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疯皇-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这个。
  王徵颇为吃惊道:“皇上,龙牙战舰我们一年能造五十艘啊,这神盾舰,我们就算全力以赴,一年恐怕也只能造出二十五艘来。因为神盾舰太耗人工了,修建舱室,批甲等都不能用用蒸汽机床来替代。”
  他这意思就是造一艘神盾舰的功夫都能造出两艘楼船炮舰来。
  问题楼船炮舰都落伍了,还使劲造干什么?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一年造二十艘神盾舰,龙牙战舰造十艘就行了。”


第338章 东瀛六十六国
  神盾舰已然研制成功,狼牙战船正如同流水般下线,越来越多。
  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已然齐聚武备城外,并且都换装成了新式蒸汽轮船,日夜操练。
  北武备城,那一座座格城之中,四十万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也已经齐聚,并装备上了玄武甲。
  三十万新兵经过将近半年的操练也已经战阵森然,令行禁止,俨然如同百战精锐一般。
  一切好像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泰昌一声令下,大军便可直扑东瀛了。
  这个时候,泰昌却不急了。
  他也就天天来武备城巡视一番,看看操练,又检查一下粮草辎重的准备情况,好像一点下令出征的意思都没有。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他是在等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
  这天上午,他又来到了北武备城中,站在如同格子般的城墙之上,饶有兴致的看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的操练。
  这会儿神机营和神武营新兵的装备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长枪、刀盾加火枪。
  他们所操练的阵型也是一样的,都是简化版的鸳鸯阵。
  这鸳鸯阵之所以是简化版的,是因为少了两样兵器。
  狼筅和镋钯。
  这两样兵器可以说是戚家军鸳鸯阵的灵魂。
  狼筅舞起来,倭寇简直就如同入了茂密的竹林一般,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镋钯一叉再一搅,倭寇手中的太刀便会不翼而飞。
  这两样兵器简直就是倭寇的克星。
  如果可以的话,泰昌自然会命人把这两样兵器给配上。
  奈何,这两样兵器打造起来太麻烦了。
  镋钯就不说了,如果全力打造,半年打造个几万把出来,给每个小队装备上一把还是有可能的。
  狼筅就不行了,那得经过桐油反复炮制,还得装上很多尖刃,太麻烦了,半年根本不可能造出几万把来。
  而且,这两样兵器比一般的兵器都难使,新招的屯卫也不可能在半年之内使用纯熟。
  所以,他干脆把这两样兵器给弃了,转而给全员装备上了长枪和刀盾,而且给每个小队装备了一把火枪。
  这样一来,与倭寇对阵的时候肯定没戚家军厉害,一个打十个那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他们足足有四十万大军,一个人干掉两个倭寇就足够了。
  所以,就算没有狼筅和镋钯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他们人多。
  原来的戚家军才几千,他们足有几十万!
  而且,全员配备长枪和刀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防御力强了。
  那家伙,三十万面铁皮盾叠一起,除非是密集的火炮轰击,不然根本拿这铁疙瘩没办法。
  现在这些神机营和神武营新兵演练的就是恐怖的盾墙战术。
  一堵盾墙一挡,然后火枪手缩盾墙后面不断开火。
  如果倭寇不冲过来,那就会被火枪手慢慢耗死。
  如果倭寇冲过来,那就是一堆长枪从盾墙后面捅出来,死得更惨。
  这种阵型对付以短兵器为主的倭寇威力同样惊人。
  他正饶有兴致的看着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操练呢,郑芝龙突然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皇上。”
  你这家伙终于回来了。
  泰昌忍不住问道:“怎么样,地图搞到没,东瀛那边情况了解的如何?”
  他等的就是郑芝龙了。
  因为郑芝龙曾在东瀛长住,而且在那边还混得不错,认识的人也很多,所以,他让这家伙带着金银跑去那边给他买点地图和情报回来。
  郑芝龙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地图微臣倒是买了几箱子回来了,不过情报微臣收集的并不是很多。”
  几箱子地图!
  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情报,能收集到多少就是多少,这个也不用强求。
  毕竟,万历朝的时候大明才跟东瀛干过两仗,对于东瀛人的实力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郑芝龙买到的情报也只是锦上添花,让他们对东瀛人的实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已。
  他主要还是怕跑东瀛迷路了,根本不知道往哪里打。
  所以,地图才是最重要的。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都买到了一些什么情报啊?”
  郑芝龙颇有些尴尬道:“皇上,因为微臣去的是肥前国平户藩,所以只能打听到附近一些藩国的消息,至于德川氏的老巢那边是什么情况,这么短的时间内,微臣着实很难打探到消息。”
  泰昌闻言,却是好奇道:“什么肥前国?什么平户藩?东瀛这些称呼朕都不是很明白,你给朕好好解释一下。”
  郑芝龙连忙解释道:“肥前国大致就相当于原来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国,东瀛也有战国时期,也有诸侯国。
  东瀛战国时期共有六十六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国主以前都叫大名。
  而这个藩其实是幕府将军分封的诸侯,德川幕府分封的藩主好像有两百多个。
  这些藩主有大有小,有的领地有几个诸侯国,有的领地就一座城池。
  这些藩主一般是以所在城市命名本藩名的,像平户藩的藩主松浦氏住在平户城,所以叫平户藩。
  也有的是以国名命名藩名的,比如萨摩藩的就是以萨摩国为名的。”
  小小一个东瀛竟然有六十六个诸侯国?
  德川幕府竟然分封了两百多个诸侯!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听着都让人头晕啊!
  泰昌愣了一下,随即挥手道:“走吧,我们拿了地图去旗舰上说。”
  没办法,东瀛这什么藩国也太多了,他根本就搞不清位置也不知道大小,不对着地图看,他还真有点听不明白郑芝龙在说些什么。
  郑芝龙闻言,连忙跟着他向城墙下走去。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城外的码头上。
  而这会儿码头上不但停靠了很多狼牙战船,还有一艘硕大的乌尾船。
  这艘乌尾船就是郑芝龙假扮海上跑去东瀛行事的座驾,船上除了郑芝龙的亲信竟然还有个女人抱着个小孩!
  泰昌抬头一看,不由好奇道:“这就是你的原配和你大儿子吗?”
  郑芝龙尴尬的点头道:“是的,这就是微臣的原配田川氏和长子郑森。”
  郑森?
  这小孩应该就是郑成功了!
  泰昌琢磨了一下,随即拍着郑成功的肩膀道:“飞虹,这次你也算是立了大功了,这样吧,朕赏你一座府邸,你把你老婆小孩全搬来京城住吧。”
  呃,这个。
  郑芝龙闻言,不由一愣。
  这下他这海盗头子是彻底没法做了,他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了。
  当然,这个梦想指的是他最大的梦想,也就是成为大明海域甚至是南洋海域的霸主。
  他手下人马都被皇上给收编了,而且皇上还让他把老婆小孩接京城来当人质,他自然是没办法再去海上称王称霸了。
  唉,或许,赚点钱,当个富家翁也不错。
  人都有梦想。
  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了,那这个人基本就废了。
  而一般人都不止一个梦想,很多人都有一堆的梦想。
  这些梦想有大也有小,当最大的梦想没法实现的时候,一般人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小点的梦想。
  郑芝龙本来是有望实现他心中那个最大的梦想的,而且,历史上他还真实现了。
  不过,这会儿被泰昌这么一整,他称霸海上的梦想是没法实现了。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力求当个富家翁了。


第339章 倭寇的真正实力
  神盾舰顶层,议事堂中。
  袁可立、沈有容、张元芳、戚金、曹文诏等水师将帅和步卒将领齐聚。
  他们中间的长条桌上已然摆了一张硕大的东瀛地图和几本东瀛文的书。
  这些书上郑芝龙都已经做了注解,也就是翻译,众人大致还是能看懂的。
  泰昌拿着本记载关原合战的书看了看,不由微微点头道:“嗯,这些书很不错。”
  他也没想到,郑芝龙不但买了一堆地图回来,还买回来一堆东瀛的书。
  这些书都是东瀛人自己对一些大战的记录或者说传记,比如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一统东瀛之战,东瀛入侵朝鲜的所谓文禄庆长之役,德川家康夺取大权的关原合战等等。
  其实,这些书比大多数情报都有用。
  因为这些书都是东瀛人自己记载的,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当然相当的了解,记载的也相当的详细。
  这对于他们了解倭寇真正的实力是相当有用的。
  泰昌又大致翻了翻其他的书,随即便对郑芝龙道:“行了,你就用这些战例对着地图好好介绍一下东瀛的情况吧,”
  这个,怎么说呢?
  郑芝龙想了好一阵,这才站起来指着地图左端道:“皇上,这里是九州岛,这里就是肥前国,这里就是平户城,这平户藩的藩主领有肥前国的北松浦郡和壹岐国,乃是九州一个比较大的藩主,微臣就是从平户城登岸收买地图和消息的。”
  泰昌闻言,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东瀛总共有四个大岛,九州岛就是离大明最近的一个大岛,这个他还是知道的。
  不过,什么肥前国什么平户藩他以前还不是很清楚。
  这会儿对照地图一看,他就明白了。
  原来肥前国就在九州岛的北面,而平户城就在九州岛的西北角。
  郑芝龙紧接着又指着地图介绍道:“原本,东瀛关白丰臣秀吉手下实力最强的是长州藩的毛利氏,毛利氏曾领有本州西面十余个诸侯国,石高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之巨,手下可以征调的青壮最少都有十余万,东瀛两次入侵朝鲜他就先后征调了七万人马参战。”
  这毛利氏厉害啊!
  七万人马可不是个小数目。
  问题,石高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泰昌忍不住问道:“飞虹,这石高指的是什么?”
  郑芝龙连忙解释道:“这石高指的就是每个诸侯手底下所有田地能出产多少粮食,跟大明的藩王有多少封地又能产多少粮食差不多,而东瀛的石高是根据一反地的产量来算的,而这一反地大致就相当于大明一亩半的地,也就是说,一石高大致相当于大明的三石左右。”
  这么算起来,这毛利氏手底下的领地每年足足能出产三百六十万石的粮食,征调十万人马一年耗粮也才一百二十万石,看样子,毛利氏征调十余万人马是真没问题。
  泰昌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郑芝龙继续。
  郑芝龙连忙指着地图继续介绍道:“这毛利氏手底下的水师本来也是东瀛最厉害的,长洲水军在丰臣秀吉一统东瀛之战中吞并了村上水军之后大小战船足足有八百余艘。”
  大小战船八百余艘?
  这实力就比较的恐怖了。
  泰昌又忍不住问道:“东瀛的战船也跟大明水师原来的战船一样吗?”
  郑芝龙连连摇头道:“不是,他们就算是一艘只能搭载几个人的小渔船那也算是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