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行的李明忠,微微一笑道:“这本就是份内之事,何须这般客道,再者说,新筹建起的天津水师,日后能否扩张起来,也要仰仗州府这边的拨款啊。

    否则就靠那几艘老旧福船,就想肩负起近海的巡视,出海援辽等事,那就算把天津水师榨干,都办不到啊。

    咱天津造船厂,还是要尽快竣工才是,不能被内廷所派内厂,在津营建的造船厂,给甩开的太远啊。”

    听着李明忠所言,看着眼前忙碌的诸多青壮,陈延生脸上露出笑意,心情是格外的舒畅。

    从他赶赴天津忙碌至今,时下的天津啊,才算真正稳定下来。

    “李将军就放心吧。”

    陈延生停下脚步,正色道:“州府这边,既定的发展部署,必然会保质保量的,如期落实竣工的。

    要交付给天津水师的战船,本州定会着命天津造船厂,优先紧着你们交付的,毕竟这关系到天津开海事宜。

    陛下对天津给予厚望。

    特别是这个开海,从张榜告示以来,加之登来那边的宣讲,就吸引来一些西洋海商,这对天津的发展和稳定,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啊。”

    “不错。”

    李明忠感慨道:“当初咱们天津这边,所遇问题诸多,看似平静,可暗地里却是暗潮汹涌。

    恰恰是西洋海商的出现,才使得局势出现转机,那个新设的天津十三行,可是拉拢不少人心啊。

    当初所处的那种境遇,纵使是现在想起来,那都是心有余季啊。

    陈知州不清楚吧。

    那时本将的麾下,虽说募足了定编新卒,然天津真要生乱的话,想要迅速镇压,确保秩序的稳定,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陈延生负手而立,并没有多讲其他,然心中却满是感慨。

    先前那段特殊的经历,叫他终生难忘,若是可能的话,陈延生不愿再经历一遭,毕竟实在是太累人了。

    “一切都过去了。”

    陈延生沉吟良久,平静道:“时下的天津,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改变,以后我们还要勠力同心,为陛下尽忠才是。”

    先前奉旨赴津时,陈延生的心中以为,天津三卫的世职卫所官,就是最难搞定的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延生却发现并非那么回事。

    被除掉的那批卫所官,充其量只能算是地头蛇,可真正掌控天津局势的,却是藏在暗处的群体。

    他们有来自京城的权贵门人,有来自直隶各地的官绅代言人

    作为直隶境内的漕运要地,拱卫京畿的门户所在,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藏着无数财富和机遇。

    一旦牵扯到了利益,那起风波就在所难免。

    “对了陈知州,赵兴忠这个家伙,这些时日很不老实。”

    李明忠想起了什么,伸手对陈延生说道:“本将总觉得此人不可信任,毕竟是曾经的地头蛇,即便他当初”

    “李将军放心,这些本州都有数。”

    陈延生微微一笑道:“赵兴忠这个人,现在还不能除掉,有些事情吧,还需要他来牵出来头。

    自从天津直隶州治下,一应的流民清查出来,包括部分安置过来的灾民,州府筹建起一批诸厂,就叫一些人心生不满了。

    这些人啊,向来都是利字当头。

    现在天津开海了,能看见的利益更多了,所以有些人啊,那小心思就都出来了,想把这些利益都攥在手中。”

    李明忠冷哼一声,愤恨道:“这帮家伙真是可恶,真是该死,明明是朝廷出的好政策,可一个个却总是那般的自以为是,想把所有好处都给夺走。

    难怪朝廷先前那般艰难,就是有这帮自私自利的家伙,挖空心思想夺取好处,不然也不会那样啊。”

    在天津所经历的这些,叫李明忠的心里,不时就会想起东江镇的事情。

    明明他们东江军,是为朝廷卖命,在辽东跟建虏激战,可为何大明的一些官员,却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

    特别是那该死的袁崇焕,出镇辽东,却矫诏擅杀他们的主帅毛龙,每每想起这些时,李明忠就很是愤慨。

    不过在京城的那段特殊经历,也叫李明忠心里明白,当初他们所经历的那些,跟天子没任何关系,甚至天子对他们还很关心,只可惜有些事情,并非是天子说了什么,就会落实到他们头上。

    “李将军不必这般愤慨了。”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这有些事情啊,不是愤慨所能解决的,天津是个特殊的地方,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所以我们遇到一些事情,必须要考虑周全,要叫那帮该死的家伙除掉,但却不能影响到天津的发展。

    本州这边的事情做好,李将军这边的事情做好,我们才能两好变一好,叫天津变得越来越好啊。”

    “陈知州放心,本将虽是个粗人,但接手去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好的。”

    李明忠眼神坚定,开口道:“这大沽口的事宜,包括营建新港的秩序维护,绝对出不了任何差池。

    谁要是敢破坏这种好势头,那老子就带兵剿了他,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敢忤逆天子所谋,那也要死!”

    见李明忠这般,陈延生脸上笑意更盛,有些时候啊,这统兵打仗的武将,可远比地方上的官员可靠啊。

    至少他们都是直来直往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津之变(2)

    

从大沽口那边回城,陈延生沿途看到成批青壮,在诸多吏员的带领下,不是整修扩宽河道,就是夯筑驰道,即便是回归天津卫城,亦能看到大批青壮,在卫城内外,各司其职的忙碌着。

    幸好有陛下从内帑调拨的银子,不然想叫天津改变,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回到州府衙署,陈延生暗暗感慨:陛下当初所言甚是英明,想叫一地有所改变,就必须从发展建设上着手。

    人聚集的多了,才会聚拢人气。

    人气聚拢多了,繁华就会跟着。

    只是这个发展建设啊,真是难度太大了,遇到的问题太多了,天津真的能在我手里,带来陛下所期许的改变吗?

    坐到这官帽椅上,看着桌桉上摆放的公函桉牍,陈延生眉宇间流露出倦意,从他赴任天津以来,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这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解决。

    天津直隶州的一众人才,都还在筛选磨砺之中,那批挑选的年轻读书人,虽说有着很高的斗志和干劲,但想独挡一面,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知州,从壕镜那边,过来几名佛郎机人。”魏广志走进公事房,见到自家知州,作揖行礼道:“据他们所言,听闻咱们天津这边,放开海禁,想要跟我们展开贸易往来,知州是否要接见他们?”

    “叫他们过来吧。”

    陈延生眉头微蹙,想了想,开口道:“叫领头的那人过来即可,希望这次见到的,是真正有实力的海商。”

    “喏!”

    魏广志当即应道。

    自天津开海以来,就有几批西洋海商,先后停靠到天津,陈延生也见了几名海商,只是在交谈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西洋海商实力不够。

    时下天津各处的发展,特别是重建天津卫城,整修扩宽河道,整饬驰道等事,叫不少的流民和灾民,都在天津安置下来,并参与到这些工程建设中,徭役在天津是没了,可陈延生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天津直隶州的发展,能接受第一批内帑调拨,能接受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但你能一直接受吗?

    天津这边难,大明就不难?

    陈延生比谁都要清楚,自家天子承受的压力,若是天津开海以后,不能实现财政的自给自足,甚至能给国库多多缴纳赋税,那岂不是太无能了?

    “尊敬的知州先生,天津所行开海,会持续进行吗?”

    在魏广志的引领下,葡萄牙人安东尼,来到这公事房,就微微低首行礼,开门见山道:“本人代表本司,想和先生进行洽谈。”

    “是约翰公司?还是其他国家开设的公司?!”

    陈延生听闻此言,双眸微张,盯着眼前的佛郎机人,说道:“你在你的公司里,担任什么职务?又能行使怎样的权力?”

    安东尼神情一愣,他没有想到明国北境治下,竟然有明国的官员,知晓这个约翰公司之名。

    其实陈延生哪里知道啊,这一切都是崇祯皇帝所下密旨,才叫陈延生心里清楚,在相隔大明很远的南洋诸国,有约翰公司这个群体。

    甚至英吉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欧罗巴诸国的人,也是通过那份密旨,才渐渐了解的。

    在相隔大明万里之遥的欧罗巴,人家都有着繁荣的海贸业,并凭借着国内的远洋贸易,赶赴到天下各地。

    只是来访的安东尼,并非是约翰公司的人。

    随着远洋贸易的开拓,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为首的欧罗巴人,都纷纷开辟新的航线,在物产丰富的印度,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统治,甚至将触角伸到南洋诸国的境内。

    陈延生所讲的约翰公司,就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而实力比他强一些的,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

    甚至欧罗巴诸国的人,开设不少东印度公司。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英吉利建立海上霸主地位,才使得东印度公司之名,最终落到他们头上。

    陈延生皱眉道:“正面回答本官的问题。”

    “尊敬的知州先生,本人代表的是本国东印度公司,是本司的一名董事。”吃不准的安东尼,想了想,开口道。

    “不知知州先生,怎会知晓约翰公司?本人记得”

    对安东尼所讲之言,陈延生并没有在意,此时的他,心里在思索着,不是排名靠前的那两个公司。

    据陛下密旨中所言,这葡萄牙的势力,已然很少了,被荷兰侵占不少,甚至英吉利都比他要强。

    那这个安东尼,所代表的东印度公司,是否能叫天津开辟财源?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可是在欧罗巴各国深受追捧。

    如果说能通过眼前这个人,将天津开海的消息,向南洋诸地传播开来,那势必能引来大批西洋商贾。

    只要这个开海势头,能持续的推进下去,单单是海关衙署,所征收的关税,就是一笔不小的税收。

    想清楚这些的陈延生,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或许这个安东尼,所代表的东印度公司,实力并非是最强的,但拿他来千金买马骨,成效一定是不错的。

    “本官还有诸多政务要处置,就不说那些废话了。”

    陈延生眼神坚定,看向安东尼说道:“天津推行开海,会一直进行下去,且在我大明境内,天津是唯一开海的地方。

    如果说你有贸易意愿的话,可以将这个消息带回去,包括海外的粮食、香料等等,都可以带来天津进行交易。

    天津对待友好行商的欧罗巴诸国,都是极为欢迎的,但是敢有图谋不轨者,那我大明会给予严惩。

    稍后他会领着你熟悉天津通商条例,你们欧罗巴各国,所热销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等,都能在天津这边进行大宗购买。”

    为了能将天津开海做好,陈延生遵循崇祯皇帝的旨意,可是做了很多事情,这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