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身带着未来空间-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的,往往不是问题。

    用高频震动粒子剑砍倒的巨树,切面十分光滑,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轮和木纹,叶泉查看了一遍后,心中狂喜,那50棵桢楠几乎都达到了金丝楠木的标准。

    因为是新切面,还看不出金丝楠木家具的那种金黄sè泽,但树干极少有树结,闻着有清淡的香味,质地细腻、坚硬,最独特的是楠木的纹理,细密瑰丽,jg美异常。

    而40棵小叶紫檀中,也都是金星紫檀和牛毛紫檀,其边材sè泽暗紫带红,饱满浓重,质地细腻有油xg,上有一块块不规则的暗朱红sè斑马纹,这是俗称鸡血的紫檀,同样价值珍贵,是制作佛珠、手链等木器最佳的材料。

    30棵黄花梨木的木纹也清晰、自然、流畅,摸起来手感坚硬而温润,心材多呈金黄sè和红褐sè,由于是新切面,木质的气味带有一点刺鼻的辛辣,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会散发出清淡的香味。

第239章 神奇的灵植

    

叶泉想了想,又打开了空间系统上有关灵植树木类的清单,看了一遍后,兑换了两棵红莲香木和两棵世界之树的树苗。

    这红莲香木属于二品灵植,因为木纹如红莲而得名,其木质会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有宁心安神、延年益寿的作用,每棵树苗需要1200点灵能值。

    “世界之树”是北欧神话中的一棵巨树,又叫宇宙树,据说上面支撑着三层共九个国度的世界。

    当然,叶泉兑换的世界之树没有这么离谱,只是取了同名,属于三品灵植,每棵树苗需要3000点灵能值。

    世界之树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就是本身吸收灵气的能力极强,虽然是灵植,但不像其它灵植那样对生长环境有种种要求,需要生长在灵地里才能成活或者正常生长,世界之树则没有这么挑剔。

    第二个特点就是高大,相比地球上的植物,可以说无比的高大,世界之树的生长速度极快,如果在灵气足够浓郁的地方,平均每天能长2060厘米,即使在地球上,估计每天也能长高10厘米,寿命可达一万年,直到成年结果后,其生长速度才放缓,而成年的世界之树至少高一千米,树干直径能达到上百米,惊人之至。

    关于巨树,在东西文明的神话传说中,都有许多描述,比如东方神话中,有高千里的寻木,有冠盖三千里的蟠木。有居住着十颗太阳的扶桑木,还有能够作为桥梁、沟通天地往来的建木等。

    叶泉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则西方童话杰克与豌豆,对那棵一夜之间就长到天上去的神奇豆子树,印象也十分深刻。

    现在地球上最高的树是杏仁桉树,高约156米,相当于50层的高楼;最大的树则是巨杉,树干直径超过11米,据测算,树重超过了2800吨,这个重量相当于450多头非洲象。或者15头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

    高千米的大树,地球上还从未出现过,但放在宇宙之中,却毫不出奇,甚至是小儿科,相比机械科技文明,生物进化文明毫不逊sè。

    可以说,机械文明能制造出星球一样大的宇宙要塞,那么生物文明就能培育出星球一样巨大的生物战舰和灵植

    这两种灵植都是四级文明生物科技的成果之一。在未来不算稀奇,但放在现在。就等于是神话传说出现在现实之中了。

    两棵红莲香木树苗,叶泉又花了五百多点灵能值,将其催生到300年左右,将其砍伐了,打算用来给自己和家人制作床榻,睡在这种床上,绝对能保证安然入梦,没有失眠的困惑。

    而两棵世界之树,叶泉则打算一棵种在空间的神农山附近;另一棵暂时种在空间。等时机合适就种到外界去,这世界之树的果实有极为独特的作用,ri后肯定用得上。

    砍倒的树木,叶泉丢在空间里,让它们自然风干一段时间,免得拿出去的时候,别人一看都是刚刚砍倒的。而且一砍就是一百多棵受保护的巨树,这还了得

    *******************************

    从明天开始,叶泉旗下的公司和工厂开始放年假,直到正月初八上班。总共十天,这自然也包括桃源村的种植基地,和位于果园场旁边的巨型囊蛛养殖基地。

    这巨型囊蛛养殖基地已经成立两个月了,因为防弹衣还未投产,没到大量供应蛛丝的时候,而且叶泉刚开始只兑换了10对囊蛛,所以,养殖基地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繁育,蛛丝产量还不高。

    因为需要保密,叶泉只在村里招聘了4名族人,都是信得过和平时嘴巴最紧的人,签订了保密协议,月工资4000打底。

    为了激励大家,叶泉让财务部的人给每位员工多发了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算是年终奖,让五十多名员工欢天喜地。

    叶泉招收的这批员工基本都在四十岁以上,年纪最大的超过了58岁,往年的时候,因为年龄和其它原因,这些人没法外出打工,只能在老家种点田地,养点鸡鸭,收入很难跟上物价的飞涨。

    这一切在进了基地做事后发生了改变,他们这些人在村里也拿起了工资,而且收入和福利,比儿女在外面打工都要强得多,这样的好事,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在外打工的人陆续回来后,打听到种植基地里的事,也是羡慕不已,许多人开始私下打听着,蔬菜基地什么时候能再次招工自己能不能也进去

    村委将叶泉明年准备开办养殖场、食品加工厂的事向外一传,许多人都期待起来,要是在家每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谁还会往外跑

    说是放假,但不可能全部员工都休息,蔬菜基地在过年期间,只是把向外供应的时间,由每天一次改为两天一次,而巨型囊蛛更是要每天喂食。

    这自然需要一些人加班,在听到放假期间有三倍工资后,顿时人人争先,想把自己排到加班的名单里。

    过年正是农闲时节,大伙也没有什么事,如果做一天就有三百元的收入,还是在村子附近,有谁不愿意

    基地两名主要管理人员柳心初和方良都是外地人,过年自然要回家。不过,经过了几个月的锻炼,叶明诚和叶新龙等人也熟悉基地管理事务,暂时负责十来天不是没问题的。

    *****************************

    桃源村一带有“二十八,打粑粑”的民谚,当然并不是指大家一定要在这天打糍粑,不然的话,谁都会忙不过来,但每逢chun节来临,除了都不爱吃或人口少的人家,桃源村几乎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二十八号上午,叶泉一家泡好了糯米,然后装进木桶里,放在灶锅上用水汽蒸。

    丫丫做事比叶泉小时勤快多了,总是不停歇一下,洗碗、扫地、擦桌子等家务活都会帮一把,见到叶泉给灶炉添柴禾,便自告奋勇地跑过来道:“哥哥,让我来烧火吧。”

    这烧灶火可是带点技术和经验的活,叶泉哪敢让她添乱,他估计糯米快熟了,便道:“丫丫,想不想吃烤红薯”

    想到烤红薯的美味,丫丫两眼放光,连连点头。

    叶泉道:“你去挑了几个小一点甜红薯过来,我们马上就烤。”

    丫丫撒开小腿,跑到后面的仓库挑了三个大小适中的红薯,叶泉熄了火,将表皮已经蔫了的红薯埋进高温的灶灰里,等上一个小时左右,红薯就能熟了。

第240章 打糍粑

    

这糍粑算是年糕的一种,主要有糯米和高粱两种,想吃的候,可以用一个专门的铁架子,在炭火上烤,待糍粑受热后,变软膨胀起来,再包上白糖、黄糖或豆沙等内馅,吃起来香、软、糯、脆,让人回味无穷也可以用锅加点水煮软了,再两面加糖煎一下或者切成小块,跟做汤圆一样,加点糯米酒和白糖,同样味道很好。

    叶新龙家买了一台全自动的糍粑机,每到年末都要忙个不停,到了说好的时间,叶新龙的母亲就抬着机器来到叶泉家的大堂里。

    请来帮忙的七八个家庭妇女到了后,叶泉和父亲将木桶抬到大堂上,曹淑芸手拿一把饭铲,道:“大家先别忙,先吃一团糯米饭再说。”

    闻到糯米饭的清香味道,早就在流口水的丫丫连忙跑到几乎跟她一样高的木桶旁,叫道:“我要吃,我要吃。”

    叶婷拉着她道:“先洗一下手,不然糯米沾手的。”

    叶泉用的是空间鸭血糯,煮熟后米粒细长,sè泽殷红,粒质透明,还没品尝,单是这相就让大家纷纷赞美起来。

    鸭血糯吃起来甜而不腻,韧xg十足,香甜可口,叶泉一家曾经吃过还没什么,那些第一次吃到这种糯米的人就惊讶了。

    叶新龙母亲向曹淑芸问道:“村里哪家的糯米饭我都尝过,还没见过这么好看、这么好吃的,你们这种红糯米是在哪买的”

    曹淑芸便将鸭血糯的来历和功效说了一下,大家听到这鸭血糯是以前皇室的供品,还有养血滋y,强身补血等功效后,心中着实羡慕,就多尝了两口。

    gtt首gtt发gt”

    叶泉也觉得蒸饭要比煮出来的饭更香更有嚼劲,他自己也是一个馋虫,便笑道:“那以后家里专门买个小蒸笼天天蒸饭吃。”

    发动机器后,叶泉用大饭铲将熟糯米从木桶里铲出来,放在糍粑机漏斗形的进道口里,叶新龙母亲用一根木棍将糯米饭揉进去,糍粑机就会把糯米饭绞成柔软温热的糍粑。

    等糍粑绞出来有足球那么大一砣后,曹淑芸将其在粘米粉上裹了一裹,免得粘手然后扭下拳头大小的糍粑团,妇女们则站在两张洒满了米粉的高桌子旁,将糍粑团又压又搓,最后制成一个个满月形状的糍粑,直径约十二三厘米,厚两厘米左右。

    糍粑以做得光滑晶润,jg致细腻为佳,如果用来送礼还要用红sè的食用染料趁糍粑还温热的时候,盖上jg美的花纹图章或吉祥用语,也有些地方用特制的木模具来做形状更统一、美观。

    以前的时候,往往还要做两三个大型的糍粑,用来送礼或在特定的ri子吃,得四五个人才能吃完一个。

    丫丫跟着两个姐姐在一边凑热阄,她个子还挨不到高脚桌子,便在旁边用来摆放糍粑的木板上,学着大人的动作制作糍粑,小模样很是认真,连脸上沾了些白sè粉末都没有察觉到。

    一大桶糯米饭快打完时,曹淑芸在糯米饭里加了白糖做了一些甜糍粑,给前来帮忙的妇女们品尝或带走。

    刚用机器绞出来的糍粑,还散发着温热和清香味,吃起来柔软香甜,能拉成一道长长的细丝,与糯米饭是两种口味只是鸭血糯本身已经很甜,叶泉对加了白糖的糍粑反而有些吃不惯。

    在糍粑机还没发明之前,这糍粑只能手工冲打,叶泉家院子的角落里到现在还放着一个石材凹槽。

    打糯米糍粑在从前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体力和耐力都好的壮年男子打,两个人对站,使用两根齐眉长的大棒,中间细,正好双手握住,两头则有碗口粗,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对石槽里的糯米饭先揉后打,直到将松散的糯米饭打成糍粑团,打完糍粑后,再冷的天气也要出一身大汗。

    手工打糍粑费力又费时,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更柔软细腻,味道也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