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百杰放下望远镜,转过头说道:“陇县和千阳县适合作为半导体基地,另外组装厂和太阳能电池板工厂,也可以转移到这边。”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确实应该转移一部分过来。”张维新点了点头。
  一旁的常明松,七上八下的心情,总算是放松了不少,虽然投资在陇县和千阳县,不符合他们心里面想要的长安周边,但是总算将投资秦省境内。
  林百杰在记事本上,写了一些规划的大体计划:“我看了龙图腾今年的太阳能电池板销售,西北地区是消费主力,将太阳能电池板工厂转移到陇县,有利于就近供应。”
  “我同意,关中地区的潜力不小,毕竟是古代的核心区之一,在陇县建立半导体基地,可以辐射作为的地区,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张维新点了点头。
  在地图上看了看,林百杰再次说道:“将龙图腾在汽车电子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业务也转移过来吧!”
  张维新拿着圆珠笔记下了这个提议。
  国内的产业升级,近期非常的迅猛和激烈,但是这种激烈,也仅仅体现在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在当前的产业升级中,并没有吃到什么核心产业,显得波澜不兴。
  因此黄修远才计划,逐步将一部分产业,转移西部地区。
  之前的贵阳数据中心,和近期进入规划建设的甘省庆阳数据中心,就是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表现。
  其实官方近期也在推动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战略。
  林百杰和张维新过来秦省考察,一方面是为了考虑产业转移的布局,作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关中,最适合作为燧人系的西部战略核心。
  目前蓝色时代的输水管道,已经进入了关中平原,接入了联合集团的输水管网。
  充足的水资源,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将是巨大的发展战略。
  “维新,毛子那边谈得如何?”
  “他们答应了,以合资企业的方式,允许我们的电脑手机和操作系统进入。”
  对于这个情况,林百杰并不意外,露西亚和中亚地区的半导体和互联网,受西方控制和渗透非常严重,他们引进燧人系的目的,其实和西洲联盟差不多,就是打着驱狼吞虎的目的。
  而燧人系同意他们贴牌50%的产品,面子里子都有了,他们为什么不合作?
  林百杰吩咐道:“既然毛子那边同意了,我们就将输送给露西亚和中亚的产品生产线,都集中在陇县基地。”
  陇县半导体基地的规划方案,就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代工组装、太阳能电池板四个核心。
  基本盘是西北,国内辐射华北、华中、西南,国外延伸丝绸之路,辐射中亚、西亚、露西亚和东欧。
  打造泛西北核心,带动西部经济提升。
  听完林百杰的战略蓝图,一旁的常明松才知道燧人系的大战略,竟然是这样安排的。
  如果是以前,常明松根本不敢想这种事情。
  毕竟西北地区的优势不明显,除了能源和矿物之外,其他方面都很难和东部竞争。
  但是随着联合集团和蓝色时代,将东部的水资源输入西北后,西北的战略意义直线上升。
  广阔的大西北,拥有大量的沙地、戈壁滩和盐碱地,这些土地在水资源充沛的前提下,其实是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
  近期丰民、中粮和北大荒的圈地运动,就是在建设西北大农业区。
  另外官方也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投入西北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的延伸。
  常明松很少看到一个企业,会具备如此的战略目光。
  其实国内的产业升级后,东部沿海的一部分落后产业,难免要出现溢出效应。
  如果没有燧人系的阻挡,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会逐步被东南亚和天竺吸走。
  为了减缓和锁死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刻不容缓了。
  “常主任,我们公司已经决定,将一部分产业逐步迁移到陇县,希望合作愉快。”林百杰伸出手来。
  常明松急忙一边握手,一边兴奋不已的说道:“林总放心,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还有征地的事情,都包在我们身上。”
  “那就劳烦常主任了。”
  “哈哈,不劳烦不劳烦。”这种事情,常明松巴不得多劳烦几次。
  在常明松的安排下,林百杰和张维新代表燧人系,和宝鸡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陇县、千阳县等地,投资300~500亿,建设西北半导体核心。
  签了合作备忘录后,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13日。
  林百杰和张维新在长安分别,张维新过去德州芯片,准备产业转移的事情。
  而林百杰则留下来,和刚刚赶过来的宋世嘉汇合,一起代表燧人系,参与在长安举办的西部能源峰会。
  这一次西部能源峰会,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部分,作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燧人系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之所以有这一次能源峰会,是因为近期国际原油供应问题,也是之前长安密谈的延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 计划
  能源峰会的召开地点,还是在联合集团的总部大厦。
  林百杰和宋世嘉汇合后,就来到了联合集团总部,联合集团的总裁罗拓,亲自接待了他们一行人。
  在前往会议厅的路上,罗拓小声的说道:“林总,这一次两桶油他们在国际能源市场吃了好几个大亏,沙地王国似乎因为净水薄膜的事情,故意卡了几个油田的生产。”
  “这帮狗大户胆子挺肥的。”宋世嘉冷笑道。
  罗拓眼神略带一丝锐利:“他们听说我们在搞燃气车和燃气自持,现在有些坐不住了,欧佩克已经打算下半年逐步减产。”
  一直没有说话的林百杰,开口问道:“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多少?”
  “已经到了117米元每桶。”罗拓耸耸肩回道。
  林百杰接着问道:“117?两桶油他们拿到的价格多少?”
  “平均在106左右,明显偏高了,要知道去年最高才70左右。”罗拓无奈的说道。
  不一会众人来到会议室内。
  各个煤炭集团、四大发电集团、两桶油和海油,还是六大矿业集团,国内的能源企业的齐聚一堂。
  不过石油系统那边的人,脸色都不好看,他们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受到了排挤和压制。
  要不是拿着露西亚的原油合同,都快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海油的总经理王思博,脸色慎重地开口说道:“这一次国际原油的失利,不仅是沙地因为净水薄膜的事情,阿美公司在背后的角色,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
  翻了翻两桶油情况总结,宋世嘉摇了摇头:“国际原油供应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石油储存和产油量太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我们不可能凭空变出油。”石油系统的一名负责人辩解起来。
  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辩着,对于石油系在国际吃瘪,其实煤炭系、电力系、矿石系,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看着争论不休的现场,林百杰敲了敲桌子:“大家在这里相互指责也于事无补,还是想办法解决当前的难题吧!”
  “燃气车的推广和改造,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我们至少需要5年时间,作为缓冲期。”电矿联合体的王硕也非常无奈。
  其他人也一清二楚,从燃油过渡到燃气,这需要一个缓冲期。
  哪怕因为国际原油的供应问题,加快燃气化的推进,也至少需要3年,但是国际原油供应商,显然不想拖延时间,想通过减产,不断拉高油价,打击华国的发展。
  国内目前的原油储备,加上本土和露西亚的一部分产能,如果最多可以坚持60天,60天后就会出现缺口。
  因此不得不忍受国际原油供应商的敲诈勒索。
  林百杰突然问道:“如果国内的储备油田满负荷生产,砍掉所有的燃油出口,加上露西亚的供应,可以支撑多久?”
  “这个……”几个石油系的负责人面面相觑。
  虽然不知道林百杰的意图,但是他们根据内部的数据,拿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在国际原油来源全断的情况下,如果将封存的油田开启,估计可以维持90~110天左右。
  如果有露西亚、中亚和波斯的原油供应,估计可以支撑到240~260天左右。
  这里的支撑,是指没有需求缺口,不需要进行限制供应。
  听到这些数据后,林百杰在记事本上写写画画了一会,然后他抬了抬眼镜:“我有一个提议。”
  “林总,请说。”罗拓附和起来。
  林百杰目光闪过一丝狠辣:“加大对露西亚和中亚的原油采购,他们生产多少,我们就吃多少,不过价格一定稳定,最好签订一个长协。”
  “林总是打算,加大露西亚和中亚的原油采购,抵消西亚的原油供应?”石油系的一个负责人眉头一皱。
  “不,不是抵消,而是完全砍掉他们的供应量,我要打崩国际原油价格。”林百杰继续说道:“他们不是想减产吗?那就成全他们,把他们完成加倍减产。”
  “可是我们国内的缺口……”
  林百杰伸出一根手指:“三步走,第一,放出消息说国际原油供应出问题,然后调高汽油和柴油价格,逼迫汽车车主主动油改气。”
  “第二,我记得神华集团有煤化油项目吧?”
  神华集团的总经理点了点头:“是的,目前有几个项目,年产能是150万吨煤化油。”
  “我们公司的科研部也有相关项目,可以通过碳粉炼制燃油,而且成本更加低、工艺更加简单,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全力推进煤化油、碳化油项目,争取在一年内,实现3000万吨的产量。”
  “是否有些不妥?”不少人面露迟疑。
  林百杰看向煤炭系那边:“之前不是上马了很多煤化项目,我们完全可以整合起来,全力推进煤化和碳化。”
  煤炭系的各个负责人,小声讨论了起来,国内之前确实上马过不少煤化油项目,其中不少还成为了烂尾项目。
  如果可以利用起来,就有上千万吨的产能了。
  而且煤化油项目的推进,也有利于提高煤炭系的话语权,神华集团的总经理点了点头:
  “整合煤化项目可以做到,如果资金充足,一年内是将产能提升到3000万吨,也是可以做到的。”
  “可是就算是有煤化油和碳化油,加上全力油改气,到明年一季度左右,国内仍然会有很大的缺口。”
  林百杰点了点头,经过一番计算,按照目前的计划,到明年一季度左右,就会开始出现需求缺口,大概每个月短缺800~900万吨原油。
  而全力推动的煤化油、油改气计划,要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至少要到2013年的第三季度,期间一年半的缺口期,可能严重影响国内的各行各业。
  “因此要提前准备好,加大露西亚和中亚的原油采购量,做好原油的战略储备,国内的油田哪怕是超负荷生产,也要把缺口拉满,计划也不是现在开始,而是明年才动手。”林百杰自然不会冒险。
  毛子那边可不一定靠得住,因此他们先做战略储备,同时放消息,趁机调高国内油价,逼迫汽车改用燃气。
  众人一听到明年才执行,顿时松了一口气,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准备。
  他们开始讨论起来,如何完善整个计划,确保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