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歌猜测,此时自己便要想办法去复刻郑畋当年的操作了。
    只是看向面前的天赋技能,楚歌却有些迟疑了。
    “默认自带三个金色天赋技能,‘鼓舞士气’和‘绝处逢生’这两个技能,都很有用。
    “绝处逢生可以让角色在绝境状态下爆发极限,而且不仅是对武者有加持,对文人也有加持。
    “至于鼓舞士气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一个万金油的技能。
    “这次刷新了两蓝一金的天赋,而且都是戊、丁等级的天赋,可以说是相当给力了。
    “只是这个戊级金色天赋,却有些没用。
    “排兵布阵,可以让我自然掌握基础的排兵布阵策略,达到一般宿将的水准。
    “如果是一个完全不通战阵的玩家,拿这个提升很大。但我本来也懂行军打仗啊,不需要这个……
    “如果是直接提升打仗能力的天赋,倒是可以考虑。
    “观察入微似乎用处不大,那么,康慨陈词可以搭配‘鼓舞士气’来使用,应该是用处最大的天赋了吧?”
    楚歌一番分析之后,在“康慨陈词”的天赋卡牌上轻轻一点。
    郑畋是个文人,所以拿战斗类天赋用处不大。
    排兵布阵确实无愧于金色天赋,可以直接让一点不懂军旅之事的玩家也能达到宿将的水平。但对于楚歌、赵海平这样本来就懂打仗的玩家,意义就不大了。
    除非这技能可以继续提升领兵能力,直接将他们提升到韩甫岳、邓元敬将军的那种水平,那就很值得一拿。
    所以综合分析,还是康慨陈词更有用。
    因为郑畋之所以能打赢黄仙芝,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于他有多能打,而在于他成功地说服了手下的诸将和各地的节度使,让他们能够发兵围攻黄仙芝。
    光靠他凤翔节度使手下的这些人,是不可能打赢的。
    ……
    选定天赋技能之后,周围的场景快速变幻。
    楚歌发现自己已经扮演郑畋,并回到了凤翔节度使府中。
    军府的各个将领,已经全都被召集而来。
    接下来,就是展现真正的嘴遁技术的时候了。
    楚歌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他此时拿着康慨陈词和鼓舞士气这两个天赋,再加上文士玩家原本就有的浩然正气。
    三天赋骑脸,怎么输?
    楚歌确信,自己的口才或许比不上历史上真正的郑畋,但此时在三天赋的加持下,却必然能够超越他。
    “诸位将士!
    “逆贼黄仙芝已经攻入京师,我梁朝二百余年基业,已经及及可危!
    “此贼以贩卖私盐起家,不务耕织,而偷生于剽夺,结连凶党,滋扰乡间。
    “剽掠我征镇,覆没我京师,凌辱我衣冠,屠残我士庶。视人命有同于草芥,谓大宝易窃如奕棋。而乃窃据宫闱,伪称名号。烂羊头而拜爵,续狗尾以命官。燕巢幕以夸安,鱼在鼎而犹戏!
    “黄仙芝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肆意掳掠,早已是民心尽失,我等俱是忠贞之士,力为匡扶之谋,正该兴起百万雄师,会于关内,荡平贼寇,嗜血前耻!”
    楚歌一番康慨陈词,整整说了将近一刻钟。
    这番说辞,自然是从梁朝和黄仙芝两方面来说的,而这其中的一些细节,是楚歌从历史上郑畋的“讨贼檄文”中摘录。
    历史上的讨贼檄文,除了历数黄仙芝的罪行之外,还对梁朝的功德大加赞扬,说梁僖宗“爱育情深,含宏道广”,又说梁朝“政尚宽宏,刑无枉滥,翼翼勤行于王道,孜孜务恤于生灵,足可传宝祚于无穷,御瑶图于不朽”等等。
    但楚歌没说这些,因为在他看来,梁朝自身也是一样的烂,或许比黄仙芝能稍微强那么一点点,但强得有限。
    所以,他干不出这种捏着鼻子吹梁僖宗的事情来。
    虽说“天命学说”在古代很有市场,但抛开这些,楚歌也还有很多可说的内容。
    比如,黄仙芝在京师的所作所为。
    放纵手下在城内烧杀掳掠,大肆搜捕会写诗的读书人,还将此时仍在长安的梁朝宗室、文武百官全都赶尽杀绝、一网打尽。
    种种暴行,其实已经得罪了几乎所有的阶层。
    要知道,京师乃是天下之中,许多地方上的官员在京师多半都有亲朋故旧。
    他们的亲族同胞被屠戮殆尽,对黄仙芝自然是恨之入骨。
    即便没有亲朋故旧在京城,天下的读书人看到黄仙芝如此对待京师的读书人,必然也生出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所以,楚歌希望通过这一点,唤起众人同仇敌忾的精神。
    在三重天赋的加持之下,楚歌的这番说辞确实康慨激昂,让众多将领纷纷动容。
    然而,等到他演讲结束后,迎来的却不是冲天的喊杀声。
    节度使府中,寂然无声。
    许久之后,终于有将领说话了。
    “郑相公,末将以为,贼军势大,还是应该等各路勤王军集合起来,再做打算。”
    “末将附议。此时出兵,恐怕无异于以卵击石。”
    “郑相公,天下大势,恐怕绝非人力能够相抗……”
    “听说黄仙芝已经遣使往各节度使处送书信,郑相公,我们不妨看看黄仙芝怎么说,再做打算也不迟……”
    理智到极点的态度,让楚歌瞬间意识到,这次想要通关,恐怕不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黄仙芝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引得人心离散?
    是。
    但那又如何?
    讲天命,讲民心,可再怎么讲,也绕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实力。
    此时不论是郑畋手下的将领,还是各地的节度使们都能够看清楚一点,那就是梁朝……药丸。
    之前淮南节度使高骈之所以按兵不动,放任黄仙芝掳掠,也正是看到了梁朝大势已去,所以有了自己的心思。
    各地的节度使基本上都掌握着当地的财政权和军权,在梁朝朝廷已经无力节制他们的情况下,一旦梁朝覆灭,他们就是割据一方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为什么要出兵,帮助梁朝灭掉黄仙芝?
    都说天下是有德者居之,但显然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有德者”终究是要靠实力支撑的。
    所以,楚歌此时扮演的郑畋,指挥不动这些将领。
    倒也不是说这些将领贪生怕死,关键是这些将领也都认为此举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将领在等着各地节度使一起出兵,这样才有可能打赢黄仙芝的六十万大军。
    然而,各地节度使也在等着有一处节度使能够率先出兵。
    大家都是各怀鬼胎,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更有甚者,不论是郑畋手下的将领,还是其他各地的节度使,都存了投降黄仙芝的想法。
    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
    黄仙芝再怎么残暴,那也是对百姓、对违抗他的人残暴。但对于归降他的人,终究没有大肆屠戮。
    对各个节度使来说,此时按兵不动,表面上投降黄仙芝,静观其变是最佳选择。
    楚歌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突然觉得一阵急火攻心,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第291章 缺失了什么
    当楚歌再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床上。
    “郑相公,您醒了!”
    在床边的侍女惊喜地说着,为楚歌端来了温水。
    楚歌确认了一下自己的状态,这才意识到情况比自己预想中的要更加糟糕。
    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不能说话了!
    而且,身体的行动也有些不便,倒是能勉强站起来,也能走动,甚至也可以歪歪扭扭地写字。但要做除了这些之外的事情,就全然无能为力了。
    “啊……啊啊……”
    楚歌张开嘴,却发现自己只能发出这样毫无意义的声音。
    侍女不由得大惊失色:“郑相公,您怎么了?快,快去请大夫!”
    过了没多久,大夫到了。
    而诊断的结果是,急火攻心所引发的风痹。
    “郑相公,你的忧国忧民之情,诸将都能理解。但……天下大势,有时还是不能以人力违抗啊……”
    细声细气的声音在楚歌的耳畔响起,虽然语调中颇有诚恳之意,但说的话,却让人更加愤怒了。
    或许,这种“识时务”在郑畋这种人看来,才是最让人生气的吧。
    说话的人是一名宦官,锦衣华服,看起来地位颇高。
    这是凤翔的监军,彭敬柔。
    梁朝的监军,前期以御史为主,而后期则以宦官为主。
    由于此时藩镇林立,各个藩镇都难免有异心,而皇帝为了约束藩镇,自然要选择自己最信任的人选去担任监军。
    此时,御史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宦官了。
    所以,梁朝的宦官比盛朝的宦官要强大得多。虽然盛朝也有宦官监军的情况,但盛朝的宦官监军就只是监军,没有统兵、调兵的权力。
    而梁朝的许多太监监军,可是有统兵调兵的权力的。
    楚歌所扮演的郑畋此时是凤翔节度使,他自然是此地的最高领导者,但在他之下,这位监军太监彭敬柔却也有着极高的权力。
    甚至可以说,此时楚歌所扮演的郑畋因为风痹而卧床不起,整个凤翔的诸多军事,便都要交给这位监军彭敬柔相机行事了。
    “总之,郑相公您先安心养病。
    “逆贼势大,仓促之间难以讨伐。既然陛下已经离开京师、巡幸兴元,此时并无危险,郑相公要讨伐黄仙芝,也不必急于一时。”
    又安慰了楚歌几句之后,彭敬柔转身离开。
    只是楚歌却有些澹定不能了。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黄仙芝的使者即将抵达,而这位监军太监彭敬柔会以他的名义起草谢表,让诸将在上面签字。通俗一点说,就是投降黄仙芝。
    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而此时的郑畋根本无能为力,因为风痹,他不能说话,虽然能勉强写几个字,但握笔也很难握得牢。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凭什么再去继续劝这些将领?
    就连他之前费心那的那些天赋,也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楚歌躺在床上,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看来,只能等待了。
    按照史料的记载,在郑畋因为风痹而卧床不起之后,监军太监彭敬柔确实以他的名义起草了谢表,并让诸将在谢表上签字,表示愿意归顺黄仙芝。
    然而,在监军太监彭敬柔在宴会上款待来使的时候,席间众将却纷纷哭泣。
    来使非常奇怪,便问起缘由。
    一名幕僚孙储说道:“郑相公因为风痹不能前来,所以我们才悲伤。”
    可实际上,诸将却是为梁朝将亡而悲伤。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郑畋意识到人心尚未尽失,梁朝还有救。
    于是,在几天之后,他恢复如初,便召集诸将、晓以大义,终于得到了诸将的支持。
    再之后,他与诸将刺破手臂、歃血为盟,修缮城池,整治军械,斩黄仙芝来使以立威。于是黄仙芝大怒,发兵攻打凤翔,被郑畋大破之。
    黄仙芝自此盛极而衰,终至灭亡。
    而郑畋也因此为梁朝多续命了二十多年。
    想通了这一点,楚歌决定先躺在床上安心休息。
    看来,要说服诸将,几天之后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
    在楚歌卧病在床的期间,他的视野果然再度进入上帝视角,看到黄仙芝使者来到凤翔的情景。
    主宾位上,坐的正是黄仙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