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咱们郑家,是一条路走到黑了,没了谁的支持,都不能没有天子的支持。

    荷兰在琉球镇的根脉,被咱们彻底捣碎了,今后想避免荷兰的算计,就必须有更强的威势才行。

    可咱们郑家的威势,是靠谁得来的?

    那不就是天子的支持吗?

    要是没有天子的话,我能坐稳这琉球镇总兵官吗?我能代表天子掌控汉盟吗?”

    “可是我们也够意思了啊。”

    郑芝虎皱眉说道:“从那汉盟创设至今,单单是给内帑上缴的银子,加起来都有数百万两银子了。

    我不是不舍这300万两银子,实则是咱们急需这批银子,来打造一批战船,继而确保琉球镇的安稳啊。

    从荷兰被咱们击败后,这加入汉盟的海商就增加不少,特别是南洋诸国那边,要是咱们能控制住几条航线,那……”

    “先守好琉球镇再说吧。”

    郑芝龙眼神冷厉,出言打断道:“刘香这个家伙,老子是一定要除掉了,那小琉球群岛绝不能让他控制着。

    想跟老子合掌日本海贸,绝对是痴心妄想。

    这笔银子上缴给天子,就是向天子表明态度,以换取两广、福建等地支持,让两广总督熊文灿,福建总督方孔照,能支持移民开荒琉球镇的决意。

    控制住琉球镇只是个开始,想真正让咱们郑家站稳脚跟,关键还是发展好琉球镇,可没有人口怎样发展?”

    郑芝虎沉默了。

    的确,时下琉球镇是大明绝对掌控着,与其说是大明掌控着,倒不如说是他们郑家掌控着。

    毕竟朝廷对琉球镇这个地界,表现得并不是特别重视,真正重视的是大明天子,特别是擢熊文灿出任两广总督,擢方孔照出任福建总督,郑芝龙就瞧出了这些。

    “关于战船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我已经想好解决办法了。”

    郑芝龙继续说道:“颜家和李家的根基,远比你所想的要强的多,相信他们面对日本海贸的诱惑,肯定会愿意掏出这些家底的。

    今后去往日本的海贸,荷兰算是彻底断掉了,想去日本,唯有通过汉盟才能进行,这才是关键。

    难道伱还没看出来吗?

    天子对日本的海贸,也表现得很热切,不然也不会谴派皇明海贸总会,在琉球镇设立分号。

    当然,日本海贸就是个开始,天子想要的是南洋诸国的海贸,一个汉盟,一个皇明海贸总会,谁能帮着天子分忧,那谁才能真正立稳脚跟。”

    吴三桂和祖泽润他们,揣摩到崇祯皇帝在下一盘大棋,城府极深的郑芝龙,就不可能猜想不到。

    当初决定设汉盟时,崇祯皇帝就想好了后手,那就是利用大明勋戚群体的财富,来制衡以郑家为首的势力。

    就算不能彻底制衡住郑芝龙,但最起码能起到震慑作用,让汉盟和皇明海贸总会,都能源源不断的给内帑提供财源。

    郑芝虎面露忧色道:“大哥,您说等到以后,咱们郑家会不会被天子清算?毕竟咱们现在……”

    “不会。”

    郑芝龙双眼微眯道:“只要咱们郑家,主要还是我,没有任何僭越的举动,那天子就不会清算我们。

    别忘了,现在天子面临的情况,还没有精力和时间,过多的浪费到东南沿海地带,包括日本和南洋诸国。

    但是大明开海通商一事,特别是天津这处地方,天子又需要确保万无一失,所以才会由我出任琉球镇总兵官。”

    海洋上的争霸,说到底是需要陆地支持的,倘若违背这一现实,那就算表现得再怎样强势,终究会有衰败的那一日。

    郑芝龙能榜上崇祯皇帝这条最粗的大腿,不必看大明文官的脸色,又岂会舍本逐末,让大明天子厌恶他呢?

    只要能得到天子的支持,别说是一个琉球镇,就算今后向南洋诸国进军,那都是有希望的。

    野心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就不会再消失掉。

    对大明有任何不臣之心,郑芝龙是不敢有,但是借着大明的威仪,去别的地方作威作福,那还是可以的。

    “听说天子在辽东、天津、山东等地,扶持起一批造船厂,像皇明海贸总会麾下所拥的海船,多数皆是从这些地方购买的。”

    郑芝龙嘴角微扬,看向郑芝虎说道:“要是能通过这次主动上缴,能获取到天子更多的信任,那今后咱们想获取战船,也是能从大明购买到的。

    很多事情,你主动去做和被动去做,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只要开海这件事情,能一直让天子见到好处,就算朝中的衮衮诸公,包括江南诸省的那帮家伙,再怎样反对,天子都不会再禁海的。

    这次去往京城,你亲自跑一趟。

    除了缴获荷兰的这笔金银外,汉盟所获的那笔银子,拿出来300万两,不够的,咱们郑家补齐,一并上缴到内帑去。

    另外设法和老四取得联系,看看他在辽西做的怎样,打探一下建虏的情况,切记,别让天子觉察到了。”

    “好。”

    郑芝虎重重的点头道。

    “刘香,老子再忍你半年,最多半年。”郑芝龙双眼微眯,眼神冷厉道:“等老子谋划好一切,老子非要砍了你的脑袋不可。”

    和刘香的恩怨,那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清的,特别是牵扯到利益,郑芝龙就绝不会允许刘香这个大敌,在自己的身边盘踞下去,想合掌日本海贸的暴利,那绝对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解决了荷兰在琉球镇的事情,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刘香所部,只要能解决了刘香,那郑家在东南沿海的威势,就算进一步增强了!

    (本章完)

    99k。。99k。



    第三百六十章 内务府(1)

    

大明过去所欠下的账太多,特别是所定赋役制度的崩坏,导致朝廷每年所征赋税,存在很大的亏空,有相当一部分税银被私下截留,这使得崇祯皇帝想有效推动维新变法,继而抢救这个腐朽的大明,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形式。

    于中枢集权统筹。

    于地方多点开花。

    将涉及到各领域的新政,通过分门别类的细化明确,采取区域试行的方式,紧密围绕清账减负、清除弊政、良性发展等核心思想发展,继而确保崇祯皇帝的维新变法,能行之有效的稳步推行。

    这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战略谋划。

    此前一直是崇祯皇帝统筹主抓,让内廷的有司衙署协助,以确保既定的谋划部署,能有效的运转起来。

    只是当前所涉及的领域太多,导致这一管控模式渐渐开始脱力,崇祯皇帝感受到空前的压力,变革已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牵扯到治国兴邦之事,是需要能臣干吏来支撑的,依靠内廷的太监体系支撑,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

    鉴于大明当前的复杂国情,鉴于维新变法的紧迫性,崇祯皇帝要再造一套文官班底,以文官制衡文官,让内廷太监退出权力斗争的历史舞台!

    文华殿。

    “这几日,天子不临朝不理政,一直都深居西苑不出,这对社稷而言并非好事。”韩爌眉头紧蹙,看向殿内其他内阁大臣,神情严肃道。

    “诸君皆是我大明的栋梁,面对这等态势必须要以身作则,向天子上疏规谏,从科道归一以来,朝中就存在着严重分歧,以至有司多数不能平稳下来。

    针对朝中这等特殊局面,仅仅靠着内阁出面维稳,以确保朝纲的稳定,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天子临朝理政才能……”

    殿内所聚的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周延儒,无不是流露出各异神情。

    自崇祯皇帝召集内阁大臣,议定山陕等地部署,有序疏导平叛大军,擢洪承畴入朝,试行巡抚责任制、新定俸禄制等事,又召见大明财相毕自严,商榷盐税改革的构想后,崇祯皇帝就从乾清宫搬去西苑去住了。

    对崇祯皇帝的这等特殊行为,一时间朝中是众说纷纭、猜想不断,谁都清楚天子御极以来,一向以勤政克己著称,像这等一连数日都深居西苑,不临朝不理政,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这让朝中的不少大臣,都下意识的联想到驾崩的神宗皇帝、熹宗皇帝。

    难道天子受朝中局势的影响,厌烦了朝中的这等纷扰,想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欲要深居内廷,而不临朝不理政?

    不过对温体仁、毕自严等人而言,包括近期归朝的徐光启、周延儒来说,都不觉得今上会不临朝不理政。

    毕竟当前朝廷所面临的境遇,和天子御极之初相比,那已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不少崇祯皇帝乾纲独断下,所明确的诏命和部署,的确让朝廷减轻不少压力。

    尽管说这些决断和部署,不少都引起朝中有司大臣的不满和质疑,甚至是反对,不过成效的确就摆在那里。

    在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人的眼里,他们并不会觉得当今天子,会受到朝中局势的影响而屈服。

    特别是对毕自严来讲,不久前刚和天子明确盐税改革诸事,崇祯皇帝所表明的态度和决心,让毕自严根本就不相信崇祯皇帝,会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之举,要深居内廷而不临朝不理政。

    崇祯皇帝深居西苑不出,必然是带着极强的政治意图。

    只可惜从崇祯皇帝特设京卫都督府,逐步整顿皇城和宫城的禁卫体系,使得外朝的文官群体,无法再像先前那样,通过内廷获取有用消息,继而揣摩天子的意图,或想着做些别的事情。

    内廷如同筛子般四处漏风,已然成为了历史!

    “内阁诸公都在,这倒是省得咱家派人去传了。”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身着大红蟒袍的曹化淳,面露笑意的走进殿内,身后跟着几名内廷宦官。

    嗯?

    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辑事厂的曹化淳,此时前来文华殿,这让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内阁大臣,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

    “内阁接旨!”

    对于内阁诸臣的反应,曹化淳没有过多理会,脸上笑意不减,压着嗓子就喊道,身后跟随的内廷宦官,恭敬的捧着一份中旨,就朝曹化淳走去。

    这是有大事发生啊。

    听闻此言的众人,无不朝曹化淳走去,心里却生出惊疑,在天子深居西苑数日不临朝不理政之际,谴内廷太监曹化淳颁旨,那肯定是不简单。

    在众人行跪拜之礼接旨,曹化淳内心却有些复杂,打开所捧中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于西苑悟道数日,深感治理大明社稷之难,于朝于民而言,想秉持公心以治天下,是何其困难之事……”

    西苑悟道?

    跪地接旨的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一众内阁大臣,听着天子所颁的中旨,神情却变得不一样了。

    “……为治理大明社稷,朕愿为天下表率,收控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职权,特设内务府以总揽宫廷事务,遴选我大明栋梁,擢授内务府职官,所派宫外各处内廷太监宦官,悉数召回内廷,内务府自成体系,与外廷职官无涉,钦哉。”

    文华殿内安静极了。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