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俺男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了灵床,躺好,她闭上眼睛说:“你们都哭吧。”
媳妇过来摸摸,老人家没气了,安安稳稳走了。
清朝的时候,巨野县姚姓人多,有当官的,有做买卖的,姚家宅子占了多半个城,人说“姚半城”。巨野人还编了个顺口溜:“姚难惹,魏难缠,得罪郭家骂半年。”姚家当官的多,魏家专门给人写状纸,郭家在衙门里当差,遇到这三大姓都得小心点儿。哪个县官到了巨野,都要先到城角姚楼拜访。
光绪年间,南姚楼的姚舒密在朝廷做翰林,给皇帝当过老师,他跟城角姚家是同根同族。
有一回,姚舒密回到巨野,巨野县官请姚舒密赴宴,也请了城角姚楼的知名人士——这个哥哥穿一身布衣。
县官留出主位,请姚舒密坐上首,姚舒密说:“本家大哥在此,舒密怎敢上坐?我得坐下首。”
县衙的人看见姚舒密坐下首,不知道咋回事,县官说:“你看见了吧?这就是城角姚家。”
从那以后,县衙里的人对城角姚家更恭敬了。
姚家二十一世出了个不务正业的大少爷,他十六岁结婚,十七岁当爹。他爹去世以后,这位大少爷当家。
那时候,巨野是日本人的天下,大少爷在城里管酱菜园,进城得拿“良民证”,看见日本人得鞠躬。这个大少爷爱摆谱,一步不想走,出门就骑驴。他给驴脖子上挂一串铃铛,一走路就叮当叮当响,神气得很。他下馆子带着狗,先买馍喂狗,喂好狗,自己再点菜吃饭。
酱菜园挣的钱不够他花,哪年他都卖地。
有一回,他让胡子绑走,胡子管姚家要钱,那些钱得卖四十亩地。
人命关天,舍不得也得卖。
姚家的地还没卖出去,他从胡子那里就偷跑回来了。
挣的钱不够花,他还回家偷粮食。他哄二妹帮他撑口袋,说:“你帮俺,俺进城给你买稀罕东西。”
二妹问:“啥东西?”
他说:“洋袜子。”
那时候,人人都没啥稀罕东西,机器织的高装袜子,就是稀罕东西了。
他偷走三布袋粮食,一双袜子也没买回来。
大少爷这么一折腾,土改的时候,姚家这支子人就剩六十多亩地了,划的成分是中农。
姚家的石马林三次被盗,五十年代盗两回,八十年代盗一回,石碑啥的都给拉走了,就剩两个石马。头一回,姚鸣庭的坟子给挖开,不知道偷走了啥。一大早,姚家人到祖林上看,一床红绸被子扔在外面,红绸子跟新的一样。还有两条蛇,一青一红,让人给杀了,扔在坟子外边。往坟里看,棺里有水,明晃晃的。
八十年代那回,石马林让人大揭盖了。
五年前,石马林上的石马让人拉跑一个,剩下的这个埋在地下,光露个马头。
姚楼这边的下马台也让人偷走,剩下的上马台放到家门口,四外用水泥固定住。
现在,姚家祖林是巨野县的文物保护单位。
“破四旧”的时候,姚家好些东西给毁了,姚家家庙也毁了。二〇〇九年冬天,姚氏宗祠在姚楼南边建好。
清朝的时候,姚家就编了四本《姚氏家乘》,这几年又编了第五本和第六本。
现如今,姚家后人天南地北都有,体珩奶奶的六代孙姚西凯,在台湾当过空军少将哩。
………………………………
摔烂的罐子
从前,黄河经常开口子。一场黄河水过去,水流紧的地方留下淤地,水流慢的地方留下沙地,这就是“紧淤慢沙”。沙土地都高,雨再大也不淹,四下水都往洼地淌。
巨野城西南有个大洼,南北有四十多里长,东西有十几里宽,在洙水河两边。这地不用上粪,四月能收一茬好麦子,再种啥就不保准了,十年九不收。到了秋天,一眼看不见边的水,有很多水鸟在大洼里飞。小孩子们都唱:“天没边,地没沿,和尚没有头发辫。”
大洼的地,随便种,谁种谁收。
外面逃荒要饭的来了,有人劝他们:“别走了,在大洼种点儿地吧。”这样一来,大洼跟前的几个庄百时屯、董官屯、孙官屯的姓氏都杂。
乔家祖上在定陶县西八里乔楼,十四世里有一个生意人,他去西北壶北口做皮货生意,发了财。他看大洼这儿地多,就在孙官屯买了几十亩地,乾隆年间迁到那里安了家。
十六世祖乔致堂,继承祖业后,弃商从农,另创基业。乔念田提供。
十六世乔家当家的叫乔致堂,他是孙官屯的会长,领头修了孙官屯的白娘娘庙。庙里的泥像年头多了,不像样。把庙修好了,他又请人重塑神像,塑得和以前的神像一模一样。
一到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就在庙上支起一口大锅煮粥,穷人家和要饭的,都拿着自己的碗去喝粥。
那时候种的地离家都远,出去干活儿,得有人专门往地里送饭。那回,乔家十九世乔方兴跟他爹去北地砍高粱,砍到中午,爹说:“你回家吃饭吧,吃完饭,给俺捎点来,俺不用来回走了。”
方兴跑回家吃完饭,提了一个四鼻罐子给爹带饭。罐子里有两碗黑糊涂,是高粱面做的,糊涂里放了点儿黄豆粒。罐子口上是碗,碗里是菜。俺老家都吃蒸菜,和窝窝一锅蒸出来,上面用盘子盖上。盘子上面是白地蓝花手巾包的窝窝,俺那儿管它叫宁窝窝。先和一块白面,放面板上擀成个饼,再和一块黑面,黑面是高粱和黄豆磨的。把黑面放白面上擀,擀平了,放上葱花、油盐,卷上,揪成一块一块的,做成窝窝。这样送饭,啥都不凉。这样的饭菜,在那时是最好的饭菜了。
走到半路,遇上一个过路的老头,头发乱蓬蓬的,像个要饭的。他问方兴:“你罐子里是啥?”
方兴说:“俺给俺爹送饭去,俺爹还没吃饭哩。”
老头问:“俺饿一天了,你把饭给俺吃,中不中?”
方兴看他年纪不小了,说:“中。”
老头揭开罐子就吃,两个窝窝和碗里的菜吃得一点儿不剩,两碗糊涂也都给他喝了。
想着爹挨饿哩,方兴不大高兴。
吃完饭,老头把四鼻罐子往外撇,罐子飞出去,摔烂了。
方兴生气了,说:“俺好心好意给你吃喝,你吃饱饭,咋还把俺罐子摔了?”
老头说:“此地风水好。”
方兴不明白他说啥,心想一个要饭的懂啥。
老头说:“实话告诉你,俺是看风水的。你这罐子饭俺没白吃,罐子落地的地方,你们把这里当祖林吧。”说完,老头走了。
方兴半信半疑,跟爹说了,爹说:“咱听人家的。”
爹死以后,埋在那里。
那时候有了病,没啥好药,屯子里经常死人。四十年里,乔家没添坟子,也没有伤人,以后乔家就把那里当老林了。
方兴添了五子二女,后代一百四十多口,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
方兴是念田的爷爷,忠厚老实,上学上到三十多岁,没考上秀才,在庄上是个能读《三国》看《西游》的文化人。他不大会干农活儿,家里就一具牲口,常在外面拴着。到了用牲口的时候,爷爷看不见牲口就四下找。
邻居说:“别找了,喂牲口的时候,牲口就回来了。”
到了喂牲口的时候,牲口和车都拴在外面。从那知道,是本姓的穷人家借去用了,用了也没事。
念田的父亲乔元祥是乔家二十世,兄弟五个,姊妹两个。元祥在比干庙完小上学,和张铁夫是同班同学。完小毕业的时候,张铁夫说:“咱到南边转转去,一起做点儿啥事。”
孩提时代的乔念田与父亲乔元祥(中)、母亲王氏(左)、爷爷乔方兴(右)合影。1941年摄于菏泽一家照相馆。
元祥身体不好,没跟着出去。毕业以后,他教过抗日小学。
一九四八年,他在大义小学教书,张铁夫已经是共产党的大官,夫妻俩回巨野,骑着大马去大义看过他。
一九五七年,上边让“大鸣大放”,多给领导提意见。乔元祥说,屯子里有的人家吃不饱。他被打成右派,说他反对国家的粮食政策。
那些年,他没少挨斗。让他教课,他好好上课。不让他上课,他给大队种菜,拾粪也不要工分。
一九七八年以后,上边说他是错划的右派,给他平反了。
元祥在大义工作几十年,教学认真,爱看诗文,人称“乔老夫子”。他后来身体不好,离休回家。
二〇〇一年正月初四,是元祥八十六岁生日,儿女带着孩子来祝寿,几十口人热热闹闹吃过饭,他还帮着拾掇拾掇盘子。孩子都走了,他出去看了会儿纸牌,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又看了会儿书,夜里十点睡下。
第二天早上,老伴喊了三遍,他没起来。到跟前一看,没气了。孩子们接到电话,从四下里回家,看见老人躺在他的床上,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孙媳妇秀芳听说三爷爷老了,慌慌张张跑来,她说:“夜里梦见两个阴人,抬着小轿往西边来了,想着谁家要走人,没想到把三爷爷请走了。”
邻居都说,这叫寿终正寝,是他老人家修来的福。
开追悼会那天,来了很多人,学生送来花圈,挽联上写着:“教书育人数十年,德高望重美名传。”
1994年乔元祥八十大寿时与妻子儿女合影。前排坐者为妻子王氏(左)、乔元祥(右)。前排站立者,右一为小女儿乔春兰,左一为长女乔桂兰;后排站立者,从右到左依次是长子乔念田、次子乔念诗、三子乔念科、四子乔念举。
从十五世到二十三世,乔氏家族人丁兴旺,五世同堂,枝繁叶茂,子孙后代达一百四十余人,其中不乏教师、工程师。摄于1994年春节。
爹走了,娘咋办?儿女商量好,跟谁过都行,娘想跟谁跟谁。
念田问娘:“你想跟谁过?”
娘说:“俺谁都不跟。俺还在这个家待着,自己过。”
儿女怕娘孤单,六个人轮班回来陪娘,照顾娘,一个人陪十天。
娘活到九十六岁。最后那年,轮到念田陪娘,他到董官屯会上买了几个糖糕,娘爱吃这个。娘吃了糖糕,第二天吃不下饭,第三天还没事,第四天走了。
出殡那天,阴历六月二十七,天热,孝子们白衣全湿。下午一点多,黑云从西北过来,紧接着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马上就到。天气好孬,都得按时出丧,棺材从丧室抬出去,祭奠开始。
一阵风过来,黑云没影了,温度降下来,老娘平安下葬。
念田是二十一世乔家老大,比俺小两岁。
他小时候,八路军住孙官屯,中央军住董官屯。只要一听见枪响,他就知道是中央军来了,他把鸡抓住装篮子里,赶紧往外跑。跑到地里先挖个坑,把篮子放到坑里,上面用小树枝子蓬上。
啥时候中央军走了,他再把鸡挎回家。
念田上学以后当班长,一九五九年考上单县师范,还当班长。那时候,学校一个月给两块钱助学金,七块五生活费,二十七斤粮票,吃不饱,但比老百姓强多了。
学校放寒假,他跟同学边说边笑,贪黑往家走,路上让东西绊倒了。
乔念田、高素兰夫妇金婚(196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