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六十五章 风沙荒原
距离蒙区北部边界的几十公里外。
一支车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荒漠草原中,车队里面有当地的不少地头蛇,以及丰民农业的漠北分公司经理方战、唐铁兵。
俩人刚刚从东三省分公司,调过来开拓漠北地区的市场。
唐铁兵拿起望远镜,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面,看着眼前这荒凉又原始的大荒原。
一旁的当地十几个地头蛇,也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基本就没有人愿意过来投资。
其中一个大汉,向方战小声的问道:“方经理,这地方合适吗?”
“阿古达木先生,这个地方投资农业勉勉强强吧!改造和水非常关键,你们这边也缺少水,需要从南方输水过来。”方战暗示道。
被南方花花绿绿的世界,迷住了眼睛的阿古达木,也非常向往发财和美好的时候,他拍了拍胸脯:“方经理,我叔是东方省的头,你们管道进来的事情包我身上。”
其他几个地头蛇,也争先恐后表明立场,会动用自己的关系,让丰民农业在当地的投资畅通无阻。
方战笑着说道:“哈哈,有大家的鼎力相助,输水管道相信很快会完成,到时候大家一起发财。”
“哈哈,一起发财。”阿古达木也跟着笑起来。
漠北东方省,其实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部分,只是随着近代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加上当地过渡放牧,导致很多地区变成了荒漠草原、荒漠。
特别是没有什么河流的东方省南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情况更加明显。
作为衙内的阿古达木,虽然吃喝不愁,但是当地经济也没有多少油水,除了采矿可以捞一些钱,放牧之类就别想了。
从大石头下来的唐铁兵,向阿古达木说道:“阿古达木先生,你们这边适合大规模种植牧草,我们可以采用合资的方式,成立牧草公司,你们出土地和人,我们出钱和技术。”
“不知道你们要多少亩?”阿古达木兴奋的问道。
唐铁兵比了一个手掌:“至少500万亩,另外我们承诺,会招聘当地牧民加入我们公司工作。”
“500万亩?你们公司真的要这么多?”阿古达木既兴奋又担忧。
唐铁兵抛出了诱饵:“放心,钱肯定不会少了大家的,和我们公司合作,不会亏待大家的口袋,你们守着这大片荒地也没有用。”
面对这种滔天的富贵,阿古达木也难以控制自己的贪婪:“好,只有钱到位,我一定全力帮贵公司游说。”
“哈哈,那就劳烦各位了。”说完唐铁兵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个红包。
拿了红包后,阿古达木等人更加眉开眼笑起来。
除了丰民农业在东方省的开拓,北大荒集团也进入了东方省西南的苏赫巴托尔省,游说当地的地头蛇,共同开发荒漠和荒漠草原。
而中粮则进入了环境更加恶劣的东戈壁省。
漠北这三个地区,是最靠近输水管道的区域,最适合改造和开发。
在金钱攻势下,加上三地地头蛇的配合,很快三个公司就在当地拿下了大片土地。
北大荒主打油料种植、中粮主打棉花和油料,而丰民农业则集中在牧草上。
至于粮食就别想了,漠北不种粮食,是他们的策略之一。
而另一边。
在漠北的首府乌兰巴托。
蓝星矿业、北控集团、联合集团,也开始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由于国际矿业被三巨头牢牢地掌握着,加上漠北这种坑爹的地缘环境,他们只能将矿物出口华国。
通过金钱开路,加上其他国际矿业公司退出漠北,或者将手上持有的矿产开采权出让给三巨头。
三巨头很快就在当地编织了一张关系网,通过控股和合资,拿下了二十多个矿区。
这些矿场主要是铁矿、铜矿和煤矿,很多矿产还是枫叶国的矿业公司持有的,之所以出让给三巨头,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被三巨头针对。
毕竟枫叶国钾肥公司就是前车之鉴,想在全球矿业中混,不和矿业三巨头打交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看被干翻的必和必拓,以及现在被吞并的力拓、淡水河谷和FMG,全球的矿业公司都噤若寒蝉,生怕被盯上。
现在也就能源矿和贵金属矿,可以抵抗矿业三巨头的打压。
漠北的额尔登特城附近,拥有亚洲最大的铜钼矿,之前是露西亚和漠北合作的开发的。
现在这座铜钼矿,则由六矿集团加入合作之中。
矿区,简易办公楼中。
五矿集团作为国内仅次于三巨头的矿业公司,看起来是在单独行动,实际上却要按照矿业联盟的内部计划来行动。
派驻该矿区的驻矿经理,一过来就安排了不少业务,比如什么“矿业开采的现代化建设”、“优化矿区的开采计划”、“加强矿石的综合利用”、“提高矿工的保障”之类。
之前被丢弃的尾矿、烧结后的矿渣,都被进行打包起来,经过初步遴选后,全部销售到国内去。
对于这种综合利用,提高了额尔登特矿区的净利润,加上五矿公司带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体系中。
矿业集团的蚕食鲸吞,又拉拢了一大批当地的地头蛇,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一点点笼罩在漠北地区。
而另一边,配合输水管道,向西北延伸的农业集团,同样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这片土地。
单单是二月份,三大农业集团刚刚入驻漠北,就在当地撒下了18。6亿投资,招聘了五千多名当地人员工。
农业集团还计划建造分公司小镇,作为员工宿舍、加工厂和办公楼,以及大量公路和铁路,逐步吸纳周边的牧民。
这种开拓,各个企业之间都在相互配合,而且操作得非常谨慎小心,毕竟太明显的话下,容易引起反弹。
因此拉拢当地的地头蛇,就成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不过好在这边的牧民好忽悠,比起澳洲那帮白皮,好掌控一些。
毕竟澳洲的工人,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加上双方肤色和文化的差异,只能一手大棒一手甜枣,一边经济渗透,一边时不时敲打一下。
就在矿业联盟、农业联盟,大举北上漠北的时候。
国内的六大矿业集团,在长安召开一场秘密会议,讨论未来的战略布局,以及关于碳粉深入开发问题。
对于矿业联盟的六大矿业集团而言,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碳粉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国内的能源格局,以及能源安全。
因此六大矿业集团,才召开这一次秘密会议。
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气燃油
长安。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联合集团的总部大厦,就在长安城的郊外。
矿业联盟的六大集团,各家的负责人齐聚于此,蓝星矿业的宋世嘉,电矿联合体的王硕,以及东道主联合集团的几个管理层,围绕大圆桌坐一圈。
代表联合集团发言的罗拓,翻了翻手上的稿子:“各位,这一次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为了未来的一些布局,想和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宋世嘉默不作声,电矿联合体的王硕同意没有开口,其他三家中的五矿集团和南方稀土,则是体量小了一些,话语权不大。
最后还是北控集团的郑建国,先开口附和:“罗总,矿业的发展和布局确实应该谈一谈,大家有什么话都放桌面上说。”
罗拓吩咐了助理一句,让助理打开会议室的多媒体投影。
在多媒体幕布上,出现了一副柱状图,赫然是蓝色时代、联合集团、北控集团的燃气生产量、储备量。
从2008年到2010年三年期间,三大集团的燃气生产量加速飙升。
其中蓝色时代去年的一共生产了3443万吨液化气、甲烷气;背靠西北庞大牧区、养殖场的联合集团,去年生产了3681万吨液化气和甲烷气;北控集团去年生产了1243万吨液化气和甲烷气。
三家加起来8367万吨液化气和甲烷气,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巨大,实际上单单是国内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就至少可以提炼3亿吨液化气,潜力非常的巨大。
导致生产潜力没有挖掘被出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牛粪和猪粪之类,因为小养殖户的养殖,或者太过于边缘,搜集起来不划算;另一个问题是消费市场的问题。
去年国内的燃气市场,73。9%的市场份额被三大集团占据,三大环保集团一共销售了4537万吨液化气,这些液化气主要用于居民做饭、餐饮、桑拿和取暖。
事实上,在今年一月份开始,三大环保集团第二次下调了燃气零售价,从之前的每公斤3。1元,下调到每公斤2。8元。
现在一瓶15公斤的液化气,零售价只需要42元,导致市面上只剩下天然气,才有资格和液化气一较高低。
北控集团还没有产能过剩的情况,而联合集团、蓝色时代,就明显产能过剩了,要不是有燃气发电的消耗,就失去扩大产能的动力了。
蓝色时代还有大量燃气汽车,可以吃下一部分产能,联合集团可没有那么庞大的产业链,现在联合集团正烦恼液化气产能过剩的问题。
罗拓无奈的说道:“如果我们公司加大对各大牧区的生物质回收,预计今年的液化气和甲烷气产量,将提升到6800万吨,燃气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问题了,我们必须想办法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五矿集团的总经理邵明,由于本身没有燃气业务,也很少了解能源市场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听到国内能源产能过剩的话题,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而电矿联合体的王硕、北控集团的郑建国,却知道罗拓的潜台词是什么。
国内除了化石能源消费市场中,煤炭主要用于发电;燃气则是居民生活、餐饮和取暖;石油一般用在燃油和化工上。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应用领域上,通常只有小范围的交叉,主应用领域上很难被改变。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由于生物质炼气技术的爆发,导致燃气的产量暴涨,已经超出了国内燃气的总消费量。
如此一来,产能过剩的燃气,必然只能向其他化石能源的消费领域伸手。
看来看去,进攻煤炭的发电领域基本没戏,石油的化工领域同样难以撼动。
唯一可以冲进去的领域,就剩下石油的燃油领域,这个国内最大的燃料消费市场,成为了三大环保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现在他们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两桶油这个拦路虎。
因此罗拓和宋世嘉希望六大矿业集团联手,组建自己的燃气联盟,一边逐步推广燃气汽车,一边布置自己的燃气加气站。
宋世嘉站起来说道:“以石油燃料为主体的消费结构,必须向以煤炭燃气主体的消费结构让步,因为我们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也同时也是自主可控的产业,而石油市场上,我们不具备优势。”
“宋总的意思,我理解。”沉默良久的王硕开口说道。
改变燃料的消费结构,确实可以改善目前的石油困境,毕竟国内的石油主要消费在交通燃料上,单单是汽油和柴油就吃下了近3亿吨。
众人都聪明人,自然知道交通燃料市场是多么庞大。
虽然国内的生物质潜力,最多可以达到5亿吨极限,按照对半开,就是2。5亿吨,还无法满足交通燃料市场。
但是别忘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