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犹豫地道:“这种脏水,能泼到刘琦身上么?”
  审配嗤笑道:“他若是不登基,或许这脏水泼不到他身上,如今他登了帝位,这盆脏水泼出去,有人信没人信,反正是说不清楚的了……这个天下,谁能独善其身?”
  许攸恍然地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手,赞道:“高明,实在是高明!”
  “问题是,这个新君的人选,当选何人?”袁绍皱眉道。
  审配谏言道:“末吏举荐东海王刘袛,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宗族血统,都比刘伯瑜要高的多,可谓是最合适的人选。”
  袁绍摸着须子,皱眉考虑了一会,道:“问题是,此人好像与孝灵乃是同辈吧?让他过嗣给自家兄弟当儿?”
  审配嗤笑道:“管他儿不儿的,都是他们刘氏宗亲家族自己的混事,袁公要的,是名正言顺。”
  逄纪又煽风点火:“当年刘宠那许大年纪,刘伯瑜都给他弄成了储君,让东海王过嗣,也并无不可。”
  袁绍寻思了一会,摇头道:“不好,如此恐惹天下非议,还是让他过嗣到孝桓之下,免得遭世人非议。”
  审配闻言皱眉:“主公,以叔叔之尊去继承侄儿的皇位,是不是有点……”
  袁绍无所谓的一摆手:“那有什么,元图也说了,当年刘宠都是先帝的皇爷爷辈了,不也一样能当储君吗?那都是以爷继孙儿了。”
  审配笑了笑,道:“倒也是。”
  “子远!”
  “在!”
  “命你为使者,前往濮阳去见曹孟德,跟他详述此事,他若是愿意,我与他同立新帝组建新朝,与刘琦相抗,他若是不愿意,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许攸,袁绍,曹操昔日便在雒阳相识,交情匪浅,此番让他作为使者去说曹操,也算是用人得当。
  “主公放心,攸一定办成此事。”
  袁绍转头望向东方,恶狠狠地道:“刘伯瑜,我与汝势不两立,咱们且再来一搏!”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后宫主事
  今夜的刘氏府邸中,刘琦居所的动静可谓是格外的大。
  好久没见他的几位夫人了,小别胜新婚,刘琦自然要多卖点力气。
  但夫人有好几个,一日一日的轮,刘琦掐指一算,怕时间不够用。
  万一过几天他开始准备登基的事情;  还真就是没时间招呼她们了。
  实在不行,晚上让她们组队来吧,这样比较节省时间,也能很快的一解相思之苦。
  对于组队这事,蔡琰肯定是不会参与的,杜嫣和吴氏脸皮薄也够呛;  蔡觅么……嗯;  刘家大妇;  总得有点大妇的尊严,这种集体性的夜生活,就让给当妾的去做吧。
  所以,能够组队的人选,就变成了任姝和邹氏,这一大一小的两个。
  这俩怎么说呢……都能放得开。
  “不行了,不行了~~累了累了,歇会,歇一会……一会没力气干正事了。”
  房间之内,刘琦左手和右手分别抱着任姝和邹玉,在原地来回的转圈圈。
  这要是换成原先的刘琦,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是现在,他常年行走于军旅,身体素质比原先强的太多,此刻抱着两个女人在原地打转,倒也是能手到擒来。
  一大一小两個女人被他一转手扔在了床榻上。
  然后便见刘琦呈大字型躺在了那里。
  任姝笑盈盈地躺在刘琦的怀里;  道:“陛下;  何时让臣妾为陛下生个皇子呀?”
  刘琦呵呵一笑:“这不是正在努力么。”
  邹氏躺在刘琦另一侧的怀中;  轻轻地抚摸着刘琦的胸膛。
  “真是没有想到;  我们的男人,居然当了天子。”
  “怎么样?没选错人吧,这是你们福气到了。”
  任姝笑盈盈地一点刘琦的嘴唇:“其实也无所谓,不论是将军还是天子,对我们姐妹几个来说都一样,你都是妾身的好郎君。”
  刘琦侧过身,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就你能说会道。”
  “少郎君,你有没有想过……”邹氏突然张嘴,但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随即把嘴闭上。
  刘琦转过身,看着性感撩人的大姐姐,笑道:“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怎么还吞吞吐吐的?”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刚才想说点什么事,但一下子又忘却了。”邹氏犹犹豫豫地道。
  刘琦转过身,仰头看向屋上的房梁,笑容逐渐消失。
  “你想说的;  是立后的事情吧?”
  邹氏惊讶地看向刘琦。
  她浑然没有想到;  刘琦居然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刘琦登基了;  正妻理应为后;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蔡觅相比与别人,却有一个天大的不足,就是她至今无所出。
  包括张机在内,找了多少名医,如今的她也依旧是一无所处。
  反倒是杜嫣和蔡琰先后产子,故而邹氏似乎对于刘琦下一步将立谁为后产生了些担忧。
  但适才她想问一下,却又发现不妥,只能是又把下话咽了回去。
  刘琦望着房梁,若有所思。
  ……
  房间之内,一辆织机正发出‘吱嘎吱嘎’的运作之声,此时夜色已经深沉,但房间内的织机却运作依旧。
  蔡觅正在织机之前,一下一下的运作着。
  她的表情很认真,仔细地看着织机上面的布,眼睛一眨都不眨,生怕纺的时候,会有疏漏。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了。
  披着罩服,穿着单衣的刘琦迈步走了进来。
  蔡觅连头都没有抬,就知道是谁来了。
  她的一双媚眼,依旧是紧紧地盯着织机上的布,嘴角却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她们两个,睡了?”
  刘琦抻了抻懒腰,道:“是,可是折腾睡了,差点没把我累死。”
  “还是年轻,过些年也不能这样了,得懂的节制了。”
  “嗯,好。”
  “桌上有蜜水,我忙着,你自己喝些。”
  “好。”
  刘琦走到桌案边,为自己斟上蜜水,慢慢饮后,随来到了织机的旁边,席地而坐。
  “阿姐。”
  “嗯?”
  “雒阳城外,已经开始筑台,准备登机大殿,估计明年开春,就要祭拜天地了,准备登基的事宜了。”
  蔡觅温柔地笑着:“这是好事,我家的少郎君长大了,要当皇帝了。”
  “阿姐。”
  “嗯?”
  “伱说我让父亲当太上皇帝,好不好?会不会惹人非议?”
  “好啊,高祖当年登基,上面一样有个太上皇帝,大汉以孝治国,你这样才算是给天下做了个好表率。”
  “阿姐。”
  “嗯?”
  “其实……其实我一直很想你们。”
  蔡觅停下了手中的织机,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尘土,然后迈步走到旁边的一个木箱边。
  蔡觅从里面拿出了一件新的罩服,是毛皮的。
  她走到刘琦的身边,笑着对他道:“站起来,试试合不合身?”
  刘琦站起了身,蔡觅为他披在身上,一边为他系领子。
  “妾身不知道少郎君当了皇帝之后,还要不要自己率兵往来征伐,若是还要带兵,那今后可能就会是要往北方去了,那地方不比南方,冬天寒冷,妾身给少郎君缝制的皮毛罩服用以保暖,若要北上,切记好好照顾自己。”
  “谢谢阿姐。”
  蔡觅伸手摸了摸刘琦的鬓角,替他整理了下发丝。
  “妾身的少郎君长大了,如今更是要当皇帝了,可不论你在哪,你是谁……”
  说到这,蔡觅笑着用手指刮了一下刘琦的鼻子:“你都是当初那个勾搭我,坏死人的小郎君。”
  说罢,蔡觅又坐了下来,继续运作织机。
  “吱嘎,吱嘎~”
  “吱嘎,吱嘎~”
  织机发出轻轻地声响,不知为何,此刻织机的声响,一下一下的竟仿佛能够触碰到刘琦内心中那个柔软的心弦。
  “阿姐,这么晚了,你这是在织什么?”
  “给兴儿和颖儿做几件衣服,孩子们长得快,衣服都小了,一年就要换好几次,昭姬和灵伊都是当母亲的,天天看着孩子还不够累,交给下面的人,我怕她们手粗,倒不如自己做了。”
  说到这,却见蔡觅抬起头,笑道:“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去睡吧。”
  刘琦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到了门口。
  他突然站住脚步,背对着蔡觅,言道:“阿姐,还有件事。”
  “嗯?”
  “我若登基,大汉必将立后……然,你我结亲这些年了,你却一直都无忧所出,唉……有些事,我很为难……
  蔡觅持梭的手在不经意间似乎抖了一下。
  而她的俏脸在一瞬间也变的有些灰暗。
  但很快,那灰暗的神色就随之不见。
  她继续摆弄着织机,笑道:“该怎么做,就怎做吧,少郎君要以大汉的天下为主,登基之后,后继子嗣更是重中之重……昭姬妹妹出身名家,又有个儿子,她一定可以母仪天下,做好这一国之母。”
  刘琦没有接着蔡觅的话茬说,他沉默良久,方才扭过头,笑道:“谢谢阿姐……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个。”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论我有多为难,你终归是我的原配发妻,糟糠之妻不可弃,这跟有无所出没什么关系。”
  “大汉的皇后之位,只有你能坐,再无旁人。”
  “今后这三宫六院,还有那些后妃皇子公主,就全赖阿姐帮我好好的调训教导了。”
  说罢,刘琦微微一笑,又补充道:“早点睡。”
  说罢,便见刘琦转身走出了蔡觅的房间。
  刘琦走出了蔡觅的房间之后,房屋中的那‘吱嘎吱嘎’的声音停住了。
  织机不再响动,梭子不再摇摆。
  蔡觅呆愣楞地望着眼前的织布,视线逐渐模糊。
  滴答,滴答。
  一颗颗如珍珠般的泪珠落在了织机上。
  而伴随着垂落眼泪的,是蔡觅欣慰和幸福的笑容。


第九百三十三章 陛下万寿无疆
  兖州,濮阳。
  许攸和曹操多年不见,此番他作为使者来见曹操,两人久别重逢,自当豪饮一番。
  两个人一边畅谈年轻的时候在雒阳做的那些荒唐事,一边感慨如今的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一晃;  他们已经是人到中年,虽也算是事业有成,却也是都站在了风口浪尖。
  从古至今,中年男人,最喜欢的就是跟朋友回忆过去,饶是曹操和许攸这样阶层的人也不例外。
  回忆完了之后,许攸遂对曹操道:“孟德,袁公提出的意见,你是否需要考虑考虑?”
  曹操长叹口气,道:“事到如今,曹某又有什么选择呢?除了与本初一块辅佐新君,与刘伯瑜相抗,曹某已别无生路。”
  许攸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这样一来,许某回了邺城,就能向袁公交差了。”
  曹操伸手拍了拍许攸的手,道:“子远啊,你先别着急回河北,不如随我一同前往东海,去寻东海王,如何?”
  “寻东海王?”许攸闻言一愣。
  曹操点了点头,道:“既然要扶持他当皇帝;  毫无疑问,东海王登基之后;  这第一扶国功臣;  自然是本初无疑。”
  说到这,却见曹操用手指先是指了指许攸,然后又点了点自己:“那你我呢?”
  许攸闻言一下子愣住了。
  半晌之后,却听许攸试探性地问道:“孟德的意思是?”
  曹操哈哈一笑,低声道:“我的意思,你还不知道?朝廷新立,大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