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唐,夏侯,澹台。。。。。。”

    李叱又看向那三位大将军:“从你们各自军中,选忠直勇武之人,一样列份名单交给朕,与陆重楼一样,这份名单,只有你们各自知道,不可串联询问,不可商量协谈。”

    唐匹敌三人同时俯身:“遵旨。”

    “得有个盒子。”

    李叱自言自语了一声。

    一个盒子,里边的东西可以直达李叱,不经过朝中重臣之手。

    现在是徐绩,将来是内阁,这些盒子里的东西,都只交给大宁的皇帝陛下一人。

    因为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比如高有信。

    这样一个人,称得上殚精竭虑,也称得上拼上性命,更称得上忠直无畏。

    可一旦出了什么事,背黑锅的人一定是他,李叱是觉得徐绩的话不能全信,可在这种事上,徐绩上奏说工部的官员该杀,一个五品的员外郎,李叱绝对不会亲自着手去查,最多交给廷尉府去核实。

    极有可能,一个这样的好官,就会被徐绩随随便便一道命令处死了。

    权臣和地方官员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品级上的巨大鸿沟,还有生死的界限。

    几十里的路,绕过去又已经天黑了。

    李叱没有让人去叫高有信过来,而是在营地里等着,一直到了后半夜,高有信才一身尘土的回来。

    才进营地,就被叫到了李叱面前,高有信离着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罪臣高有信,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话还没有说完,李叱过去一伸手把高有信扶了起来。

    “朕没有过去看你,是想着朕去了,只是给你添乱,夜里你和工匠们知道朕到了,或许就会造成混乱,朕怕是非但没有帮上什么忙,还会出危险。”

    李叱指了指不远处:“朕刚才等你的时候,做了些菜,过来吃。”

    高有信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不该吃,一时之间,局促的不知所措。

    “坐下吧。”

    李叱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

    高有信欠着屁股坐下,不敢抬头,坐在那的时候看得出来他手都在抖。

    “朕听闻,你挪用了一些银子?”

    李叱这话一说完,高有信扑通一声就又跪下了。

    “罪臣认罪,罪臣罪该万死。。。。。。”

    李叱伸手把他拉起来:“你听朕把话说完。”

    李叱道:“挪用银子的事,该罚,就罚扣你一年的俸禄吧。”

    高有信怔住,实在没想到是这个处置。

    唐匹敌笑而不语,夏侯琢也笑而不语,澹台压境看了看他,也没说什么,余九龄却觉得有些不该,这么好的一个官员,已经两年没有留过一个铜钱的俸禄了,还要扣他一年的?似乎是有些狠了吧?

    李叱问高有信道:“你现在是五品?”

    高有信连忙回答道:“回陛下,从五品,臣原本是工部六品员外郎,调任此地后,升了半级。。。。。。”

    李叱看向陆重楼道:“回去之后,你拟个奏折交给朕,提高有信为正三品,侍郎衔,领三俸禄,奏折你尽快递上来,朕来批。”

    陆重楼俯身:“臣遵旨。”

    要想提拔高有信为正三品,李叱自然是当场就能把事宣布了。

    可还让陆重楼上一份奏折,这就是在给满朝文武看,在给徐绩看,也给连夕雾他们看。

    工部的事,宰相能拿来过问,但工部的官员如果连这些事都不敢据理力争,也是失职。

    被徐绩把事情要过去了,然后就不闻不问,那就不仅仅是失职,更是渎职。

    高有信又是紧张又是激动,站在那真的是乱了分寸,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陆重楼俯身问道:“陛下刚才说,对高有信的处置是罚俸一个月,是从下个月罚?还是暂缓罚?”

    李叱道:“朕刚才说没说过他已是正三品了?”

    陆重楼道:“陛下刚才说让臣上奏折,陛下批,陛下没说他从现在开始就是了。”

    李叱笑了笑:“你上奏折是补个过程,朕没说他现在就是正三品了,那朕就正式说一遍,他现在就是正三品了。”

    李叱看向陆重楼道:“另外。。。。。。罚的是他从五品员外郎的俸禄,他现在是正三品了,下个月领正三品三俸,和从五品员外郎有什么关系。”

    陆重楼笑了,俯身:“臣明白了。”

    李叱拉了高有信一把:“吃饭!”

    。。。。。。

    。。。。。。

    【跟大家汇报个消息吧,今天会更的稍微多一些,也会尽力不出错别字,因为今天不让会完本。】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一别

    李叱在吃过晚饭后,在营地里和陆重楼一边散步一边聊天。

    “关于盒子的事,朕刚才仔细思考了一下,开国之初万事艰难,所以有盒子存在的必要,待以后吏治清明上下一心,盒子这个东西,能不用还是不要用的好。”

    陆重楼俯身道:“陛下思考的周到。”

    盒子这个东西啊,用的好了自然是可以让大宁皇帝更稳妥的掌控天下大局。

    可用不好了,万一落在什么心思不正的人手里,一定挥出大问题。

    李叱摇头道:“朕也得为子孙后代想想,若非变局之君,倒也无需用到这盒子,这东西。。。。。。就算是朕给后世之人留个办法吧。”

    陆重楼道:“现在陛下用的到这样的盒子,是为大宁越来越好,将来若还能用到这盒子,必然也是为大宁越来越好而用。”

    李叱笑了笑道:“你现在这说话的水平,越来越像余九龄。”

    陆重楼也笑起来:“臣也要不断的学习。”

    李叱呸了他一声后说道:“关于西疆直道,朕回去后会让徐绩把差事交出来,就由你亲自盯着吧。”

    陆重楼俯身:“臣遵旨。”

    李叱听着这营地里此起彼伏的鼾声,沉默片刻后说道:“回去后,朕也会让他们商量一下,把修这直道所有工匠的工钱,尽量再往上提一提。”

    他问陆重楼:“你觉得翻一倍如何?”

    陆重楼再次俯身:“陛下圣明,臣替所有人谢陛下隆恩。”

    李叱道:“看过了才知道,这条直道要想真正的修好,怕是没有五十年都难,徐绩做事那般急功近利,会害了更多人命。”

    他看向陆重楼:“你也要谨记,该快的自然要快,不能快的就一定要稳。”

    就在这时候余九龄从后边追过来,听到李叱这话后好奇的问:“陛下说是什么快不快?”

    李叱回头看了余九龄一眼,笑道:“朕说的是你最快,比谁都快。”

    余九龄:“倒也。。。。。。不都是。”

    李叱笑问:“那你说,快好还是慢好?”

    余九龄回答道:“那要看什么事了,比如这西疆直道修好之后,从中原腹地到西疆能比过去快两倍不止,这当然是快了好,可修直道又非一日之功,当稳扎稳打,快了又会出问题,所以这快慢,不能单纯而论,快慢分明,动静结合,快时如奔马,慢是如细流,一定是爽的。”

    李叱眼睛眯起来:“后边这两句话不说,朕都以为说话的人不是你余九龄。”

    余九龄嘿嘿笑起来。

    李叱道:“可是道理说的没错,连你都懂的道理,许多看起来好像比你聪明的人,却假装不懂。”

    余九龄他们知道李叱说的是徐绩。

    李叱道:“官员们急功近利,犯错之后大抵还要狡辩几句,说什么初衷是好的。。。。。。”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这借口狗屁不通。”

    余九龄道:“陛下说的对,这就是打着做好事的旗号耍流氓。”

    李叱哈哈大笑:“九妹通透,话糙理不糙。”

    正说着,唐安臣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见到李叱后连忙行礼。

    之前在凉州城的时候,李叱本来是要找找唐安臣仔细聊聊,说一说关于他儿子唐旭的事。

    可那天李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稍作提醒,之后唐安臣就安排人把他妻儿送回了内草原。

    这次李叱来修直道的工地,唐安臣回来后追到了这里,就是来向李叱请罪的。

    余九龄他们知道陛下有话和唐安臣说,于是都故意往后退了几步。

    他们远远的跟在后边,借着营地里的灯火,能看到唐安臣不时的俯身回话。

    走了一段路后,唐安臣脚步一停,撩袍跪倒在地,像是在认错。

    陆重楼叹了口气道:“看来这教导孩子的事,比南征北战都要难。”

    唐安臣这样的大将军,能让任何敌人闻风丧胆,可没能让他儿子乖乖听话。

    余九龄也跟着叹了口气:“陛下难道不像是一位老父亲?这满朝文武都是陛下的孩子,陛下教导孩子岂不是更难?陛下真的是为我等操碎了心啊。”

    陆重楼眼睛眯起来:“陛下刚才说,我现在说话越来越像你了。。。。。。听了你刚才的话,我才知道我和你差的还是太远了。”

    余九龄笑了笑:“那是,轻而易举被你们都追上了,我还怎么做大宁第一谗臣,这拍马屁的事不好干,得学习,得进步。”

    陆重楼抱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余九龄道:“你可拉倒吧你,你就老老实实做你自己好了,学我这套,没有用。。。。。。我这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哄陛下开心的,而你们,就是为了让陛下安心的。”

    陆重楼沉默片刻,再次抱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前边。

    李叱看向唐安臣道:“你若真知道何处错了,就不该来追朕,而是该去凉州城里,亲自去和那些被你儿子抢了东西,被他欺负了的人家去道歉。”

    唐安臣连忙道:“臣回去后立马办这件事。”

    李叱道:“去道歉是应该的事,别端着个国公的架子,让人觉得你能去是赏脸了。”

    说到这,李叱又多看了唐安臣一眼:“你现在能和朕道歉,能和那些被欺负了的人家道歉,其实为时不晚,若将来真有大事,你能向国法道歉吗?”

    这话已经很重。

    可李叱还有一句更重的。

    “国法,从不接收道歉。”

    唐安臣跪倒在地,俯身认错。

    可他心里却觉得,陛下这大概是有些小题大做了。。。。。。一个几岁的孩子,无非是顽劣了些,还能有什么大错,又能出什么大事。

    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尤其是男孩子,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他可以想,但不敢说,当然也确实觉得自己有些疏于教导。

    可他也是真的没觉得自己儿子有多差,想着回去后多骂两句也就成了。

    他又怎么能想到,多年后,就是因为他儿子,连累的何止是他一家,还有大将军王唐匹敌。

    不只是他没有想到,若李叱能想到的话,今日这番谈话,他就不会只说这些了。

    李叱说的话他自觉已有些重了,归根结底,这事也还算不上是有违法纪。

    哪怕李叱是帝王,帝王过问家事,也只是能点到为止,况且李叱的话已经重到不是点到为止了。

    一句国法从来不接受道歉,没能起到作用,也非李叱所能预料。

    李叱在修造直道的工地停留了七八天的时间,越看越明白修建这样一条路有多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