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家康有点腻歪,这样虽然能赚钱,可是很没有成就感,他想要的是,正面打败夹皮沟野菜厂,然后当着那些土包子的面数钱。
  而不是这种只能偷摸躲在被窝里面数钱,那太憋屈。
  刘青山也觉得,陈东方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在绝大多数人思想都还受到禁锢的时候,这家伙就知道打破封锁,另辟蹊径。
  他也知道,不管何家康心里乐意还是不乐意,家家康野菜厂肯定会搞这种暗箱操作的。
  等到从龙江省那边收购回各种山货,再稍微加工一下,转手就能赚取巨额利润,这简直就跟捡钱一样。
  当然,前提是必须有强大的人脉,在那边能够收获足量的山货,而且还得运过来。
  要知道,这年头交通运输也是大难题。
  只是这样一来,刘青山也心有不甘:本来都快把何家康给逼上绝路,离关门大吉已经不远,这样岂不是又会苟延残喘下去?
  不行,必须得想想法子,不能叫这家伙轻易浮出水面。
  刘青山心里正琢磨着呢,就听隔壁又传来说话声,是楚云玲在向陈东方询问:
  “东方,你这次专程来找我,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
  陈东方继续说道:“当然是好事,我准备投资一个新项目,绝对是国内独一份,市场发展前景更是十分光明,只是我资金有限,准备找合伙人。”
  “是什么项目?”
  何家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这家伙显然经历过野菜厂的失败之后,急于想要翻身。
  陈东方继续说道:“方便面,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楚云玲:“吃过,感觉味道一般啊。”
  陈东方:“哈哈,小玲,那是你的感受,要是换成普通人呢?”
  何家康的声音也满是激动:“最主要的是,这种食品非常方便快捷,我们国家正在飞速变革,生活节奏必将越来越快,人员流动越来越多,所以方便面这种食品,肯定能够畅销。”
  就连听墙根的刘青山,都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说的没错,方便面这东西,能火二三十年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年销量几亿包,十几亿包,几十亿包,都再正常不过。
  在刘青山的发展计划中,就有方便面这个环节。
  身处东北这个大粮仓,并不缺乏优质的面粉,想必,陈东方要跟楚云玲合作,也是看重楚家在东北这边的影响力,原材料没有后顾之忧。
  本来按照刘青山的计划,是等到来年,根基稳固之后,再搞方便面。
  到那个时候,野菜厂的利润,再加上春城那边的收益,足够支撑建一个方便面厂。
  现在看来,只怕这个项目,要提前准备喽。
  没错,刘青山的计划很简单:你们要搞方便面,那我也搞。
  方便面几十年的发展轨迹,花样套路他可谓是了然于胸,不信搞不过你们?
  既然要斗,那么就要一直斗下去,伟大领袖咋说的了: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刘青山这边斗志昂扬,隔壁同样也是信心满满,陈东方和何家康,已经初步达成合作的意向,开始商量后续的发展。
  一不小心,刘青山就把他们的计划听了个大半:楚云玲和何家康,负责在碧水县建厂,并且联系面粉和豆油这些主要的原材料。
  陈东方主要负责进口方便面设备,以及其它技术环节。
  计划是经过一年的筹划和基础建设方面的准备,争取来年这时候,正式投入生产。
  双方也算是强强联合,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准备大干一场。
  何家康显然也看出了方便面是个巨大的蛋糕,说话的语气都兴奋起来:“那我们生产的方面便,品牌就叫做家家康好了,肯定能够畅销!”
  不知道这家伙哪来的自信,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你的家家康野菜厂,都快黄摊子了好不好?
  陈东方不好揭他伤疤,只能婉言道:“家家康有点太刻意了,不过这个康字可用,饭店的厨师不都叫大师傅嘛,那就叫康师傅好了。”
  刘青山正听到这的时候,因为出来的时间太长,大老李找了过来,他就连忙回到自己的包间。
  反正已经清楚对方大致的计划,剩下的,就是结合他的情况,来筹划自己的方便面厂。
  资金肯定是有一部分缺口的,需要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
  看来刚从维克多手里赚取的那一笔外汇,没等捂热乎呢,就得花出去,生产方便面的设备,是肯定需要进口的。
  上一次去辽省参加轻工博览会,刘青山就看上了一套生产方便面的设备,日产五万包。
  他还特意留下对方公司的联系地址,随时可以联络订货。
  剩下的就是厂房,还是以夹皮沟合作社的名义来办厂,相信地皮啥的,肯定没问题。
  稍稍有些担心的,就是原材料方面了。
  在刘青山的记忆中,粮食价格是在明年,也就是一九八五年放开的,实行价格双轨制。
  到时候,想必就不用担心了。
  他们碧水县所在的松嫩平原就不用说了,龙江省那边的生产建设兵团,小麦就是主打的农作物。
  四月播种,八月收获,种在冰里,收在火里,质量绝对杠杠滴。
  整体考虑一番,刘青山就已经下定决心:你们要搞什么康师傅,那俺就搞刘师傅,来一桶什么的,不服来战,谁怕谁呀!
  “来,青山老弟,我再敬你一杯,不,再敬你一瓶!”
  老袁又拿着一瓶啤酒,找上刘青山。
  结果大老李不乐意了:“老袁,你要感谢青山老弟,就哪天再安排个场子,总在俺这借花献佛算咋回事。”
  众人也都跟着起哄,老袁也不含糊:“别说一顿,就是十顿八顿都没问题!”
  酒桌上的气氛,重新又热烈起来,等到散场,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临走的时候,老袁这家伙,还拿着一沓大团结,硬往刘青山兜里塞。
  刘青山笑着拒绝:“老哥,你要是拿我当兄弟,就别给这个钱,我给你出主意,是因为咱们是忘年交,不是奔着钱去的。”
  “好兄弟,以后你就是我亲兄弟!”
  老袁使劲拍拍刘青山的肩膀,算是彻底承认了他这个小兄弟。
  其他人摇摇晃晃的,或是骑上自行车,或是步行离开,刘青山就在门口等大老李一会,这家伙估计在饭店签字呢。
  没错,这年头,他们这些头头脑脑出来吃吃喝喝,靠得都是手里的一支笔,招待费年年猛增,要不然,上边也不会禁制公款大吃大喝了。
  就在这时候,刘青山感觉到一丝阴冷的目光射过来,扭头一瞧,是何家康等人,也正从饭店走出来。
  “呦,何经理,小玲姐,好巧啊。”刘青山乐呵呵地打了个招呼。
  然后目光和陈东方那阴冷的眼神对视一下,毫不示弱地说道:“好久不见,又来了啊。”
  “我也甚是想念。”陈东方则冷冰冰地回道。
  虽然他事后也知道,杨红缨和眼前这个青年的关系,但是他认定,杨红缨是受了这小子以及这小子家人的影响,才会拒绝自己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同样是夺妻之恨,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
  刘青山却是一脸风轻云淡:“陈先生不在春城发财,怎么跑到咱们碧水县这样的穷乡僻壤呢?”
  “当然是干大事!”何家康在旁边帮腔。
  刘青山点点头:“噢,那是方便——”
  何家康不由得一愣:“你怎么知道?”
  刘青山眨了眨眼:“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那你说方便面是怎么回事?”何家康气冲冲地问道。
  刘青山摊摊手:“我的意思是想问问,方便不方便跟我说说干什么大事,何经理啊,你这个人就是性子太毛躁。”
  你……何家康又一口气噎住了。
  刘青山则自顾说道:“原来你们要搞方便面啊,那东西我见过,确实不错,是个好路子,正好我也想搞一搞,何经理,还得谢谢您提醒我呢。”
  看着刘青山戏谑的目光,还有陈东方向他投来的那不满的眼神,何家康又觉得嗓子眼有点发甜,一口老血,差点又喷出来。


第279章 气管炎
  “青山老弟,走啦走啦,今天喝得真痛快!”
  大老李栽栽愣愣地从饭店里晃悠出来,说话的时候,舌头都有点大了。
  刘青山还真担心他一头栽马路牙子上,连忙过去扶住。
  而陈东方也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等到那三个人都走远了,大老李也不晃荡了,说话舌头也不大了:“青山老弟,那个就是家家康野菜厂的吧?”
  刘青山点点头,他也知道大老李装醉的本事,肯定是担心引起什么冲突,这才把自己调过来的。
  然后他笑呵呵地说:“其实,用拳头解决问题,是最没水平的,虽然那个何家康,我一拳就能将他撂倒。”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高文学,含愤出手,都把何家康给打趴下了。
  “行,我知道你的本事,别说他们了,就算小鬼子见了你都得认怂。”
  大老李乐呵呵地拍了拍刘青山的肩膀,一起往酒厂溜达。
  路上,刘青山就向大老李询问:“老哥,你们酒厂以前也生产果酒是吧,有没有退休的老师傅,给我介绍一下,要手艺最好的。”
  “是生产过山葡萄酒和山都柿酒,不过也就是在本县卖卖,没啥利润,后来就停了。”大老李虽然喝了不少,但是说话一点不走板儿。
  他们碧水县,北部靠山,南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靠山当然吃山,果酒饮料之类的,也都生产。
  比如说,县里今年就投产了一个饮料厂,生产瓶装饮料“小白桦”,家里的老四老五就非常喜欢喝。
  刘青山也觉得不错,喝起来并不是那么甜,但是带着一股白桦树汁的清香。
  “老弟,你要弄果酒啊,听哥哥一句劝,最好别弄这个,老百姓都不认。”
  大老李在这方面有过切身的教训,所以就开导刘青山。
  刘青山则笑笑:“这不是看到山里的野果子都成熟了嘛,我们夹皮沟合作社,准备酿点果酒,留着自个喝。”
  “这样啊,那成,回头俺把大果子介绍给你。”大老李这才放心,搞土作坊,自己家喝,那还真花不了几个钱。
  刘青山眨眨眼:“我又不吃早饭,来什么大果子?”
  “哈哈,郭老头外号叫大果子,是前年退休的老师傅,以前就负责果酒这一块。”大老李一脸坏笑地解释着。
  然后他又强调说:“这个外号,可千万别当着他的面叫,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不许请他吃大果子,要不然,肯定急眼!”
  刘青山想想,也就恍然大悟,也跟着嘿嘿笑起来。
  在他们当地的方言中,果这个字,也做动词用,表示吸吮的意思,比如说亲嘴也叫果一口。
  通常在说大果子的时候,这个“子”字,都说“zā”这个读音,而zā这个,又跟女性某个部位同音。
  如此一来,那含义自然就比较丰富了。
  果然,大老李就笑嘻嘻地讲起了郭师傅的黑历史,那还是郭师傅年轻的时候,刚结婚,早晨到厂子上班。
  工友问他吃的啥,他说吃的大果子,这个笑话就流传开来。
  等两个人说说笑笑到了酒厂,大老李就找个小办事员,领着刘青山去郭师傅家。
  去别人家登门,当然不好空手,刘青山得知郭师傅抽烟,就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