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土星五号的全重为4572吨,近地轨道最大有效载荷为214吨,载荷比为4。7%左右;而同步轨道最大有效载荷为150吨;月球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只有57吨左右。
  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问题是造价同样感人,平均每千克的成本,从近地轨道、同步轨道、月球轨道分别是:3172华元、4536华元、8523华元。
  单单是建造一个月球前进基地,他们就付出了几千亿华元的,虽然通过对外掠夺,加上压榨内部,他们在航天领域的生产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着。
  但罗素心知肚明,就算是号称性价比最高的太空探索公司,每千克有效载荷抵达月球的成本,仍然要高于3000华元。
  这也是他们不得不重建近地轨道空间站的原因之一,NASA需要诺亚方舟号空间站,作为宇宙飞船的燃料补给站。
  如果不能在月球上抢占先机,那诺亚会将失去最后的筹码,再也无法抗衡大中华联邦。
  只是之前的发射,新土星五号的表现并不好,发射了五枚,只成功了三枚。
  “乔治,现在派遣宇航员去月球,会不会太过于冒险了?万一……”
  罗素还没有说完,便被乔治?劳伦斯打断了:“罗素,你以为我想这样吗?董事会已经无法容忍我们的速度了。”
  闻言,罗素沉默了下来。
  乔治?劳伦斯安慰道:“放心吧!宇航员已经在诺亚方舟了,新土星五号只负责将月球飞船发射上去,最危险的大气层阶段通过了,就不会有太多问题。”
  “但愿吧!”罗素眼神中,还是充斥着不安和担忧。
  他转过身去安排载人登月的事情,准备做一个备用计划,万一在月球上出问题,不至于措手不及。
  二十分钟后。
  新土星五号喷吐着火焰,向位于近地轨道580公里的诺亚方舟号而去。
  乔治?劳伦斯一直紧盯着雷达监控画面,内心不断祈祷着,一定要成功,现在NASA已经经受不起太多失败了。
  每一枚运载火箭都是钱,以前米元有全世界埋单,现在米元只能内部消化,而北美本土的工业复兴计划,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全力推进航天战略,导致北美本地的民生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矛盾也越发激烈。
  乔治不想继续加大财政负担,那NASA接下来的发射任务,就必须尽可能顺利,减少失败带来的损失。
  只是一想到,大中华联邦那密密麻麻的卫星,以及快速扩充的空间站、月球基地,乔治的压力就越大。
  “噢!成功了!”
  “太好了。”
  指挥中心的欢呼声,让乔治松了一口气。
  此时新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已经成功突破到卡门线,进入了超低轨的近地轨道区。
  最危险的大气层阶段通过了,接下来的航程,危险性就没有那么大了。
  而在诺亚方舟号上,此时驻扎着五名宇航员,其中两人将搭乘月球4号飞船,前往他们的月球基地。
  诺亚会的月球基地,建设在月球南半球的风暴洋中,本身并不大,加上这一次月球4号带过去的太空舱和物资,他们月球基地整体重量才达到75吨左右。
  由于在材料技术上的落后,他们的太空舱重量偏重很多,75吨勉强有6个太空舱,其中生活舱3个,科研舱3个。
  如果后期没有蓝星的物资补给,这个小型月球基地的物资,最多只能保证两名宇航员137天的生存。
  NASA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对于NASA的月球殖民计划,大中华的航天局也一清二楚,只是并没有理睬对方。
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
  7月18日。
  三个硅钢合成舱成功抵达广寒宫基地。
  运输飞船将三个重达28吨的硅钢合成舱卸下来,运输飞船停泊的位置并不在港口区,而是在距离科研区向东,大约1。8公里处。
  实际上,目前港口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需要陆续进行完善。
  但是完善基础设施,需要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果以金翅大鹏号+长11的月球有效载荷计算,最多一次只能运输94吨物资。
  比如这一次运输三个硅钢合成舱,一共用了84吨载荷,又往三个太空舱塞了8。2吨相关的维修零配件。
  接下来还有三个铝合金合成舱、两个材料加工舱、一个稀土提炼舱等,这些太空舱将拼凑成为广寒宫基地的工业区,实现月球本地大部分基建材料的自给自足。
  如果不实现基建材料本地生产,哪怕用近地轨道组装的长13,九百多吨的月球有效载荷,也是杯水车薪。
  比如港口区的规划建设中,初步计划是建设三个飞船泊位,要求每一个泊位的地面,要铺设泡沫硅钢,再用特制的纳米铁粉和纳米钙粉,填充在泡沫硅钢的细孔中。
  然后利用纯氧注入机,让纳米铁粉和纳米钙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钙,让泡沫硅钢作为骨架,形成飞船泊位。
  而每一个泊位的面积,是1公里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公里,泊位的地板厚度要求达到0。5米,需要投入50万立方米的泡沫硅钢,重量大约60万万吨。
  这仅仅是一个泊位,加上电车轨道、其他配套设施,整个港口区的初步规划中,要消耗300万立方米的泡沫硅钢,重量大约是360万吨左右。
  显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量,如果加上未来要扩建的生活区、科研区、工业区之类,至少需要上千万吨的泡沫硅钢,以及数量差不多庞大的四氧化三铁、氧化钙、氧化硅、铝合金之类。
  没有月球的本地工业支撑,根本无法建设出一座真正的月面城市。
  就在广寒宫基地忙碌着安置硅钢合成舱的时候。
  风暴洋南部。
  在距离开普勒环形山向南,大约276公里的月海中,诺亚会的月球基地就在此地。
  一个星期前,成功登陆月球的海尔森?霍克、韦德?克拉克,正心情忐忑地忙碌着。
  诺亚会在月球的基地叫“前哨1”,目前重重量为75。4吨,拥有六个太空舱,其中三个是生活舱,剩下三个则是科研舱。
  而NASA在月球的150~1250公里管道上,陆续布置了6颗相关的卫星,用于辅助前哨1。
  看着窗外逐渐黯淡下来,韦德停下手上的工作,穿着简易的舱内宇航服,回到生活区中,他用热水湿布擦了擦脸,以及身上黏糊糊的地方。
  从另一个科研舱回来的霍克,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伙计,今天情况如何?”
  “还是那样,很多化学合成的效率,比蓝星内部低了,甚至出现完全不反应,或者反应出其他化合物的情况。”韦德无奈的摊摊手。
  显然NASA的科研部门,在太空材料的合成技术上,仍然选择走传统化学路线。
  虽然国际科学界,也有不少材料学家在研究电场合成,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大多都是在死磕一两种化合物的合成。
  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自然造成了电场合成技术不受NASA待见,面对紧迫的太空竞赛,加上严峻的内部经济问题,NASA不敢随便尝试,毕竟现在电场合成在明面上的情况,仍然是前路一片茫然。
  追求加速实现月球殖民地建设的诺亚会,也不会允许大量资金投入电场合成中,他们只能一点点改进传统化学合成,让其适应月球环境。
  通过两颗通信中继卫星,俩人在生活舱中和地面的家人联系了一下,发了几条日常短信。
  至于上网倒是可以,可是只能限定登陆指定的网站,而是两边的通信延迟很大,一来一回要十几秒。
  无聊的韦德和霍克,吃了晚餐后,打开少数的娱乐设备,一台液晶电视机,翻看着一些老影碟。
  突然韦德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他转过头来问道:“霍克,我们的两个备用通信信号接收器,是可以调频的吧?”
  “当然,毕竟外太空有很强的电磁干扰,而且还要提防一些人为的干扰,肯定是可以调频的,干嘛突然问这个?”霍克一头雾水的反问道。
  韦德小声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霍克听完后陷入了沉思,思考了一会:“可以尝试一下,不过你知道对方的解码程序吗?”
  “可以上网查一下。”
  俩人行动起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不少明显的卫星信号,又通过网络,找到了中文卫星电视台的解码程序,这个程序在前哨1的通信系统中,早就有了好几个备份。
  韦德尝试了一遍,果然发现其中一个频道,是公开的卫星电视频道。
  将信号接入电视,然后启动解码程序,顿时画面出现在电视机中。
  [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收看蟾宫电视台……]
  “还真有!”霍克非常惊讶。
  韦德笑了笑回道:“伙计,他们的在月球有二十多颗卫星,有卫星电视频道非常正常。”
  突然霍克问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不过,韦德你懂中文吗?”
  “额……”韦德一下僵住了,看着没有一个英文字符的电视节目,他顿时有些沮丧。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由于担心月球殖民地和大中华的月球基地出现纠纷,为了保证可以及时沟通,NASA在基地中配备了三套中英互译系统。
  韦德从备用仓库中取出一套翻译器,插入电视中,顿时电视节目的声音被同步翻译成为英文字幕和英文声音。
  只是翻译器的机翻英文,有一些小毛病,经常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翻译。
  不过俩人此时也知足了,至少可以连蒙带猜,加上有画面,大致内容还是可以了解到的。
  蟾宫电视台,是设立在蟾宫空间站的特殊电视台,目前由52个太空舱组成的蟾宫空间站,其中一个太空舱,就是蟾宫电视台的专用舱。
  而蟾宫电视台在空间站有一名主持人(宇航员临时充当),目前整个蟾宫空间站一共驻扎了13名宇航员,基本的人员配置都有了。
  另外蟾宫电视台,属下还拥有三颗月球轨道信号卫星、一颗拉格朗日点信号卫星、一颗蓝星同步轨道信号卫星。
  可以通过这些卫星,实现卫星电视频道向月球、同步轨道、近地轨道、蓝星地面的放送。
  实际上,蟾宫电视台开通并没有太久,是今年四月底才投入使用的。
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
  此时蟾宫电视台正在播放的节目,叫“月球生活”,是描述宇航员入行在蟾宫空间站、广寒宫基地生活的纪录片。
  虽然画面经过剪辑,一部分敏感区域也被祖传马赛克覆盖,但霍克和韦德俩人,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双方虽然是敌对关系,但作为同行,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的。
  在生活设施上,广寒宫基地和蟾宫空间站的生活设施,非常的全面,甚至有些奢华。
  至少霍克俩人是非常羡慕的,他们的生活舱虽然有三个,但实际上可以活动的区域只有一个半舱,生活区的内部容积只有37。2立方米,是一个非常狭窄的住所。
  双方在太空舱的相关材料上,差别是相当大的,NASA的老式太空舱,在看起来外形差不多大小的太空舱,大中华的太空舱的强度至少是对方的3~5倍,内部容积也在1。3~1。5倍左右。
  看起来,广寒宫基地也只有8个生活舱,但是实际上,广寒宫基地的生活区内,内部容积达到了472立方米,是前哨1的12倍左右。
  而广寒宫基地目前驻扎7名宇航员,人均67立方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