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在起伏的浪花中,一艘机动船从沪都的大方向上驶过来。
  浪花拍打着机动船溅起好些水花,阳光之下,带出一片片朦胧的光影。
  王忆举起望远镜看去,看到了陈谷正在船头摇晃红旗。
  这样他便乐了。
  这群人还是带着旗帜来的。
  他对树荫下打了个招呼,一群小学生便赶紧爬起来分列码头两侧,手里都是野花汇聚成的大花朵。
  他们双手摇晃起来,花团锦簇!
  到来的机动船可不是一艘小船,是一艘几百吨级的货船,天涯岛上的码头太小了,也就是说吃水太浅了,没法停靠上来。
  不过这事对渔家人来说小意思。
  码头下的王向红见此一挥手,几条汉子摇橹过去接人。
  他们将人将行李接下来,又摇橹返回。
  沪都来客们带的行李真不少,还真挺奇葩,其中有一个大油桶,这东西很沉重,是货船吊下来的。
  另外有人竟然带了狗来玩,狗子在船头汪汪汪的叫。
  陈谷和杨兵主任都在第一艘船上。
  船靠岸,陈谷扛着旗冲上来举起了大旗。
  秋风猎猎,红色的旗帜上是黄色的大字:沪都外贸集团化工商品科团旗。
  杨兵看着他上了码头骂道:“陈谷你这小赤佬,拉我一把啊,你赶紧拉我一把,怎么光顾着自己出风头?”
  陈谷笑着伸手,王忆也伸手,两人合力将他拉上来。
  这时候码头两侧的小学生们开始热情的挥舞起花团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还有女学生举着手捧花上来送给杨兵。
  杨兵一愣。
  这么正式的吗?
  更正式的是——‘咔嚓’一声响。
  杨兵急忙扭头,看见有女同志举着照相机正在给他们拍照呢。
  见此他的一张胖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
  女学生向他行少先队员礼,杨兵也回了一个礼。
  这时候咔嚓的声音又响起来。
  等到他们的同志都上了码头,又有一列高矮差不多的女学生举着红领巾上来给他们系上红领巾。
  人群里便有人嘀咕道:“册那,太正式了吧?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没打发蜡!”
  杨兵回头咬牙说:“闭嫩娘的嘴,都好好表现——是不是以后还有机会上报纸呀?”
  旁边的王忆立马说:“照片和稿子都会有的,我会邮寄给我们翁洲晨报,应当能够发表这篇通讯稿。”
  听到这话杨兵便笑的更灿烂了,说:“王老师,别发你们的晨报了,发我们的《新民日报》!”
  王忆摇头道:“那我可发不上……”
  杨兵往后一指。
  有个姑娘苦笑道:“主任,上个月我爸已经帮咱们发表一篇响应国家号召……”
  “那次是咱们自己吹自己,这次不一样了,这次是真的好事。”杨兵对姑娘郑重的点点头。
  姑娘无奈的说道:“行吧,那通讯稿得写的好一些。”
  “这肯定没问题,我们王老师是大诗人、大作家。”码头下有人说道。
  杨兵摆摆手说:“来,咱们先佩戴红领巾吧。”
  他们在码头上摆正一列,女学生们帮他们打了红领巾,然后又是少先队员礼。
  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响。
  杨兵对此很满意。
  其实他本来就是准备过来吃个海鲜、歇息个一天两天,压根没想着能有别的什么事。
  没想到这一下船就有惊喜。
  学生列队欢迎,献花、献红领巾,并且有人拍照还有人写通讯稿……
  早知道他也给自己打个发蜡呀!
  现在晚了!
  陈谷扛起红旗走在前面,他对抱着自己行李的人说:“李哥你可小心点呀,我的大彩电在里面。”
  王忆问道:“你、你带着电视机来的?”
  陈谷兴致勃勃的说:“对呀,你们岛上不是有电了吗?我打听过电视台,你们岛上这里也有电视信号,今天晚上可以在这里看比赛,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啊。”
  王忆恍然:“是女排世锦赛?其实我们岛上……”
  他正要说岛上也有电视机,陈谷这边很亢奋,小嘴嘚吧嘚不给他说话机会。
  然后他紧接着对王忆说:“王老师你行啊,你这弄的真不赖。”
  王忆解释道:“你可能不信,这还真不是我弄的,是我们队长弄的!”
  一套活动确实是王向红组织的。
  这事王向红轻车熟路,以前学大寨、互相参观的时候,他们都是这么组织。
  不过那时候没有照相机,现在有了照相机自然得拍几张照片。
  王忆说道:“各位同志,大家中午好,你们辛苦赶路想必现在已经很辛苦了,那随我去宿舍放下行李,然后咱们准备吃午饭?喝个接风酒?”
  杨兵跟他握手笑道:“校长同志你客气啦,我们一大早坐上船,在船上除了打扑克就是聊天,不辛苦也不累。”
  “这样,我们给你们带了点礼物——兄弟单位,不成敬意呀。”
  他招招手,几个男同志上来打开一个个的大皮包、大箱子。
  东西真不少!
  饼干、月饼、麦乳精、大白兔奶糖,各种水果罐头、梅林的肉罐头等等,更别说还有好些文具用品。
  这些都是好东西,不过岛上不太缺。
  最让王忆看上眼的是货船上吊下来的大油桶,里面是柴油!
  杨兵介绍道:“我听陈科长说,你们岛上现在拥有了发电机、通上了电力,于是我就想,你们发电机需要柴油呀,肯定对柴油很是需要。”
  他看向王向红,王向红立马接话说:“杨主任您可真是考虑周全,一点没错,我们庄户人家买柴油可不好买。”
  杨兵满意的点点头说:“所以我们这次来,给你们带上了五百升的柴油!”
  那个大油桶里全是柴油。
  另外杨兵还给他们带了柴油票,柴油票是一千升,这可真是一份厚礼。
  不愧是贸易单位、物资保障机构,这实力真雄厚!
  王向红握着他的手一个劲的摇晃,摇的杨兵脸上肥肉直哆嗦。
  陈谷则给王忆拿出几包月饼挤挤眼:“中百一店的绿豆月饼,可好吃了。”
  这就是当前年代的常见月饼,面粉、鸡蛋加糖做成皮,配上绿豆馅、抹上一点花生油开烤,烤出来后四个月饼卷在一张绘有嫦娥奔月图的红色纸包里,再用尼龙绳一系:
  很有年代感的礼物。
  王忆笑着道谢,说道:“我没有及时跟你说,我们的社队企业办了一个小茶食工坊,能自己生产月饼,等待会就请你们品尝。”
  今天烤了五十个南瓜饼。
  这东西好吃,南瓜去皮只留肉打成浆子,牛奶调和加白糖和糖浆烤出来,没有面粉做外皮,就是一个个的烤南瓜饼,在这年代是未有人听闻的美食。
  他和王向红招呼着一行人先去放下行李。
  外贸的员工们一看房间虽然简陋却很干净,铺了新床单、准备了新毯子,床头的枕套、枕巾也都是新的,甚至还体贴的给他们准备了新拖鞋——
  这个拖鞋是草鞋。
  前些天芦苇、蒲苇开花如下雪,现在芦苇和蒲苇都已经成熟了。
  正所谓‘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蒲苇这种植物很适合编草鞋,岛上渔民以前就用这东西给自己编草鞋穿,都是不买鞋子的。
  迄今为止岛上好些人家的老人还是穿草鞋的,不要钱,还挺舒服。
  这些拖鞋不是刚编的,都是以前社员们编了还没有穿的,王忆知道后就要了一些准备给沪都的客人们。
  客人们看到这布置后一个劲的眨眼睛。
  如果说码头上的招呼震惊了杨兵,那现在社员们给他们布置的宿舍就震惊了员工们。
  他们不是没有下乡团建过,这些人里还有当年上山下乡然后回城就业的知识青年。
  然后就有人疑惑的问了:“各位老乡,怎么回事,这改革开放后,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这么高啦?”
  他们在家里招待客人也没有这个条件呀!
  屋子的主人正要骄傲的介绍生产队,王忆这边抢先接话说:“各位同志,实不相瞒,咱们外岛农民的生活是很苦的,你看我们家徒四壁就知道了。”
  “但是我们人穷志不穷,我们穷腰包不穷思想,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愿意把最好的东西交给朋友使用,朋友们来到我们这里开心了,我们就满足了。”
  社员便跟着说:“对,我们有句老话叫,好东西自己吃了攒粪、客人吃了扬名!”
  员工听到这真情实意的一番话,纷纷表示感动。
  他们相信王忆的话。
  他们无法相信现在外岛的农民日子过的比自己家里还要精致。
  就在这会,又有姑娘端着盘子进来,里面放着黄澄澄的南瓜饼,刚烤好油汪汪,她们抿嘴送进来,示意客人们先吃了垫垫肚子。
  牛奶南瓜烤成饼,这是当前年代所没有的食品,员工们压根没见过,拿到手一捏便笑:“真软啊。”
  南瓜饼吃进口里,他们便纷纷惊异起来:“这是什么饼?又香又甜又软,太好吃了!”
  刚进门便有点心茶食垫肚子……
  这生活也太精致了吧!
  每间卧室床头都有灯绳、头顶都挂着灯,有人便问道:“晚上停电吗?”
  王忆说道:“不停电,24小时有电力供应,热水只有白天供应,但管够。”
  “我们有太阳能灶,烧热水不要钱。”社员笑道,“用电也不要钱。”
  他又补充了一句:“所以你们晚上要是觉得突然换了环境害怕,那就一直开着灯吧。”
  一听这话,员工们又有些不会了。
  有人愕然问:“不要、不要钱?不是,你们买柴油那么费劲,用电不要钱?”
  王忆慢条斯理的说:“我们生产队买柴油要花钱,可是社员们用电不要钱,因为我们是队集体体制,社员们用电用热水都是由队集体来平账。”
  员工们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女同志摸了摸毯子,赞叹道:“你们这毯子真好,哪里买的呀?”
  王忆说道:“是羊城买的港岛产品,其实不是我们自己的,是有单位放在我们岛上来往外出售。”
  “原来是港岛产品,难怪这么先进。”员工们再次恍然大悟。
  “港岛的东西确实好,我二哥结婚去港岛买了一台录音机,那声音就是好听。”
  “可惜咱科里的录音机采购计划没被批下来,要不然咱们可以在岛上听歌跳舞,在沙滩上跳舞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王忆淡定的说:“没关系,同志们,我们这里有一台录音机……”
  “你们这地方还有录音机?”员工们再次惊愕。
  “还有一台彩电。”王忆说道。
  陈谷走进来跟他勾肩搭背在一起,笑道:“出发之前还有在船上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了,这次是领你们来度假休息的,不是来支援贫困乡村工作的。”
  “看看你们现在大惊小怪的样子,王老师路子很野的,我的彩电就是托他买的!”
  员工们忍不住的怀疑人生了。
  到底谁是城里人、谁是农村人呀?
  王忆客气的说道:“其实这都是人家支援我们的。”
  “就像你们支援了我们很多文具和图书,让我们的学生可以用上跟城里学生一样的文具、过上跟城里学生一样的学校生活一样,也有人支援了我们学校和生产队一些时髦的东西。”
  原来这样啊——众人又一次的恍然大悟。
  王忆招呼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