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墨客-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味虽美,不可多食。少吃才能多香,多食则同嚼腊,任何事过之则枉矣。”
    这是他应付小七的话,可是方克勤听在耳中,心头大震。
    由小及大,以物喻人,此子思维之敏捷,胸怀之广阔,而且不拘泥于一格,将来必成大器啊。
    可是自己年后就要离开,朝廷的文书已经到了,仍旧是让自己出仕的。
    都能找到这里,而且还附带一封老友的信笺,朝廷都做到这份上了,自己岂能还不识抬举?
    自己走了,这孩子怎么办?学堂里十几个学童他可以不在乎,但是郑长生这个入室弟子可不能不管啊。
    但是怎么管啊?总不能把孩子带走吧,这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郑家娘子就这一个孩子,如果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还能说的过去,带走就甭想了。
    郑长生就是她的心头肉,就是她的精神寄托,所有的心血都在这孩子身上,虽然说读书也是大事,但是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偏爱,就让人家母子分离吧?
    古人对孝道有着近乎执着的崇尚,有言道:“高堂在,不远游。”这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心里矛盾极了,就怕自己一走,孩子把学业荒废了。
    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教他写八股制文,似乎这孩子对这一道不甚热爱,还说这种文虽然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却无一实用之处,抹杀读书人的天性。
    这孩子的胆子也太大了,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啊。
    幸亏是当着自己的面说的,要是被旁人听到,被有心人利用的话,这将是灾难矣。
    恐一个不敬圣人,藐视朝廷的罪名是跑不掉的,一辈子也与科举入士无缘了。
    这孩子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自己在旁边监督指导还好说。
    自己一旦走了,无人监督,他将往何处发展?这还真是让人担忧啊。
    郑长生对国学有兴趣,四书五经等他可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
    可是八股文这一套在中国文人脖子里的枷锁,不知道抹杀多少人的天性。
    也不知道多少人为之一生皓首穷经,为做出一篇华丽的八股文咬文嚼字的浪费精力和心血。
    他打心眼里是不喜的,是抵制的。
    要说念书哄哄娘亲高兴,这他愿意付出,毕竟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他相依为命的人。
    可是要让他一辈子都跟八股文干上,这他可不愿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这是他的梦想。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这是他的信奉。
    一个后世人的思维,怎么能用古代人的条条框框束缚之?
    再说了也束缚不住啊,他要是不想干的事情,那就一定干不成,生生逼迫是没用的。
    “娘,我吃饱了,我跟大个子和小七出去玩了。”
    打了个招呼,他就准备撒丫子颠儿了。
    刚才他就看到方克勤的眼神有点不太对,似乎又想跟自己说教一番。
    尽管他也明白方克勤对他的期望是好的,可是就是受不了他“唐僧”似的婆婆嘴。
    方克勤,之乎者也,引经据典,苦心孤诣的唠叨,他受不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此时不溜等待何时?
    可是他还是失算了,老谋深算的方克勤岂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哼!小狐狸想溜,别忘了老夫可是猎人。
    不等他走出门,方克勤就开口言道:“且慢,为师有话对于你讲。。。。。。”
    呃,还是慢了一步,郑长生一条腿都迈出门了,不得已又退了回来。
    “夫子对弟子有何话讲,弟子恭听训导。”
    苦逼啊,耳朵又要受折磨咯。。。。。。
    

第46章 离别
    对于方克勤要走这件事,是郑长生所始料不及的。
    史书记载洪武四年他才出仕,可是随着自己的到来,
    这个世界貌似不按照既定轨迹走,有点跑偏了。
    不光是他没料到,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老族长光砸吧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人家是当世大儒,为朝廷看重,要出仕为官,要为国效力。
    岂能一辈子都窝在穷山沟里?不能误了人家的前程啊。
    村里学堂十几个孩子,都是不中用的货,也没那个当官老爷的命。
    但是郑长生这孩子就不同了,天生的是读书的材料,方先生要是走了,他怎么办?
    他可是我郑氏一族未来的希望啊,无人教导学业荒废了可如何是好?
    这怎生对得起郑家的列祖列宗?
    老族长心里犹豫了再三,还是舔着脸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方先生,老夫知道这有点让你为难,别的孩子我就不说了,生哥儿您是如何打算的?”
    李秀英心里慌的一批,眼神闪烁不定,先生要是把儿子带走的话,自己该怎么办啊。
    这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家,要是想娘了可咋弄?
    她心里疼的要死,眼泪都下来了。
    方克勤偷眼观瞧,李秀英的一举一动都落入他的眼里。
    果然,母子情深,这个倔强坚强的女人,还是舍不得儿子的。
    他沉默片刻对郑长生道:“为师这也是无奈,本想着时日还长,你还年幼。
    终有一天你会收心,不在贪玩,到时候在指点你也不晚。
    可是没想到,你我师徒的离别会这么快到来。
    朝廷文书到的有些时日了,一直不知如何开口。
    你我师徒二人,颇为投缘,有心带你跟随身边,悉心教导;
    可是念及你年幼离不开母亲,所以为师决定留下你。
    不过为师有言在先,你必须要保证不贪玩废学,勤加读书。
    尤其是八股文章每月十篇,不得堕怠,这可由你母亲监督完成。
    另外,为师希望三年后听到你通过童子试,秀才加身的好消息,届时为师必欣慰矣。”
    郑长生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跟师父拧着来了。
    当初他指点自己八股文章,可是自己总是心不在焉,总觉得时间还长,自己还小。
    可是这骤然分离,实在是有点让他猝不及防。
    八股取士,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这个年代要想出人头地,要想平步青云,必须苦心钻研八股文。
    否则任你再怎么能耐,也是不列士大夫之林的。
    文人治国,你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人,谁爱搭理你?
    虽然他已经把八股制式和技巧铭记在脑子里。
    可是光是会格式和技巧这远远不够,得多加练习,得言之有物,得花团锦簇才行啊。
    要想八股文章惊天下,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教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想着闭门造车,别做梦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还要老师做什么?
    古人那么重视师之教导恩,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你事半功倍,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可是自己竟然大意了,太贪玩了,竟然没有好好的珍惜这次和方克勤的缘分。
    以后在想有人像方克勤一样的指点他,可没那么容易了。
    再说了像方克勤这样的大儒一般都入朝为官了,谁还窝在家里教书啊。
    郑长生不由得一阵的心酸,强自忍着泪水:“使劲的点点头。”
    好吧,就三年,老子就不信了,还考不回来一个秀才。
    。。。。。。
    千言万语道不尽离别二字的沉重,方克勤终究要走了,东西都搬上了马车。
    唯独留下一箱子书籍,这是给郑长生留下的。
    这些书是他的读书笔记,是他这些年来的心得体会,临别之前全部送给了郑长生。
    他走的很匆忙,匆忙到郑家村的人都来不及送别。
    当人们带着礼物来到草堂的时候,只有一个木箱子和一封书信,方先生已经人去无踪。
    前来送别的郑家村人们,心里苦涩难言。
    自家的娃娃不能在上学堂了,怎么感觉天都变灰暗了呢。
    同时他们也深深的为方先生的高风亮节暗自赞叹。
    无偿的教导孩子这么长时间,临走了还不愿意接受村民的回馈,真乃高士也!
    郑长生看着书信上,熟悉的字体,心里大为震撼。
    这些书都是方克勤的宝贝啊,他儿子方孝孺都不敢随意的翻阅。
    可是没想到的是,竟然全部留给自己了。
    他真的要为古人的这种师徒父子的传承点赞了,
    读书人,尤其是像方克勤这样的名士大儒。
    如果不是极为在乎自己的话,是绝对做不到这地步的。
    儿子都不传的心血之作,给了自己,这还不能看出方克勤对自己的器重和希冀吗?
    好感动,这是郑长生除了母亲之外,第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激的人。
    信中还说,唯恐离别愁绪起,不辞而别乃为上。
    还嘱咐自己莫要女儿态的流眼泪,哭鼻子。
    男子汉当雄心壮志,争取来日金榜题名,报效国家方为大丈夫。
    最后言道,三年后希望听自己的喜讯。
    额,好吧,郑长生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满足方克勤的这个愿望。
    有这个愿望的可不单单是方克勤,母亲和老族长也都翘首以盼着这一天呢。
    科举,老子来了。。。。。。郑长生的小手紧握成拳状,暗暗的发誓。
    方克勤留下的那一大箱子书,是大个子扛回家来的。
    郑长生第一时间就打开箱子,里面的五经集注是方孝孺非常想看的,可是他却无缘一睹。
    现在都归了自己了,怎么着也不能辜负了方克勤的一番苦心不是?
    于是,平日郑家大院里,孩童们耍子的欢声笑语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郑家小郎生哥儿郎朗的读书声。
    这让李秀英非常的欣慰,
    她眼含热泪的在心里叨咕着:“孩子知道上进了,他爹,你在天之灵看到了没?。。。。。。”
    自从郑长生收起玩心,勤奋向学以来,郑家大院里做活的人,都收敛了许多。
    连说话都不敢大声了,生恐耽搁了郑长生的读书。。。。。。
    

第47章 改变
    方克勤留下的这些书,注解详细,读起来很是省力。
    另外他还分类归纳了一些容易出考题的地方来押题。
    这是给自己留下一份科举宝典啊。
    他相信当朝这些文人大儒,以方克勤的对他们的了解。
    要是出题肯定跑不出他所划定的范围。
    科举,这一择寒门子弟均衡世家权势的方法,自隋朝首创以来,直到大明立国。
    可以说孔子那几本书里的内容,出考题都出烂了,就连注解里的内容都拿来当考题。
    现在大明朝堂上的那些人文人,基本上都跟方克勤有所交集。
    他们是什么脾气秉性,自己不了解,可是方克勤了解啊。
    一个人的喜好是什么,对什么颇为自负,对什么深有心得,这都了然于胸的。
    这要让他们出题,他们肯定捡自己得意的那一口来啊。
    所以说方克勤留下的这些书,就是给郑长生留下的一个作弊器。
    而且列举了好多的题目,这是给郑长生做八股文所用。
    真是难为方克勤了,知道自己偏好什么,厌恶什么。
    他知道自己不喜八股文章,而且出言相讥:八股乃抹杀文人天性的毒瘤。
    所以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就留下这些书籍和题目,助力徒弟出头。
    哈哈,别人羡慕也没用,谁让你没个好师父呢?
    他都想抱着方克勤亲上两口,这个师父真是没白拜,真是太给力了。
    小七不明白为何少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