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他在第四名的位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金榜题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也意味着王文川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收获,在他22岁这一年,成功地进入了齐朝的官场,准备做出一番事业。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说他是一名顶级学霸,完全没毛病。
    去吏部报道之后,王文川转身离开了繁华的京城,来到了齐朝的地方州县。
    一眨眼就是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中,他的足迹遍布了许多的州县,历任判官、知县、通判、知州等一系列的职位,实打实地从基层做起,由政绩提拔。
    而在这些一闪而过的记忆碎片中,楚歌也看到了一些特别的场景。
    其实,王文川早就有机会去做京官。在他曾任节度通判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朝廷的考试进入朝中,然后慢慢地熬资历,顺理成章地获得提拔,快速进入齐朝的权力核心。
    而考试,对于王文川这样一个超级学霸来说,本来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毕竟他的文章在当时,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人,而在诗词方面虽然不算第一,但也绝对在顶尖之列。
    但他压根没去参加考试。
    他执拗地去了另一个县城做知县,一干就又是五年。
    从同僚、好友和政敌的眼中,他看到了疑惑。这些人显然觉得,王文川的脑子多少是沾点大病。
    但楚歌此时,却很能理解王文川的心态。
    因为他在历史上,本就是以执拗而著称的人。
    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就要不计代价、不计后果地执行下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齐朝的官员,为了升官发财,每个都在走捷径。
    齐朝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地位最高。而齐朝,更是有着“冗官”的问题,官员的数量也称得上是历朝之最。大量的读书人只要考取了功名,等一段时间,总能谋个一官半职。
    可即便如此,这些官员们也都挑三拣四,只想留在繁华富庶的京城,没几个人愿意去穷乡僻壤的乡下和基层。
    甚至得到任命之后,还推三阻四。
    拉关系,送礼,找靠山,想办法留在京城,混入权力中心,然后攀附某个权贵,很快一步登天。
    但王文川显然不想这样。
    他之所以一直执拗地留在基层,只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往上爬,显然并不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俸禄和前程,而是将它们放到了比较靠后的位置。
    他更关心的是,自己为官一方,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二十年在记忆碎片中,一闪而过。
    但从这些碎片中,楚歌还是能清楚地看到,王文川修过水利,开过荒田,治过洪涝,斗过豪强,提拔学子,秉公断案……
    有一件事情,在记忆碎片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在王文川做县令的时候,春夏青黄不接,农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去年的粮食已经吃完,而今年的新粮还没有收获。各种粮商、士绅,则是蠢蠢欲动,想借此机会抬高粮价、狠宰农民一笔。
    于是,王文川决定,将官府粮仓里的存粮借给农民,让他们在秋收之后归还,并保证只按市场最低的利息计算。
    这种办法最终大获成功,农民有了救济的口粮,官府也增加了收入,唯一不满意的,只有地主和豪强。
    但对于王文川来说,他们的不高兴,对自己而言显然就是最好的嘉奖。
    他就这样在基层一点一点地积累,直到有一天,他做知县任满后回乡探亲,路过城外的一座名山。
    跨过山脚的野草和乱石之后,王文川来到了山顶。登高望远,他看到了山顶云雾缭绕,而山下就是齐朝的锦绣河山。
    于是,他作了一首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或许从这个时候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在基层的时间,应该够久了。
    准备得已经充分了,而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要离开基层,向上走了。
    因为想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就只能“身在最高层”。
    于是,四十二岁的王文川,才终于来到京城,走入之前那个自己执拗着一直不肯进入的齐朝权力核心。
    但记忆碎片中的场景却并未到此为止。
    来到京城之后,此地的繁华确实并非之前的穷乡僻壤可比。
    而王文川的官职步步高升,在齐朝这个以俸禄优厚而闻名的朝代中,这笔钱已经足以让他过上十分富足的生活。
    每天下班之后,他的同僚们都嘻嘻哈哈地走向勾栏瓦舍,去青楼吟诗作对,去教坊司“体察民情”,做着文人士大夫都喜闻乐见的风雅之事。
    但王文川却默默地收拾好破旧的行囊,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守着糟糠之妻。
    这个时代,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逛青楼、喝花酒、养小妾不仅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很正常。不去做这些事的人,反而会显得很不合群,缺少文人的风雅。
    于是某一天,王文川的娘子终于看不下去了,她一直觉得自己相貌不佳,配不上王文川,所以,暗中用自己三年的积蓄给王文川买了一个小妾,打算给相公一个惊喜。
    这个漂亮的小妾之所以被卖,是因为家中欠了巨债,只能让她卖身还债。王文川的娘子看她可怜,姿色又很出众,就将她买了回来。
    结果,王文川原封不动地把这个小妾给送回了家中,那几百两银子也不要了,就当是替她还债了,免得她再被卖身。
    在这件事情上,王文川也展现了他一贯的执拗性格。执拗地践行着一夫一妻制,不计较个人享受,不关心物质生活,生活中只剩做文章和做官。
    有一天,他去清凉寺讲学。
    在清凉寺中,有不少求学的士子。
    王文川走在路上,遇到一名之前没见过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非常友善地提出,想自己出钱,请王文川洗头。
    王文川有些错愕,而这名年轻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做出这种反应。
    因为在他看来,王文川衣着朴素,衣服洗得发白还打着补丁,头发更像是很久都没洗过了,看起来似乎比自己穷得多。
    于是,这名虽然清贫但乐于助人的书生,就友好地提出了请他洗头。
    只是这名书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穷的中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文川。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确实有些窘迫。
    后来,王文川知道了这个年轻书生的名字:张任侠。
    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王文川看到书生刻苦读书的样子,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所以时常提点他。有时候,他们还会从经义谈到天下时局。
    直到有一天,张任侠也高中了进士。
    王文川对他说:从此刻起你一定要记住,这世间有许多比你更贫苦之人,而你,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侠是什么?
    侠是,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侠之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本心,一往无前。作为读书人,或许手中没有剑,但心中一定要有剑。
    真正的侠客,应该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要为民请命,要无愧于心。
    之后,王文川成为参知政事,决意变法振兴国家。
    而张任侠也被他派到光州,掌管一州刑狱。
    一场席卷全国的变法,就这样以阿云案为开端,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视野中的雾气快速散去,楚歌重新回到了初始的场景中。
    不过这次,他显然成功了。
    因为在原本的两张身份卡牌中,又多了第三张身份卡牌,上面有王文川的形象。
    他的表情,坚定中又透出执拗,意气风发,似乎正准备大展拳脚,做些注定要青史留名的事情。
    在卡牌的旁边同样有两句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211章 尝试改良
    楚歌在王文川的卡牌上轻轻一点,选择这个新的身份继续开始试炼。
    在他的面前,出现了新的天赋卡牌。
    【辛·慷慨陈词(蓝色):你的发言变得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庚·意志坚定(蓝色):你的意志坚定,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同时也会变得更加固执己见。】
    【庚·观察入微(蓝色):你对细节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得到提升。】
    “三个蓝色天赋,运气还不错。
    “不过……该怎么选呢?”
    楚歌有些犹豫。
    这三个天赋乍一看都是有用的。
    既然是扮演王文川,那么要做的事情肯定是推行新法。而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
    慷慨陈词这个天赋,能帮助他更好地说服皇帝、压制百官。
    王文川之所以能变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帝的支持,所以说服皇帝非常重要。尤其是还能搭配文士玩家的浩然正气以及新的自带天赋鼓舞士气,所以虽然是个辛级天赋,实际的收益应该也不会比庚级天赋低。
    意志坚定看起来有用,但似乎也没那么有用。而且,它还有一个负面效果,就是会变得固执己见。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特别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那就很难自我纠错。
    所以楚歌首先排除掉了这个选项。
    至于第三个选项,观察入微,在破案的时候显然更好用一些。但此时是变法,王文川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法条、监督各种法条的执行。
    观察入微或许能在吏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楚歌可以通过这个天赋来观察身边办事的官员,提前提拔一批人或者打压一批对新法有威胁的人。
    但考虑到新法能否顺利推行,关键其实不在于王文川身边的人,而在于更基层的官吏,所以这个天赋其实收益也不是很高。
    楚歌的绝大部分时间肯定还是在京城办公,不可能没事干到处跑,去各地查看基层官员的工作情况。
    考虑一番之后,楚歌在【慷慨陈词】的天赋上轻轻一点,最终选定。
    眼前的雾气散去,楚歌看到了扮演王文川时的初始场景。
    这里是一处官衙,也可以称为中书门下,或者东府,或者政事堂。
    这里是齐朝时,当朝宰执办公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整个齐朝的权力中枢。
    在东府之外也有西府,也就是枢密院,那边主要掌管军政,跟王文川目前要进行的变法关系相对没那么大。
    楚歌甚至能隐约猜到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王文川作为当朝宰执,一切的目的都是变法。所以,他主要出现的地方只有两个:第一个是朝堂,第二个就是此处的政事堂。
    在朝堂上,他的主要任务是上早朝,向皇帝汇报工作,同时应对其他官员对新法的攻讦,确保新法始终都能得到皇帝的鼎力支持。
    而在政事堂中,他的主要任务则是处理各种政务,包括制定新法的一些具体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纠正,等等。
    而此时,楚歌的面前就有一份新法的细则,需要由他来最终拍板。
    这也意味着游戏又进入了类似于“皇帝”身份盛太祖的那种“经营模式”。
    楚歌首先拿起这份关于新法的细则,开始认真阅读。
    果然,跟他在历史上学到的王文川新政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王文川新政的核心目的是,富国强兵,改变齐朝积贫积弱的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