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恶临城-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趁那小子还没反应过来,举起拳头一拳正中他的眉心。
  那家伙顿时“咕咚”一声就倒在地上。
  秦亚夫那边也旗开得胜,已经放倒了另一个匪徒。闻廷绪嗷嗷叫着,声音就像斗牛一样,但完全没有野牛的那股子蛮力。
  我跟秦亚夫三下五除二就放倒了四五个人。张向春显然慌了,我看他哆哆嗦嗦摸进腰间,就知道他肯定揣着一把土枪。
  果不其然,我冲他冲过去的时候,他正好把枪举起来,正好对着我的眉心。
  “退后!妈的,都给老子退后!”他端着枪,指着我,歇斯底里地叫着。


第569章 反杀
  一支枪改变了整个局面。刚才剑拔弩张的炸裂感顿时消失了,代之的是僵持下的暗流汹涌。
  “退后!全部退后!把手里的家伙都扔了!”张向春大声喊着。
  他看向苏勒坦:“小苏,再给你一个机会,你现在到底站哪儿边?!”
  “春哥,千万别冲动!”苏勒坦答非所问地朝他嚷着,“抢东西只是坐牢,杀人可要偿命的!”
  “我杀了你们,别人找不到尸体,那就不算杀人。”张向春冷笑着说,“看样子你已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那我也不废话了,来人,先给他们几个捆起来。”
  他回过头去,正在招呼同伙的时候,枪声响了。
  张向春转过身,他定定地看着我们,然后又看看自己的枪口,咕咚一声倒在地上。
  “谁也别动!”
  沈喻不知什么时候拿着一把枪,她举着枪,对着那伙歹徒,厉声喊道。
  有个大汉还想跃跃欲试,他伸出一条腿去够张向春落在地上的那把枪。
  砰——!
  又一声枪声想起。沈喻这下打呲了,那子弹从人缝中穿过去,把柏芽儿的遮阳帽嗖地打飞了。
  对面传来一阵喧哗。秦亚夫趁机上前,把张向春的枪捡到手里。我低头看向张向春,只见他胸口汩汩流着血,嘴里还大口大口地,就像离水的鱼不停吞着空气似的。
  “都跪下!”秦亚夫指着那些人,他又看一眼苏勒坦,“小苏,弄点儿绳子,把他们捆起来!”
  苏勒坦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沈喻回头看看他,说:“关键时刻,你还算守住了底线。”
  ……
  尽管闻廷绪一百个不乐意,但在大家的坚持下,我们还是给叶城警方打了电话。
  在等到警方到来之前,我们专门腾出两个帐篷,把那伙人都塞了进去。
  我们把汽车、食物和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就算能挣脱绳索逃走,恐怕在茫无人迹的沙漠里也无法生存。所以,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那里。
  因为张向春的尸体就摆在他们面前,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看见同伙的尸体,他们也知道我们是没有底线的。
  其实后来我们也试图救治过张向春,但沙漠里医疗条件有限,沈喻那一枪打穿了肺部,溢出来的鲜血堵塞了呼吸,所以还没到晚上,张向春就断气了。
  “你怎么会有枪的?”我问沈喻道。
  “林瑛给我申请的,以防万一。”她对我说,“别忘了我上飞机安检还走的特殊通道。”
  “原来如此!”我点点头说。
  沈喻一直有些恍惚,毕竟今天她刚刚杀死一个人,即便他是个凶顽的歹徒,那种杀人后的痛苦纠结恐怕也不是我能体会的。
  张向春的同伙交待了罪行,跟我们设想的大同小异。闻廷绪当初在这边找熟悉沙漠探险的人员,他们这伙人就盯上了这只“大肥羊”。他们摸清了闻廷绪来叶城的目的,然后假借一间沙漠旅行社,向闻廷绪推荐了人当司机。
  至于苏勒坦,他却是个例外——原来张向春推荐了三个司机,可闻廷绪来前那天,另一个司机夜里喝醉被抓了酒驾,旅行社只好赶紧抓他来顶缸。好在苏勒坦跟张向春也熟悉,所以两边都没有特别计较这个替补。
  而且,张向春觉得有足够自信能说服苏勒坦,只不过后来苏勒坦被华鬘单手拽车吓破了胆,成了我们忠心不二的粉丝。
  至于亚吐尔村,张向春确实是亚吐尔村民,也跟张向阳同族,不过他们家早就搬走了,而且他对什么西夜遗址根本没什么执着的念想。
  亚吐尔现在已经成了空心村,所以张向春带着另一波人在那里租了房子,打听闻廷绪什么时候要来,就提前住进去装村民——那里此时此刻留居的只有老幼病残,所以只要选向导,就可能会选中他们几个。
  除了司机、向导,张向春还专门布置了一个“口袋”。
  他挑选了几个膀大腰圆的家伙,把他们派到了一个伪造的“古城”,沙漠里的一处烽燧遗址待命。
  因为西夜国这个遗址,在叶城当地传说了无数年,有许多人都曾经入沙寻古,但全部无功而返。张向春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这次能找到西夜,所以他只想趁火打劫,把我们骗去烽燧,然后抢钱抢机器,最后把整队人往黄沙里一埋——别说找到尸体,就连味儿都闻不出来。
  沙漠不像大海,尸体在海里还能浮起来,还有可能被渔船和商船发现。但沙漠却只会把尸体掩埋得越来越深,更不会有什么人愿意深入沙漠,因为这里没有生命,也没有可供收获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这次西夜之行虽然危机重重,但居然发现了古城遗址,找到了舒云的干尸,不得不说是一场小概率事件。
  大概老天也看不过去,因此才想还闻家清白吧。
  那天夜里,趁着沈喻还在,我们终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闻牧山当年的背包。
  闻廷绪独自一个人躲在帐篷里,他是对真相有最强烈感情的人,但到了最后一刻,反而不敢面对真相起来。
  “兄弟,都交给你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现在只想一个人静一下。”
  我点点头,走出了帐篷,沈喻正在外头焦急地等着我。
  “快点儿!都十点了,要不我还得隔一天才知道背包里有什么!”
  “秦亚夫和苏勒坦在看着犯人。柏芽儿已经准备好了,工具齐全,绝对不会伤害包里的物品。”我问。
  沈喻犹豫一下,但是她又摇摇头,笑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算了。”
  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有多问,只是陪着她走进帐篷。那里头灯火通明,柏芽儿把背包摆着最中央的桌子上,桌上铺着白布,她也戴着白手套,正望着我们。
  “两位,咱们开始吧。”她对我们说。
  我望着那个背包,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流落沙漠的东西还能保存如此完好。我想都是因为那个土墙的夹角保护了它。
  沈喻戴上手套,走向背包,我知道,这里面藏着的不光是一段历史,而且还可能有鲜血淋漓的人性。


第570章 考古笔记
  背包里的东西不少,但因为是军品做工,即使风化严重,但纤维还保持着很稳定的结构。沈喻戴着手套,一寸一寸地顺着拉链的边缘将背包剪开。
  我站在她旁边,帮她一件件把包里的东西接住、拿出来。
  包里面大多是考古用的随手工具,有两柄尺寸不一的手铲子,一卷皮尺,从小到大、号码齐全的一袋刷子,还有皮尺,一袋白灰。
  往里面翻,还能捡出来削尖的筷子(用来清理人骨)、铅锤、水平仪,还有一包钉子,一卷线绳,一支英雄牌钢笔和一瓶墨水。
  再往最下面翻,沈喻拿出来一个钱包。
  大概岁月已久,钱包的皮革已经黏在了一起。我怕损毁证物,所以慢慢捣鼓了五分钟才把它打开。
  钱包里有一沓旧版的人民币钞票,角落里还有两个一元硬币。
  我数了数,一共一百二十七块钱。
  钱包里还放着一张彩色照片,上面有知性温柔的女人抱着一个呆萌呆萌的男孩。他瞪圆了眼睛,使劲盯着镜头,仿佛那里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东西似的。
  不用说,这肯定就是舒云抱着小时候闻廷绪的照片。可惜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眼神就再也没有如此清澈了。
  真是世事多变,造化弄人啊。
  沈喻忽然低声惊呼一声,我看到她的肩膀紧张地略略颤动着。不用说,她肯定发现了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
  果然,她特别谨慎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硬壳本子。本子是A3大小,外壳的边缘还被磨白了,可见当初主人是多么频繁使用它。
  本子外围有个自己缝在壳子上的松紧带绳套,用的正是以前最常见的红白色松紧带,这样每次写完东西,都能把本子和笔、书签一起绷在里面,不容易散落东西。
  这倒跟现在网红本子的设计十分相像,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舒云的杰作。
  沈喻想抻开松紧带,没想到刚一使劲,里面的猴皮筋就“啪”的一声断了。
  看来许多年过去,在沙漠里风吹日烤,二十多年前的东西已经变质许多。
  沈喻吓了一跳,她缓了口气,我知道,这笔记本肯定有闻牧山亲笔所写的东西,其证据意义之大,绝对不容许它有丝毫的损坏。
  柏芽儿也紧张起来。
  “闻总说了,一定一定要保存好证据——这是比他性命都重要的东西。”
  沈喻点点头,其实我们本来可以等着交给警方处理的。但此时此刻,无论是我、沈喻还是闻廷绪,根本等不及就想揭开真相。
  柏芽儿拿过一罐喷雾来,在笔记本侧面连着喷了几下,说:“这是进口的纸张缓解药水,能有效分离粘连、脆化,不过得稍微等上三五分钟。”
  沈喻看看表,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现在已经十点半钟,今天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罐喷剂果然有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稍等片刻之后,果然,打开笔记本内页比预想的省事了许多。
  但让我们失望的是,闻牧山的这个笔记本并不是私人日记,也不是工作日志,它更像一种专业性的随笔,是对考古中间遇到的种种难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记录。
  闻牧山的笔迹比我想象的要娟秀一些。他用特别端正的钢笔行书记录着工作中的种种,虽然岁月变迁,纸张和墨水的颜色已经改变许多,但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这个人的品行、操守、乃至对人生的态度。
  这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做事追求极致的人。
  平时我们做速记,或者记东西,都尽量用简化字,甚至用同音异义字来保证速度,至于标点符号,那基本上是毫不注意的东西。
  但闻牧山不同,他很认真地书写着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从笔墨的颜色可以看出,如果前面有点错的标点,他甚至也会在后面发现它,并且校正过来。
  而且从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来看,他的手速极快,就算写好了每一个字,也没有耽误他记录的速度。
  尽管都是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但如果留意的话,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端倪,从而还原出事情的原貌。
  比如说发现西夜遗址的准确时间就有记录。
  因为翻到日志中间,就可以看到如此一段话。
  “大漠行走十六天,人马疲惫不堪,团队精神几近崩溃,若非今日发现遗址,此次必是一场徒劳无功、靡费公帑之旅……”
  接下来,闻牧山总结了在沙漠里寻找遗址的经验。
  “一、不要孤军深入,尽量扇面形搜寻;二、重视等高线,沙丘移动会影响路程;三、保留返回补给基地的合适距离,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