会比蓝星高8~16%左右。
  幸好这种改变,并不会影响动植物的食用价值。
  其实神农盆地这里,也是本地宇航员们的休假区域,专门设置有一个度假区。
  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里最接近蓝星的重力场,让宇航员保持最佳状态。
  其实在重力方面,金星在太阳系内一众行星,是最接近蓝星的,如果不考虑长期的重力影响,人类完全已经在金星长久生活。
  就是生活久了,会导致身体适应了金星环境,产生一些不可逆转的改变。
  这样一来,宇航员反而在回去蓝星时,需要小心蓝星的重力压迫。
  也就是说,如果蓝星真的出现灭星级灾难,金星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的备用星球,后果就是十几代人后,人类会彻底适应金星的重力,日后再也无法正常回归蓝星。
  当然,蓝星遭遇灭星级灾难的可能性,其实并不算太大,只是联邦内部有这方面的紧急预案罢了。
  多准备一些方案,总好过临时抱佛脚。
  神农公司金星分公司的生产任务,并不是太多,只是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毕竟为了增加宇航员的幸福感,菜谱的安排肯定要丰富,最好可以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重样。
  而金星的重力场,还提供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宇航员没有出现味觉退化的现象。
  要知道,在蓝星近地轨道也好,月球广寒宫市也罢,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味觉是会出现退化的,导致吃东西没有味道。
  而金星这边就没有这个情况,这让神农公司可以直接使用蓝星的加工配方,减少了产品设计的难度。
  红烧肉罐头车间。
  被分割的干干净净的鼠肉,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变成了味道极好的红烧肉罐头。
  不过生产线并没有时刻运行,只是生产了足够1000个罐头,就停止了生产。
  这也是当前的常态,毕竟人口才两百多,生产太多一时间又吃不完,总不能囤积在库房内。
  现在金星专区的食品储备,已经足够他们吃20个月了,神农公司的日常生产,一方面是替换库存,一方面是给宇航员供应新鲜的食品。
  在神农公司的农业工厂一侧,就是青谷度假村,放假的十几个宇航员,此时就在里面游玩。
  虽然说是度假村,实际上这里的面积非常大,总面积也1。5万亩左右,分成三层。
  最底下那一层,是模拟蓝星生态的生态园,有花园、草原、森林、海滩和雪地,除了没有太多动物之外,这里基本和蓝星的自然环境差不多。
  至于生态平衡的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人工干预解决的。
  而第二层,则是居住区域。
  最上面一层,则是提供吃喝玩乐的区域,里面有健身房、游戏厅、餐厅、电影院、手工坊之类的设施。
  从蓬莱岛过来休假的贾英杰,刚刚从电影院出来,就看到了一男一女,他笑着打招呼道:“阿强、欣雅。”
  高欣雅是金星专区中,少数的女宇航员之一。
  这个少数,少到只有3个。
  其实航天部也非常无奈,哪怕是各项要求下调了一些,女性在航天领域的比例,仍然是少得可怜。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注册的专业宇航员中,男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