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0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不妨碍他们放嘴炮啊,得知皇帝先是要让位给宁王李叱,后来居然真的让位给天命王杨玄机,这些人可急了。

    甚至还联合起来发出了讨逆檄,这个逆并不是杨玄机,而是皇帝杨竞。

    在他们看来,皇帝丢了皇族的脸面,他们不能容忍。

    他们号召各地的英雄好汉全都到关城来集结,组成讨逆大军。

    这檄发出去了几个月,一个人都没来。

    于是,又泄气了。

    这就是大楚那群纨绔子弟的众生相,不能说皆为如此,十之六七还是有的。

    吹牛皮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厉害,该动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演。

    事情有了个结果,如果是好结果呢,那就要站出来点评一下那些出力的人如何如何。

    哪里做的还勉强,哪里做的不够好,还要加一句,若是我来办这件事自然会更漂亮。

    如果不是好结果呢,那就要跳着脚骂街了,还要声明自己早就已经看出来会如此。

    要说遛鸟逗狗,他们都是行家,说起来头头是道,说兵书战法他们明明不怎么样,却还会摆出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那样子就是:我身为皇族子弟,我不说话是因为鄙视你,难道你认为是我不如你?

    李叱率军攻这座城关,只用了两天。

    第一天架起来抛石车,第二天朝着关城上抛射了大概一百多块石头之后,城墙上就竖起白旗了。

    那群以为自己堪比武亲王的少年英才啊,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出城来,主动的跪在路边。

    破关之后,李叱下令把这些人全都送去豫州棋盘山养猪。

    然后留下两千人马驻守,带着主力队伍开进了京州境内。

    李叱的视线从地图上挪开,本想往窗外看一眼,可是视线走到半路就戛然而止。

    高希宁斜靠在他对面睡着了,睡相可是真的美,这世间风景万千,加起来,也不及她睡着了的时候,可以看清楚的那长长的睫毛。

    如今已进六月,江南天气热了,高希宁穿了一件长裙,外边没披着廷尉府的锦衣和披风。

    睡着的时候,其中一条修长的腿露出来一截,白皙的晃人眼。

    李叱的视线就停在那了,他在心里问自己这,就这,是个人就扛不住,对不对?

    那

    自己可真不是人啊,居然扛了这么久。

    高希宁本来个子就高,那两条腿比例完美到了极致,关键是还白

    虽然从裙摆下露出来的不多,可足够让李叱感觉到了自己有一种淡淡的冲动。

    “看什么呢?”

    高希宁恰好醒了过来,笑眯眯的问了一句。

    李叱一本正经的伸手过去,把裙子给高希宁拉好:“怕你着凉。”

    高希宁哈哈大笑,往前凑了凑,看着李叱的眼睛问:“这马车里只有你我,你要是喜欢看”

    话没说完,李叱就已经点头如捣蒜,活脱脱小鸡吃米的样子。

    高希宁:“你要是喜欢看,那你自己动手啊。”

    李叱:“”

    高希宁:“嘁”

    她往后靠了靠,看着自己的大长腿说道:“如此美艳,如此笔直,如此”

    李叱:“我出去透透气。”

    然后猫着腰钻出马车去了。

    高希宁看着那家伙走了,哼了一声:“如果不是心里有问题,那就是别的有问题。”

    刚要下车的李叱听到这句话了,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下去。

    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前开拔,李叱转到了余九龄所在的那辆马车上。

    天气热了,余九龄就穿个大裤衩子靠在马车上睡着了,李叱看了看余九龄那好像穿了毛裤似的腿,心里的燥热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可管用了。

    “醒醒。”

    李叱叫了一声。

    余九龄睁开眼睛:“你上车之前我就醒了。”

    李叱:“那你还装睡。”

    余九龄道:“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你在看我的腿,如此美艳,如此笔直,如果不给你看,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李叱:“算了,我去别的地方透透气。”

    余九龄哈哈大笑,坐直了身子问道:“当家的,是有事?”

    李叱嗯了一声:“你安排人去联络老唐,看看老唐是不是已经到了约定好的位置,也要问他我们应该把兵力摆在什么位置,联络好之后,与老唐和夏侯汇合,才能把武亲王堵在外边回不去大兴城。”

    归元术还在查那些人的事,没有随军来,所以挑人的事就得余九龄去办,毕竟他手下可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谍卫。

    很多人都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余九龄的,他们的本事之一就是跑的足够快。

    余九龄点了点头:“我一会儿就派人去。”

    他问李叱道:“这次,能把武亲王打赢了吗?”

    李叱笑道:“为了把武亲王留下,老唐已经筹谋两年,又调集了荆州,豫州,苏州,青州四地兵马不下五十万,搞出来这样一个大局,没道理再留不住他。”

    这次宁军进入京州的五十万大军,目标可不是大兴城,而是武亲王。

    朝廷如今还能打的队伍就是左武卫,这支队伍如果不先打掉的话,只要在,就是心头大患。

    大兴城太坚固了,城墙高大,左武卫若守城而战,以李叱和唐匹敌二人领兵,靠五十万大军围攻,也未必能轻易打下来。

    况且,还有关亭候和韩飞豹在,大兴城就先交给那两人去争吧。

    余九龄叹道:“想想看,老唐为了打武亲王,竟然要调集武亲王两倍以上的兵力才肯动手,就足以说明武亲王的厉害了。”

    他有些心驰神往:“若老唐击败了武亲王的话,那这武神之称就是老唐的了。”

    李叱笑了笑:“早晚都是他的。”

    唐匹敌在两年前就派人给李叱送信,开始为这次京州之战做准备。

    李叱调动了那么多兵力,全都是为了配合老唐把这一战打好。

    不是老

    唐觉得同样兵力之下他不是武亲王对手,而是打武亲王,就必须一次打赢,不能给武亲王任何喘息之机。

    那样的人,你给他一丁点机会,他都可能反过来再给你致命一击。

    余九龄闭上眼睛,幻想着五十万大军围武亲王的场面,想想就觉得心潮澎湃。

    与此同时,京州北部,芒砀山。

    武亲王的分派了先锋军离开之后,他又检查了一下芒砀山里的粮草储备。

    山洞太深,堆积的太满,不从外边开始一点一点往外搬,不可能知道里边是什么情况。

    他之前就分派兵力把粮食运回大兴城,队伍走了两批,最先一批,应该已经到大兴城了才对。

    如果不是大兴城里出了叛乱,武亲王打算等到把芒砀山的物资搬空之后才走。

    他这样的人,如何能猜不到唐匹敌的用意。

    在到芒砀山的第一天他就对手下人说起,这是唐匹敌为他挖的一个坑。

    唐匹敌打算用芒砀山里的粮食物资做诱饵,把他阻拦在此,不能返回大兴城。

    可武亲王并不太在意,因为有底气。

    唐匹敌只有七八万兵力,而他有二十万大军。

    唐匹敌再厉害,再能打,武亲王也不认为唐匹敌能赢。

    武亲王的左武卫,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而且越是遇到强敌,越是能展现出更强的战力。

    最让他安心的是,粮食都是真的,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他怕什么?

    两批粮食运回去,没有任何问题。

    可就是因为这样,准备回军的武亲王反而不踏实了。

    这次不得不回师大兴城,他下令队伍带走所有粮食,山洞里的存储物资不断的往外搬。

    搬着搬着,有人就发出了惊呼。

    正在巡视的武亲王听到喊声,心里立刻就震了一下,那种不详的预感汹涌而来。

    他快步走到有人发喊的地方,那人脸色都白了:“王爷,里边的粮食是假的,都是砂砾。”

    “再往外搬!”

    武亲王连忙吩咐了一声。

    士兵们把麻袋一个一个的搬运出去,往里边查看,翻出来的都是假的。

    这一刻,武亲王的脸色有些发白。

    因为在这瞬间,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唐匹敌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他不是要用粮食做诱饵把我堵在这,而是要用粮食把我拖在这,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和我打”

    武亲王自言自语了一句。

    手下人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色也都变得难看起来。

    唐匹敌的算计,太深了。

    他用了一半的真粮食,那也是好大一批了。

    但他算到了武亲王必须把粮食运回大兴城,这些真粮食会被运走。

    而等到武亲王发现剩下的粮食都是假的,为时已晚。

    唐匹敌等待的援兵已经到了,逐渐形成合围。

    武亲王抓起来一把砂砾在手里摩挲,片刻后,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内,大军务必开拔,营帐可以不带,不必要的都可以不带,两天之内,务必渡过潘兴河!”

    他一把将砂砾扔了,大步往外走。

    此时此刻,武亲王在心里想着唐匹敌啊唐匹敌,我本以为,你会选择和我公平一战,因为你这样的人,也必是自傲之人。

    公平的赢了我,你才是这天下第一名将,你才配得上啊

    我真的是没有想到,你居然是要拖住我,等待大军合围,以数倍兵力与我决战。

    一念至此,老武神深吸一口气。

    “那就试试看,我最看好的你,能不能挡得住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碰面

    潘兴河其实是赤河的一条分支,从西往东,大概流经千里之地,滋养万民。

    曾经有人说过,北有芒砀山,南有潘兴河,这方圆千里之地,都是风水上佳,必出大星。

    山在北为屏风,呈环抱之态,水在南为聚气,留厚泽之福。

    不过这风水一说,向来都不是一家之言,万物万类,各有气运。

    倒是听说,这芒砀山下那个叫廷安的小县城里,真的出过不少大人物。

    出过治国宰相,出过坛大家,出过百胜将军,还听说,也出过大兴城里令万人追捧的花魁。

    所以这风水好的事,百姓们都深信不疑。

    可是风水抵不过战乱,天命军数次进京州,在各地征战,这廷安县的百姓逃的逃死的死,如今已是一座空城。

    如廷安县这样,原本繁华后来几乎只剩下废墟的地方,大楚到处都是。

    连京州都如此,试想一下,最先战乱的越州那边,会是怎么样的满目疮痍。

    武亲王杨迹句站在廷安县的城墙上,看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南开拔。

    此时此刻,武亲王心里没有多少担忧,反而是被唐匹敌所设计的这大局,勾起了已经许久不见的斗志。

    这位老将军,再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年少时候那种争强好胜的心态。

    唐匹敌啊唐匹敌,你的名字,就注定了是我对手,唯有你是可与我匹敌之人。

    “报!”

    斥候登上城墙,担心跪倒:“王爷,先锋军谢将军已经抵达潘兴河北岸,不过潘兴河南岸已有宁军设防,看起来兵力规模不小,且已在南岸架设起来了他们的抛石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