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生命的觉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文


………………………………

作者简介

    嘎玛仁波切(祖古颜班·希热将参)一九六八年生于川藏马尔康县。自幼跟随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学习,具语言及翻译才华,精通显密教理,获上师颁授

    “堪布”学位。此外,被宁玛巴噶陀寺莫扎法王认证为玉扎宁波译师、噶陀寺祖师丹巴德协三大闻法顿悟弟子之一希热将参的转世。

    现任宁玛巴昌列寺(位于川藏马尔康县)住持。仁波切从青少年时期,即开始弘法利生事业,至今持续不辍,诸如兴建及管理佛学院、资助其他寺庙及修行者、扶建藏区希望小学及敬老院、指导弟子创立慈善团体、多次参与抗震救灾,同时马不停蹄至各地传法,终年无休。

    其所带领的僧俗二众团体,亦长年致力于护持佛法及利益大众的事业。

    仁波切尤其重视知行并重的佛法教育,深感唯有从教育扎根,才是长远利众的良方。

    二十多年来,仁波切管理襄助的几所佛学院,已培育出众多优秀的僧才,亦曾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美国等各地,系统性传授佛法。

    近年来,常深入偏远藏区传授教法,利益广大有缘者,影响深远。此外,仁波切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全额学杂费,至今已累计数千人;且每年皆增加数百人,而为数众多的受益学生;也已进入社会,获得良好工作。

    有感于佛法博大精深,一般人难以掌握其核心脉络,而误认为佛法与真实生活是疏离对立的,故仁波切针对现代人的需求,以贴近人心与生活的语言,讲述佛法与生命密不可分的精要,使有缘者能从佛法中;真实受益。

    著作亦多次登上畅销排行榜,深获读者推崇。
………………………………



    轮回的征途中,我们一次次漂泊,一次次迷惘,心无定所地挣扎着、努力着、愤慨着、悲戚着、偶尔欢笑着,但多数都是愁楚而过。

    深陷轮回的我们,就像一个个梦旅人,偶尔清醒,又时时昏沉。我们看不清自己在经历一场梦,还是在表演一场戏,但是总觉得那么真实却又感觉一切都捕捉不定。

    我们的心总觉得很累,无论是物质富足还是匮乏,无一例外地觉得累。

    我们也觉得很苦,总是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可就是有很多的烦恼纠缠不清,使情绪难以掌控。

    我们也总感叹命运的不公,无论是何种角色,都在怨叹自己有不为人知的艰难和苦楚……其实一切都是公平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

    “心”生病了,我们被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傲慢、嫉妒等习气侵蚀着,并把自我本善的心灵围困在了

    “我执”主导的怪圈里。于是我们彷徨、忐忑、恐惧……一次次想要突围,却找错了方向,以为通过巩固自我就可以找到摆脱痛苦的方法,可惜路走错了。

    时间就这么在流逝,我们的生命也在一天天大步向前,或许我们还是没有找准生命价值的方向,但轮回中有一个重磅信号就是无常,它不会等到我们准备好了再来突袭,无常随时会来,我们的生命也会随时终止,紧迫地说,时间由不得我们一直去试去追去争夺,方向错了,苦楚还是会继续,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心头之苦,那就需要换种方式,从唤醒生命的觉知开始……
………………………………

卷一 人间浮世绘


………………………………

前世的所为就是今生的印记

    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已经漂流了很久,每个众生在不同时期所遭受的痛苦我们都经历过,但健忘是人最大的毛病,所以我们对于自己曾经的所受所感都已经淡忘了。

    有些人会说:“轮回如果存在的话,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不知道是很正常的,刚刚过去的十分钟内你到底想了多少件事情,现在你记得吗?

    如果连刚刚过去的十分钟内你思维的内容都不记得,那么你还认为自己可以回忆到前世吗?

    如果说有轮回,那什么又是致使我们轮回的动力呢?是因果定律,它不定时地都在回旋着。

    前世一切善恶之行,都是我们今生依稀的印记。因果对于我们就像一面明镜,前世所种的一切因,在今生都会清晰显现,它也是决定我们获得痛苦或快乐的筹码。

    那么因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由我们的五毒(贪、嗔、痴、慢、疑)的业力习气与心生烦恼造出来的。

    我们常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如此之多的方便法门都是为了让我们寻找到对治自己习气,适用于调伏自己烦恼的修学目的而产生的,也是希望我们能更好地明白在这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中,什么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又有什么才是值得真正去追寻的。

    谈到佛法的修持,必须要强调的是内观、内省、内修。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佛法是教你怎样看别人或是挑剔别人的不足,它的善用是要我们来反观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一切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

    这是所有佛法都强调的。佛法传达的精神,是教导我们遵循大成就者们一切慈悲喜舍与断恶修善的念行。

    慢慢体悟慢慢实践,从而让智慧慈悲慢慢增长。用佛法来观照和对治我们的习气也是一样,并非一刹那就可以完成的。

    用心学,慢慢对治它,终究是可以做得到的。刚开始我们可以练习提醒自己这件事能做、那件事不能做,慢慢地我们会约束自己;我们的善念如果可以随着菩提心增长,就有能力对治贪嗔痴等五毒。

    这所有一切都是靠菩提心。讲到发菩提心、对众生的慈悲博爱,我们都有一张嘴会讲,真的要做到却是很难。

    学会时常提醒自己,时常观察自己的心念言行,点滴的观修积累可以逐渐免除因贪嗔痴等习气对我们产生的困扰,这样检讨自己,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像佛菩萨一样把烦恼从根中消除掉。

    今生清净的因会带来来世清净的果,如果生生世世都有清净的因,那么我们就容易接近佛菩萨的心了,因为诸佛菩萨们有慈悲的心念,博爱众生,所以他们永远都是快乐的代言人。

    要知道,身为凡人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被太多的烦恼习气所困扰,心没有定力。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都会心生不满、愤愤不平。就如:人常常会嫉妒别人,有人学问非常好,我们会嫉妒;有人相貌堂堂,我们也会因自己不如他而嫉妒;看别人的财产特别多,自己没有,会羡慕,然后产生嫉妒。

    我们会从任何角度比较,只要我们不及别人一点点,就会产生嫉妒,心里会很不舒服,这种羡慕嫉妒恨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痛苦。

    所以大家常常觉得心中很烦啊!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最近怎么这么烦?”

    “什么事情都这么不顺?”其实根源很简单,就是你的嫉妒心在作怪。这就是我们不懂因果的道理,每个人今生所拥有的都不是靠攀比能平衡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每个人过去种下的因果而已。

    倘若知晓这些道理,再来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那么生活中就会减少很多的烦恼,也会遏制更多的恶念滋生。

    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的内心常被这些像网一样的烦恼习气笼罩着,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情绪从这里面解脱出来。

    有什么解脱方法呢?心病还要心药医。这就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从佛法中去寻找离苦得乐的源动力。

    无论我们今生的一切是具足福报的显现还是缺少福德的明示,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去纠结对与错,少与多。

    路要向前走,前世因今生果,来世果就是今生的因。当缘分具足时,及时地断恶修善,警示自我,行于当下,用正思维、正念力、正能力去过好每一天,因为时间不会倒退,只会流逝。

    曾经我们错过了,那现在就不该忙于追悔,而是需要修正自心举步向前。
………………………………

打开心扉,快乐生活

    从佛陀教导的十不善里面,我们知道杀生、偷窃、邪淫、饮酒,乃至恶口、挑拨离间、绮语等等,这些行为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人会因为习气、业力或是欲望使然促成这些恶行,但是行为的结果通常都会使我们变得非常痛苦。

    从轮回的本质来看,生命体的发展过程经历生、老、病、死,最后只有一个苦字能总结。

    但一般人为什么不理解,也不知道苦的根源在哪里呢?因为无明。正是因为无明,我们不知道人到底为什么而苦。

    许多人天天都在烦恼,烦恼工作不顺,烦恼钱财不够,烦恼家庭不和,烦恼小孩不听话,烦恼儿女不孝顺等等,好像一天到晚都是活在烦恼与抱怨中……我们时常抱怨社会,抱怨学校,抱怨周边的人,抱怨一切事,可是很少有人抱怨自己啊!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只要发生错误就是别人的过错,可是有人要是指出我们的错,我们就很不高兴;别人做得不对,我们不高兴;自己做对了,但是别人不认同,我们更不高兴。

    有时候明知道别人的赞美不一定是真的,但自己听起来就是很舒服。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就很不开心;一旦得到了,又怕失去。

    人就是这样害怕改变,自己却又善变。没有财产,就觉得拥有财产有多好;没有挡风遮雨的,就想到拥有一栋房子该有多好……延续下去,慢慢就会这样想:这些是生活的必需品,有了这些,我就有安全感。

    问题是,一旦拥有之后,希望就开始增加了,变成

    “有两栋房子该有多好”,延伸到

    “最好美国也有一栋,加拿大也有一栋,世界各地都有一栋更好”。事实是,这就是人的一种贪婪!

    那么多的房子,真正想去住,也没有那个时间啊。人想要的实在太多了,真正需要用的却是少之又少。

    其实一切问题的根本不是我们的努力必须要追赶上物质的数量,而是欲望的膨胀压根就是无法计量的。

    那么拥有物质和财物是不是个错误呢?不是的。一个人能够拥有,是他的福报,但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现在拥有多少、还可以拥有多少、能用到的又有多少。

    这样一仔细思考,会发觉人生真正需要用的财物并不多。你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有一辆代步的车子,一日三餐吃得饱,其他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因为我们的贪婪心一直在作祟,所以总觉得不快乐。一旦世面不景气,经济能力下降,跟以前相比较,就觉得

    “现在怎么这么惨”。过去景气的时候,我们一日三餐吃得饱,现在不景气,照样还会吃得饱饱的。

    人一定要有最基本的经济能力,而如果过度贪婪执著,就会因为得不到而痛苦,这样发展下去的最终结果是不值得的。

    所以,有时候放轻松点,我们努力工作,能拥有多少并不重要,要能知足常乐才是最好的!

    一个人无论你的现状如何,通过努力之后得到改善的程度是大还是小,关键的是要去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因为这些无关乎别人,都是我们自己因果的兑现。在一个大的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