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镜师-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在临终之时,总会想着落叶归根,战乱没有躲过去,家底消耗的七七八八,最后看着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徐国栋还是同意了母亲最后的一个要求,带着那位老人家回到了枫城。
老人回到枫城没过多久,就病故了,徐国栋将其安葬之后,也没有任何本钱再做生意,而且他也明白,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
所幸在枫城徐国栋还有一些老父亲留下的人脉,虽然说人走茶凉,但是还是帮着他找到了当一个教书先生的活计。
从某种方面来讲,徐国栋也算是运气不错,就那么安安稳稳的在城市里面度过了解放战争,虽然日子苦,活得艰难,但是好歹算是活下来了。
之后解放了,徐国栋还是做他的老本行,当一个小小的教书匠,日子虽然清苦,习惯了倒也有一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
不过遇到了这个知青下乡,说实话,徐国栋还真的算不上什么知青,他的情况,准确来说,应该算是一种避祸,其父亲的一位老友,发现了徐国栋的存在,似乎预感到了某种事情,所以找人托关系,给徐国栋弄进了下乡知青的队伍之中。
而这个时候,徐国栋已经三十多岁了。
三十几年的人生,虽然后面几年过的十分辛苦,但是拿着笔杆子,帮人写写书信,好歹也算是能够维持温饱,还不用出什么大力气。
而且这人呢,日子过的苦,这身体肯定比不上那些庄稼汉和当兵的有力气,更不要说一直以文人自居的徐国栋,那个时候的他瘦的就跟那灾民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一身破旧的长袍,将那瘦弱的身躯掩盖,倒也显得有点儒者的味道。
书归正题,说这徐国栋跟着一众知青下了乡,那个时候凭借着一根笔,还有识文断字,这要是放在城市里面,那还能给人代谢书信赚点银钱,但是到了农村,这买卖可就没有了。
一路走了大半天,这位徐老说他当时差点就死在路上了,等到了目的地,一看啊,徐国栋想死的心都有了,这哪里是远啊,那村子被几座山围着,就差说是多一座山,直接将入口也给堵上了。
那个村子他到现在都还记者,说是叫什么林家村,说是林家村,但是这村子里面也就只有十来户户姓林的人家,当时众人也好奇,不过十来户也不算少,反正没有人给解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苦哈哈的,也没有人在乎这点事。
到了这村里面,徐国栋和一众知青被安排到了一起,说是知青下乡,实际上就是去干活,什么改造,劳动改造确实是最有效的改造一个人的办法。
和他一起去的,一共有六个人,四男两女。
在城里面或许还将就个什么,但是到了农村之后,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不管你是喜欢一个人睡,还是喜欢睡在木板床上,徐国栋连同那三个男知青,被安排到了一间屋子里面,一张大炕,睡下四个人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劳动人民拥有自己的智慧,比如说教他们干活,不会说是手把手的教,告诉你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比较省力,什么姿势比较不容易闪到腰,怎么抓着镐头才不容易将手磨出泡。
他们只有几个字,多干。
活呢,都是干出来的,在干活之前,就算是给你说的天花乱坠,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他们本来就没有将这些干农活的经验整理成册,更是无法直接将这些东西告诉给别人。
所以只能让徐国栋这些人去亲身经历一下,干多了,一些错误的地方,自然也就慢慢的改变了。
这也算是一个道理,叫吃一堑长一智,干的多了,吃到了苦头,也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不对。
不过这话放到徐国栋的身上,那可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
刚刚到村子里面,徐国栋走了这么远的路,这身子骨本来就弱,加上这么一折腾,这人的状态本来就不是很好,结果还没有修整过来,就被催促着下地干活。
结果啊,这干了不到半天,人就直接倒在了地上,那样子完全就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好不容易被救回来,人却根本没有力气干活,这一歇就歇了三天,三天虽然不长,但是也不短,徐国栋这一病,也算是给众人留下了一个印象——病秧子。
怎么说呢,不然他干活,那是不配合上方的政策要求,可是这要是让他干活呢,很可能周围的人还得随时看着他。
后来得知徐国栋还是个教书的先生,这才算是给他找了个合适的营生,写写大字,教着村里的人认认字,给大家宣读一些东西,好歹也算是有了营生。
教书先生那放在以前,可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古代的读书人和平头百姓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级。
百姓想要读书,别说学费,就是有那时间,也根本没有那个经理,说是十年寒窗苦读,可是十年寒窗,不吃不喝?
村子里面的气氛算是不错,这个时候,也算是给了徐国栋一条活路,但是村长找他说过话,虽然说他现在是教书的,但是这个年代,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且徐国栋这么文弱,想要在这村子里面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大家识文断字,那是好事,毕竟村子里面也有不少的孩子,大人可能学不了多少,但是一个村子要是以后出现了一个读书人,那可是一件喜事。
总之,到了最后,就是一句话,这活可以适当的少做,但是不能不做,身体不好,那就慢慢的养,一边干活一边养身体。
不是吃饱了就会身体壮实,还得多干活,才能够有力气。
而徐国栋也从最开始的写写大字,教教书的同时,喂喂牛,割割草,村子里面的活很多,有重的,也有轻快的,大人干的农活徐国栋做不来,那就做一做往常村子里面留给孩子的活计。
徐国栋应下了,不应也没有办法,身位读书人,自然知道什么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现在人家还是好说好商量的,也确实是为了他好。
第493章 你有媳妇吗?
日子一天天的再过,徐国栋的身体也慢慢的在变好,相比于以前,那个时候的他算是终于过上了能够吃饱的日子。
村子里面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是吃饱完全不是问题,野菜,粮食,偶尔还有村子里面的人进山打猎,多多少少也给他送来了不少的肉食,这放在徐国栋家道中落之后,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在城里面教书,虽然挂着一个读书人的牌子,但是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徐国栋想要凭借教书或者带人写书信赚到什么大钱,根本不可能,也就是每天能够买点米,熬点粥,保证自己死不了就算是可以了。
哪里像是这在农村,虽然没有细粮,但是粗粮管饱,想一想前几年的经历,徐国栋真的有些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带着老母亲四处辗转。
大城市看着安稳,但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村子里面有时候要比大城市安稳的多。
不到半年,徐国栋的身体就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应该说是比他刚刚来到村子的时候壮实了许多,人也黑了许多。
半年后的徐国栋,已经可以和大家一起去地里干活了,挖垄,浇水,除草,徐国栋干活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快,但是却胜在细致,别人也顶多说他干活慢一点,但是却没有办法按说他做的不好。
这也是村里老人教他的一个办法,毕竟底子在那,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病秧子,也没有人会特别的责怪他什么。
林家村在徐国栋看来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这样的生活虽然不可能大富大贵,但是徐国栋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应该说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都像是徐国栋一样,只要能够安稳的活着,就很容易满足。
时间一天天的过,村子里面的人也都知道,会写大字的那个徐病秧子,身子骨已经好了许多,虽然开始没有机会和众人一起干活,也没有给大家留下什么年轻诱惑力的印象。
但是这老话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一天来到这村子里面,就直接病倒了,三天都没能从炕上爬起来。
可后来却落得个教书的活计,虽然这病秧子的外号都已经流传开来,算不得什么好事。
可事实上,却给了徐国栋一个和村子里面大多数人相识相熟的机会。
送到他这里来学写字,学东西的孩子不少,有个七八个。
村子里面的孩子很多,但是能够安心坐在那里听一个病秧子讲课的,终究还是少数,虽然说是有教无类,那也得对方学才行。
徐病秧子可没有能力强求别人什么,家里大人说着孩子不听话你就打,往死里打,但是那个时候的徐国栋别说往死里打,就是拎着个扫帚,想要追上那半大小子,都是一件极为难的事情。
追不上丢人,追上了又不敢真的打,一个是打下去不疼不痒,那孩子一个个都是小皮猴子。
另外一个,本来就是大家给面子,照顾他才给了他这么个活,无论是从里子,还是从面子上来讲,大人们说的都是一些客气话,要是当了真,那才是傻子。
徐国栋不是傻子,也没有力气去追那些小皮猴子,从始至终更是没有打过任何一个孩子。
村里的大人说徐国栋这是心软,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是一个个看到徐国栋出门,那都是笑逐颜开的询问着自己家的孩子表现的怎么样,然后这家给两个鸡蛋,那家给一块饼子。
大家的恩情,徐国栋都记在心里,身体见好了之后,也真的按照当初和村长商量过的那样,开始干活,从最开始的割草喂猪,放牛,到了后来,一点点的增加活计。
这个时候的徐国栋,也能够追上那些小皮猴子,拎着个竹板也真的有了几分先生的味道。
但是他的竹板从来只是在空中挥舞几下,从来没有落到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那些小皮猴子不喜欢家长,害怕别家的大人,可是对着徐国栋,却没有半点害怕的意思。
嬉笑打闹,他们在悄然之间已经从成了好朋友,一个三十多岁的大人,和一堆小孩子成了好朋友,不得不说这孩子的心性当真是纯真。
徐国栋教书的时候,一堆孩子在不大的教室里面坐着,一堆孩子在窗外趴着,不是因为教室里面没有地方,而是那些孩子专门过来听这徐病秧子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就立马跑到别的地方玩去。
而他下地干活的时候,小孩子们放牛的,割草的,和母亲一起到田间给大人送饭的,也都会拿着几个刚刚摘下来的野果子,凑到徐国栋的旁边,央求着他给讲讲故事。
一肚子的墨水,到了这里,就只能变成一个个简单易懂,却有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有些屈才,但是徐国栋却乐得自在,他用了这么长的时间,确定了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狗儿,是当时最爱听徐国栋讲故事的一个孩子,当时狗儿十岁,已经不小了,早就过了穿开裆裤的年纪,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徐国栋开始放牛割草的时候,这个狗儿还是徐国栋的老师。
有一天,徐国栋到地里干活,除草浇水,大家歇息的功夫,这狗儿就跑到了徐国栋的旁边。
“病秧子,你有没有媳妇?”
当时的狗儿问出了这么个问题,起初听到这样稚嫩的孩子,问出这样一个和他年纪完全不符的问题,徐国栋整个人都有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