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多次和蜗牛工业、中船重工联系,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放大翼展,增加发动机的方式,开发一款新的中层运输机。
  对于这个要求,蜗牛工业和中船重工也在研讨。
  如果加大翼展和加装发动机,确实可以让飞鹏级,提升飞行高度和速度。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超算模拟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是,飞行高度最高可以提升到6500米左右,速度最快达到620公里每小时。
  而有效载荷下降到1800吨,同时最大巡航里程,也从7500公里,下降到只有3500公里。
  如果再牺牲300吨有效载荷,加装燃料舱,可以将巡航里程提升到5000公里。
  问题是,这样的魔攻,让飞鹏级失去了超低空隐蔽性,而速度最快只有620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500公里每小时左右。
  这样慢吞吞的速度,对付没有防空力量的弱鸡还好,如果拿去对付有防空力量的地区,基本就是去送人头。
  就算是装备天幕防御系统,也不一定靠谱,天幕防御系统保护相对低速的目标,效果非常好。
  而速度不快不慢的飞鹏级运输船,在对流层的中层区域,很容易出现自己冲出防御圈的情况。
  至于贴地的超低空飞行,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形,还有建筑物和树木之类,贴地飞行明显不适用。
  空军拿到改造方案后,虽然考虑到陆地型的飞鹏二型,存在诸多缺点,但是庞大运输力,仍然诱惑十足。
  飞鹏二型,也不是不能应用,而是要取得制空权,作为快速运兵和投送物资。
  至于和对方短兵相接,飞鹏级甚至干不过直升飞机,毕竟直升飞机造价便宜,和十几亿一艘的飞鹏级比起来,就算是一换十,对方都血赚。
  这种庞然大物,除非有更加先进的防御系统,不然就是一个大靶子。
  就算是这样,飞鹏二型还是获得了两艘订单,估计就是用于快速运兵和投送物资用的后勤支援。
  常辅国和西飞的负责人吃了晚饭后,又连夜赶去成飞那边。
  成飞也有打算采用暴风发动机,只是需要小型的型号,目前大型的暴风发动机,只能用在大型运输机和地效运输船上,战斗机需要尺寸更小的。
  常辅国也是听黄修远说了成飞的事情,才赶过来的。
  虽然国内这几年的整体战力,获得了跨越式的提升,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短板,还存在不少。
  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众飞机制造企业。
  在装备更新换代的浪潮下,各大飞机制造企业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他们环视一圈下来,发现就自己最弱鸡。
  别的企业,不是推出霍去病级核潜艇,就是拿出了天幕防御系统、多足机甲、外骨骼装甲、地效运输船之类。
  唯独他们飞机制造企业,一直不温不火。
  这一次地效运输船的诞生,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在太行发动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要获得合格的航发,那他们只能选择暴风发动机,就火箭发动机安装上飞机。
  商飞、西飞和成飞都不约而同的做出选择,改用暴风发动机,获得大力出奇迹的进步。
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响力
  匆匆走了一趟各个飞机制造企业的常辅国,在9月5日回到了汕美城区,向黄修远和林百杰汇报了一些具体情况。
  听完常辅国的汇报,黄修远思考了一会,又拿起那几个公司的飞机项目。
  目前而言,大型运输机、超音速战机和商业运输机,已经开始步入变革阶段。
  他翻到西飞的冲压火箭混合动力飞机计划,倒是有些诧异,其实这个计划在之前就有了,主要是用途是发展空天飞机。
  有了N20高能燃料后,西飞在这方面,确实做了非常多研究工作。
  但是对于空天飞机的未来,黄修远并不太看好,主要是定位太尴尬了,有种不上不下的无奈。
  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卫星和地面监控系统的完善,以及近地轨道打击武器的出现,可以进入近地轨道的空天飞机,也不具备什么压倒性优势。
  当年赤露西亚也搞过空天飞机,后来发现这玩意,在大气层内打不过普通战斗机;而在近地轨道上,又不如战略导弹,便对空天飞机失去了兴趣。
  在黄修远看来,发展空天飞机,还不如建造轨道母舰,利用目前国内强大又便宜的运载火箭,将模块化的零配件发射到外太空,组装一批几百吨的轨道母舰。
  在轨道母舰上面,可以搭载导弹、成熟的激光炮、战斗卫星,对地面形成居高临下的压制。
  不过轨道母舰,同样存在不少缺点,比如轨道相对固定,容易被对方锁定和集火。
  比如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转变成为自杀卫星,用于撞击轨道母舰、空间站和其他卫星。
  除非有成熟的激光炮和防御系统,可以保证轨道母舰的生存能力,不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不过黄修远倒是没有完全否定空天飞机,因为空天飞机还是有一些用途的,但不是用在战斗上,而是应用在侦察上。
  普通的大气层侦察机,只能在自己的领空和国际航空区飞行,不能随便进入其他地区的领空。
  而侦察卫星,最低都在三百五十公里以上,或者利用大椭圆轨道,可以在近地点的位置,逼近蓝星220公里附近,例如米国的锁眼卫星,就有一部分是采用大椭圆轨道的。
  就算是这样,加上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卫星拍摄的影像精度,最高在0。1~0。35米左右;民用的精度就更加低了,通常在1~10米左右。
  那为什么不将卫星,布置在100~2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最主要的因素,是空气阻力和星球引力。
  虽然卡门线是100公里,但是在100~350公里的近地轨道区域,仍然拥有相对密集的气体分子存在。
  如果卫星的轨道低于350公里,由于气体阻力的存在,飞行速度会不断下降,低轨道卫星是依靠飞行速度,来抵抗星球引力的,一旦速度下降,就会被引力拉下大气层。
  就算是采用大椭圆轨道,近地点也不能低于200公里,不然就有被拉下大气层的危险。
  其实位于405公里轨道的国际空间站、位于452公里管道的天宫空间站,每天都在向下跌落着,只是下降的高度不明显,可以通过定期启动辅助发动机,提高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低层近地轨道的空气阻力问题,一直是各个航天机构头疼的事情。
  而空天飞机恰好可以在一百多公里的卡门线附近飞行,作为间谍卫星使用,可以将观测精度提升到5厘米的极限。
  同时空天飞机还相对灵活一些,可以快速机动变轨,甚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区的上空。
  由于国际法规定,领空的上限就是100公里的卡门线,超过卡门线的区域,属于国际公共空间。
  空天飞机可以专门飞在一百多公里的高度,故意恶心那些对手,直接大摇大摆的拍照,对方还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黄修远放下手上的西飞空天飞机计划,又拿起那份飞鹏二型的设计方案,有些诧异的问道:“订了两艘?”
  “是的,大连造船厂的报价是18。8亿一艘。”常辅国也没想到空军会真采购。
  不太了解军用运输机的林百杰,笑着说道:“这种大家伙,做后勤投送还挺不错的。”
  常辅国无奈的摊摊手:“就是要掌握制空权,不然很容易被摧毁,毕竟目标太明显了。”
  “其实也可以用来当轰炸机,或者武库机,就是速度太慢了,辅国,你可以和西飞沟通一下,研发一款载重1000吨的型号。”黄修远提议道。
  常辅国摩挲着刺手的胡茬:“1000吨?这个可以考虑一下,如果速度可以达到亚音速,高度达到平流层附近,确实有装备的可能。”
  想起一件事的黄修远,开口问道:“对了!上一次我吩咐你们研发的吸波材料,现在进度如何?”
  “董事长,您上次给的三个配方,我都让人尝试了一遍,其中三号配方的吸波效果最好。”常辅国说回答后,又提起一个问题:
  “虽然吸波材料效果非常好,但是发动机喷口的红外泄露,仍然难以掩盖,很容易被卫星的红外探测器锁定。”
  对于这个问题,黄修远也无能为力,毕竟发动机需要燃烧做功,必然要向外部喷射尾焰和废气,这其中的红外热源很难掩盖下来。
  他和常辅国讨论一会,了解目前蜗牛工业的各个项目进度。
  常辅国离开后,蒋海霖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修远,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可能是航线的事情。”林百杰猜测道。
  蒋海霖点了点头:“就是航线的事情,吕宋、暹罗、高棉、大马和洪沙瓦底,同意了我们的地效运输船进入其海域。”
  “克拉地峡呢?”黄修远眯着眼问道。
  蒋海霖笑容满面的回道:“暹罗同意了,允许我们的地效运输船,可以飞过克拉地峡,进入锡兰洋。”
  “看来秀一秀肌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家伙现在可老实了,还是加特林菩萨的物理超度,更容易以理服人。”林百杰也跟着笑起来。
  “哈哈哈……”黄修远也轻笑着。
  其实今年的中南半岛,国内也进行了不少的安排。
  比如租借高棉的戈公岛、洪沙瓦底的科科群岛,和暹罗合作开发宋卡—攀牙地区。
  这三个开发区,布置着卫星通信站、电子监控站、雷达探测站,以及补给基地。
  另外还有几个团驻扎在这些基地中。
  随着实力逐渐崛起,这些自古以来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在逐步回到华国的圈子里面。
  亚太地区的大洗牌,正缓缓拉开序幕。
  国内企业的国际业务,也发展得越发得心应手,这就是拥有一个强大后盾的好处。
  比如燧人系这一次谋求的地效航线,如果放在以前,对方要么爱搭不理,要么狮子大开口,哪里会这么好说话。
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败与阳谋
  黄修远和林百杰、蒋海霖谈了一会地效航线的事情,萧英男敲了敲门走进来。
  “董事长,刚刚出来的消息,中芯国际申请破产保护了。”
  接过文件,他随意的翻了翻,对于这件事的发生,黄修远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一旁的蒋海霖、林百杰同样是早有预料。
  中芯国际其实已经积重难返了,本身的股权问题,台积电、大唐和管理层三方,一直在内部勾心斗角。
  直达纺织法横空出世,大唐发现控制中芯国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选择挖墙脚另起炉灶,却故意捏着手上的股份不放,硬生生拖死中芯。
  而一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也挥舞着钞票,对中芯国际展开疯狂的挖墙脚。
  从今年年初开始,中芯国际就失去了国内外的大批订单,生产线开工率不足3%,而各大股东也没有继续注资的想法,一直看着中芯陷入窒息状态。
  倒是良想有想过入股中芯,希望通过收购中芯,帮助东方芯片拿到国内的场地、相关许可证。
  只可惜一众国资股东,联手否定了柳弘毅的痴心妄想。
  现在光刻法半导体和纺织法半导体,几乎是势同水火,中芯的处境实在是太尴尬了。
  硬撑了两年多,中芯还是扛不住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