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陕西平叛事,京畿安稳,甚至包括安置灾民事,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你们军机处这边,将掌控的情况,给朕一一禀明。

    先前在国朝内部,有一帮潜藏的奸臣逆子,在暗中想动摇大明根基,想卖主求荣。

    以至于朕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顾山西镇压民乱事。”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相视一眼后,当值的王洽走上前,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随后便禀明起来。

    现阶段的大明,就像是半复苏的火山,或许今日,或许明日,或许后日,就会喷发出一股,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置身在这种环境下,崇祯皇帝就要能抓得住大局,叫这些伤害到他的威胁,能巧妙的规避开,并设法填住这半复苏的火山。

    隐患和雷,从万历朝的党争就逐步形成,经泰昌、天启两朝的发酵和推波助澜,后果全叫崇祯皇帝承受了。

    “时下大同府各县的民乱,在大同镇总兵官赵率教,宣府镇总兵官侯世禄的领兵下,逐步的稳定下来。

    孔有德所率武骧右卫,在此期间,对大同滋生的山贼、流匪势力,展开分批清除的行动,战果亦很斐然”

    听着王洽汇报的这些,崇祯皇帝的思绪,变得感慨起来。

    若是不去捅破,山西官场腐败的雷,那兴许这场民乱,就不会在山西发生,这也不会对大明带来被动。

    可真若是这样的话,一旦陕西的流寇势力,突破了三边总督杨鹤,陕西巡抚洪承畴,延绥巡抚陈奇瑜,勇卫营主将周遇吉,所构建的层层防线,大举攻进山西境内,那爆出的雷只会更多。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减轻陕西那边的压力,崇祯皇帝针对山西这边,可谓是层层加码。

    李邦华所领的钦差队伍,主抓肃贪。

    军机处所派的镇压前指,主抓处突。

    并且在此期间,崇祯皇帝还给毛承禄、孔有德他们,下达一应的密旨,叫他们负责镇压之际,再做些别的事情。

    当前就山西这个地界上,形成了较为特殊的格局。

    追查贪官的追查贪官。

    镇压民乱的镇压民乱。

    梳理地方的梳理地方。

    铲除山贼的铲除山贼。

    若这次对山西的处置,能得到妥善解决,不说能彻底整改山西风气吧,那至少能相对改善不少。

    “前线将士为了大明的安定,在山西浴血奋战,你们军机处这边,要时刻紧绷一根弦。”

    听完王洽所讲之言,崇祯皇帝眼神坚定道:“一应的粮饷拨发,包括各类军需辎重,绝不能短半分。

    现在山西那边,所做的事情,就是追查贪官污吏,处置这帮蛀虫,所爆出来的问题。

    谁要是敢在这件事情上,再把手伸出来,包括兵部、户部等有司,一经查出,朕绝不会轻饶!”

    大明官群体,手里所掌握的权柄太重,崇祯皇帝要借着生出的乱局,一步步剥离他们的权柄。

    该对立的对立。

    该制衡的制衡。

    该分权的分权。

    只有官群体不是一条心,那他才能在一批批奉大义处置下,叫大明局势逐步的拨乱反正。



    第一百二十八章 劫掠晋藩

    

“陛下,当前从真定、保定两府,所迁移安置到京城的灾民,算是安定了下来。”

    孙传庭坐在木墩上,神情间是难掩的倦意,微微欠身,向崇祯皇帝禀明道:“不过京中的不少人,对安置灾民一事颇有微词。

    但总的局势尚稳。

    有西辑事厂的厂番,协助顺天府衙,掌管阜财坊重建事,臣这边的压力减少许多。

    此外周国丈所控的商号,通过顺天府衙,赎买购进几处地块,眼下其所控的灾民,在清除相应的地基。”

    听着孙传庭所介绍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里,满是唏嘘和感慨,幸好在京城这边,有孙传庭出任顺天府衙,坐镇京城。

    不然想谋定重建京城事,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该时代下最大的城池,没有之一!

    京城所聚人口超过百万,加上流动人口要更多些,只是从嘉靖时期就定下的城池基础框架,传到他所处的时期后,那诸多的基础建设,其实已然是非常脆弱的了。

    特别是外城各坊治下,可谓是脏乱差的典范。

    一百多万的人口大城,不说别的,就说每天拉的屎,都是海量的存在,且就这一项,亦衍生出诸多产业。

    京城下的三教九流,那里面的门道多的数不胜数。

    “孙卿,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重修京城的内外城,整饬京城各坊建筑,包括整饬卫生,重修城防设施,皆是朕经过深思熟虑所定。

    但是京城的重修,绝非朝夕所能做成的。

    每每提到建设城池,那往往都与劳民伤财牵扯到,我们君臣所做之事,就是给京城的重建,蹚出一条全新的路。

    叫国库和内帑花费最少的银子,叫民间的一些群体,参与到重修事宜中,叫破家的灾民参与其中。

    通过分区域,分批,分期的方式,统筹谋划重修京城事,这样改建好的京城,国朝能得到不少银子,参与的各个群体,皆能得到惠利。”

    像崇祯时期的大明,想大搞特搞地产经济,这并不是件现实的事情,可偏偏有一些特殊的城池,却能够搞起来这件事情。

    比如大明国都,政治、军事、经济、化重心的京城,若是操作得当的话,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毕竟是大明的国都所在,天然具备虹吸效应,每天进出京城的人群,都是以万来进行计算的。

    倘若京城的重建事能做好,那坐落在漕运要地的通州和天津,一个紧挨着京城,一个是京城门户,都能相对应的展开行动。

    事实上天津知州陈延生,在天津卫城那边,已然开启了重建事。

    面对灾害频生的大环境,大明的北方诸省,包括大明的江南诸省,每天都有破产的灾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崇祯皇帝心生感慨道:现在自己这位大明天子,对江南那边,算是鞭长莫及吧,离开了京城,政令就算传递过去,又有多少会切实履行呢?

    当前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围绕北方诸省,在大层面的谋划部署,逐步向前推进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收拢灾民,叫他们参与到城池建设,水利建设,基础建设上来。

    征发徭役这种事情,至少要在北方诸省杜绝,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逐步的进行取缔。

    叫参与承接的群体,获得利益。

    叫参与建设的群体,获得工钱。

    至于银子和粮食,由他这位天子来解决。

    至于如何杜绝贪污腐败,甚至是以次充好,那就只能先以建设北直隶为核心,逐步叫务实的官员,取缔无能之臣,贪婪之臣了。

    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峻的大背景下,崇祯皇帝无论怎样做,都是很难做的,但是全凭空想,却不付出行动,那大明永远都不可能改变。

    “陛下,重修京城这一思路是对的。”

    孙传庭眉头微蹙,讲出心中的担忧,“但是臣现在所担心的,是山陕两地的灾民,会源源不断的逃到北直隶治下。

    特别是山西的民乱,这是臣最担心的事情,若是镇压不下来,不仅会影响到直隶,甚至还会影响到平叛事。”

    “放心吧孙卿,朕都做好相应的谋划了。”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剑眉倒张道:“军机处这边,包括山西本土,都在围绕镇压民乱事,在紧密的行动中。

    这样的乱局,持续不了几个月。

    只怕在这个时候,毛承禄、孔有德他们,对地方镇压事,展开着相应的行动。”

    讲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皇帝露出凝重的神情,抬头看向东暖阁外,思绪渐渐的也飘到了山西那边。

    太原府治下。

    “本将再给你们重审一遍。”

    毛承禄神情冷厉,挎刀而立,看着眼前的十几名将领,冷冷道:“你们都是原东江军的老人。

    先前跟着义父,为国朝分忧。

    现在跟着陛下,为国朝分忧。

    若非陛下垂怜,就咱们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家伙,想摇身一变,成为天子亲军,都他娘的做梦去吧。”

    这帮认毛龙的义子义孙,一个个神情都凝重起来,那一双双虎目,紧紧盯着毛承禄。

    “当前山西各府州县,是怎样的情况,你们心里比谁都要清楚。”

    毛承禄继续说道:“甚至直隶治下,处于怎样的态势,先前陛下的密诏,本将也都叫你们看了。

    老子选你们这些人,去劫掠晋藩,在就藩城池外的那些田庄,不是他娘的,叫你们一个个发财的。

    都记住了。

    明面上尊崇天子,暗地里坑害天子的人,很多!

    就他娘的这晋藩,咱皇明的龙子龙孙,都算计起天子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这些天子的将领,就要多为陛下分忧才是。

    伪装成山贼、流贼,劫掠那些刺探清楚的田庄,谁敢暴露自己,谁敢贪银子,那到时就休怪本将不客气了!”

    “喏!”

    在场的这帮将校,一个个瞪大眼睛,朗声喝道,那眉宇间流露出的亢奋,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他娘的富啊

    

崇祯朝的大明,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谁的手里掌着权,要是不发挥到淋漓尽致,榨干最后一丝价值,就算白来这一遭。

    这是多好的大明啊,吏治**,法纪崩坏,除了天子脚下,其他地方,那就是掌权者的天下!

    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土地,当然是越多越好。

    对大明绝大多数的官员,包括各自治下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最喜欢的,就是出现灾情的时候。

    甭管是旱灾,涝灾,雪灾,还是地龙翻身,出现灾情以后,先将其呈递给朝廷再说。

    大把的赈灾粮饷,会从朝廷那边调拨过来。

    大片的良田桑地,在等着他们去上下其手。

    要是再悲催点,恰巧在就藩的宗藩治下,那不好意思了,一个个就等着被榨干,沦为佃户,流民,或者枯骨吧……

    “噼啪~”

    伸手不见五指的荒野上,几簇燃烧的火把,驱散周边的黑暗,一双双狼一般的眼眸,在微弱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些许精芒。

    “直娘贼的,陈二狗这厮,是干什么吃的,叫他刺探个军情,都这般费劲。”

    关得乾持刀蹲着,冷厉的眼眸,看向黑漆漆的前方,怒骂道:“他这个夜不收,算是他娘的废了,再他娘的……”

    “沙沙……”

    “将军,好像有人过来!”

    远处依稀传来的脚步声,叫关得乾身边的人,警惕的半蹲弓腰,手横在刀柄上,更多的人,都警觉的看了过去。

    在微弱火光的照耀下,关得乾眯着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矫健的身影,叫警觉的关得乾,放松了下来。

    “将军!”

    一袭黑衣的陈二狗,满头大汗,腰间别着短刀,背着一张长弓,所束箭囊插着十枝羽箭,弓腰跑到关得乾身前。

    “将什么军!”

    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