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娱影视风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上一世,冯晓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出现,才算是摆脱了这个桎梏。
这样说不是倒不是在恭维,冯晓刚的为人可能有争议,但是集结号的影史地位还是没有异议的。
他通过用残酷真实的战争场面,和个人历史际遇的反思。成功打造了一部符合中国人思维逻辑的战争大片。
与以往那种,总是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争片不同的是,《集结号》着力表现的不是革命战士面对死亡时的大无畏精神,而是表现战士们,作为普通人所面临死亡,所流露出来的各种自然而真实的,复杂情感。
在随时都受到死亡威胁的残酷战场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面对。
片中用一个文化教员到指导员蜕变,从最初的惊恐、慌乱、不知所措,到最后的沉着、冷静、坦然面对死亡。
无不揭露了战争残酷的本质,显示了普通革命战士,在血与火中的真实成长历程!
虽然影片在开头部分,就用了很大的篇幅,为观众展示了非常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场面。但是影片叙事的核心是后半部分。
连长谷子地用很长时间,去寻找当年集结号到底是否吹响的真相。为了还死去战友们一个清白,才是本片的核心所在。
影片里就有一句台词说到这个核心:集结号堵着我的耳朵,没完没了的吹!
集结号是否吹响是本片设置的一个悬念,这个悬念可以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给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并且最终用了一个意外的答案,挑战观众的想象力。答案揭晓的一刻同样也是影片的高潮。
事情的真相有点残酷,也完全符合战场逻辑。那就是团长食言了,他违背了诺言,没有吹集结号!
为了大部队能成功和敌军脱离接触,他最终决定用九连47名士兵的生命,来保证大部队的转移。
在残酷的战争和无情的历史面前,个人是如此的无奈和渺小。真相很残酷也很无奈。
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如果要谴责,也只能是谴责战争的本身。
这一点,才是集结号要表现的内核!
九连连长谷子地,是本片中的亮点人物。作为贯穿全片的主人公,谷子地身上带有鲜明的军人气质。
在战场上他有勇有谋,具有一个部队基层指挥官应有的胆略和气魄;
对待战友,他宽容理解、知人善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作为一个有血性的军人,他有着坚持到底不服输的执着和坚韧,为了给英勇战死的战友们“正名”,他无所畏惧。谷子地用他的一言一行塑造了一个蒙受屈辱而又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
影片开场的战争场面真实而惨烈!
导演通过镜头的贴身跟拍、狂轰滥炸的俯拍,以及士兵们疲劳不堪的近景和特写,配上精彩的剪辑,营造出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的战争景象。
与美国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对于战争场面的再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战争片对于“火线”氛围的营造以及细节的描摹从未如此真实、可怕。
血肉模糊、残肢断腿、声嘶力竭的呼喊、几近疯狂的情绪,耳畔重武器的射击声、流弹爆炸的轰鸣声。无一不显示出这是迄今为止国产电影最逼真的战争场面。
《集结号》中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对人性的真实展示,以及对战争场面的真实还原,都体现出这是中国战争片的一个新高峰。
所以集结号未来的成功,除了是导演的成功,投资公司的成功,也是他这个“编剧”的成功!
第17章 表演元素
今天开始正式的表演课教学,钟云也由此开始了,自己中戏老师的生涯。
今天同样也是钟云重生成表演老师以来,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堂课”。之前去剧组的那个第一堂课只是体验演员的疾苦,谈不上是教学。
于是他精神抖擞的走进课室,走到讲台位置站定,然后看着一个个端坐着,表现的很乖宝宝的同学们,钟云面露满意的神色,微微一笑的开口说道:
“同学们,咱们现在就要开始,正式的进入表演课的主要内容了。首先我要对大家说的是,学习表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需要具备演员的基本素质。”
“一个演员的基本素质,这个要说起来,所包括的方面是很广泛的。它既包括演员先天的容貌、形体、与声音条件;还有长期的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风度和气质;还有演员本人的生活素养、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专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
“而演员的基本素质,只有极少数是靠先天获得的。就比如现在风头正盛的天仙童鞋,她那样的绝色佳人,完全属于老天爷赏饭吃!不在今天的话题之列。”
“除了极个别的人外,绝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技巧训练中学到的。”
“可是!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学,就要学得正确,学得精准,更要学以致用……”
“行吧,废话不多说,今天第一节 课的内容呢,老师就先给大家系统的讲讲,表演元素的分类。”
说完,钟云开始把需要讲到的元素一个个写在写字板上。书写完成后,他一边用手指着每一个词汇,一边继续说道:
“最常用的表演元素,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力’和‘六感’。所谓的五力,又可以细分为: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然后元素引伸: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专注注意力、机智反应力、灵活适应力、牢固记忆力、鲜明表演力、准确理解力。至于这些详细的解释,今后在课堂上咱们再一一细说。”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些词,钟云表情轻松的扫视了一圈。他看着一脸好奇,正在认真听课的同学们,继续讲解道:
“然后接下来,咱们再说说所谓的六感:即为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
钟云按照自己的讲课节奏,行云流水侃侃而谈。
本来还想继续接着说说下去,就看见耿直的小赵童鞋,有点畏畏缩缩的举起白皙的小手。然后呆萌的摆出一副好奇宝宝的小表情,出言打断了钟老师接下来的话:
“钟老师,其他的字面意思都比较好理解。就是那个‘感受力’和‘分寸感’主要是说什么?具体应该怎么解释和表现出来呢?”
听到这样的提问,钟云还是很欣慰的。小包子童鞋愿意这样大胆的不懂就问,至少证明她这个后世的小戏渣,现在还是有很好的学习态度的。
不过欣慰的同时,钟老师又忍不住要在心里吐槽。本来他还以为,这些词只有小包子这个高中都考不上的学渣,才会看不懂。
没想到他紧接着左右扫视了一圈,发现同学们的表情一片呆滞,就知道这里绝大部分学生,也和她一样,是不太理解的。
看来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加强啊!
于是钟老师想了想,用板擦把其他好理解的词一个个擦掉之后,写字板上只留下了‘感受力’和‘分寸感’。
然后他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开口解释道:
“‘感受力’的概念,是对后现代艺术现象的一种应对策略。具体要怎么表达呢,其实也没有一个很详细的解释。感受力就是从现代艺术发展角度看,在艺术与科技的相融过程中,艺术已经转换为泛文化的一种现象。”
“我来给大家举个栗子,就拿舞蹈的表现形式来说说吧。”
“你们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是学舞蹈出身的。舞蹈作为形体动作艺术,有和很多其他不一样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就舞蹈语汇而言,大致可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和“内部情态”两个部分。外部形态动作,指的是舞蹈的动律、动态、动力等可视性的外化形式;内部情态则指表演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它们互相依存,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二者缺一不可。”
钟老师这样简单的一解释,有着很好的舞蹈基础的童鞋们,已经差不多听懂了,一个个脸上开始有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不过小赵童鞋毕竟是个耿直少女。她这个干啥啥不行的学渣,所有不明白都写在脸上。听完后还是歪着小脑袋,小表情一脸懵逼。
钟老师看着她可爱的小模样,笑了笑,继续说道:
“感受力的作用,就像一个好的舞蹈。除了有好的编导手法外,还必须在用规范动作。跳舞者需要先理解这段舞蹈的寓意,去展现舞蹈的风格、动律的同时,还要能够通过内心对舞蹈内容情绪的体验,用激情把舞蹈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观赏到有情感的舞姿,并且受到舞蹈中要表达的情绪感染。从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
“这就是感受力所释放出来之后,要达到这种效果。而要做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跳舞的人,有较强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然而,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通过对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的培养,而涌现出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就必须注意对学生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的双重培养。这个用在表演课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说完了感受力,钟老师紧接着用手指了指另一个需要重点解释的词,继续说道:
“好,我们接下来说说分寸感。演员的分寸感或者叫做“火候”,是表演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在国外可是重点,它往往也会成为评价演员演技好坏的一个标准问题。”
“这个标准怎么划分,我们看那些烂片就明白了。国内外很多拍低成本影视剧,得过且过的导演和演员,可能觉得这些标准很难区分,观众也看不出来。所以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然后拍一部亏一部。”
“所以说,不要怀疑观众的评价能力,对于演技的好坏,很多观众其实是十分敏锐的。特别是在剧情到了紧要关头,表演的演员所要表现的人物,在思想感情变化复杂、微妙的关键时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啃节”上。演员表演的分寸稍稍不对,表演不到位,或者表演的不足或是太过了。立刻会让观众的情绪,也跟着跳出剧情,感到很不满足。这种感觉要准确形容的话,就犹如别人给你搔痒,却没有搔到痒处的那种难受一样。可以说演员的演技如何,就在于他能否准确地把握表演分寸,做到不温不火,不露不白,恰到好处。”
钟云说完这段话,觉得有点口渴,就先停下来,拿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正准备继续讲课,就听见宋怡说道:
“我明白了钟老师,您刚才说的那些,其实是想说咆哮帝马老师吧?”
小宋怡说完,班里的童鞋们笑作一团。她这个比喻,不能不说还是有点恰到好处的。咆哮帝的表演,很多时候的确看着就是那种表演不到位的典型。
“咆哮帝有时候是有点浮夸,但是他本身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孝庄秘史里的表现,爆发力很好。好了,涉及其他演员,这里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咱们再聊聊分寸感。”
说完,钟老转过身,在刚才书写的‘分寸感’下方画一条直线,接着继续说道:
“‘没有分寸感就没有艺术家’。我们就拿画家在作画时来举例:有句话叫‘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其中的本意,固然在于告诫人们不可好高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