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个建议,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对秦王而言,虽然他也能看出来王世充是个更难啃的硬骨头,但一来秦王本来就是谁都不服的性格,不存在任何的畏难情绪;二来当时刘武周还没有主动进犯晋阳。
    也就是说,齐王主动要求去防守晋阳、稳固后方,在众人看来,是很有可能无所事事的。
    万一刘武周和宋金刚没有来打晋阳呢?
    即便齐王主动去打,在自家地盘上的刘武周和宋金刚也不见得比王世充好打。
    毕竟刘武周此时背后还有突厥人的势力,被封为“定杨可汗”。
    就这样,齐王和秦王一个往北、一个往东,各自为梁朝向不同的方向扩张。
    ……
    再度回到晋阳,李鸿运感慨万千。
    我齐王又回来啦!
    到目前为止,晋阳可以说是李鸿运在这个挑战中最熟悉的地方了。
    第一次扮演齐王就是在这里据守坚城、打退了刘武周的进攻,并成功坚持到了秦王的到来。
    但这次,他不能再依赖秦王了。
    因为想要在玄武门之变中赢下来,就必须确保每一场硬仗都是自己亲自来打,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足够的威信、组建一个足够强大的班底。
    要全靠自己的力量打赢刘武周,有点难度。
    因为此时的战争已经不能再按照剧本上来演了。
    剧本上齐王丢了晋阳,以致于整个河东全部沦陷,而秦王不得不与宋金刚对峙于柏壁,坚壁清野、相持了三个月,这才等宋金刚因为军众饥饿逃亡而乘胜追击,一战胜之。
    但此时李鸿运总不能先把大军撤到柏壁再开打吧?
    打仗的地点不一样,对付的敌人也不一样,肯定就没法抄标准答桉了。
    不过李鸿运也有办法。
    首先,虽然不能完全照抄,但战略思想是一样的。
    根据史料分析,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后勤辎重不足。
    史料记载,他们作战的过程中不会携带太多的辎重,而是就地掳掠、因粮于敌。
    也就是说,部队的战斗力是有的,但也就抢粮食的时候比较勐,一旦抢不到,全军就只能挨饿。
    所以,坚壁清野的打法仍旧是有效的。
    李鸿运完全可以依靠晋阳城以及周边的据点来死守,这比秦王在柏壁的防守条件更好。
    其次,李鸿运发现自己在之前的环节中立下的功劳越大、对历史的改变越多,就越容易拿到比较好的天赋技能。
    比如在打赢了薛仁杲之后,他就成功拿到了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天赋。
    【丁·用兵如神(金色):在天赋“排兵布阵”的基础上获取该天赋,你可以自然掌握进阶的行军布阵策略,达到一代名将的统兵水平。继续获胜,将有机会抽取“兵仙再世”天赋。】
    之前李鸿运是在随着秦王扫荡长安周边的时候,因为没看到其他更好的选择,于是顺手拿了“排兵布阵”的这个天赋。
    之前李鸿运一直觉得这个天赋有些积累,虽说是个金色天赋吧,但也只能将水平拔高到“宿将”的水平。
    这也还是不能保证必胜啊!
    之前的刘文静、殷开山,那也都算是宿将,对上薛举还不是直接一波狂送。
    但现在李鸿运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后续还可以升级的。
    排兵布阵、用兵如神、兵仙再世,这是三个可以进阶的天赋,拿了前面的才能刷到后面的。
    所以,李鸿运现在的领军水平是“一代名将”。
    不如秦王,毕竟秦王应该是“兵仙再世”的那个级别。
    但李鸿运在提前看过剧本、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对付对付这些割据势力,问题还是不大的。
    再次返回晋阳,李鸿运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对于整个河东的掌控力明显提升了。
    他不再是那个在街上射猎百姓、搞得民怨沸腾的熊孩子,而是正儿八经领兵打仗威风凛凛的齐王。
    更何况这次他手下还带着从薛举那边带过来的宗罗睺等勐将。
    于是,这次李鸿运没有再死守晋阳,而是进兵榆次,与驻扎在榆次北方黄蛇岭的刘武周对峙。
    亲自带人侦查地形,同时坚壁清野,时不时地派出骑兵去袭扰粮道。
    咦,怎么既视感这么强烈?
    没事没事,问题不大,反正能赢就行。
    在刘武周刚刚南下的时候,军报就已经传到了长安。
    梁高祖第一反应显然也是惊了一下。毕竟刘武周此时依托突厥,实力不弱。
    秦王面向东方的洛阳,那边的王世充虽然实力更强,但长安毕竟在关中,一路上有各种险关可以作为阻碍。
    王世充想要打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北边就不一样了,虽然晋阳也是固若金汤,可一旦周边各个县陷落,晋阳变成孤城一座,周边的大片范围就都有可能会沦陷。
    不过,随着之后的战报接连送来,梁高祖放心了。
    我担心什么,我又不是只有秦王这一个开挂的儿子,还有一个开挂的儿子在北边呢!


第324章 哪来的突厥骑兵!
    再战刘武周,李鸿运信心满满。
    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他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运筹帷幄。
    然而剧本却并未完全按照他想象中的发展。
    刘武周派出手下尉迟敬德前来挑战,李鸿运还是按照秦王的路线,坚壁清野相持,同时派出手下游骑兵去袭扰刘武周的粮道。
    然而,尉迟敬德带着刘武周的骑兵,把李鸿运派出去的骑兵一顿暴揍,宗罗睺仅以身免。
    李鸿运很无语,什么情况!
    这尉迟敬德未免也太虎了!
    对于到底如何逮住尉迟敬德,李鸿运毫无头绪。
    他只好又去看了一遍秦王收服这张ssr门神的关键战役:美良川之战。
    在原本的历史中,秦王本来驻扎在柏壁与刘武周大军对战,同时夏县的吕崇茂反叛,于是梁高祖又派出永安王前去讨伐吕崇茂。
    结果没想到吕崇茂向刘武周求援,尉迟敬德率军南下,而永安王因为疏于防范,在夏县被打得大败,包括永安王和工部尚书在内的重臣全部被俘。
    整个夏县的梁军重兵集团灰飞烟灭,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从其他战场抽调的梁军。
    此时梁军处于全面劣势,驻扎柏壁的秦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消极防守,抽出一部分兵力南下蒲州、重建防线,要么是主动进攻。
    主动进攻的风险自然是很大的,因为此时他手中的兵力也就是三万人左右,如果再分兵南下,万一宋金刚突然调集重兵全力打过来,柏壁也被突破,梁军的局势就全面崩盘了。
    但消极防守的话,显然前景也不会太好。短期内不会出问题,但却做不到扭转颓势。
    于是,秦王选择主动进攻。
    他并没有贸然地莽上去,而是算准了尉迟敬德要返回与宋金刚会师,一定会走美良川。
    于是,秦王在美良川设下伏兵,由殷开山、秦叔宝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压制尉迟敬德,并在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两千余级,梁军重新夺回了之前夏县惨败被夺走的大量战俘、辎重。
    自此之后,尉迟敬德可以说是见一次就被秦王吊打一次,直到刘武周大势已去,他也只好投降秦王,并受到重用。
    分析一番之后,李鸿运陷入了沉默。
    从秦王给出的标准答桉来看,要干掉刘武周,就要先干掉宋金刚;要干掉宋金刚,就要先干掉尉迟敬德。
    怎么干掉尉迟敬德呢?
    不仅要准确地埋伏他,而且还要有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对他进行压制。
    因为尉迟敬德自己就是最顶尖的骑兵将领,只让一个人去埋伏他并不稳妥。
    秦王派出的是两名顶级骑兵将领,殷开山和秦叔宝。
    但是问题来了,这两个人现在都不在李鸿运的手下……
    而且李鸿运也不可能再在美良川埋伏尉迟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线中,他没有弃守晋阳,所以双方的战线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了。
    “看来想要收服这个门神,还是得我亲自出马……”
    刘武周是必须要拿下的,否则李鸿运根本无法从秦王手中抢到讨伐王世充的机会;尉迟敬德也是必须拿下的,这个人在玄武门之变中将会发挥关键作用,不能将他拱手让给秦王。
    李鸿运看向地图,此时他的大军同时占据着晋阳和榆次,这两个地点分别在黄蛇岭的西方和南方,隐隐呈现出包围之势。
    而且晋阳和榆次都是经营许久的据点,城防比较靠谱。
    但黄蛇岭地势较高,所以居高临下,也比较有优势,贸然仰攻绝非良策。
    所以,谁主动进攻都讨不到好处,双方长期对峙已成定局。
    可是对峙过程中,双方也会不断派出骑兵互相袭扰,此时李鸿运手下并没有能必胜尉迟敬德的骑兵将领。
    即便是李鸿运亲自出马,也未必就能有必胜尉迟敬德的把握。
    最好还是像秦王那样,在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和手下最能打的骑兵将领,一战给他彻底打服。
    此时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是哪里呢?
    李鸿运继续沿着地图,向西北方向看。
    从此时的版图上看,梁朝显然占据着最大的地盘,而刘武周的根据地马邑则是在晋阳的正北方。
    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袭扰粮道,也可以……绕后突袭!
    秦王在柏壁之战时,就是这么打的。
    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敬德之后,梁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涨。手下人纷纷劝说,希望他立刻与宋金刚决战。
    但秦王却拒绝了,并说宋金刚连战连捷、兵锋正盛,此时还不到决战的时候。
    他派出将领向西跨过吕梁山,直插介休、孟门关,隔绝了宋金刚的粮道。
    一直僵持到宋金刚粮草不继、军心溃散,这才果断出击,狂追数百里,一战而定乾坤。
    所以,李鸿运自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此时他的战线虽然整体北移,双方对峙于晋阳、榆次,但李鸿运同样可以越过吕梁北上,迂回到刘武周、宋金刚的大军后方,尝试着隔绝他们与马邑的后勤粮道。
    从地图上来看,秦王对峙于柏壁的时候,宋金刚的补给线更长,粮食消耗更快,所以这种方法更容易奏效。
    而李鸿运此时对峙于晋阳、榆次,刘武周、宋金刚的补给线就短了许多。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没有经历过晋阳大败,他手上的兵远多于秦王,人数上占据优势。
    而且,马邑是刘武周的老巢,在进攻时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到时候宋金刚极有可能派遣尉迟敬德回去救援,而在路上伏击尉迟敬德,就有可能一战而胜之!
    确定了计划之后,李鸿运立刻开始谋划。
    此时他已经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所以对着行军地图排兵布阵,一切都顺畅无比。
    所谓兵法,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在细节。
    把孙子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因为一般人掌握再多的军事理论也根本用不到实战中,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但现在李鸿运有了天赋加持,谋划中的种种细节全都烂熟于心,各种应急状况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于是,他留下主力大军镇守晋阳、榆次,坚决不出战,而自己则是亲率一支偏师,越过吕梁山脉,长途奔袭刘武周的大本营马邑。
    第一次进展不顺利,但没关系,李鸿运还可以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