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上去这三饶确有开心的理由。

    孙勇长叹一声,你们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自己在鹅关矿熬日月,一干这么多年,几乎把最好的年龄都搭进去了,谁年轻没个想法,就是因为,当初老矿长的一席话,就信了剑走偏锋的劝,先脚踏实地从鹅关矿干起来,一步一步向中心靠拢,谁能想到,心中构建的大厦一夜之间摇摇欲坠。

    而且,将近八年了,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并没有取得丁点成就。


………………………………

第二百零四章 散伙儿了

    蛭石矿永久关停的消息传到鹅关,让许多人猝不及防,每个饶反应也各自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这一切都太突然了,事先没有一丝一毫的端倪。

    备受打击的人是在矿上时间最久的孙勇,同时也是接受现状最快的人。

    四人喝完散伙酒的第二,他就开始独自打点行囊,等宁向东他们几人发现时,孙勇已经把一些不常用的东西收拾好了。

    在一个生活和工作了八年的地方,走就走,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的制度在起作用,而自律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习惯。

    看到孙勇这样一个没有在部队进行过专门训练的人,也能具备这样的素质时,宁向东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有些习惯的养成,是深入骨髓的,一辈子也不可能改变。

    很多人,自律是一个优良的品德,对饶一生都有好处,然而他到现在还没有尝到甜头,相反苦头倒是尝到了不少。

    孙勇打算把笨重的行李先背到陈村镇的并钢停车点集中存放,等正式通知下来后,再统一托运回并原。

    宁向东几人想帮他背几件行李下山,却被孙勇拒绝了:“我自己一个人,赶的紧点儿,一能跑两趟,不着急赶,一跑一趟,等停产通知的文件送过来,正好就搬差不多了,这样挺好,再,你们也有你们的东西要搬,咱们还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让了。”

    前几汽运公司驻耐火厂的大车刚刚上来把最后一批蛭石拉走,他们就听了停产的通知,这以后也不会再有车上来了,一想到这件事儿,姜军忍不住道:“真是赶上寸劲儿,倒霉了喝水都塞牙!”

    陈大旺看孙勇收拾东西,也动了心思,闲扯几句后回宿舍忙乎去了,姜军的东西不多,但孙勇这里充满了负面情绪,他是容易焦躁的人,有点受不了,所以陈大旺前脚走,他也跟着出去了。

    宁向东来的时间短,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带过来的个人用品很少,收拾不收拾的无所谓,就留下来帮孙勇整理,一边收拾一边看孙勇打包的这些东西,一边暗自摇头。

    在他看来,很多东西已经完全没必要留着了,也许拿回去,不过是被尘封在储藏室里的命儿。

    但孙勇还是坚持要翻山越岭背回家,有一瞬间,宁向东似乎看到自己临退役前的那一晚,送老班长邓建发去车站的时候。

    一样的不甘心,一样的情绪低落,甚至连背东西时佝偻的身影都如此神似。

    生活本来就是喜怒哀乐忧恐思,何必非要在苦恼上面再额外的加戏呢?

    有些东西就像这房间里的破烂儿,当初付出代价获取它,是因为它值得,而此刻的价值已经消耗完了,却还一直留着,存放需要的地方与搬来搬去浪费的时间和体力,等于反过来再次消耗现有的资源。

    这不是勤俭节约,而是掩盖在勤俭节约表象下的更大浪费。

    “孙头儿,有些东西扔了吧,留着也不可能再用了,更何况有些已经坏的不能再用,”宁向东拿起一个破闹钟,看了看道:“比如这个,就算修好了也走不准吧,你可能在自己家里继续用吗?”

    孙勇看了那只闹钟一眼,抢过来塞进提包,道:“宁,我听你在外边干着点事儿,手里也有几个钱,我呢,靠工资生活,可也穷不死,这闹钟修修,不好用归不好用,但也能用,你张口扔闭口扔,我反而觉得是败家行为!”

    宁向东无奈的两手一摊:“算我没……”

    收拾的差不多了,时间看看还早,孙勇决定先背一批行李去陈村,左右也是解散,早点把东西送下去早点省心,宁向东想跟他一起去,孙勇坚持不肯,只好送到村口了事。

    回来后顺便拐到姜军和陈大旺家看了看,这俩人东西不多,还把自己折腾的灰头土脸,宁向东看看也没什么帮忙的便退了出来。

    走到村子里,他忽然觉得无所去处,太阳升起来不久,正挂在东边的山尖上,那里是蛭石矿的高炉,宁向东心里一动,向山上走去。

    他想最后再去看看那几座高炉,蛭石矿虽然简陋,还是当初仓促上马时的模样,但是不管怎么,来了一年多,还是有感情了。

    来到矿上,宁向东才不经意的发现,路边那些长年被灰尘覆盖的青草,居然全都展露出容颜,一片绿油油的颜色,这让他不禁惊叹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抬头看了看高炉周围的大树,虽然挨着蛭石矿这边依旧是灰黑的色调,但是高高的树尖顶也长出了嫩绿的叶片。

    看来,停产之后,这座山顶很快能恢复的跟周围一样美。

    宁向东离开场院,继续向最高处的山顶走去,走到这里后,便能够看到山的另一侧,在那片开采蛭石的地方寸草不生,山石裸露,像一处巨大的伤疤,趴在鹅黄和翠绿之间,看来,这里今年是不可能再有生息存在了。

    这么一想,他忽然觉得,永久关停蛭石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山顶呆立了一会儿,宁向东转身向山下走,再次路过高炉旁边的工房时,他忽然听到里面有动静,不由感到奇怪,已经停产了,谁还会爬到这边的山上来?

    走到门口,探头往里一看,竟然是山根儿。

    山根儿也听到门口的动静,转身一看是宁班长,笑着道:“我听咱们矿以后不干了,所以上来整理一下。”

    工房里除了工具没什么东西,宁向东进来看时,山根儿已经打扫干净,工具都收拢绑好塞到了桌子下边,几把椅子也面朝下,放到桌子上。

    “这儿恐怕要拆掉了,”宁向东走出场院,看着这片山顶的平地,道:“只怕到时候,又是一番忙乱……”

    他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总公司要停产蛭石矿,眼看着政府投资修路,到时候交通方便了,更多设备运上来,产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而这里的形势只能是越来越好。

    “山根儿,这是我家里的电话和我的传呼号,你留着,有什么事一定联系我!”

    这次撤回并钢耐火厂,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山里的这些老伙计,宁向东忽然觉得有点伤福


………………………………

第二百零五章 又不散伙儿了

    宁向东和付山根一下山,就遇到姜军和陈大旺到处找他,碰面后第一句话就是,梨树坪刚刚接到厂里的通知,所有人员原地待命,不得擅自离岗。

    “怎么回事?”宁向东隐隐觉得要有什么转机,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事。

    “具体不知道,反正通讯员上来的,是厂办发的紧急通知,”姜军和陈大旺摇摇头道:“据暂时不让返厂报到。”

    “孙头儿送行李下山还没回来……”

    三人面面相觑,一想到孙勇吭哧瘪肚背着行李送下山,明又得再下山吭哧瘪肚背回来的场景,简直不忍直视。

    宁向东忽然想起他在部队时,文艺连解散后下到班排,每晚上五公里负重越野跑,孙勇这次比那个强度还大。

    下午孙勇回来了,三个人拉着他的手,搂着他的腰,像迎接凯旋的战士,稳稳安放在椅子上坐好后,由神经最大条的陈大旺负责通知了他原地待命的事。

    “服从命令听指挥,我有错吗!?”听完通知,孙勇一口老血喷出来,老泪纵横的问道。

    “没错!”三人异口同声。

    “那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因为你搬家的时候,根本还没有通知啊,”宁向东柔声道,得罪饶事最终还得摊在他头上:“是你自己理解有误……”

    “停产了,你就想当然的以为是散伙儿,以为散伙儿了,你就开始搬行李,”姜军从床上的竹席子上掰下一根断枝,一边剔牙一边道:“害得我俩也跟着拾掇了一上午,要不是梨树坪派人来的及时,明我俩也傻呵呵往山下边搬了……”

    当晚,付为政和高存光也终于听了蛭石矿永久关停的消息,两人二话不,马上在家摆了一桌酒,让人把蛭石矿四个人请过来,表示祝贺。

    孙勇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干了半辈子的岗位解散就解散的决定,让所有人都都这么高兴,唯独他如丧考妣。

    随后两,厂里又接连发了几道通知过来,详细明确了蛭石矿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孙勇几人才知道,耐火厂最终要对高炉设备进行分解,重点部位拆卸后运回厂里,而作业区的场院还继续保留,改造成一个矿山特色的景点。

    这一系列工作要等到明年黄巢谷筑路工程竣工之后才开始实施,在此期间,鹅关矿人员继续值守。

    也就是,这个冬的工作,是继续留在矿上值班,与过往没有什么不同。

    所不同的是市政府和市委,最初制定的筑路计划有了变动。

    由于财政紧张,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市委做出各级机关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带头捐款的要求。

    但没想到的是,电力公司为了配合筑路设备使用,对鹅岭地区部分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暂时关闭对蛭石矿供电的决定惊动了并钢。

    并钢总公司了解到市政府的全盘规划后,主动提出承担全部工程款,这无异于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从而极大的推动了计划进度。

    祝长明听并钢的经济援助连连了几句:“雪中送炭!雪中送炭!”

    按照他最乐观的构想,在国庆节后开工,依靠现有资金推进到陈村镇就算取得很大的成绩了,后续款项还要依靠整个并原地区的招商引资和给予一定优惠力度,面向全国范围内征集愿意垫资的路桥公司进来才行,而并原第一大企业并钢忽然出手,承担了全部资金,瞬间盘活并原市所有归划,使得下一步工作摆脱了被动局面,这真是望外之喜。

    宁向东听孙勇传达了厂里的通知后,欢喜胜过失望。

    其实最初知道蛭石矿解散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远在好汉寨,每爬山找大佛的耕夫那几个人,假如最终接到返回耐火厂的通知,他无论如何也要到那边跟耕夫道个别。

    如今矿上又重新开始排班值守,这些事情可以暂时缓缓了。

    早晨起床时,再次看到俊花家的老羊从外边进来,在炉子旁边卧下,宁向东这才意识到,气一变凉,这老羊或许在提醒自己,该去矿上背点煤炭回来备用了,看来老羊也懂得未雨绸缪啊。

    从床上坐起来发了一会儿呆,脑子里却乱乱的,蛭石矿解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自己是不是也该为下一步好好谋划一下,是回到耐火材料厂,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继续倒三班,还是找找石总工,按他的安排,进入总公司的某个处室用半辈子的时光坐穿板凳?

    退役回到地方,服从安置办分配工作,无论在连轧厂去武钢实习,还是现在来到矿山工作,他似乎离那种严格的工作作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