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叱在修造直道的工地停留了七八天的时间,越看越明白修建这样一条路有多艰难。

    刚来的第一天,李叱想着十年八年绝对干不完,怕是要有五十年才行。

    等到七八天之后李叱想着,这条路真要修好的话,五十年大概也不够。

    不是没有人劝过李叱,大宁立国之初,如此耗费钱粮物资来修建一条直道,大概有些不值得。

    可李叱的回答是。。。。。。大宁不是五十年的大宁,不是百年的大宁,这条直道修好之后,是造富万年的事。

    七八天之后,李叱和群臣回凉州,在半路上接到了外草原送来的上奏。

    孛儿帖赤那派人送来亲笔信,告知李叱在外草原上最近发生的事。

    黑武人退兵之后,外草原里一些之前和黑武有所勾连的部族更是心生畏惧。

    所以不断发生叛逃之事,孛儿帖赤那以雷霆手段,亲自率军征战,连灭六个部族。

    澹台压境对李叱说道:“是不是稍稍狠了些?”

    李叱摇头:“这算的什么狠,孛儿帖赤那能有这公允之心不错了,不要忘了当年外草原的联军是怎么屠杀他的族人。”

    澹台压境想了想,陛下想的确实更多。

    按照仇恨来说,孛儿帖赤那在外草原杀多少人都不算太过分。

    可他没有,他只是镇压了该镇压的人,除掉了该除掉的叛徒而已。

    “丁青安,去取纸笔来。”

    李叱吩咐一声。

    小太监丁青安连忙取了纸笔来,李叱坐下来给孛儿帖赤那写回信。

    写了数百字之后李叱停笔,沉吟片刻,将这刚写好的回信撕了。

    再次提笔重新写,却只五个字。

    朕信得过你。

    李叱在凉州停留了大概三个月之久,巡查了西疆直道,又巡视了边关。

    三个月之后,李叱决定返回长安。

    大将军王唐匹敌与澹台压境等人送行,李叱上车之前本想和唐匹敌说几句什么,可是沉默片刻,只是瞪了他一眼后随即上车。

    看着陛下的车驾远去,唐匹敌撩袍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大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澹台压境伸手把唐匹敌扶起来,唐匹敌起身后沉默许久才回答他。

    “自此一别,我大概再也见不到陛下了吧。”

    澹台压境听到这话后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大将军怎么会这样觉得,若想念陛下了,大将军随时都可回长安,陛下也说过了,唯有大将军你,回长安不用请旨,随时都可回去。”

    唐匹敌摇了摇头:“陛下可以给我荣宠,但我不能乖张。。。。。。我不回长安,我只是西北大营一新兵教授,我回长安,天下权臣,谁人能比得过我?”

    听完这些话,澹台压境也沉默了良久,只觉得心里堵的难受。

    再回想以往和陛下一起征战时候,那般快意,也是那般肆意,只觉得恍如隔世一样。

    有些事越往前越好,可有些事,回首望去才知那时才是最美。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手刃

    要说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风格,那大宁的长安城便是肃正。

    转眼间大宁立国已有十五年,这十五年间,大宁皇帝陛下内解民忧,外慑强敌,大宁越来越强盛。

    十五年,大宁各方面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已经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只用十五年时间,大宁便超越了楚国数百年历史中最巅峰的时期。

    终楚国数百年之乱,令中原江山恢复锦绣,又让百姓富强。

    大宁的这十五年,便是中原帝国重新崛起成为当世强国的一大步。

    长安城的冬天比起另外三个季节,更加令人敬畏,这满目的冰霜之下,是一个帝国强劲的心跳。

    李叱从朝堂回到东暖阁,一进门,已经升为御书房秉笔太监的丁青安就连忙先拿了个鸡毛掸子,把陛下身上的落雪扫了扫。

    “又下雪了。”

    李叱感慨了一声,把大氅解下来递给丁青安。

    丁青安一边接过大氅一边说道:“下雪好,冬天多下几场雪,明年春暖就又是一个好年景。”

    李叱笑了笑道:“你这吉祥话说的好。”

    丁青安道:“如今大宁,哪天都是吉祥天,吉祥天下,所以谁说的都是吉祥话。”

    李叱哈哈大笑起来:“你最近是不是和余九龄走的近,他的马屁都快比不过你了。”

    李叱坐下来,丁青安已经吩咐小太监给陛下端上来一碗姜汤。

    “皇后娘娘特意准备的,说这几日天气太冷,陛下从朝堂回来,喝一碗姜汤驱寒暖身。”

    李叱接过来姜汤喝了一口放下,问:“有没有从西北来的奏折?”

    丁青安心里微微一疼,因为这句话,是陛下的每日一问。

    可是十五年来,大将军王唐匹敌都很少上奏折,有时候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一份奏折,就算有,说的也都是公事。

    见丁青安没有回话,李叱就知道没有,其实他也已习惯了没有,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那个王八蛋,真以为这样冷淡下来,朕就能顺了你的心意?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去告诉皇后一声,中午朕过去吃饭,顺便要检查势儿的学问。”

    “是。”

    丁青安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出去,吩咐外边候着的小太监去皇后娘娘那边送消息。

    那小太监领命跑了出去,因为跑的急,又在下雪,一个不小心扑倒在地。

    “看看这毛手毛脚的。”

    丁青安过去把人扶起来,然后回头吩咐道:“多找几个人,把大殿前边好好扫扫,摔了咱们没事,若是摔了哪位大人可不好。”

    话才说完,就看到远处有人急匆匆的跑过来,跑的实在是太着急,没稳住也趴倒在地。

    丁青安认出来那人是廷尉府都廷尉张汤,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要把张汤扶起来。

    张汤却已经挣扎起来,也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脚步更急的往东暖阁过来。

    几年前,高希宁卸去了廷尉府都廷尉一职,彻底把廷尉府的差事交给了张汤。

    叶先生被高希宁任命为廷尉府内院的供奉,专门负责训练新人。

    廷尉府的事,多半都是由这两个人商量着办。

    此时丁青安看张汤跑的这么急,就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

    “陛下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回来了,张大人你慢些。。。。。。”

    张汤都顾不上和丁青安多说几句话,一口气跑到了东暖阁外边。

    “进来吧。”

    没等张汤说话,李叱已经先开口。

    张汤进门后穿着粗气说道:“陛下,刚刚从西北传来消息,有。。。。。。有大事。”

    李叱微微皱眉:“再大的事,你也不该如此慌张。”

    张汤连忙道:“陛下。。。。。。事关,事关大将军王。”

    “嗯?!”

    李叱猛的站起来,眼睛都瞬间睁大了:“老唐他怎么了?”

    张汤俯身道:“大将军王。。。。。。他,他亲手砍了大将军唐安臣的独子唐旭。”

    李叱的表情都瞬间僵硬了。

    “几个月前,大将军唐安臣的独子唐旭在云州城里犯了大案,在大街上看中了一个姑娘,强行。。。。。。强行把人家姑娘霸占了。”

    “这事出了之后,那姑娘家里人就跑去了云州府治衙门告状,府治肖生不敢处置,去请示唐安臣。”

    “唐安臣担心这事闹得太大了,于是压下来不报,亲自登门去道歉,还赔了一些银两。”

    “唐安臣把唐旭关起来打了一顿,没想到唐旭竟是觉得自己挨打,皆因为那姑娘一家不识抬举。”

    “于是他夜里跳出去,跑到那姑娘家中质问,吵闹起来后,唐旭怒极之下,竟是把那姑娘一家几口全都杀了。”

    李叱听到这,眼睛里已经有杀意外泄。

    张汤继续说道:“出了人命大案,云州城府治肖生不敢再瞒报,又不敢得罪唐安臣,所以只能是偷偷派人去道治城告知廷尉府分衙的人。”

    “结果唐安臣却安排人为唐旭顶罪,廷尉府的人去查的时候,那一家几口都已经被毁尸灭迹。”

    “这事大将军王知道了,从西北大营带着三千边军直接到了云州城。”

    说到这,张汤看了看陛下脸色。

    “大将军王他没有理会唐安臣跪地求饶,直接在那姑娘家门外,亲手将唐旭脑袋剁了。”

    “然后大将军王他废了唐安臣的军职,把唐安臣帐下所有知情之人全都抓了起来,没有请示陛下,直接都在云州城斩首示众了。”

    李叱听完后脸色已经很白。

    “老唐啊老唐。。。。。。”

    李叱闭上眼睛。

    良久之后,李叱摆了摆手:“把这事的经过,仔细整理出来写一份奏折给朕,你先下去吧。”

    张汤连忙俯身:“臣遵旨。”

    出门之后,张汤心里还是平复不下来,他知道这事把陛下伤着了。

    但伤着陛下的不是唐安臣,也不是那个飞扬跋扈的唐旭,而是大将军王的大义灭亲。

    大将军王这样做其实也说不上来有多错,在内草原云州城里出的事,立刻就在云州城处置。

    让所有百姓们都看着,大宁的律法不容侵犯,哪怕是大将军的孩子,犯了罪也要砍头。

    大将军王还是如以往那样雷厉风行,可是大将军王他这样做,也触犯了律法。

    若说是家事,他不该杀人。

    若说是国事,大将军王越界处置,也不该。

    没多久,高希宁和夏侯玉立两个人急匆匆的赶来,一进东暖阁,就看到李叱在发呆。

    “陛下。。。。。。”

    高希宁轻轻叫了一声。

    李叱有些木然的转身看向她,然后习惯性的咧开嘴笑,可想那笑容显得如此僵硬。

    高兴心疼坏了,连忙上前,李叱缓缓吐了口气后说道:“朕没事。。。。。。朕又怎么会有事。”

    “着人。。。。。。着人去西北。”

    李叱话还没有说完,外边就有人又跑了过来,正是大内侍卫统领叶小千。

    “陛下,大将军王从西北派来送信的人到宫门外,昼夜兼程赶来的,人看着已经累的不行了。”

    李叱吩咐道:“把人抬进来。”

    不多时,唐匹敌的亲笔信就到了李叱手中。

    “十五年。。。。。。”

    李叱看着手里这封信,自言自语的说道:“朕等了十五年,但朕没有想到等来的会是这样一封信。”

    李叱没有看那封信,放在一边,闭上眼睛说道:“丁青安,传刑部尚书归元术进宫。”

    “是!”

    丁青安应了一声,哪里敢耽误一息,连忙派人去请归元术。

    一个时辰后,归元术急匆匆的从未央宫里出来,他进宫后和陛下聊了一会儿,便出门去准备往西北查案。

    这案子牵扯到了大将军王,归元术也是心急如焚,回去后收拾了几件衣服,带上数十随从,天黑之前就出了长安城。

    此时此刻,唐匹敌已经在半路上了。

    他也没有想到,十五年后他再次见陛下,会是因为他亲手砍了自己侄儿的脑袋。

    这十五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陛下,可他却就是不肯回长安。

    哪怕他是这大宁天下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