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一般的大臣,哪怕是权倾朝野,用金丝楠木作为建筑,也有逾矩的危险。
    金丝楠木生长周期很长,五十年才进入生长旺盛期,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突然停止生长。如果自己种植的话,种了五十年突然发现不长了,想想都崩溃。
    而金丝楠木的生长气候也非常严苛,一定要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左右的位置才能茁壮生长。一旦气候和海拔不对,即便长出来了也只多半会是发育不良的劣等木材。
    这些工匠和民夫深入崇山峻岭砍伐金丝楠木,危险重重。
    在密林中,可能会失足摔落,可能会遇上猛兽,可能会迷路,也可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等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古来就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这些人在砍伐了合适的金丝楠木之后,由于太过巨大,所以也几乎不可能以人力运出崇山峻岭。
    工匠们先在大树上用木板搭成平台,让斧手砍去大树的枝叶,然后再用绳子拉着,防止大树倒下的时候砸到人。
    砍倒大树之后,斧手在大树上凿孔,大量民夫在地上铺设横木,将大树拖拽一段距离之后滚下山沟,编成木筏。
    等山洪暴发时,这些木筏被冲下山,冲入江河,然后再通过长江运到大运河,再由大运河继续顺流滑行,北上京城。
    整个路程,达到1800多公里,沿途还有官员值守,防止这些珍贵的木材丢失。
    这些巨大的木材,和运送金砖、粮食以及其他各种建筑材料的船只,一起经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北上。
    这些船只达到两万多艘,而数十万民夫和军队所需要运输的粮食,则是达到四亿升。
    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宽阔的大运河上,无数船只沿河北上;而在这些船只后面,还有大量的各种木头,或者捆扎成筏,或者巨大的单根木头用绳索相连,缓缓地飘向北方。
    也就是古人说的:“漂大木,蔽塞水面”。
    而在开采汉白玉石料的山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工匠在忙碌着。
    这里有一万多名民夫和六千多名士兵,而在运往京城的道路上,还有数万名民工和上千头骡子等畜力。
    开采石块的方式也十分原始,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只能先打孔、用木楔敲进石头里面,再通过火烧、灌水的方式,引发石块的热胀冷缩,并让木楔吸水膨胀,将石块的裂缝变大。
    如果以巨石为第一视角,那么整个过程,就显得更加有趣了。
    其中的一块巨石,原本是山体的一部分。它在这里度过了极度漫长的岁月,甚至在人类还未建立起文明的时候,它就已经被静静地掩埋着在泥土中,无悲无喜地看着这个世界。
    但现在,无数民夫爬上它的身体,开始用微不足道的锤头、凿子,在它身上凿出一个个小孔。
    这对它来说或许只是挠痒痒,毕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已经见识过无数次山崩地裂。但很快,木楔顺着孔洞伸了进去,而巨石也在火烧和水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体内的某种变化。
    巨大的裂缝出现了,并且很快变得无法收拾。
    民夫继续用更大的木块将裂缝撑开,直到随着上万人的惊呼,这块巨石从山坡上轰然滑落。
    而后,这块数千年都未曾移动的巨石,开始了它的旅程。
    两百多吨的巨石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在那个年代哪怕是再多的民夫也休想将它移动分毫。
    但很快,这些聪明的工匠开始沿途掘井,泼水成冰,然后再用大量的人力和畜力拖行。
    拖拽的民夫排成了一里长的漫长队伍,这块巨石的移动速度达到了它诞生以来的最快——每天不到五里路。
    在这一路上,它见到了无数自己从未见过的场景,那些如蝼蚁般的小人,竟然就这样将它一点一点地拖动到了目的地。
    而后,又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开始在它身上雕刻。
    根据石块的颜色和条文,工匠们因地制宜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这块巨石的右下侧有一条青色条纹,正好雕刻一条青龙;而左侧部分则是纯白,雕了一条白龙。两条龙在流云中翻腾不休,下端海水奔腾,流云绚丽夺目。
    五爪金龙腾云而起,最终一路延伸到恢弘大气的皇宫大殿。
    而在皇城周围,这些民夫和士兵也在忙碌着。
    他们将前代皇城内的建筑拆除,百姓外迁,而后刨掉前代皇宫的整体地基,用生石灰和黏土混合的灰土与碎砖层叠回填,还在地基撒煮好的糯米与白矾作为粘合剂,最终让地基变得十分坚硬。
    更上面,是好几层的地砖。
    整个地基的最深处甚至达到了八米多,完全避免了沉降隐患,让地基上的紫禁城宫殿稳如泰山。
    随着各种材料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京城,李鸿运差不多也要正式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从历史上来看,紫禁城的建设可以说是规划绝佳的系统工程。
    从筹备到竣工,一共花了十四年的时间。这其中有十一年都是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运送各种物料等等。而在最后的三年中才正式开始建造。
    短短的三年时间,无数殿宇拔地而起,而那些令人称道的细节,也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维度,但如果考虑到整个紫禁城的庞大工程量,那么三年已经算是很短了。
    各种工序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互相拖累耽误工期。但古代的工匠却可以通过十分妥善的布置,将各种工序有条不紊地安排好,不得不说,这种能力也绝非一般玩家所能拥有的。
    总之,这是一个李鸿运觉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hold得住的工作,到现在也只能选择相信《暗沙》这款游戏制作组的节操了。
    首先从铺地砖开始。
    各种不同规格的地砖出现在李鸿运的视野中。他通过意念将这些地砖铺到对应的虚影上,而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按照他的意思,抬着地砖来到指定位置,放置平稳之后再不断压实。
    经过十几道复杂的工序之后,金砖墁地,不仅坚硬无比,而且油润如玉。
    在这个过程中,李鸿运逐渐发现这件事情似乎没他想象中的那么难。
    因为在他眼前发生的事情都可以随意地快进,而且同样的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像是“复制粘贴”一样,批量完成。
    这有点像是某些城市建设类游戏中,修建道路只需要选好起点之后一直拖动,就可以直接拖到终点;而只要圈定了某个区域,就可以直接将地砖给填充上去。
    所以,铺设地砖这一步并不算很难,虽然也有栏杆、桥梁、汉白玉台阶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单元,但只要耐心都可以完成。
    这其中大量重复劳动,都可以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完成。而且一些特定的组件只要组建第一次就可以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中的一些特殊单元,比如之前那块重达两百多吨、上面雕刻着五爪金龙的巨石,需要妥善地放置在两排石阶的中央。
    看着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将这些材料一一归位,李鸿运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李鸿运也看到了古代工匠的许多施工方法,也算是大开眼界。
    但紧接着,更艰难的挑战到来了。
    因为他要开始着手去建造大型宫殿了。
    整个紫禁城中有多达近九千座的房子,这其中有一些太监、宫女住的小房间,但也有一些超大型的建筑。
    比如最大的金銮宝殿,也就是奉天殿,建筑面积达到三千平,高三十多米,由七十二根巨大的柱子支撑,其中有六根是缠金龙柱。
    事实上,现存的金銮宝殿只有两千多平,这是因为奉天殿建成之后由于太高,所以时常遭受雷击、毁于火灾,所以后来经过了反复的重建和修缮。
    在重建和修缮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国力日渐衰微难以再支撑这么庞大的工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担心之后再遭雷击,所以重修的时候,不论是面积还是高度都比原本缩水了。
    此时李鸿运看到的就是奉天殿初建时的场景,所以仍旧是它最为宏伟的状态。
    随着层层的地砖铺设起来,整个大殿也已经初见雏形。
    李鸿运挑选了几根看起来尺寸就很大的柱子,将它们一一立在图纸的虚影上。
    然而立好之后,李鸿运却有些诧异。
    他看着这些民夫费尽力气将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子在地面上立起来,却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柱子竟然并未深入地底,而是立在地面上!
    这让李鸿运感到很是疑惑,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漏掉了某些步骤。
    如果按照现代的建筑原理来说,这些承重的柱子不是应该深入地底、越深越好吗?
    因为承重的柱子越深,自然就越稳固,否则稍微来点地震什么的,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承重柱带着整个建筑都晃动起来,岂不是很容易地就要坍塌了吗?
    只是他又对照着图纸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柱子就是立在地面上的,并没有深入地底。
    带着疑惑,李鸿运继续拼柱子上面的部分。
    对于榫卯和斗拱结构,李鸿运还是有基本了解的。
    所谓榫卯,就是在两个结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突出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一些高明的榫卯结构无需使用任何钉子或者胶水,就可以让两块木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而且这种结构不仅稳固,而且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经久耐用。
    金属容易锈蚀或者氧化,胶水容易失去粘性,所以很多现代家具几十年就会散架。但用榫卯结构制作成的家具,哪怕过去了百余年的时光却仍旧结实耐用。
    如果将榫卯看成积木中凸起与凹陷的基础单位,那么斗拱就是几种基本单位组合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横梁层层叠叠地堆在立柱上,将受力面积不断扩大,并最终承托起屋顶。
    李鸿运倒是见过斗拱的结构,毕竟很多现代建筑为了展现文化底蕴也都用了大红斗拱造型,但见过是一回事,自己要亲自动手来搭建斗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奉天殿的七十多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子之上,每根柱子上都有斗拱结构,而在斗拱之间,又用各种横梁彼此连接在一起,共同支撑起了整个屋顶。
    单单一个斗拱的基本结构,就用到几十种不同尺寸、不同造型的木料,而且这些结构还各有名字。
    《暗沙》的游戏方大发慈悲地只让玩家拼起比较大块的结构,至于其中那些比较细碎的零件,可以允许玩家在拼出大致结构之后自动补全。
    但即便如此,李鸿运也仍旧感到头大如斗,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这些零件……看起来完全一样啊!”
    虽然有虚影,但虚影毕竟是已经组合完毕的状态,各种线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想要通过已经组合完毕之后露出的一鳞半爪的样子,准确地在现实中找到相对应的零件,这绝对也算得上是相当让人崩溃的事情。
    比如,在组成的零件中,“斗”有很多种,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比如齐心斗、交互斗、散斗等等。
    但从外观上来看,李鸿运几乎看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区别。
    如果再仔细观看,会发现它们似乎尺寸有所区别。交互斗最长,齐心斗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