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范永斗这帮叛贼,那也能拿来做做文章了。

    文官势力庞大,勋戚不作为,好啊,那朕就拿你们开开刀,还把事情办的漂亮,叫人找不到任何能泼脏水的机会!”



    第五十二章 你们是朕的肱股啊

    

作为崇祯皇帝所器重的将校团,除去派往陕西治下的周遇吉、陈继盛等人,像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孔有德这些人,那都是能力极强的虎将悍将。

    忠诚这种东西,是能通过精心做出的恩赏,包括一些行为表现,来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毕竟不是谁天生就是反贼。

    若非是被逼到绝境上,前面没有任何路可走,为何要背叛正朔的大明呢?

    “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当乾清门那边传报,以周遇吉为首的众将校,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带领下,赶到乾清宫这边,崇祯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神情间流露出喜色,快步朝殿外走去。

    “沙沙……”

    在乾清宫这边,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以曹文诏为首的众将校,紧跟在王承恩的身后,快步朝着东暖阁方向走去。

    “哈哈,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崇祯皇帝的声音,叫曹文诏、左良玉这帮虎将悍将,心里一震,不少都看见天子,竟从东暖阁那边出来,在众多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朝他们走了过来。

    这怎么得了啊。

    见到此幕的众人,纷纷绕开王承恩,快步朝崇祯皇帝跑去,行进间,一个整齐的队列,便出现在崇祯皇帝的眼前。

    “砰!”

    “哗~”

    在道道声响下,由曹文诏带队的将校团,挺拔而立,向崇祯皇帝行礼喝道:“末将等…拜见陛下!”

    “好,好,快免礼。”

    崇祯皇帝摆手说道,走上前,拍拍曹文诏的肩膀,锤锤左良玉的胸膛,对孔有德笑着点头……

    这队列中的每一位虎将悍将,包括几名勋戚子弟,崇祯皇帝都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黑了,也瘦了。”

    再度走到队列前时,崇祯皇帝轻叹道:“这次叫你们奉密诏行事,真是苦了你们了。”

    “愿为陛下效死!”

    “愿为大明效死!”

    被天子闹这么一出,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哪一个不是面露动容,强压激动的怒吼起来。

    自从他们被天子特召进京,更被选进西苑讲武堂,参与进修,并完善讲武堂的各项培训制度。

    一开始在他们之中,不少人的心中,是揣揣难安的。

    尤其是像陈继盛、毛承禄、孔有德这些原东江一系的,生怕这是个圈套,想对他们做些什么。

    但是在进京了以后,崇祯皇帝的种种表现,包括一视同仁的态度,叫陈继盛、毛承禄他们,多少都有些羞愧。

    “走,朕叫尚膳监那边,给你们准备了膳食。”

    看着眼前的众将,崇祯皇帝挥手道:“有什么话,等你们吃饱了再说,这一路赶回京城,只怕肚子里都空了吧。

    今天在这乾清宫,可没什么规矩,咱们君臣间,好好聊聊。”

    想笼络武将的心,可远比笼络文臣简单多了。

    对他们好。

    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赏罚分明。

    不偏袒。

    只要能做到这些,就依着崇祯皇帝加持的天子光环,除了像祖大寿那种准军阀外,其他的武将,都会拜倒在崇祯皇帝的脚下。

    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大明武将的官场地位,社会地位,其实都是比较尴尬的存在。

    一个官阶很小的文官,站在堂堂总兵官面前,或者副总兵官、副将面前,都能表现出倨傲的一面,甩脸子就更正常了。

    大明文官的嘴能杀人,那可不是吹嘘之言。

    被天子这般恩遇,叫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那一个个没有不激动的。

    尚膳监所准备的饭菜,很朴实,都是能填饱肚子的,像他们这些领兵打仗的将领,吃山珍海味,跟吃家常便饭,是没有挑剔的。

    只是在乾清宫的正殿,吃这顿家常便饭,那就显得格外不一样了。

    ‘幸好内廷这边,被朕完全掌控,不然若叫那帮文官知道,在乾清宫正殿,宴请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那不知会在朝堂引起怎样的风波。’

    看着吃完饭,整齐站立的一众将校,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心里却暗暗说道:‘不过这些做起来,都是值得的。’

    “诸卿,此次你们的表现,极佳。”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曹文诏他们,开口道:“所奉朕的密诏,替国朝铲除掉一大隐患,你们所立下的功勋,朕都在心里记着。

    等到西苑讲武堂完成考评,在场的每个人,都将会被朕授予官职,前去朕最需要你们去的地方,多多替朕分忧。

    不要羡慕周卿他们,被朕谴派到陕西参与平叛,眼下国朝这边,需要用兵的地方很多。

    你们都是朕的肱股啊。

    陕西那边,有周卿他们,还有所领的勇卫营,足够了。

    以后京畿这边,辽东那边,朕都需要你们,来扛起重担,这样朕在京城御极天下,才能心安。”

    关于周遇吉等将校,被天子外派到陕西一带平叛,还统率着最精锐的勇卫营。

    要说曹文诏他们,这心里没有些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同样都是讲武堂的一员,虽说是袍泽,但是吧,那内心深处的好胜欲,还是难免叫他们生出些想法。

    当然也仅仅是想法罢了,至于别的,还真没有。

    不过崇祯皇帝当着他们的面,讲了那么多,这叫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他们,包括孔有德这些人,那一个个内心深处,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原来在天子的心中,都这般重视他们啊。

    “愿为陛下效死!”

    “愿为大明效死!”

    这两句在西苑讲武堂,每天都要喊的口号,此时此刻,也恰恰能体现出他们的内心感受。

    “要恩赏的官职,包括要赏赐的银子,朕都先给你们记着。”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曹文诏他们走去,朗声道:“等到西苑讲武堂考评之事,该是谁的,那就是谁的。

    去吧,都回西苑那边,好好休整一日吧,等到考评的时候,朕希望你们都能拿出自己的真实水准,朕希望你们这些虎将悍将,能扭转我大明颓废的军威!国威!”



    第五十三章 风起通州

    

曹文诏他们走了,满怀着斗志离开乾清宫,准备回他们阔别已久的西苑讲武堂,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要大干一场。

    天子的期许。

    天子的认可。

    叫他们不想虚度光阴。

    奉密诏远赴宣府镇,又赶赴山西治下,展开除贼的行动部署。

    这段特殊的经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极大的触动。

    边镇地带的种种不好、艰辛、难处。

    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该凌迟的八大贼。

    那一幕幕浮现在他们脑海中,便叫他们想尽快在讲武堂毕业,能像周遇吉那般,被天子恩准独领一军。

    “这帮虎将悍将,看起来斗志高亢啊,朕果真没有看错他们。”

    看着离开的众人背影,站在乾清宫殿外的崇祯皇帝,面露笑意道:“等他们在西苑讲武堂,完成肩负的使命,就能替朕做更多的事情了。”

    “皇爷慧眼识珠,简拔这些虎将悍将,实属我社稷之幸,大明之幸啊。”

    王承恩微微欠身,笑着说道:“奴婢相信,有这些虎将,供陛下驱使,我大明军队颓废之势,定然能一扫而空的。”

    “哈哈~”

    王承恩的这番话,引得崇祯皇帝大笑不止。

    改变整个大明军队的风气,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

    能将拱卫京畿的三大营,蓟密永三协的各部,东江军,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等部,都逐一的整饬定编下来,那他就满足了。

    等到西山的武备院,会同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能建立起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研制新式火器火炮,并实现真正的量产。

    那靠着整饬定编的这些军队,力压肆虐辽东的建虏,镇压流窜山陕的流寇,就断然不是问题了。

    “王伴伴,眼下内帑这边,有多少银子了?”

    崇祯皇帝撩撩袍袖,看向王承恩说道:“既然朕的内帑充沛,那给武备院、天津造船厂等处的银子,也该多调拨一些了。”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抄家抄出的银子再多。

    若不拿着它们用起来,筹建受自己掌控的产业,夯筑受自己掌控的根基,那一点作用都没有。

    “皇爷,算上曹文诏他们,押解回来的银子,粗略估算下来,内帑所存有三千一百多万两银子。”

    王承恩想了想,开口说道:“有许多银子的成色不好,还需重新融化定银,这火耗就会有些大。

    另外方太监所领的西厂,能处理好诸多事宜后回京,内帑这边的银子,只怕还会增加很多。”

    服侍在天子身边这些年,王承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亦是第一次见到内帑,能存储这么多银子。

    有了这笔体量庞大的银子,那大明就算遇到再多的问题,自家皇爷都能从容应对了。

    “王伴伴,有几件事情,朕要你即刻去办。”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说道:“一,询问武备院、农科等处,现有所做事宜进度,朕要追加内帑银子。

    二,着内厂依据所辖皇庄,在北直隶治下所在府州县,围绕那些皇庄,兴建水利设施具体耗费,朕要先行在北直隶治下,改善部分河道淤堵情况。

    三,内厂所定的诸厂建设,要加快相应的建设速度,倘若银子不够的话,就按照规矩流程申报银子。

    四,加快推进便民铺、车马行的筹建进度,此事朕划拨三百万两银子,专事专办,必须尽快落实到位。

    五,从内厂筛选一些可靠忠诚的宦官,给朕赶赴东南沿海一带,拿银子聘用西洋造船的匠户,悉数带回到天津造船厂,另给造船厂那边,追加五十万两银子。

    暂时就这么多吧,尽快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做好监察事宜,哪一项有进展了,及时向朕通禀。”

    “喏!”

    王承恩当即领命。

    有了银子的崇祯皇帝,出手阔绰了,办事效率快了,就算不用外朝的国库,他谋划的诸多事宜,也能稳步推进下去了。

    一个背叛大明,暗通建虏的八大贼,就能查抄出这么多的银子,还有众多的田产、古董字画等。

    那遍布在大明治下的官绅、地主等群体,包括就藩各地的宗藩势力,又窖藏着怎样惊人的财富呢?

    粮食!

    交代完这些事宜的崇祯皇帝,第一反应,是尽可能多的储存粮食,甚至到海外购进粮食,以应对崇祯三年会出现的灾情。

    能解决钱、粮这两个重头,叫忠诚于自己的良臣干将,在各自的位置上,能落实自己的各项政策,那大明的局势就不会乱。

    “皇爷…徐阁老,孙尚书,于乾清门求见。”

    韩赞周匆匆走来,对站于殿外的崇祯皇帝,拱手道。

    “哦?”

    崇祯皇帝闻言,开口道:“宣!”

    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