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疯皇-第7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六十万将士肯定是不能动的。
  剩下好像就二十万正在漠北城、阿尔泰城和鄂北河一线的堡垒卫城里镇守的北大营将士了。
  这些大多都是是上了年纪的老兵,军纪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泰昌仔细想了想,这才朗声道:“传文诏过来。”
  曹文诏原本是在阿尔泰山坐镇的,这会儿南大营十万将士都离开阿尔泰山打马往这边来了,发现的金矿都暂时封闭了,那边的防务都交给阿尔泰城的北大营将士了,他自然是不用再在那边坐镇了。
  他着实没想到,泰昌找他还是为了金矿的事。
  很快,他便疾步登上旗舰,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文诏,这金矿的事还得麻烦你。
  这会儿内库的金银正疯狂的往外花,一年最少得花出去几亿两,没有补充肯定不行,朕还得留点钱准备跟欧陆的大战呢。
  这边我们都找到很多金矿了,却一直没有组织人手开采,着实有点浪费了。
  朕想了想,也只有你来负责金矿开采的事宜是最合适的。”
  呃,皇上,能不能给微臣派点别的任务?
  微臣好歹也是个勐将啊!
  没办法,皇上话都说出来了,他可不敢拒绝。
  他只能无奈的问道:“皇上,我们从那里调集人手去开采金矿呢?”
  泰昌不假思索道:“就调在漠北城、阿尔泰城、神武城到鄂北城一线的北大营将士去开采金矿。
  反正这会儿边境线都已经推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里海一线了,而且那边还有变蛟和建斗所率的六十万精锐镇守,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是不可能打到这边来的,你随便留点人守城就行了。
  采矿所需的设备也由你和工部那边去联系。
  总之,这事朕就交给你了,你辛苦一下尽快把这边的金矿开采起来。”
  曹文诏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开采金矿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曹文诏的封地也有金矿,人家对这个肯定比较熟,他是不用去操心了。
  接下来就是煤矿、铁矿和石油等的开采了。
  这些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不过倒不用担心有人会偷偷摸摸把开出来的矿藏起来,带出去。
  反正这些矿石也不值什么钱,带出去也没多少意义,而且一个人根本带不了多少,随便他们带都无所谓。
  关键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手,足够的设备,足够的冶炼厂,这些才能变成钱。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承恩,再派人去发报。
  传朕旨意,命工部在莫卧儿帝国征召一百万劳力,并派遣官员,调集设备,准备来这边开矿。”
  曹文诏的速度那真不是一般的快,没过几天,他便把阿尔泰城的几万守军全部调去阿尔泰山开采金矿去了。
  而且,他还从漠南和漠北的银矿调集了一批设备,阿尔泰山的金矿很快就开采起来了,那边的冶炼厂也在就近的两个卫城开工了。
  阿尔泰山的金矿那真不是一般的多,日产万两那也不是假的,算下来光是阿尔泰山那一块一年就能出将近四百万两黄金,兑换成白银就是四千万两。
  至于西伯行省这边,那更加不得了,如果按金矿数量来计算,产量最少是阿尔泰山的两倍。
  当然,这边的金矿分得太散了,产量肯定不能直接按金矿数量来计算,不过,一年开采六百万两出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也就是说,光是阿尔泰山和西伯行省的金矿一年就能给内库带来一亿两左右的白银收入。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毕竟金矿开采起来有点麻烦,而且一般矿石的含金量并不高,产量根本没法和铁矿、煤矿、石油等矿藏比。
  这些矿藏同等重量的情况下肯定没法和金矿的价值比,但扛不住开采量大啊!
  黄金矿脉一般都不大,一天能开采几万斤矿石就算是不错了,而这些矿藏开采起来最少也是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一天。
  而且,大明的冶炼和加工水平那也不是盖的。
  铁矿冶炼出来之后直接就能加工成各种日常用品,石油提炼出来之后更是能直接做成煤油灯、蜡烛、塑料布、水桶什么的去卖。
  这么算起来就比较的恐怖了。
  这些矿藏真全部开采起来,变成钱之后刨去成本一年最少也能给内库带来几亿两的收益。
  如果再加上其他行省的矿产收益,内库不但不会亏钱,一年下来还能多出个几亿两来呢。
  这或许就是欧陆殖民强盗喜欢抢资源的根本原因,抢资源其实就是抢钱啊,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第966章 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是汉朝开始对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地区的统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
  最开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而后汉宣帝又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自公元前六十年开始,西域便统归中原王朝管辖。
  当时的西域总共有三十六个属国,很多属国的名字在后世都耳熟能详。
  比如,楼兰、大宛、车师、龟兹等等。
  可惜,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便无力西顾,这些属国也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甚至就连西域一词都很少有人提及了。
  西域、西域,泰昌喃喃的念叨了几声,随即便盯着地图沉思起来。
  这会儿水师庞大的船队已然抵达神武城,上百艘飞龙战舰正在往下卸人,数千艘武装商船也正轮流靠上码头卸货。
  整个鄂北湖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泰昌确是盯着西域行省的地图在那发呆呢。
  皇太孙朱慈烺、良王朱由枫和几个小公主这会儿是兴奋的不行了,因为他们又搬回五千料的飞龙战舰上了。
  这艘旗舰不但地方大,装饰豪华,配备的大型望远镜也相当的多,他们是绕着两座宫殿嬉戏追闹了好几圈,这才安静下来。
  朱慈烺都不用皇贵妃吴婉儿交待,便老老实实的走道泰昌身边,小心的问道:“皇爷爷,您怎么了?”
  泰昌微微笑了笑,随即问道:“烺儿,你可记得西域三十六国?”
  朱慈烺连连点头道:“孙儿记得,《汉书。西域传》,若羌、楼兰、大宛、小宛、乌垒、乌秆……。”
  泰昌闻言,不由满脸惊奇的看向这宝贝太孙。
  他着实没想到,这宝贝太孙的记忆力这么好。
  说实话,他都背不出西域三十六国之名。
  这宝贝太孙,有前途啊!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地图教导道:“现在西域重归大明掌控,我们要把这消失的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建起来。”
  呃,这个,为什么?
  朱慈烺想了好一阵都没想明白,他只能无奈的问道:“皇爷爷,我们为什么要重建西域三十六国呢?”
  泰昌耐心的教导道:“大明这么大的疆域,你管不过来的,朕也管不过来。
  所以,我们要培养一批勋贵来帮我们管,特别是这些原本就有大量居民的地方,文官那是镇不住的。
  当初我们拿下东瀛的时候就曾把东瀛划成了很多属国,让东瀛之战中立了大功的将领都成了有封地的勋贵。
  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培养了一大批忠于大明皇室的勋贵,而且东瀛也乱不起来了。
  西域行省原本也有很多居民,如果只是文官管辖,肯定不行,文官肯定是镇不住的。
  所以,我们也要像东瀛那次一样,培养一大批勋贵来镇守。”
  朱慈烺颇有些不解道:“皇爷爷,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勋贵呢,分封我们自己的兄弟子侄不行吗?”
  泰昌微微摇头道:“你要记住,以后千万不要分封什么藩王了。
  这不是对他们好,而是害了他们,也害了大明。
  因为藩王的权势太大了,他们仗着皇室宗亲的身份,那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督和巡抚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你说,如果培养这么一大批无法无天的藩王,大明还怎么管?”
  朱慈烺闻言,不由偷偷看向远处正跟几个小姑姑一起喝果汁的良王朱由枫。
  如果他登基之后良王朱由枫在自己的藩国乱来,他能去管吗?
  就算能去管那也不一定狠得下心来管啊,这可是他亲叔叔。
  看样子,还是不要让这位小叔当藩王的好。
  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皇爷爷,这些勋贵有怎么管呢?
  他们有了自己的封地之后还不是山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
  泰昌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教导道:“朕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些勋贵都是与国同戚的。
  你要管好他们其实很简单,只要让他们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皇室给他们的就行了。
  简单来说,谁要是有不听话的苗头,你就削了他们的爵位,收回他们的封地,甚至直接砍了。
  他们不是皇族,没有特殊的身份,我们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下手狠点也没什么。
  当然,我们管他们的时候也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毕竟他们都是有功之臣或者其后人,我们还是应该以恩宠为主。
  只是有的人不识趣,不会做人,不知道感恩,乃至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时候,我们才能下狠手,杀鸡儆猴。
  这个度,你要好好把控。
  总之要以恩宠为主,但也不能一味恩宠,时不时削个爵,收块封地,砍个无法无天的勋贵,让他们警醒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好复杂。
  朱慈烺闻言,不由陷入沉思中。
  泰昌见状,也没有去打搅这宝贝太孙。
  他又盯着地图仔细想了想,随即抬头道:“传燕如前来觐见。”
  这会儿彭宾可是忙坏了,几千船的物资都要他一个人调度,几十万人都要他一个人来安排,他都忙得团团转了。
  当然,就算再忙,皇上召见那也不能怠慢。
  很快,他便急匆匆的走上旗舰,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太孙殿下。”
  泰昌看他忙得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由关切道:“燕如,忙坏了吧,你再坚持坚持,辛苦几天,八部派来的官员就快到了。”
  没办法,这事急也没用。
  这会儿的飞机还只是个奇形怪状的直升机,速度并不快,也带不了多少人,更飞不了几万里。
  京城八部派来的官员还是得坐上半个月左右的火车才能赶过来。
  彭宾闻言,不由感动道:“微臣还行,多谢皇上关怀。”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直接了当道:“你这么忙,我们就不浪费时间了。
  朕是想跟你说说西域行省的大致规划。
  这会儿西伯行省差不多已经步入正轨了,接下来就是开发西域行省了。
  水泥和钢筋等材料,你赶紧安排船送过去,我们得尽快把通往西域行省的运河打通。
  另外就是西域行省的大致布局。
  朕准备把西域行省原来的居民都迁到西域行省的东部,然后册封三十六个属国。
  名字就用原来西域三十六国的名字,至于册封哪三十六个有功之臣,以后再说。
  这西面是西大营的防线,你可以把西大营和南洋营的将士迁徙过去,以后那里就当屯卫屯田。
  不过,这属国和屯田不能跟以前一样,封出去了就什么都不管了。
  我们可以给他们多分点地,但是这税赋还是跟大明本土一样,要上缴的。
  不管是公侯勋贵还是以后的屯卫,那都要按二十税一上缴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