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澳洲的人口成分,华人达到了1773万人,占澳洲总人口28。7%左右。
  如果加上高丽人、东瀛、东南亚移民,白人在澳洲的比例,被压低到了只剩下47。2%左右。
  而且密集的宣传和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加上经济高度繁荣,成为少数摆脱经济危机的地区之一,国内和燧人系对该地区的控制力,正逐步提升着。
  就在12月10日的南北牧场文化交流大会结束后,燧人大学计划在南澳州的库克镇,设立一个大洋洲分校区。
  燧人大学的这个决定,其实是燧人系重心南移的一个表现,毕竟与其去攻略中亚这块硬骨头,不如全力押注澳洲和南太平洋、南锡兰洋。
  澳洲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四面环海又没有什么强邻存在。
  燧人系在今年,向澳洲的投资规模,从13年的1372亿华元,飙升到今年的3778亿华元。
  显然黄修远是打算将这里作为本土来经营,也只有当成本土来经营,才可以解决一些潜在问题。
  其实从过去的西方殖民历史上,就可以发现不列颠和高卢的巨大区别。
  不列颠的殖民地,在二战后,绝大多数都脱离不列颠的控制,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弱;高卢的殖民地,却截然相反,他们至今仍然可以影响很多前殖民地的经济政治军事。
  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就是高卢人一直将殖民地作为本土,以本土的方式来经营。
  西澳州。
  东南部的维多利亚大沙漠中。
  此时这个沙漠,有32%的面积,变成了农场;有41%的面积,被改造成为牧场,剩下的27%作为自然保护区。
  之前居住在大自流盆地的布朗一家,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导致农场破产了,农场被银行没收了。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能带着老婆孩子,厚着脸皮来西澳投靠老丈人。
  当时正值燧人系大举进入澳洲,布朗因为有机械化农场的经营经验,被丰民农业招募为农场管理人员。
  他随着丰民农业的安排,在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南部,一个面积10万亩的大农场工作。
  周围四个农场的交界处,就是四个农场员工居住的绿宝石小镇,工作稳定下来后,布朗也将老婆和三个孩子,从老丈人那里接过来。
  绿宝石小镇,下辖四个大农场,四个大农场分别种植棉花、大豆、小麦、甜菜。
  布朗工作的农场,负责种植甜菜,是用于制糖的糖甜菜。
  北半球是冬天,而南半球却是艳阳高照的夏日,田野上是成片成片的甜菜,此时甜菜还没有到收割季节。
  布朗和几个同事,开着皮卡车,不时停下来查看甜菜植株的情况,然后记录在工作平板上。
  他的同事,两个鲁省人,一个高丽人,这种搭配在这些农场中,属于常态配置。
  “叶生长有些旺盛,下个星期打一次控旺药吧!”布朗看着生长有些旺盛的甜菜叶子。
  从鲁省到澳洲工作的齐富田,则通过翻译耳机听明白对方的话,看了看平板上的数据,他开口说道:
  “上一次控旺才过去两个星期,如果下个星期进行二轮,会不会出现农残超标?”
  高丽人金大保开口说道:“不会,新药的降解速度很快,通常一个月可以完成彻底降解。”
  “那就好。”
  在抽样检查了甜菜田中的情况后,众人开着皮卡返回小镇。
  小镇既是他们的员工宿舍,也是农场的控制中心、办公室,同时还有仓库、初加工厂,以及各种配套设施。
  绿宝石小镇的人口1397人,绝大部分是员工和员工亲属。
  类似于绿宝石小镇这样的员工镇,遍布整个澳洲的沙漠改造区,这也是燧人系和国内掌控澳洲的底层基础之一。
  就算是老农业区内的自由农场主,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粮食联盟的控制。
  粮食联盟通过农业互助协会,实现了对自由农场主的把控,其最有力的工具,就是出口配额和产生配额,以及农资折扣。
  这三个措施,让不听话的自由农场主,不仅仅出口上寸步难行,连当地的农产品销售,都会举步维艰。
  现在整个澳洲,从事农业的小公司、农场主、牧场主,都离不开农业互助协会的帮助。
  境外商人要采购澳洲农产品,必须经过农业互助协会的批准,才可以获得采购配额,不然就是违法行为。
  某种程度上,澳洲的农业是一种类计划经济,利用了万物互联的互联网体系,粮食联盟在全球雇佣了超过24万名员工,专门为农业数据统计这个项目服务。
  这个体系,由粮食联盟属下的农业信息办公室统一管理,这个办公室在全球都有办事处,另外还有专门的研究团队之类。
  可以评估全球的农产品生产量、库存量、消费量、需求量,从而制定出非常准确的配额调整。
  比如今年的大米生产量,由大西北和漠北农业区的持续扩产,就明显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那明年开始,粮食联盟就需要加大库存收储,同时压缩一部分种植面积,改种其他农作物。
  正是得利于这个庞大又全面的农业调查体系,让粮食联盟可以确保控制区内,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农民和企业有钱赚,民众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
  如果不能形成这种全面的农业信息调查体系,后果就是农民和企业盲目生产,最后导致农民和企业赚不到钱,民众又要面对价格失控的农产品。
  布朗一家的农场,就是因为这种情况,因为上一年番茄的价格比较好,选择了贷款扩大种植面积,结果遇到了经济危机,而之前生产番茄酱的工厂倒闭了,他的番茄自然只能烂在地里面。
  这就是没有经过市场调研,盲目生产的后果,而这种整体的全球市场调查工作,也不是单个农场或者小公司可以承担得起的。
  也就粮食联盟这种巨无霸,或者ABCD他们可以做到。
  ABCD在粮食联盟的穷追猛打下,实力已经衰退了很多,特别是米元的世界货币霸权衰落后,对他们都影响是非常大的。
  现在他们都龟缩在美洲和非洲一部分区域,亚太和大洋洲基本全面败退出去了。
  世界的格局,也越发明显起来。
第五百六十一章 渐变
  沿着公路,一辆小皮卡慢悠悠的行使着。
  车上有四个年轻的白人青年,两男两女一边开车,一边讨论着近期有趣的事情。
  “詹姆斯,你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副驾驶身材火辣的金发女孩问道。
  开车的詹姆斯,眉飞色舞的回道:“航天,我打算去雄鹰航天公司工作。”
  后排的圆脸青年,摇了摇头打击道:“他们不会白人进入这个高科技产业吧?”
  詹姆斯立刻反驳道:“NO,博格斯,这是你的偏见,我叔叔就在雄鹰航天工作,澳洲航天城很快就要建设了。”
  “哦买噶!我们也要建设航天基地了?”金发女孩近乎起来。
  “哈哈……”有内部消息的詹姆斯,自鸣得意的解释道:“是的,我叔叔上个月说的,好像要在2016年之前,在西澳的大沙沙漠中部,建立一个大型的航天基地。”
  “可你又不是航天相关专业的,总不能走后门吧?”圆脸博格斯还是不太相信。
  皮卡车渐渐慢下来,因为他们快没油了,詹姆斯在绿宝石小镇的加油站停下来。
  他这才解释道:“我们的专业是现代农业,你以为太空基地里面的人不用吃饭?未来太空基地里面,肯定要有人造生态圈和太空农场。”
  加油站是蓝色时代属下的大洋洲能源公司开办的。
  迅速给小皮卡加满了一箱汽油。
  不过詹姆斯等人是过来度假的,将车开到加油站一旁的停车场,四人便在这只有两条街的小镇,悠哉悠哉的逛起来。
  “好香!”金发女孩似乎闻到了什么。
  詹姆斯一看,不远处有一家中餐厅,名字叫“齐鲁新风餐厅”,他笑着说道:“这一家中餐厅,我们就在这里从午餐吧!”
  “中餐?上次吃了一次中餐,我菊花都痛了好几天。”博格斯一脸心有余悸的样子。
  詹姆斯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吃了川菜或者湘菜吧?这是鲁菜,不太一样。”
  另一个默不作声的黑发马尾女孩,好奇的问道:“鲁菜?川菜?湘菜?中餐还有这么多区分?”
  “你们可能不太了解,我去年专门选修了中华文化课,还专门去旅游了两次,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詹姆斯说完,便带着三人进入餐厅里面。
  这个餐厅是员工家属开的,作为大吃货帝国的一员,国内移民将大量饮食文化,带到了澳洲各地。
  对于饮食文化贫瘠的澳洲而言,大量中餐厅的涌入,瞬间压制了西餐厅和其他日餐、天竺餐。
  毕竟这些地区的饮食相对单一,比起国内八大菜系,外加各大民族菜系、地区菜系,要吃遍国内的各种特色菜,估计是有生之年系列。
  以前的川菜、粤菜、淮扬菜之类,那是商业为主的向外传播,而鲁菜之类,在国外并不多见。
  很多外国人对中餐的第一印象,就是辣和重调料,有着刻板的印象。
  詹姆斯等人一进来,老板娘就笑着说道:“几位,这是菜单!”
  菜单上用中英文和图片标注清楚,老板娘也就会几句英语,她儿子刚好放假,连忙过来帮忙。
  詹姆斯知道几个同伴不懂中文,便揽过点菜的事情,他翻了翻菜单:“要一个凤尾虾、糖醋鱼条、冰糖莲子、蜜汁百合,还要一个水晶肘子、一个氽五丝,加一个奶汤蒲菜。”
  老板儿子又重复了一遍:“……七个菜,没有错吧?”
  “对了,还要米饭。”
  “OK!待会就上菜。”
  几人一边等待上菜,一边聊天。
  而餐厅随着临近中午,也陆陆续续坐满了人,大多数食客都是当地员工或者亲属,少部分是路过的司机或者游客。
  来得比较早的詹姆斯这一桌,十几分钟后,就陆续上菜了。
  詹姆斯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凤尾虾:“这个中餐菜系是不辣的,大家尝试一下。”
  黑发马尾女孩则拿起叉子,插了一个凤尾虾:“嗯……不错……好吃。”
  圆脸博格斯和金发女孩,也拿起叉子开吃起来,詹姆斯果然比较懂白人口味,甜醋鱼条、蜜汁百合和冰糖莲子,都比较合众人口味。
  “好吃!”
  “嗝……”
  “我说得没有错吧?”詹姆斯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些员工小镇有很多特色中餐厅,可不是那些改良版的西式中餐厅,这些才是中餐原来的味道。”
  圆脸博格斯一边吞咽,一边点了点头,含糊不清的说道:“这个……菜我喜欢。”
  美食让众人暂时忘记了言语、肤色、文化的一些隔阂。
  对于澳洲本地人而言,他们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改变,双方逐渐融合在一起。
  吃饱喝足的詹姆斯,有些心满意足的半躺在椅子上:“或许这就是幸福吧!”
  “我决定了,毕业论文就写中餐与农作物的关系。”黑发马尾女孩笑着说道。
  詹姆斯摇了摇头:“太大了,题目太大了,建议就写一个中餐菜系,不然你会怀疑人生的。”
  “额……”黑发马尾女孩想了想,一听到中餐有那么多菜系,她也心里没底,还是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