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赞周匆匆走来,对站于殿外的崇祯皇帝,拱手道。

    “哦?”

    崇祯皇帝闻言,开口道:“宣!”

    自己这心里,刚想着粮食的事情,分管仓场事的徐光启、孙居相,就跑到乾清宫这边,难不成是出什么事情了?

    莫不是京通二仓这边,有些地方爆雷了?

    清楚大明当前的吏治,到底是怎样的崇祯皇帝,对大明官场的态度,向来都不是很友善的。

    贪官污吏太多。

    庸官懒官太多。

    就算想要整饬大明吏治,那也唯有一步步的去搞。

    他不可能像太祖高皇帝那般,完全凭心意去杀贪官污吏,杀的金陵河都不知被染红几次了。

    明末的态势,不比明初,真杀那么多,只怕崇祯朝的大明各地,都会陷入停摆状态,那麻烦只会更大。

    毕竟自己的手里,没那么多能用的准官员。

    “拜见陛下……”

    “免礼吧,说说,有何事要向朕禀明?”

    看着徐光启、孙居相二人,崇祯皇帝开口打断道:“可是京通二仓这边,查出来什么不好的事情?”

    二人相视一眼,眉宇间皆生出忧色和凝重。

    徐光启心下一狠,向前走了数步,拱手作揖道:“陛下所猜没错,的确是京通二仓查出问题了。

    据巡察通州坐粮厅案牍,在实际巡察大运西仓、中仓、南仓,所辖的一众分仓,发现严重的偷粮、换粮,甚至空仓的情况!

    臣与孙尚书知晓此事后,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独断,故特来将此事禀明御前,望陛下能在朝下旨,严查通州仓所藏贪官污吏!!”

    (



    第五十四章 钦定三法司会审

    

“砰!”

    东暖阁内响起拍案声。

    徐光启、孙居相、韩赞周几人,下意识心里一紧,纷纷低下头来,他们都知道,天子怒了!

    崇祯皇帝眼神冰冷,神情冷厉,眸中是遮掩不住的杀机。

    “好啊,真是无法无天到极致了。”

    崇祯皇帝冷冷道:“都敢将手,伸进朕的京通二仓了。

    涉案的人,抓了没有?

    通州仓,封存没有?

    那通州坐粮厅的人,都控制起来没?

    敢做出这样的事情,定然不是某个人,某些人,就敢肆意妄为的。

    他们的背后,肯定是有人撑腰!”

    当初叫徐光启分管仓场事,孙居相负责主抓,就是清楚京通二仓的重要,所以崇祯皇帝才叫务实的高官,来具体做事。

    没成想到底还是爆雷了。

    偷粮,卖粮,甚至还有空仓。

    就徐光启所讲的,通州仓出现问题,那京仓必然也有问题,只不过查明的问题,没通州仓那般触目惊心罢了。

    “启禀陛下…涉案的一应人员悉数抓捕起来了。”

    孙居相走上前,拱手作揖道:“通州仓所辖一众仓场,悉数封存。

    通州坐粮厅那边,因此事关系重大,一应官吏悉数控制起来了。

    另京仓这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不过情况……”

    “情况没有通州仓严重,你们就不抓了?”

    崇祯皇帝出言打断道:“朕将仓场事这等紧要职权,交予你二人执掌,你们就是这样用的?

    韩赞周,去派骆……”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停了下来。

    京通二仓爆雷一事,现在不是叫锦衣卫出动的机会。

    依着朝中大臣的德性,若知晓此事的话,肯定会上疏规谏的。

    必须利用这件事情,好好整顿下朝堂,杀一批贪官污吏才行。

    “你们觉得…这件事情该怎样做?”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着徐光启、孙居相走来,沉声道:“京通二仓是维稳大明京畿,乃至天下的根本。

    现在出现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若是不追责到底,查明一应贪官污吏,那难保京通二仓再出现问题!”

    外朝的事情,若没有相应的大义,过多叫锦衣卫掺和的话,会生出很多麻烦的。

    就依着崇祯皇帝对大明官场的了解,那官官相护是很严重的,这次京通二仓查案事,便是他掌握更多主动权的契机。

    见天子这般询问,最终没叫锦衣卫插手,徐光启也好,孙居相也罢,心里都不由得暗松口气。

    若崇祯皇帝真要叫锦衣卫插手,二人还想着如何规谏天子。

    “陛下,臣以为此事干系重大,应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选派大臣,进行会审。”徐光启冷静下来,拱手作揖道。

    “此案若是能查明,将一应主犯悉数缉拿,追回被偷运的漕粮,还有他们私卖所获非法银子,那京通二仓的损失和影响,才能降到最低。”

    “徐阁老所言甚是!”

    孙居相紧随其后道:“陛下,若是有必要的话,等此案查明以后,可将一应的贪官污吏,悉数处决,以震慑宵小!”

    徐光启也好。

    孙居相也罢。

    都是传统的大明文官,对动用厂卫力量,干涉朝堂的事宜,他们的心中都是比较抵触的。

    毕竟大明法纪在这里摆着,朝堂还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在,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叫锦衣卫或者东厂跟着掺和吧。

    “两位卿家言之有理。”

    崇祯皇帝点头道:“既然是这样的话,徐卿,孙卿,你二人即刻去文华殿,着内阁研讨此事。

    选定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有司官员,负责此案,进行三法司会审。

    另告诉韩卿他们,此案朕很重视。

    限期半个月内,必须叫三法司会审查明情况,将一应的赃银,乃至是被偷走的漕粮,悉数追缴回来!”

    “臣等领旨!”

    徐孙二人当即领旨,在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后,便匆匆离开东暖阁,朝着文华殿方向赶去。

    毕竟这是天子御极以来,京通二仓首次爆雷,且天子还对仓场事明确了各项新谋划,由此可见天子对京通二仓多重视。

    倘若此事不能处置好,真要叫厂卫介入的话,那不知会在朝堂之上,会引起怎样的风波和动荡。

    “韩赞周,你觉得三法司会审,能查明此事的真相吗?”

    看着徐孙二人的背影,崇祯皇帝看向忐忑而立的韩赞周,开口道:“通州仓事态这般严重,必然是牵扯到朝中官员了。

    你觉得韩爌他们,所选定的主审大臣,会将这些官员也牵扯进来吗?”

    “皇…皇爷,奴婢觉得,此事若是真叫朝中大臣,来主抓审案之事,只怕…怕他们,并非会将事态扩大。”

    韩赞周踌躇再三,拱手作揖道:“京通二仓出事,必然跟户部有关系,甚至还可能牵扯到兵部、工部等。

    要是越查越多的话,那他们必然会担心触怒皇爷。”

    “看来徐卿、孙卿他们,都没有你将此事看得透彻。”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说道:“韩赞周,你即刻赶赴锦衣卫,向骆养性传朕的口谕,命其抽调人手,暗中调查此事。

    锦衣卫沉寂到现在,也增扩了不少旗校吧,这把利刃,是时候再叫他们饮血了。

    告诉骆养性,若此案他不能查明真相,那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别想着再做下去了。”

    “喏!”

    韩赞周当即领命。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责任,逃避真相,纵使是知道事实真相,也想尽办法避开这些。

    现在大明朝堂,包括大明官场的问题,就在于此。

    天津撤卫设州一事,到现在还有一些风波,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崇祯皇帝就打算用京通贪污案,来杀一杀文官的锐气了。

    作为大明的皇帝,在某些方面,所掌握的政治优势,还是极大的,毕竟内廷和锦衣卫这边,都被崇祯皇帝调教出来了。

    有他先前所做的那些事情,作为震慑,内廷也好,锦衣卫也罢,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必然是要好好当差办事的。

    (



    第五十五章 小成

    

骆养性心情很差,坐在官帽椅上,眉头紧蹙着,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

    ‘天子所下旨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差事啊,一个袁桉,叫锦衣卫成了文官的公敌。’

    ‘现在京通二仓又出事了,还叫锦衣卫秘密排查,这要是三法司会审,没有达到天子的要求,那锦衣卫就要站出来了。’

    ‘若是这般的话,那又不知该牵扯到多少人,又有多少官员,将会被抓起来啊,真是难办啊!’

    心乱如麻的骆养性,眸中闪烁着精芒,神情变得坚定起来。

    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若是想坐的稳当,离开了谁都成,唯独不能离开大明天子!

    “来人啊!

    ”

    骆养性朗声道:“叫曹同知他们,即刻来见本指挥使,有大桉要办!”

    “喏!”

    公事房外,响起应诺声,沉寂许久的锦衣卫,又将亮出獠牙,扑向朝堂!

    当初督办袁桉,解决了不少官员,极大的震慑了朝堂,这叫锦衣卫上下,不少人都得到恩赏。

    升迁的升迁,赏银的赏银。

    御赐的斗牛服、飞鱼服,更是赏了数十众。

    对崇祯皇帝而言,像这些身外之物,该赏就要赏,不能吝啬,想要叫锦衣卫成为手中的刀,就要时不时的喂块肉。

    跟御极登基之初,厂卫被搁置到一旁,那皇权在所难免的,就被朝中的文官限制不少。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锦衣卫增扩不少旗校。

    东辑事厂再度崛起。

    特设的大内行厂、西辑事厂,都肩负着极重的职责。

    崇祯朝不是没人可用。

    只是先前的崇祯皇帝,厚此薄彼,本末倒置,过于信任和倚重朝官,导致自己陷入到被动态势下。

    “皇爷…眼下大内行厂这边,所督建的纺织厂、织布厂、成衣厂等,都在加紧建造中。”王承恩神情严肃,看向崇祯皇帝说道。

    “尤其是京畿一带的皇庄,都修建了相应的火窑,以烧制青砖、红砖等,最迟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厂就能全部竣工。

    到时组织起来的一众匠户,就能忙碌起来,仅各地开设的便民铺,就能确保纺出的棉纱,织出的棉布等,不会出现积压的情况。”

    “这件事情要盯好,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崇祯皇帝点头道:“赚取银子是次要的,具备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能力,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日后国朝这边,有关北疆各地的军服、战袄等事宜,朕会逐步形成规矩,着内厂来具体操办。

    看看现在的官场风气,都败坏成什么样子了!

    拨发再多的银子,能否落实到实处,那都是不好说的事情,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由朕来解决这些事情。”

    吏治腐败的官场风气,不是朝夕所能逆转的,这要抓一批批贪官污吏,大老虎要打,小苍蝇要拍,办成一个个铁桉,这样才能震慑朝堂,震慑大明官场!

    京通两仓的贪污桉,崇祯皇帝很重视。

    他要拿涉桉的一众官吏脑袋,来好好告诉大明的官员,敢把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那就等着被砍脑袋吧!

    “皇爷放心,内厂这边定会做好这些事情的。”

    王承恩欠身道:“除了现有建造的这些厂,第二批谋定的那些厂,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