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镜师-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墨说话,来回打量着徐婉和那名老者,想要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但是一个,林墨不是专门研究人表情的,想要从别人的表情上来判断事情的起因经过,那也得知道应该如何去询问,可是林墨。。。
徐婉冷冷的看着林墨,听到他说的话,翻了个白眼,瞥了一眼西校区的老者,根本不做理会。
无奈,林墨只能将目光转向西校区的老者,想要看看这老者能够作何解释,此时再称西校区有点不恰当,毕竟这个空间之中,就剩下这么一个学校,除了这西校区之外的东、南、北三个校区全部已经坍塌。
说话的功夫,那原本倒塌的教学楼以及宿舍楼,此时不知道怎么,都已经消失不见,那原本将西校区紧紧包裹的围墙,也悄然间飘散无踪。
如今这里只有一个学校,也只有一个校区,这西校区正是这个空间之中唯一的一个,也可以说是另一个空间之中的枫远私立高中。
“老人家?”
林墨语气和善,现在就算徐婉没有说,他也大致猜测出来,先前徐婉借着张凡奇的口说出的这个空间之中的关键,应该就在这西校区之中。
从一系列的线索上不难推断,这西校区是这个空间原本就存在的一个东西,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才慢慢的多出了东北南三个校区,然后这三个校区与这个西校区成四方之势,可实际上一切的根本还是在老者所在的这个学校之中。
“唉,好吧~”
老者轻叹了一声,轻轻摇了摇头,伸手摸了摸下巴,好似要轻捋胡须,可是老者下巴上光溜溜的一片,这个动作倒是让他显得有些尴尬。
“我是枫远高中的第一任校长,可以说枫远中学,原本就是我建立起来的,在以前的时候,成为一个学校的校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权力也有点大,加上这枫远中学每年的成绩那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在当时,我也算是一个知名人物。”
“老夫名叫徐国栋,名字带着的都是那个年代的气息,不过这都不重要。”
老者自嘲的笑了笑,算是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林墨点了点头,这算是明白了这个老者的身份。
“哼!”
林墨本想等着老者继续往下说,因为这接下来的事情,肯定就和这个空间有关系,但是徐婉那边突然传来一声冷哼,一下子就将林墨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
看了一眼徐婉,又看了看这个自称是徐国栋的老者,这两个人都性徐,难道说。。。
“我去,难道是一家人?”
这个猜测让林墨有些不敢相信,但是看那老者的反应,明显就是不打自招了,这戏码有意思了。。。
第491章 徐国栋的经历
老者徐国栋在慢慢的讲述着,这是一个和枫远中学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枫远中学的一个历史。
故事的开头要回归到一个刚刚从战乱中度过的年代,那个时候的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一个年代,所有的一切都还没有成为定局,或者说所有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那个时候的枫城也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繁华,那个时候,枫城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
但是在当时,枫城这个县城已经算是非常繁华的一个城市,这里没有高楼林立,也没有千百辆车在道路上拥挤的壮观景象,唯一算是比较现代化的,可能就是那用大大小小的石块铺就而成的地面。
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没有战乱,但是却依旧动荡的年代。
街上到处贴着标语,人们吃着大锅饭,工作算的是公分,今天你家领了几两米,他家领了几两油,娶媳妇带着的四大件,还是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那个年代,有一辆自行车,那都是好大的门面,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毕竟物以稀为贵,那个时候可不是像现在这样,自行车一大堆,拿着手机在街边一扫,骑上就能够走人。
徐国栋,也就是老徐,应该称为徐老,当时还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师,这个枫远中学的前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学校而已,没有楼房,没有学生宿舍楼,有的只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勉强能够称为教室的小房子。
起初,学生不多,那个年代虽然上学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但是却也多多少少需要交点学费,而且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讲,上学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
学生们起早贪黑的带着早饭午饭,穿行几十里山路来到学校,天还没亮就出发,直到天色大亮,这才到了学校。
讲课,留作业,督促学生学习,徐老当时的工资可不高,岂止是不高,勉强维持生活而已。
生活都很简单,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其实都吃得了苦,因为前几年的苦日子真的过得太多太多。
徐老当时还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那个时候,他可是枫城极少数的几个拥有高学历的人,但是,好像除了教一教学生,根本没有什么能够展现他学历优势的地方。
而他也不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性格,和学生相处的久了,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他当时呢,还没有成家,毕竟一个老师,听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回事,除了气质文雅一点,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而家里的老人早就已经逝去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平淡的过去,大乱过后,学生能够来到学校安心上学的人真的不多,他们的学费也不过是几个鸡蛋,或者是一点简单的粮食,算是让徐老勉强维持一个温饱,当然这温饱还是靠着帮人写写书信,写点稿子赚来的稿费。
从某种方面来讲,这老师的职业好像成了一个副职。
全国解放了,所有人都有了期盼,和以前不同,这回是真的有了希望,就像是黑暗中看到了光明,而那光明不是灯塔,也不是简单的一个灯笼,用一种比较贴切的方式来形容——那就是,天亮了。
老徐也很高兴,终于不用心惊胆战的过日子,不用担心今天教了的学生明天就见不到了。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回归了正轨,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
一年,两年,周围喜悦的氛围,那种狂欢一般的氛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退却,反而像是即将喷发的火山,所有的力量都在慢慢的累积,慢慢的加剧,这样浓郁的气氛,每一天都在持续。
由街边小贩的口中说出,由大爷大妈的闲聊中听来,由那到处可见的喜悦笑脸而变得触手可及。
但是徐老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因为这喜悦和光明的到来而变得拥挤,不大的教室依旧清净,来上课的学生满打满算都不到一手之数。
生活还是要继续,人也要抱着一些希望,虽然这学校里面来上学的人不多,但是徐老还是抱着一份希望,毕竟就算不抱希望,眼前的情况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改变。
抱着希望起码还能够好受一点点,毕竟生活和周围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不是?
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没有了战乱的威胁,所有的一切都在稳步发展,就连徐老都以为,这学校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因为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这教育也得慢慢的跟上去。
就算是时间长一点,那也无所谓,起码有个盼头不是?
可是有些事情啊,这盼着盼着,然后就会发现,事情根本就没有想着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发生。
那一年,徐国栋成了知青下乡中的一个,远离了县城,来到了一个小农村。
农村啊,那个时候的农村可没有什么机械,劳动生产除了靠牛,那都要靠人力来推动,什么机械化种植,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生产力低下,想要快速发展,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多干,勤干,然后才能够让庄家在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升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量。
徐国栋当时算得上是一个文人,年纪轻轻,虽然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但是好在年轻,有些东西多练练,多干干,也就慢慢的提升了上去,这知青下乡,也不见得全是坏事。
起码算是体验了不少的生活,拥有了不少的经历。
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体验了一番不同的人生。
但一切在这里就发生了变化,徐国栋的人生在这场知青下乡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徐老说到这这里的时候,林墨和徐婉都没有说话,虽然到现在为止,徐国栋所说的话,并没有和这个枫远中学之间有什么牵扯,但是两人都知道,可能是因为徐国栋在这个过程之中的某些经历,才导致了后面事情的发生。
现在两人的时间很多,所有也不在乎这点时间,毕竟就算是一点点的说,一句一句的讲述,也总归有讲述完的时候。
林墨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徐婉,看起来虚妄好像根本就不在乎一般,连头都没有看向徐国栋的方向,但是从那支棱起来的小耳朵,以及徐婉下意识的动作上来看,徐婉还是很关注徐国栋所说的事情。
从徐婉的表现上,林墨更加确信先前的猜测,这个徐国栋和徐婉很有可能就是父女关系,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对父女会都变成鬼,而且都来到这个空间之中。
如果说是巧合,这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而且林墨更加想知道的就是徐国栋的妻子,也就是徐婉的母亲,到底有没有变成鬼物,是不是就在这个空间之中。
父女两人走向对立,这个中间可能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够解释的清楚的,如果徐婉的母亲不在这里,那他们自检的事情就很可能和徐婉母亲也就是徐国栋的妻子有关系。
到底是徐国栋在那个小村子中经历了什么,而他妻子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了接下来这段事情的发生,那个小村子,是不是所有事情的开端?
可是虽然这么想,但还有很多的地方对不上,比如说这个枫远私立高中,现在的枫远私立高中和以前的枫远中学差别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是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这里为什么是枫远私立高中现在的样子?
第492章 林家村
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放下笔杆子,拿起了镐把子,每天和铁镐铲子为伴,这样的生活是徐国栋前三十几年根本没有想过的。
徐国栋出生于一个算是小资的家庭之中,小的时候,家里的境况还算是不错,起码将他送去求学,虽然没有留过洋,因为中间发生变故,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只能回归家里。
本以为回家是继承家业,然后接受家里的生意,做买卖。
可是啊,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做生意,有的人的?
即使接受了很多的新式教育,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长了不少的见识,但是有的人就是这样,他就适合拿着笔杆子,别说做生意,就连当兵都没有机会。
徐国栋就是这样的情况,回家继承家业之时,落到他手里的生意早就已经十不存一,加之正逢乱世,活着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不要说让他在一个小县城之中,将生意做到多大。
几番辗转,再次回到枫城的时候,家里的那点产业已经被折腾干净了。
老父亲去世,而他带着母亲本欲躲避战乱,辗转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乱的可不仅仅是几个地方,军阀割据,到处都很乱。
老人,在临终之时,总会想着落叶归根,战乱没有躲过去,家底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