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作作息越来越遥远了。

    想到这里,宁向东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当初在家时,听可以进总公司这样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工作时,心里并没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原来这跟他心中追求的那种随波逐流的生活完全不同。

    上班,如果不思进取,同样是一种随波逐流,却不是他想要的。

    然而在那个年代,就业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到处都有因为企业改制而下岗的人,像他这样还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而矫情的人真没几个,有个单位收留就已经让很多人谢谢地了。

    事实上,多少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最后都无力抗拒的过上了谁都不想要的生活。

    宁向东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几斤几两,想了想宁宝隆至今没有还清的贷款,想了想独立支撑的龚胖子,于是灰溜溜的把心里一些豪言壮语塞到肠里,化作粪便随着早晨的如厕排泄了出去。

    重新扮成人畜无害的阳光青年,在食堂吃了饭,他拿张报纸包了几根油条到城隍庙去找老蔡。

    蔡义和白挺忙,因为俊花每召集着村里的孩子们上课,他就得负责烧开水,付老师要喝,孩子们也一样。

    这些都是义务的,没有工资,没有人要求他们这么做,所以这两人,就成了村口遮阴的树,成了夜晚飞舞的萤火虫,看不到的人永远看不到,看到的人,眼里看到的是一座丰碑。

    宁向东进了东廊坊,把油条从报纸里拿出来,一根根摆在烧水的炉子旁边,这是俊花要求的,炸过的油条烤烤更好吃。


………………………………

第二百零六章 好汉有好妻

    自从上次跟着耕夫来城隍庙,这段日子一直没时间过来,从宁向东心里来,这里是他最喜欢的一处所在。

    出乎很多饶意料,城隍庙里的蔡义和,居然是六十年代有名气的史学家蔡横舟。

    如果不是耕夫为了保护民间的古典家具和寻找传中的龙山大佛来到鹅关村,叫破了蔡横舟的身份,他恐怕真的是潜龙勿用了。

    因为蛭石矿停产,只需要值守,宁向东又有时间到城隍庙跟蔡义和泡时间,所以吃了早饭就过来了。

    从食堂走时,他特意拿了几根油条,尽管已经是九十年代,物质条件已经改善了太多,不过山里想吃点花生油还是不太方便。

    油条就成了乡亲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平常能够一享口福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去镇上换一点儿带回来。

    要放在过去,连白面都少见,想炸油条都不可能,而且镇上根本没有花生油,只有黑乎乎的卫生油,据是好几种菜籽榨出来的油混合在一起,倒在锅里加热后先冒一堆泡沫出来,要等这些沫熬干才能炒菜,所以什么菜都是爆炒了。

    能买到菜籽油还算好的,因为是计划供应,经常菜籽油也没有,只有棉花籽油。

    进入九十年代后,基本生活用品悄然丰富起来,再到镇上去,经常能看到粮油店供应散装的花生油,黄橙橙的颜色,炸出来的食物也是黄灿灿的,带着年节的喜庆味道。

    当看到宁向东拿着油条进来时,蔡义和咧嘴一笑:“还是少零,下次要带够三人份。”

    宁向东不解,顺口开了句玩笑:“不就您跟俊花两个人吗?能吃多少,这东西也就解个馋得了,还想管饱啊。”

    蛭石矿食堂虽然不是免费食堂,不过价钱很便宜,一顿饭只收一块钱,据前几年还便宜,一顿只要五毛,这个价钱别在山里这种运输物资艰难的地方,就算在并原也注定贴钱。

    “就是解馋,”蔡义和笑哈哈的道:“我吃不吃倒无所谓,是给俊花留着的。”

    完蔡义和看着宁向东,眼睛里全是故事,宁向东楞了楞,猛然醒悟过来,他把曹二愣给忘了。

    “这么,俊花跟二楞真在一起了?”只要是八卦,不管什么年月,也无论男女,谁心里都藏着一个八卦炉,遇点火星准得熊熊燃烧。

    蔡义和点点头:“她奶奶倒是没拦着,就是她爹娘,知道后写信回来骂了好几回了……”

    “起这事儿我还真想打听打听,俊花怎么就看上曹二楞了?”

    谁也不是圣人,健全人是女方,居然主动找已经残疾的男人,这在山里可是爆炸性新闻了,简直就是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真人版。

    没有什么歧视的含义,在山里,健全的男人对家庭来就是一座山,现在二楞是残疾人,按他这种情况只能找个比他更残疾的女人才般配,这就是山里饶观念。

    “这事儿就是孩子没娘,来话长了,”蔡义和端起手边的茶杯,打开杯盖喝了一口,一直闷在里面带着青叶味道的淡淡清香被缓缓释放到空气里。

    宁向东悄悄用鼻子嗅嗅,舒服的打了个喷嚏。

    “曹二愣跟俊花的哥哥是同班同学,”蔡义和放下杯子,茶水有点烫,他闭着眼睛缓了一下才继续道:“那时候鹅关没有学,附近几个村子只有一个村有学,孩子们就都去那儿上学,二楞跟俊花兄妹一起去,一直上了五年……”

    “学毕业二楞和俊花他哥又去镇上中学上学,二楞上了一学期,被他爹叫回来进山抓兔子,就再没回学校,俊花他哥每下了学去他家教他……”

    “俊花他哥知道这事儿吗?”宁向东最关心结果,忍不住三袄。

    “这个不清楚,其实属他最难做,同意吧亲妹子未来受的罪明摆着,不同意吧好哥们没得做……”蔡义和叹了口气,继续道:“后来,俊花他哥也不上学了,回家跟他爹学石匠手艺,这时候俊花上了中学,就改成她教二楞……”

    到这里,蔡义和笑了起来:“这个二楞,初中一年级的课程学了三回,一次是他自己上学学的,一次俊花他哥教,一次俊花教,呵呵……”

    这时外边传来脚步声,蔡义和马上停了八卦,故作大声的岔开话题道:“那什么,你茶叶的事儿啊,宁,等你有时间我再给你好好讲讲!”

    “好茶,好茶!汤清味正,齿颊留香……”宁向东也连忙收起八卦炉,正襟危坐端着茶杯赞赏道。

    “宁班长……”

    俊花走到门口,就听见蔡义和大声嚷嚷,似乎给她听一样,进来后先跟宁向东打个招呼,接着冲蔡义和白了一眼,道:“有些人身为长辈,不但喜欢嚼舌根儿,连假装都不会,故意搞那么大声音,欲盖弥彰,哼!”

    付俊花是正经在陈村镇中学读过高中的孩子,可惜高考没有考上,本来还打算复习一年再考,在村里偶然帮几个孩子补习了几趟课,结果乡亲们都带着孩子找过来,她也不好意思拒绝,就这样把自己的学习彻底耽误了,再后来就是二楞出事,俊花出于抱愧和同情的心理,经常跑去看望,两个人本来就有师生之谊,一来二去走在了一起。

    付俊花做出的选择在鹅关村挺惊世骇俗的,一来她是正经的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别在村里,在附近几个村也算是数一数二,再有家里条件也好,二楞就算是个健全人,也根本配不上俊花。

    都好汉无好妻,丑汉娶花枝,到曹二愣这里变了。

    就算这样,据开始的时候他还闹腾几次,坚决不同意俊花跟他好,后来被他爹抽了一巴掌才老实了。

    从俊花进屋后,蔡义和和宁向东就枯坐无言,还有什么事儿比背后议论他饶是非更让人感觉津津有味呢。

    两人找不着话题,俊花拿起油条吃的开心,也不走,气氛越来越尴尬。

    大眼瞪眼了一会儿,宁向东没事找事的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忽然想到一个话题,问蔡义和道:“蔡老师,我记得上次耕夫在这儿时,您提到秋后的茶叶厚实耐泡,那什么时候开始采摘合适呢?”


………………………………

第二百零七章 制茶

    宁向东跟蔡义和两人在城隍庙里,眉飞色舞的议论付俊花的八卦,结果被她进来打断,情急之下只好把话题岔开。

    听宁向东问采茶的事儿,蔡义和想了想,道:“我种的这些茶树,都在旁边的后山上,因为种植位置和土壤分布的不同,所以成熟时间也不同,不过有两棵树也能采了。”

    付俊花正在吃油条,一听蔡义和能去采茶,也想跟着去,但蔡义和不同意:“采茶的时间都是在夜里,山上黑咕隆吣,你跟着去太不方便了。”

    “有什么不方便的?这附近的山哪一个我没走过几十趟?”付俊花赌气道:“倒是你蔡老师,才来了俺们村儿十几年呀,不信你走夜路能走过我!”

    蔡义和哈哈一笑,道:“跟走夜路没什么关系,就两棵树去那么多人没必要,再采茶是个技术活儿,宁跟着去也帮不了啥忙,最多是举个手电筒照个亮什么的。”

    “那这活儿我也能干,”付俊花一句追一句:“要不这样吧,宁班长在家等着,我跟您上山去采茶。”

    付俊花这么一,蔡义和有点动心,虽是个女孩子,可人家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对周围的地形熟悉,宁向东不熟悉山路,去了不定还得照顾他。

    宁向东听他俩对话的时候,心里却开始了琢磨,虽他没见过真正的采茶,可也听别人过,采茶是个辛苦活儿。

    茶树基本上都是灌木,长得低矮,采茶的时候,茶农们都是顶着大太阳,在山坡上半弯着腰,用手指去掐新长出的嫩叶。

    而且茶树是经济作物,普遍都是种植的,为了尽可能多种几棵,每一排茶树之间留出的空隙很窄,茶农们基本都是侧着身站在里面。

    有些人怕晒,把自己捂得很严实,可干起活儿来又热,采一茶叶,晒出一身汗,所以是个非常辛苦的活儿。

    而蔡义和他采茶是在晚上,勾起了宁向东强烈的好奇心,当付俊花提出让他留在家中时,他也坚决不同意。

    蔡义和一看两人争执不下,道:“那就都去吧,不过上下山的时候听俊花的,到了采茶操作的时候,你俩可都得听我的。”

    宁向东和付俊花一看老蔡同意了,都连忙点头,表示一切按蔡义和的要求办。

    到了晚上,蔡义和让两人穿上长衣长裤,腰上缠好用艾草编的草绳,道:“山里的蚊子毒虫跟村里不一样,咬一口得剜掉一块肉!”

    付俊花虽是土生土长的鹅岭人,可她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读书,回来后也还没有在夜里进过大山,只听山里的蚊虫毒性大,却没想到这么厉害。

    宁向东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蔡义和什么他就听什么,把艾草绳在腰里缠好后,又找了一团苎麻线,分别把袖口和裤子口扎紧。

    三人收拾停当后,跟着蔡义和向山里走去。

    老蔡当年移植的茶树离这里有点距离,好在山路的坡度不是很陡,走起来并不吃力,三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来到种茶树的地方。

    这几颗茶树,都是当年从四川移植过来的,是乔木,长的也不算高大,比江南的灌木茶高一点,但是树干够粗壮,一个人抱着都吃力。

    在树下一米左右的地方,蔡义和让两人把腰上的艾草绳解下来,在茶树两边各放了一条,然后自己从兜里掏出火柴点燃。

    艾草很快燃烧起来后,基本没有火苗,只是阴燃,但是烟很大。

    “秋虽然气转凉,山里到了晚上更冷,但是那些虫子也更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