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7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我们的重点是要把这边的防御体系建起来,把欧陆各国堵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里海以西,让他们动弹不得。”
  防御体系?
  曹变蛟连忙往桌上的地图看去。
  不过,地图上也就是一片黑点,他根本不明白这些黑点是什么意思。
  泰昌见状,直接指着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道:“你看,按照规划,这里本来就要建一座卫城,没想到你还没看到规划便把这座卫城给建好了。”
  原来这些黑点都是卫城!
  其实,曹变蛟也是误打误撞刚好就在这里建了座卫城。
  他颇为尴尬道:“皇上,微臣是觉得这里是粮草辎重转运的关键点,位置比较紧要,所以就在这里建了座卫城。”
  好吧,这小子战略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泰昌微微笑道:“告诉你,你白忙活了。”
  啊!
  曹变蛟颇有些尴尬道:“皇上,这规划图上不是有这座卫城吗,难道大小不对,我们要拆了重建吗?”
  泰昌微微摇头道:“朕说的不是这个,朕是说你白费了很多力气。
  因为朕已经命人订购了足够的材料,包括砖石、木材、水泥、钢筋,甚至是门窗等等,都有现成的。
  而且,地基你都不用挖,到时候自然会有挖掘机过来给你们挖地基。
  你说,你是不是白费了很多力气?”
  可不是吗,他可是调集了五万人马和附近十万劳力忙活了个把月才把这座卫城给建好。
  曹变蛟不由叹息道:“唉,皇上,微臣不知道啊!”
  泰昌微微点头道:“这个没办法,电报线路没拉过来,冰天雪地的,也没法派快马通信。
  不过,你放心,今年电报线路一定会拉过来了,而且,燕如还会把运河和铁路都修过来。
  以后燕如就是西伯行省和西域行省的总督了,专门负责这边的开发,你们可要通力合作。”
  曹变蛟和彭宾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紧接着,泰昌便指着地图介绍道:“变蛟,你看,鄂北河和额尔齐斯河以西我们要建立一条南北大约五千里长,六百余里宽的防线。
  这片区域我们大概要修建一百座卫城。
  总之,我们要把所有水陆交通要隘都卡住,要让欧陆联盟没有空隙可钻,就算他们从乌拉尔山脉某处偷偷窜过来了,也要面临我们的层层阻击。”
  一百座卫城!
  曹变蛟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得修多长时间?
  他愣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道:“皇上,这一百座卫城恐怕要修建好几年啊!”
  哪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泰昌不假思索道:“不需要几年,今年就能完工。”
  啊?
  曹变蛟颇有些吃惊道:“这个,微臣恐怕招不来这么多人手啊!”
  泰昌微微笑道:“你放心,卫城都规划好了,所有材料都是现成的,而且还有大型挖掘机帮你们挖地基,修起来很快的。
  朕已经命人试过了,一万人大概一个月时间就能修建一座卫城。”
  这个不大可能吧?
  曹变蛟忍不住问道:“真的吗?”
  朕还能骗你不成。
  泰昌微微点头道:“当然是真的。
  你觉得从乌中城、乌南城和乌北城抽调二十万人马出来有没有问题。”
  曹变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沙俄这会儿就没什么实力,我们去攻城可能会吃点亏,他们来攻打我们的城池,那就是找死。”
  那就行了。
  泰昌随即吩咐道:“你准备一下,让二十万人马都赶到乌拉尔山以东来,相信过不了多久建城的材料就能拉过来了。
  到时候,你把二十万人分一分,一个月修建二十座卫城肯定没问题。
  至于东南营将士的家卷,等他们播种完了,你招点人马让他们在卫城附近修建聚居点。
  修建聚居点的材料也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也会一起拉过来。
  以后卫城里就驻扎北大营和东南营将士,将士的家卷就住在卫城附近聚居点就行了。”
  曹变蛟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乌拉尔山脉这条防线就交给你了,至于乌拉尔河,朕会命建斗沿河修建一条城墙,把整个河道都堵住。
  里海那边,今年我们应该也能把战舰开进去,到时候防御体系就算是完成了。”
  泰昌交待完曹变蛟这边的事情,本来还想去看看宋应星那边的情况。
  不过,他仔细看了看地图,还是决定算了。
  因为那边的运河太长了,两条运河加起来足有一千多里,他根本就不知道宋应星这会儿到底在哪里。
  而且这会儿运河还没有通航,走陆路去找人可是麻烦的很。
  他只能命人把画好的规划图送过去,让宋应星和卢象升配合,把乌拉尔河防线尽快修建起来。


第965章 巨大的利益
  鄂北河上,庞大的船队正急速向南行驶。
  那密密麻麻的舰船就如同一排排飞梭一般,疾驰而过,连绵不绝,两岸正忙着搭建聚居点的青壮都忍不住向这边看了过来。
  这个时候泰昌也正转动着望远镜不断的扫视着河道两边的平原。
  西伯行省巨大的地盘上总算是有点人气了,这边如果全部开发起来又不知道是怎么一番景象。
  他扫视了一阵,这才抬头问道:“燕如,现在迁徙过来多少青壮了?”
  彭宾连忙细细回想了一番,这才小心道:“皇上,根据上次阿尔泰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青壮已经迁徙过来两百六十余万了。
  按他们的迁徙速度来算,这会儿应该快三百万青壮了。”
  三百万青壮,再加上三十万东南营将士,也不知道修建了多少个聚居点了。
  泰昌想了想,又问道:“建好多少个聚居点了,数量有没有统计出来?”
  彭宾小心的道:“这个具体数目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些青壮是一批批运过来的,有的可能都建过一两个聚居点了,有的还在往规划中的的聚居点赶呢。”
  这个的确不好统计,因为这边的面积太大了,没有船的情况下,就算是坐马车,赶到最远的聚集点估计都要个把月时间。
  没办法,这边的河道冰封时间太长了。
  泰昌微微叹了口气,随即问道:“那其他老百姓呢,什么时候能赶过来?”
  彭宾颇为尴尬道:“皇上,因为开往这边的火车又要运送材料,又要运送青壮,这头一两个月根本就没有办法运送其他老百姓,所以,微臣只能让其他老百姓先坐船过来。
  这会儿第一批赶往这边的六千艘商船、两百艘飞龙战舰、一百艘神盾舰和十艘无畏舰搭载着大量粮食、材料和将近三百万老百姓正往这边赶。
  微臣上次收到消息他们都已经过了北太平城了,这时候应该赶到叶泥河河口附近了。“
  没办法,他们开疆扩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很多地方都还没通电报线路呢。
  比如北冰洋沿岸就没有。
  这个得赶紧拉。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等下到了神武城你赶紧向工部发报,让他们派人到北冰洋沿岸搭建电报线路和中继站,今年一定要把电报线拉到这边来。
  另外,等下到了神武城,等搭建聚居点的水师将士下了船,朕给你分五艘飞龙战舰和四千艘狼牙战船,你好好规划一下就让他们出发去鄂北河口跟过来的舰队汇合。
  到时候他们直接把老百姓、粮食和材料拉到指定的区域去就行了,不用把所有老百姓、粮食和材料全拉过来了。
  不然到了这边还得安排舰船掉头往回拉,那浪费的时间就多了。
  这会儿时间已经很紧了,我们得把第一批运过来的老百姓赶紧安置好,要不然今年他们就种不了粮食了。”
  彭宾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问道:“懋中,小麦和土豆的种子准备好了没有,什么时候拉过来?”
  陈子龙连忙回道:“皇上,这些早就准备好了,而且都在武备城装船了,就在这趟过来的商船里面。”
  嗯,不错,农部这个新组建的衙门办事效率就是高。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彭宾道:“燕如,等下种子你也好好分配一下。
  这育苗播种的时间就快到了,他们如果还要等种子,那耽误的时间就长了。”
  彭宾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这会儿船队都已经进入鄂北湖了,神武城已然不远了。
  两个多时辰之后,他们终于远远看到了熟悉的神武城。
  令人惊奇的是,这会儿神武城的港口码头竟然已经停了十来艘飞龙战舰了。
  这些飞龙战舰是提前赶过来报信的吗?
  果然,旗舰刚靠上码头,一个水师游击将军便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报,皇上,水师舰队在十天前已经赶到新西江河口,这会儿应该快到鄂北河口了。”
  呃,这速度比他们估算的好像还要快了那么一点。
  泰昌连忙挥手道:“燕如,你跟他去好好交待一下,让他回去鄂北河口附近报信,船队不要真把所有人员和物资全拉到这边来了。
  另外,你再跟这边的水师将士好好交待一下,让他们去帮忙把这批迁徙过来的老百姓拉到建好的聚居点去。
  元芳,快,命修建聚居点的水师将士赶紧先下船。”
  彭宾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带着那水师游击将军往下走去。
  张元芳则是立马令传令的旗手打出了旗语。
  他们带来的飞龙战舰和狼牙战船是飞快的靠上码头,那水师将士就如同下激流一般飞速涌下船。
  泰昌看着彭宾那手舞足蹈的样子,勐然间意识到,他还没给人家安排一个属官呢。
  人家可是两省总督,而且管得还是大明迄今为止最大的两个行省,就一个光杆司令肯定不行,就算把人噼开那也忙不过来啊!
  他皱眉思索了一番,随即朗声道:“承恩,立马派人去发报。
  传朕旨意,命八部各排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外郎和五个勤快点的主事过来,帮彭宾处理西伯行省和西域行省的事务。“
  四十八个属官应该暂时够了,至于开发起来之后,那反而不用担心了。
  因为吏部正在抽调官员,组建西伯行省和西域行省的三司和州府县衙,到时候这边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彭宾肯定会轻松不少。
  泰昌细细想了想,又低头盯着地图上的矿藏看起来。
  这次他的投入可是史无前例的大,如果不赶紧把这边的矿藏开采起来,内库恐怕不出五年就会被他给耗光。
  到时候还有一场大仗要打呢,可不敢把内库给耗光了。
  问题这会儿种地和养牛羊马匹的人手都不够,又哪里来得人挖矿呢?
  特别是金矿。
  这边的金矿可不是一般的多,阿尔泰山、鄂北河流域、叶泥河流域、新西江流域几乎到处都是金矿,每个十几二十万人和足够的设备,怎么开采的过来?
  金矿这东西他还不能随随便便命人去开采,唯有派军纪严明的明军将士去他才能放心。
  要不然,很有可能会出大乱子。
  这会儿上哪儿调十几二十万军纪严明的明军将士去呢?
  北大营三十万精锐正准备修建卫城呢,东南营三十万将士也正在带着青壮修建聚居点。
  这六十万将士肯定是不能动的。
  剩下好像就二十万正在漠北城、阿尔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