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手中的这把单刀,如果是在之前的历史切片中拿到,估计都会嫌弃地扔在一边,再去找更好用的武器。
    但现在,这把单刀的意义完全不同。
    这毕竟是他用了好几天的心血才最终打造出来的一个能令人满意的成品!
    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之后,这把武器瞬间就变得不同了。
    李鸿运拿着刀来到试剑台,看向最前方的那块硬骨。
    说实话,有点舍不得。
    这块骨头已经成了他锻刀路上的最大障碍,至少有五六把刀,都是毁在这块骨头上。
    要么就是当场折断,要么就是直接卷刃,导致根本无法通过后面的测试。
    用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刀去砍硬骨,是个刀匠都会心疼,但想要测试出刀身的强度是否合格,这是不可跳过的步骤。
    李鸿运深吸一口气,右手握刀,向着硬骨猛地砍下!
    一声闷响,骨屑纷飞!
    过了一会儿之后,李鸿运才睁开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下单刀的刀刃。
    有轻微的卷刃现象,但问题不大!
    没有断就是最好的消息。
    再看那块硬骨,虽然每次被砍完之后都会恢复原状,但此时,上面已经出现了一道颇为明显的裂口。
    李鸿运不由得精神一振,有戏!
    他又来到死猪的面前。
    擦了擦有些不争气地留下来的口水,双手握住刀柄,深吸一口气。
    这把单刀严格来说,其实并不适合双手持握,因为刀柄没有那么长,而且刀柄的造型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单手使用去制作的。
    但想要将这只死猪拦腰劈成两半,就必须借助双手的力量。
    这当然会考验玩家的发力方式,但总的来说,还是考验刀本身多一些。
    因为再怎么善于使刀的玩家,如果刀本身的重心有问题、弧度有问题,也都很难用发力方式去弥补。
    反之,如果刀本身非常优秀,那么即便发力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也无伤大雅。
    李鸿运在游戏中好歹也是身经百战了,虽然更擅长用火枪,但刀法还算是不错,发力方式必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而后双手握刀,从右上方向左下砍劈!
    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刀锋切入肌肤、切割肌肉、砍断骨头时短暂的阻滞感,最后就是刀锋从另一侧出来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由于李鸿运之前杀敌时,多半都是披甲的敌人,而且只需要刺中、砍中要害部位即可致命,所以基本没尝试过这样一刀下去拦腰斩断。
    而此时用自己的刀砍出这样的效果,也让他陡然产生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他没有停顿,而是继续挥刀砍向那块绷紧的皮革,轻而易举地在上面划开一道口子。
    “成功了?”
    李鸿运轻轻抚摸着刀锋,这把刀的表现简直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想。
    “原来……这就是工匠的快乐吗?”
    李鸿运突然有点体会到网络上那些锻刀大佬、手工大佬的乐趣在哪里了。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正是因为人类拥有智慧,而智慧来源于不断的摸索、尝试与改造这个世界。
    而在古代,工匠并没有那么多科学理论的支撑,他们就像是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前行的引路人,从刀耕火种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发展。
    在华夏的古代,匠人位于士农工商的第三等,匠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但重视终究还是远远不够,以至于虽然在漫长的古代时期始终科技领先、但现代科学的萌芽却比西方要晚了许多,导致了近代的落后,但这些能工巧匠们,总归还是在华夏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造给人类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李鸿运这几天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锻刀上,虽然在刚开始因为不断失败而失落,但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次对于火候、时机的恰当摸索,都让他一点一点地靠近最终的成功。
    而在他亲手打造出一把成品的刀剑之后,之前的那些辛劳也终于全都变成了巨大的幸福感,给到他足够的回报。
    “可以,以后我就可以用自己锻造出来的神兵利器了!
    “呃,不算神兵利器,但至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一些特殊的武器了嘛!
    “等之后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尝试着自己手搓一把燧发枪,想想都很带感!”
    与此同时,周围的一切也开始快速变幻。
    在神机的试炼幻境中,这个巨大的工坊凭空消失,直接出现在李鸿运的封地中,取代了原本的那个小铁匠铺。
    至于试炼幻境中的场景,则是再度发生剧变。
    等眼前的白雾散开之后,李鸿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视角竟然变了。
    变成了上帝视角。
    此时的他就像是漂浮在空中,眼前遮蔽视野的白云散去,下方的景色一览无余。
    这似乎是一座皇城的废墟。
    而此时,它正在被不断地拆除,另一个庞大的皇城正在它的废墟上规划起来。
    数以万计的民夫、士兵在这里忙碌着,有的在拆除原本皇城的废墟,有的在搬运各种木料、石块,还有的在不断地将各地运输而来的材料搬运、分拣。
    李鸿运发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拉升或者降低镜头,可以看到更远处的地方,也可以深入到建筑中,查看各种细节。
    这种感觉刚开始还挺不适应的,总有种恐高的感觉,但很快就习惯了,反而有种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畅快感。
    而随着李鸿运拉升镜头,这座城周边的一些关键地点,也展现在他的面前。
    在西南方向的山中,有大批工匠在山中采石。
    这些巨大的石块重达数百斤,以人力不可能搬运。这些工匠开始在路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凿开一口井,而后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就在地面上泼水形成冰道,再以绳索牵引。
    前方还有人不断地泼水保持冰面的顺滑,就这样,无数巨大的石块被运往正在修建中的皇城。
    而在更远处的东南方,两省要分别向皇城提供不同的贡砖,一种是大青砖,一种是金砖。
    这些贡砖都是用特殊的材料精心筛选、阴干、烧制而成,细腻坚硬、声音清脆,在精挑细选之后,才经过大运河,运往皇城。
    而在更远的崇山峻岭中,无数工匠正在山中伐木。这些巨大的金丝楠木生长于深山老林中,凭人力根本无法搬运,只能堆积在山上,等山洪暴发的时候将木头冲下山来,扎成木排,顺着长江漂流到大运河,再从大运河送往京师。
    无数工匠就像是辛勤的蚂蚁,在不断地忙碌着,用微弱渺小的人力,去改造着大自然,建立起一个古代文明中的奇观。
    紧接着,李鸿运发现在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由无数条虚线构成的框架。
    有点像是某种图纸,又或者是现实中建筑的虚影。
    只要照着这个虚线去建造,就可以建出一座现成的宫殿。
    李鸿运仔细端详着目前还只能算是大型建筑工地的皇城,再跟虚影比对一番之后,最终确定了他这次要完成的目标。
    紫禁城!
    是的,这就是大盛朝时期修建的那座著名的紫禁城,占地面积极大,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好消息是,李鸿运不需要从一砖一瓦做起,各地的工匠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原材料送来,他要做的,只是像拼积木一样,对着视野中的虚影图纸,将这座大殿给复原。
    坏消息是,这积木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鸿运不由得脸色一黑,久久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设计师你玩我是吧……”


第234章 搭积木
    在做了一番思想准备之后,李鸿运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往好处想,这就跟搭积木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积木的数量多了一点,需要的耐心也多了一点……”
    李鸿运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投入到紧张刺激的工作中,而是决定先观察一番。
    毕竟这么大的工作量,绝非两三天晚上就能完成的。
    即便《暗沙》这款游戏已经在想方设法地为玩家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跳过那些枯燥、乏味、重复的情节,但这毕竟是一项动员了几十万民夫和军队、从准备到正式建造的时间跨度达到十几年的庞大工程,所以再怎么简化,对玩家们来说也仍旧是一次难以想象的艰巨挑战。
    既然这么艰巨,那也就无所谓争分夺秒了。
    就跟长跑差不多,重要的不是一开始跑得有多快,而在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李鸿运没有立刻将目光投向皇城,而是先将视野移动到各种材料的原产地,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对他来说,以这种俯瞰的上帝视角观察这些古代工匠们砍伐树木、烧纸金砖,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之前他已经在空中惊鸿一瞥,看到了几种主要材料的产地。
    比如在大西南的深山密林中,大量的民夫正在砍伐粗壮的金丝楠木,并将这些珍贵的木材想方设法通过水运、送往京城;
    而在东南方,工匠们则是以极其复杂程序烧制金砖;
    在京城附近的山中,工匠们正在开采巨石,并通过寒冬腊月的冰道,将这些巨石运入京城;
    还有很多工匠在皇城周围不断地开挖土方,将各种废料和开挖护城河时的多余土方全都堆积在一旁,最终堆成了一座小山。
    这座山就是万岁山,后来也被叫做景山。它的下方就是前朝皇帝的寝宫延春阁,据传,这是为了镇压前朝气运。
    李鸿运首先将目光投向东南方,烧制金砖的砖窑。
    所谓的金砖,其实原本应该叫做京砖,意思是给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只不过京与金发音相近,而且这种砖的价值极高,甚至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所以后来也被称为金砖。
    金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击的时候有金石之声,截断时断面没有任何孔隙,所以本身是一种极佳的建材。
    李鸿运饶有兴致地看完了工匠们制作金砖的全过程。
    这些工匠首先要选土,土质必须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选好之后,这些泥土要在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后再浸水将黏土泡开,让许多只牛反复践踏,去除泥团中的气泡。
    最后再经过反复摔打、装入模具,用平板盖住、两人在上面踩实,最终阴干七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
    而在入窑烧制的时候,先要用糠草熏一个月,去掉潮气,再用劈柴、整柴和松枝分别烧一个月,才能出窑。
    出窑的这批金砖如果有六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那么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
    就这样,从泥土到金砖,要长达两年的时间。
    李鸿运看着这些工匠从选土开始忙碌,然后将一批又一批的金砖入窑烧制,将那些合格的产品装船,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京城。
    而在大西南,也有无数的工匠正在崇山峻岭中砍伐合适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在古代是皇家专用的木材,性能稳定、经久耐用,而且木性温和、香气宜人,所以自古以来都是皇室建筑最钟爱的木材。
    如果是一般的大臣,哪怕是权倾朝野,用金丝楠木作为建筑,也有逾矩的危险。
    金丝楠木生长周期很长,五十年才进入生长旺盛期,而且还有可能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