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之后,却听许攸试探性地问道:“孟德的意思是?”
  曹操哈哈一笑,低声道:“我的意思,你还不知道?朝廷新立,大敕功勋之臣,这从龙功臣难道你不想当?别的不说,以子远你的才华,位列九卿应是绰绰有余吧。”
  许攸长叹口气:“河北英杰众多,我又是一个外来人,哪里会抢到什么好位置?”
  曹操言道:“正因如此,咱们才得早做筹谋才是……在东海王见到本初之前,咱们先去迎他,跟新天子混个脸熟,表个忠心,今后在朝中也好有你我的立足之地啊。”
  许攸这个人不但智计广远,同时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而且他性格中的弱点;  曹操非常清楚;  贪钱贪权;  异常的贪!
  许攸的眼珠子来回打转,最后冲着曹操一拱手,道:“那我就先不着急回去,陪孟德往徐州走一遭。”
  “如此最好。”
  两人又痛饮了好一会,许攸酒醉后才被曹操派人送回去休息了。
  许攸走后不久,曹操派人将郭嘉和戏忠二人找了来。
  两人听完曹操的叙述之后,戏忠不由奇道:“主公让许攸随同一起去东海迎接新帝,其意为何?”
  曹操捋着须子,满面笑容。
  随后他看向郭嘉,道:“奉孝可知某之深意?”
  郭嘉长长作揖,对曹操道:“依郭某猜度,新天子登基之后,我等与袁绍两家合为一处,共同扶保新帝,然袁绍军实力远胜我军,新帝登基拟定官职,敕封诸贤,必然要侧重于袁绍,这一点上我方诸人定然吃亏,为此当以许攸为突破口,今后尽量拉拢一些袁绍麾下非河北本地士族的官员,在关键时刻可以用为援……毕竟,这朝堂之上争权的残酷,相比于两军阵前,也是不遑多让。”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奉孝知我也。”
  郭嘉又拱手,道:“另外,依郭某之意,主公应向袁绍谏言,请他派人往江东,与孙坚修好,请孙坚能够支持新帝,孙坚如今虽然已经遭到了刘琦的打击,然若是我们的新朝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则于天下战略而言,可以对刘琦形成包围之势。”
  戏忠在旁言道:“只是如今刘琦已经捉拿了孙策和周瑜为人质,孙坚又与公孙瓒纠缠不休,只怕碍于其子,孙坚也未必能够轻易会与我们站在一边吧?”
  郭嘉微笑道:“孙坚乃是枭雄之辈,心狠手辣,若是逼的急了,猛虎亦会食子,这些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看我们如何运筹了?况且就算是孙坚不肯明面上站到我们这一边,只要他不站在刘琦的那一边,对我们而言便是足够,这南北战略便足矣形成。”
  曹操捋着须子,细思良久之后,道:“这事,还得让袁本初去做,我只需将意见禀报给他即刻,袁本初乃是心高气傲之辈,我若越俎代庖,必遭他愤恨,呵呵,他那个人,最好面子,只要你表面上服他,对他来说,什么事都可以容忍的。”
  ……
  就这样,各方势力针对建立新朝都开始了行动。
  公元197年正月,刘琦在雒阳三请三辞之后,终于因‘违背’不了众臣的意愿,无奈之下只得答应继承天子大位。
  在这期间,关于登基所用的高台已经修筑完毕,由太史令率部,推演吉日吉时,行登基之礼。
  三月初十,雒阳已进春深,祭拜天地的当日,天空晴朗无云,阳光挥洒大地,清风吹动,将整个登基高台上下竖立的旗帜,吹的猎猎作响。
  刘琦换上了大汉天子装束,从德阳殿出发,携带着所有雒阳的文武群臣,沿着雒阳的中心街道乘车,背北向南,先行去往雒阳郊外的宗庙祭拜高祖皇帝,光武皇帝,先帝刘协的英灵。
  刘琦继位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雒阳城,出行祭拜这天,荆州军方面总共动了八万将士,将城内城外,通往太庙,以及通往祭坛这一路上,都布置了大量的兵力。
  事关新天子登基,毫无疑问会有许多百姓出来围观,这中间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因为登基的仪式一旦出现负面情况,传遍天下,那对于新朝建立的根基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仪式很复杂,但对于刘琦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因为所有的流程他事先自然是清楚的,而且他全程不要说什么话,只需要按照规律礼仪,和他身后随行的荀攸,刘晔的提醒,照做就是了。
  今日的刘琦,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个提线木偶。
  在去往太庙祭奠先祖的路上,雒阳街道两旁的百姓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但由于这里早就布置了大量的兵力,所以他们只是在士兵的后面踮脚观看,却不能离近分毫。
  而人群之中,也到处都是卫士署的探子,在时时刻刻的监视着这些围观的百姓。
  当刘琦的车撵走过的途中,人群中,时不时就会听到有人高声呼喝:
  “陛下万寿无疆!”
  “陛下万寿无疆!”


第九百三十四章 快刀斩乱麻
  这句陛下万寿无疆,自然不会是普通的老百姓们自发的喊出来的。
  卫士署的卫士们这些天深入民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纠结人众,在刘琦登基的那一天,不断的让百姓在人群中自发的呼喊出这句话。
  从后世穿越回来的刘琦,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  气势和声势是一定要造的。
  不论是不是人为的,都要造,造的多了,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汉朝的百姓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云亦云,什么事都喜欢随大流。
  这也不是汉朝百姓的特点;  而是大部分人类的特点。
  听着身边一群人兴奋地高呼‘陛下万寿无疆’,旁边很多百姓也就不自觉的跟着喊了起来。
  刘琦本身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英雄;  他击败了董卓,又替司隶的百姓挡住了袁绍南下的铁蹄,司隶的百姓大部分人都非常尊敬他,就算是不尊敬他的人,也绝不会反感他。
  因此,替刘琦摇旗呐喊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
  当然,刘琦的车撵行驶到哪里,按照那些军兵们的喝斥,周围的百姓们还是要跪倒在地迎接的。
  跪在地上,也阻挡不了那山呼海啸的呼喊声。
  听着那些呼喊声,坐在车撵上的刘琦感觉神清气爽,下意识的露出微笑,想要举手冲着周遭的百姓们挥手示意。
  “陛下不可妄动;  当行之端庄!”荀攸在后面沉声提醒他。
  刘琦的笑容在瞬息间就有些凝固了。
  他只能是又板起面孔,目光瞅向前方;  目不斜视,做出一副威武的帝王之相。
  随后,一众人等去太庙祭奠先祖,这些流程全都有人指引刘琦照做;  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尽量不要露出一丁点的错误。
  祭奠先祖完毕,一众人又赶往东郊区,祭拜天地,让刘琦承继帝王之位。
  高台之上,所有的公卿臣子猛将都停留在下方,望着刘琦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上高台。
  刘琦登上高台之后,自有人宣读继位书,個中内容无外乎称赞刘琦德行,万民归心,天命所归云云。
  随后,刘琦正式从符宝郎手中接过玉玺,转身面对台下千万人。
  然后,便见他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玉玺。
  “万岁!”
  “万岁!
  “万岁!”
  无数的士兵高举兵械,整齐的大声呼喝着。
  随后,刘琦又在一行人的拥簇下;  带领着一众文武以及数万雄师;  向雒阳转换,从原路返回,直奔德阳殿而去。
  来到德阳殿,一众文武列于大殿之中,高阶之下,齐齐拜倒,口称陛下。
  刘琦下诏,改元建兴,并重新安排文武众臣职位。
  首先,自然是要尊刘表为太上皇帝,敕封蔡氏女觅为皇后,总领后宫诸事。
  刘虞为太傅,为诸臣之首,刘琦当以师礼待之。
  荀攸为司徒。
  张允取代杨彪为大司马。
  刘晔为御史大夫。
  九卿之首的太常之位,由蒯越任之。
  光禄勋为刘修,替刘琦掌管帝之侍从。
  徐庶为卫尉,掌刘琦警卫,同时兼管卫士署。
  赵岐依旧为太仆。
  廷尉署更名大理,大理寺卿为满宠,掌国之刑狱。
  大鸿胪为蔡勳。
  宗正之位由刘琮担任。
  大司马张义和少府田芬,职位不动。
  将作大匠为刘阖。
  执金吾为贾诩,总领京师治安。
  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皆撤,只留袁术车骑将军之号,其子袁耀为礼官大夫。
  典韦,许褚皆封列侯,宿卫京师,辅佐贾诩和徐庶。
  吕布,黄忠,赵云,张辽,甘宁,魏延,张任,李典皆敕封将军号,他们其中又些人会被翌日责令就守外郡……
  其余一些七七八八的敕封皆有,但大抵如此。
  而杨彪的全国最高军事掌管的位置被张允替代,却并无任何实质的官职敕封,只是给了他一个列侯之位,直接让他回家赋闲了。
  接下来,就是开仓济民,大赦天下。
  自打刘协去世之后,雒阳皇宫就一直没有开宴,但今日乃是新帝登基,乃普天同庆之事,时隔半载,整个雒阳城当也要普天同庆一次。
  所有的朝臣和武将们集中在雒阳宫殿中,交杯换盏,好不热闹。
  雒阳城内,百姓往来奔走,欢呼雀跃,互换酒食,庆祝刘琦登基。
  在广大人民的眼中,刘琦是一个有实力的新天子,他和其他那些当皇帝的人不一样,通过刘琦的所作所为,天下的百姓们能够看得出来,这位新皇帝,是可以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和安定生活的人。
  这一晚的宫廷宴席,刘琦喝醉了。
  他在宦官们的搀扶下,返回了后宫。
  今夜酒醉,他没有去往任何一个妃嫔的房间,而是返回了自己的居所。
  他打着酒嗝,用一只手,甩动他的十二旒冕,那十二旒彼此相互交击,发出噼里啪啦的撞击声响。
  当刘琦走进自己的卧室后,却见一个人正在他的寝宫之内。
  刘琦不满地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逗留在朕的寝宫!”
  “我是你乃公!”刘表不满地大喝一声。
  刘琦揉了揉眼睛,看清了刘表之后,笑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真是朕的乃公……爹,坐!”
  刘表看着刘琦手上被旋转的‘噼里啪啦’的旒冕,脸颊上的肌肉有些抽抽。
  “这东西……是这么玩的么?”
  刘琦哈哈一笑,然后将旒冕冲着天空扔了出去,然后又用一根手指正好接住,继续旋转,跟后世的转手绢似的。
  刘表终于忍耐不住,直接上前给了他一脚。
  刘琦捂着屁股,哭笑不得的看着他:“父亲,我哪招你了?”
  “你瞅你这股子得意的劲!刚刚当上天子,就得意忘形?岂不惹人话柄!”
  刘琦走到卓岸边,自己斟了一盏茶,咕嘟咕嘟的一饮而尽。
  “父亲,我这是自己回寝宫之后,才这样的,我适才在外面当着他们的面时,可正经了,没人看到我这个样子。”
  刘表摇了摇头,长叹口气:“为父不是说你这事!”
  “你知道不知道,袁绍和曹操打算在邺城,另立新帝,与伱对分天下!”
  “父亲的消息还真灵通,这么快就知道了袁曹的举动。”
  “那你为何一登基,就直接将三公九卿大半全部更换,杨彪等人皆被你换了下去,你可知道,你这是惹祸之举!会酿成大祸的。”
  “朕自然知道……”
  “你跟我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