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那些背地里哄抬粮价,想趁机发国难财的,都给朕查清楚,凡涉及到朝堂的人,要单独摘录出来。

    这有些人啊,要是不适当的严惩一下,他们就会觉得我大明法纪是摆设!”

    崇祯皇帝的心里很清楚,朝中的不少文官,都眼巴巴的瞅着自己犯错,这样才能行规谏之事,将先前丧失的利益再度夺取回来。

    可对崇祯皇帝来讲,像这样的错误,他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犯下呢。



    第一百零六章 满桂的野望

    

从万历朝的后期,到过渡性的泰昌朝,再到天启朝,大明所走的错误路线太多,以至于现在的崇祯朝,大明身陷在泥潭之中,可供选择的路,就变窄的许多。

    倘若万历皇帝能制衡住朝堂,不过分宠幸郑贵妃,闹出国本之争,对泰昌皇帝有太多的苛待和无视。

    那这位大明最短寿的天子,不至于会在他短暂的统治生涯,简拔一批东林党骨干,叫东林党再度于朝起势。

    别看东林党在天启朝初期,崇祯朝初期,都表现出极强的势头。

    然事实上,在万历朝跟齐楚浙党等派争斗时,所占据的上风并不多,甚至还被齐楚浙党等派,利用京察驱逐出过朝堂。

    但历史终究是以结果论成败的。

    东林党在朝堂占据上风,要大搞党同伐异之事,给天启朝时期的大明,给崇祯朝时期的大明,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天启皇帝御极称帝没满一年,在天启元年,就发动弹劾熊廷弼之势,要扳倒这个楚党巨擘。

    接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导致辽沈等重地丢失,叫打红眼的建虏八旗,一鼓作气干到了辽南,致使大明在辽东战略纵深,被压缩到了辽西一带。

    天启二年,又是党争,又是东林党,辽东经抚不和,王化贞和熊廷弼矛盾重重,朝中非议熊廷弼之人众多。

    加之熊廷弼讲出‘辽人不可用’之言,想以此提醒天启皇帝,却被初具规模的辽东将门,背地里摆一道,导致大明失去整合辽西的良机,又被建虏八旗趁乱而入,夺走辽西这最后一处战略要地!

    都言魏忠贤所领阉党,是毁坏大明元气最多的派系,可实际上参与党争的人,都没一个是被冤枉的。

    这持续混乱的本质,终究是皇权势弱,臣权势强,导致大明每每到关键时期,都巧妙避开正确路线,一头扎进错误路线,不可谓不是一种讽刺啊。

    “陛下对辽东的布局,真可谓是高瞻远瞩啊。”

    站在这山海关上的满桂,看着关内营建的驻地寨墙,感慨道:“叫辽前驳杂的戍守大军,彻底转变成守城性质。

    以刘兴祚所领的东江军,在辽南对建虏八旗展开胁迫,一边起到练兵的作用,一边持续削弱建虏。

    以本帅所领的山海关,梳理戍守这道要隘的各部大军,同时行汰兵事,重新招募辽东逃难的辽民,给孙督师输送操练的新卒,给刘兴祚输送操练的新卒。

    若是能保持这样的态势,三年,只需要三年时间,那大明在辽东这片土地上,跟建虏八旗的对峙态势,就会彻底发生逆转啊。”

    “满帅所言甚是啊,陛下真是高瞻远瞩啊。”

    一旁的参将,面露唏嘘道:“末将就是到此时此刻,心里都不敢相信,东江军在辽南那边,竟斩杀了两个牛录的建虏真鞑,屠掉了千余众的二鞑子。

    甚至说驻守在金州卫的水师,就这样被刘兴祚他们全部焚毁,这他娘的听起来,太玄乎了。”

    “玄乎?”

    满桂瞪大眼睛,看向麾下参将,说道:“若此事是假的,那此前建虏在辽西有所异动,会骤然间停滞下来?

    若此事是假的,那建虏在辽南的混乱,全都是伪装起来的?

    要知道辽南闹的动静,都惊动出海操练的登莱水师,以至于捷报传到宁远城时,孙督师都是震惊的。”

    针对平叛建虏事,崇祯皇帝所明确的辽东攻略,不再是以收复一地城池,或多地城池为重心。

    崇祯皇帝所打造的泛辽东战线,是有效利用大明仅剩的优势,利用辽南这处特殊的地域,利用建虏八旗核心人丁不足,明确以孙承宗为首,刘兴祚、满桂、袁可立、孙元化为辅的辽东领导班底。

    筹建大明在辽东沿海的水师力量,有效使用海陆协同作战,登陆战,游击战,闪击战等一系列战术安排,持续不断的放建虏八旗的血,以辽南作为练兵地,创设随军讲武堂,招募勇壮逐步筹建新军,以战养战,以杀出一支支能堪重用的新军!

    “以后这样的话,别他娘的再当着老子的面,讲出来!!”

    越说越激动的满桂,瞪眼道:“天子给咱山海关足额粮饷,补齐先前拖欠的粮饷,擢本帅出任山海关总兵官。

    这是给予我等多大的信任和希望。

    瞧瞧咱们做的事情,到现在…才他娘的募集八千勇壮,随军讲武堂都还没筹建起来,真他娘的丢人啊!”

    聚在满桂身边的那些将校,一个个都羞愧的低下脑袋,眉宇间露出些许怒容。

    错非是山海关这边,内部局势太复杂,许多事情都没有开始做,就被暗地里掣肘和阻挠,那他们也不至于就做出这点成绩。

    “瞧瞧孙督师,瞧瞧人家刘兴祚。”

    内心桀骜的满桂,指着眼前这帮将校,说道:“老子当这山海关总兵官,不是他娘的,一直缩在后面,给人操练新兵,给辽前,给东江镇,去输送新卒的。

    你们这些人,都是跟着老子南征北战的,咱们也都要点脸,行不行?

    今天把你们喊到这山海关关墙上,周遭都是老子的亲卫家丁,老子就想问你们一句,你们都有卵子没有?”

    “!!!”

    被自家总兵官这般一说,这帮征战沙场的悍将,一个个都挺起腰板,那怒睁的眼眸,闪烁着精芒。

    “好,还他娘的算有种。”

    看着眼前这帮悍将,满桂挎刀而立,朗声道:“半年的时间,老子不看过程,就只看结果。

    该是老子做的事情,老子不会叫你们扛。

    该是你们做的事情,都给老子硬气起来。

    三万操练好的新卒,不管你们用啥法子,都给老子把新卒募集操练出来。

    能不能给老子办到!”

    “能!!!”

    振聋发聩的怒吼声,在这山海关关墙响起,孙承宗和刘兴祚所做之事,深深的刺激到了满桂。

    他所敬仰的孙督师,能维稳好辽前局势,这满桂还算能够接受。

    可反正归明的刘兴祚,在辽南取得那样的成就,却叫满桂受到的刺激有些大。



    第一百零七章 作妖的勋戚

    

“成国公…那件事情你考虑的怎样了?”

    汤国祚面露笑意,坐在这官帽椅上,端着茶盏,看向神情凝重的朱纯臣,说道:“近期在这朝野间,受陛下独断乾纲,非要安置山陕逃难贱民的影响,可谓是反响极大啊。

    成国公,你是不知道啊。

    这些时日京畿的粮价,都暴涨了五成,若非有那劳什子的便民铺,只怕这粮价也好,布价也罢,都能翻上一番。

    这可是暴利啊,临淮侯他们都……”

    “够了,这些话别再提了!”

    朱纯臣剑眉倒张,摆手说道:“此事我成国公府,绝不参与,你若是私下想要参与,本公就当做不知道。

    但是灵璧侯,别怪本公没有提醒你。

    这安置山陕逃难的灾民事,陛下是极为看重的,你在京卫都督府值守期间,也是能够感受到的。

    要是叫……”

    “呵呵~”

    汤国祚笑出声来,放下手中的茶盏,对朱纯臣说道:“既然成国公都这样说了,那本侯不参与就是了。

    本侯哪里会不知道,陛下对安置山陕逃难的灾民事,极为看重呢。

    成国公,本侯这还有些事情,如此,本侯就先告退了。”

    言罢,汤国祚站起身来,向朱纯臣抱拳一礼,随后便转身朝正堂外走去,然在那转身的瞬间,汤国祚的脸上,露出不屑的轻笑。

    ‘这等暴利的买卖,李弘济他们都掺和了,老子想着你,觉得好处不能都落他人之手,朱纯臣,你还真够给脸不要脸的。’

    汤国祚双眼微眯,心里暗骂道:‘这银子你不赚,本侯赚,我灵璧侯府,可不像你成国公府家大业大。

    要是他娘的做好了,能赚少说十几万两银子,到时老子吃香的喝辣的,你他娘的可别眼红。’

    看着汤国祚离去的背影,稳坐在官帽椅上的朱纯臣,眸中闪烁着精芒,脸上露出轻蔑的神情。

    彼时在正堂的屏风后,外管家朱可忠走了出来,恭敬的对朱纯臣作揖行礼道:“公爷~”

    “这汤国祚都跟谁一起,要哄抬京畿粮价的?”

    朱纯臣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平静道:“还有…这个便民铺的来历,给本公查明了没有?”

    朱可忠闻言,欠身道:“回公爷的话,灵璧侯是和临淮侯、定西候他们几人,要一起暗中哄抬粮价的。

    不过灵璧侯他们,是找了京畿这边,十几个小粮商在前哄抬,他们府上的门人,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至于这个便民铺,说来也是奇了。

    小的是多方打听,可都没能查出背后的靠山,就好像他们是凭空出现一般,可他们手里的粮食,包括棉布等,却像是无底洞。”

    “这次哄抬粮价一事,成国公府不准参与进去。”

    朱纯臣放下手里的茶盏,皱眉说道:“这里面透着的古怪太多,这个便民铺,来历绝对不简单。

    本公还有些事情,要进宫一趟,你下去解决这些事情吧。”

    “喏!”

    朱可忠不敢多言,当即作揖应道。

    像朱纯臣这样的老牌勋戚,那暗地里所藏着的底蕴,是寻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对朱可忠这些家生奴,对他们而言,成国公府就是他们的天,朱纯臣叫他们做什么,那就做什么。

    ‘这便民铺…莫不是天子鼓捣出来的?’

    朱纯臣站起身来,缓步向前走去,心里暗暗说道:‘不行,这要去御前试探一番,若此事不能查明,那早晚是个隐患。

    汤国祚,既然你这般想找死,那本公就成全你吧……’

    ……

    “灵璧侯,那成国公是什么意思?”

    瞧见汤国祚姗姗来迟,焦急等待的李弘济,皱眉站起身来,开口询问道。

    在这临淮侯府的正堂,聚着六七名勋戚,此刻都齐刷刷的看向汤国祚。

    “别他娘的提了。”

    汤国祚摆手说道:“这老狐狸胆子太小了,本侯这话,还没有说完,就他娘的叫他堵住了。”

    “灵璧侯,你难道没有说,咱们控制着十几名粮商?”

    蒋秉忠皱眉道:“有这些家伙在前顶着,就算骆养性的锦衣卫,想要暗中调查,那也不可能查到咱身上,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定西候,本侯也要有机会说啊。”

    汤国祚气汹汹的坐下,端起茶盏,大口喝了起来,随后说道:“本侯都要讲这些了,却被朱纯臣骂了一顿,还警告本侯别这样干。

    想到这里,老子就觉得生气!”

    李弘济、蒋秉忠他们,眉头紧蹙起来,相互间看了起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