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东西,估计存了几十年没整理,小子你怎么保管的,简直是糟蹋好东西嘛!”
  刘青山眨眨眼:说好的我是老板呢?
  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白二爷的眼光,一下就说出这些古画的经历。
  于是他嘿嘿两声:“老爷子,您也知道,那些年……”
  二大爷这才点点头:“不错,能偷摸留下来,也算是万幸,还好你现在找到我,要是再放几年,那就真成废纸废布喽。”
  想想前些年,这些好东西,不知被烧毁了多少,老爷子也是好一阵痛心。
  刘青山能理解老人的心情,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安慰道:“老爷子,咱们还是珍惜当下吧。”
  珍惜当下,对!
  二大爷深深望了刘青山一眼,然后就拿笔开了个单子,上面有各种纸张,也有一些诸如明矾之类的制剂,看样子,是准备直接开工。
  跑腿儿什么的,当然是老帽儿的事儿,这边就是琉璃厂,买这些东西最方便不过,出门走两步就是荣宝斋。
  屋里剩下的两个人,则观看桌子上的古画。
  画面黄呼呼的,都有点瞧不清楚,还斑斑驳驳,满是霉点,笔墨的颜色,也模糊不清,还有许多裂纹。
  “二大爷,这个还能修复吗?”刘青山瞧着有点悬。
  “这个还算是好的,费不了多点儿工夫。”二大爷头也不抬,仔细查看着古画。
  瞧着瞧着,嘴里忽然轻咦了一声:“八大山人的,还真是一件宝贝。”
  刘青山不懂这些,就只能在旁边干瞪眼搭不上茬,他唯一纳闷的是:这还算保存好的,那不好的啥样啊,还能看吗?
  二大爷瞥了他一眼,就开始轻声自言自语:“瞧瞧这只鸟的小眼神儿,愤世嫉俗啊,肯定是真迹。”
  “小山子你放心,这宝贝我一定给你修好,恢复如初不敢说,肯定能焕然一新。”
  刘青山只有在旁边点头的份儿,结果惹得二大爷烦了:“你小子赶紧滚蛋,哄你妹妹看金鱼去吧!”
  这是什么话?
  刘青山讪讪地出了屋子,果然觉得浑身轻松许多,就和老四老五一起,乐乐呵呵地侍弄他们自己的小院子。
  日子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一周之后,第一幅古画也顺利修复完毕。
  这里面,当然是白二爷起早贪黑的,下了不少功夫。
  他的心思,刘青山也明白:毕竟要给老板瞧瞧自己的手艺,不白拿钱。
  “小子,进屋瞧瞧吧。”
  二大爷背着手,率先进屋。
  刘青山他们紧跟在后,老四老五也跟着,小孩子好奇心重,她们也早就想瞧瞧了。
  还有刘银凤,也默默地跟在后面。
  修复好的古画,已经挂在墙上,尺幅并不太大。
  刘青山这几天也没进这间临时工作室,等看到墙上那幅画,这才使劲揉揉眼睛:
  “二大爷,您不会是又画了一幅新的吧?”
  这幅画确实焕然一新,表面的那些霉点和开裂统统消失不见。
  整个画面的墨迹也非常清晰,连印章都瞧得清清楚楚。
  画面上那两只小鸟,更是栩栩如生,孤傲鄙夷的神态也惟妙惟肖。
  盯着画面瞧的时候,刘青山都感觉到自己好像被鄙视了。
  “哥,那只小鸟瞪我!”
  小老四不高兴了,撅着小嘴告状,没招你没惹你的,干嘛瞪人啊?


第262章 最“青年”
  “它不光瞪你,谁都瞪,就这德性。”
  二大爷显然心情不错,就逗了小老四一句。
  “二大爷,您这手艺真是绝啦!”
  刘青山竖起大拇指,他现在是真心佩服,就这手艺,可千万不能失传啊。
  虽然说艺多不压身,可是他一来不能常在这边住,二来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啊。
  这时候,刘银凤忽然轻声说道:“白爷爷,我想和您学修补字画,可以吗?”
  大伙都是一愣,二大爷也直摇头:“你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怎么想起来学这个?”
  刘银凤却是一脸认真:“我也看到这幅画最初的样子,那模样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然后被白爷爷妙手回春,给救了过来,重新焕发生命力,我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心里忽然很喜欢。”
  白二爷张着嘴,愣愣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姑娘,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来形容他的工作,心里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刘青山也瞧着二姐,使劲眨巴两下眼睛:以二姐沉稳的性子,把这个当成一个业余爱好,好像也不错呢!
  刘银凤现在还没开学,每天除了看看书,剩下的时间,还真就跟着白二爷,学起修补字画的手艺。
  这把白二爷都给乐坏了,这姑娘性子安稳,心思细腻,最关键的是能坐住板凳。
  哪怕坐那小半天不动坑,也不急不躁,简直天生就是干他们这行的。
  用老话来说,这就是祖师爷赏饭吃啊。
  不过除了高兴,他心里还有浓浓的遗憾:人家是大学生呦,肯定不能把这个当成主业,你说这世上,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刘青山又领着老四老五逛了两天之后,终于开始干正事。
  这趟进京,除了送二姐来这,顺便安置个落脚点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参加新长征突击手的表彰奖励大会。
  全国万余名突击手,只有几百多人受邀前来参加会议,那绝对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趁着这个机会,多交流交流经验,多交交朋友,互通有无,好像也不错。
  八月十五日上午,大会在共青团的最高组织地引导下,顺利召开。
  八月十五日下午,部分中央领导莅临会场,并进行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可惜的是,刘青山并没有看到那位推动改革开放的老人。
  不过却看到了后来的好几位重量级人物,这时候他们大多才四十多岁,真的很年轻啊。
  八月十六日,作为杰出代表,刘青山上台作了题为《青年应该做改革开放的先锋军》的报告。
  时年,他尚未满十八周岁,在一群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之中,也是最“青年”的。
  这篇报告很是受到重视,不仅是内容奋发向上,充满朝气,而且热情澎湃,富于感染力,对广大青年,能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
  最重要的是,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深度,有理有据,绝非夸夸其谈,而是能给广大青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做法。
  经过上面研究之后,这篇报告,很快就全文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
  刘青山这个名字,再次进入到一些上层的视野。
  在参加完表彰大会之后,刘青山的首都之行,也算是完美落幕,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归程。
  来的时候大包小裹的,回去的时候,东西也照样不少。
  老帽儿的三轮车拉得满满的,愣是没装下,送行的人们,手里还都拎着不少。
  还好是始发站,送行的人都买了站台票,直接把东西都放到车厢里。
  “师叔,有时间的话,多去麦考尔他们那转转,多交流交流啊。”
  大伙都下了火车,刘青山嘴里还叮嘱着老帽儿,而后者则一个劲摇晃脑瓜子:“还是少去为妙,那那边大洋马……嘿嘿。”
  看看身边还有送行的刘银凤和高文艺这些小丫头,老帽儿也没好意思再说。
  “我的意思是,叫你多跟他们兑点外汇卷啥的!”
  刘青山也忍不住白了老帽儿一眼,这个师叔,想啥呢。
  老帽儿这才一个劲点头,刘青山还真有点不放心他,万一被拐到米国给卖喽咋整,于是又对身边的刘银凤叮嘱道:
  “二姐,你没事的时候,可以陪着师叔一起去,那边老外多,还能多练练口语呢。”
  嗯,刘银凤点点头,抬眼望望弟弟:真的好年轻,可是却做了这么多的大事,三凤真厉害,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本来以为自己会是一个人在外地求学,想不到现在不仅有了落脚点,还有老帽儿师叔,还有白二爷这半个师父照应着。
  “行了行了,都回去忙吧,有事打电话啊!”刘青山和大伙挥手作别。
  “二姐,等放寒假的时候,我们还来!”
  小老四也挥着小手,她还有点没玩够呢。
  “彩凤啊,你和山杏,就在首都上学好了?”
  高文艺摸摸两个小家伙的小脑瓜,也颇为不舍。
  她和父母已经搬到四合院这边,大家相处得都很好。
  小老四使劲摇晃脑袋:“不行啊,我都想我娘了,还有爷爷奶奶,还有村里的小伙伴,还有大鹿鹿和小黑……”
  “别数了,等你数完,火车都开喽。”
  刘青山笑着揉揉她的脑瓜,就准备领着两个小的上车。
  这时候,山杏忽然挣脱刘青山的大手,激动地向前跑去,嘴里还大喊着:
  “娘!娘!我看到我娘啦!”
  站台上都是行色匆匆的旅客,她让过一只只旅行包,挤过一个个行人,可是依然失去了目标。
  小丫头站在那,茫然环顾,无声的哭泣起来。
  刘青山快步追上来,拉起山杏的小手,没有任何安慰的言语,只是轻轻抚摸着小家伙的西瓜头,帮她抚平心灵的创伤。
  在他想来,一定是山杏看到了一位和钱玉珍相貌相似的女性,错把人家当成了母亲了。
  这孩子啊,虽然平时不说,可是心里对母亲的思念,却是如此炽烈。
  “山杏,我们回家吧。”
  小老四拉住山杏的手,两个小家伙手挽着手,一起吃力地登上火车。
  幸好,一路有彩凤相伴……
  八月二十日,在历时二十天之后,刘青山他们兄妹三人,终于回到碧水县。
  下了火车,从车厢出来的时候,就连老四老五这两个小家伙,都吭哧吭哧抬着一个大提包。
  刘青山就更不要说了,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袱,简直就是行走的运货车。
  走出站台之后,兄妹三人不约而同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然后都叉腰在那喘大气。
  “哥,下回咱们再去首都,你还是开吉普车吧。”
  小老四看样子是真的累坏了,嘟囔着说道。
  刘青山也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真不错。
  不过这一堆小山似的东西,吉普车也拉不下啊,刘青山本来想往村里打电话,叫张连娣开吉普车来接他们,想了想,干脆还是找一辆卡车算了。
  于是,借用车站的电话,给酒厂的大老李打了过去,也是怪事了,怎么打也打不通。
  摇了好几分钟,电话终于接通了,里面传来大老李熟悉的声音:“歪,这里是碧水县酒厂,您是哪里,是要订购药酒吗?”
  刘青山愣了下:“我不要药酒,我要一辆拉酒的卡车。”
  “开什么玩笑,我们厂里的卡车,现在全都送货去啦!”
  也不知道是电话的声音有点失真,还是大老李急火火地没听出来,刘青山一听对方要撂电话,连忙又说道:“老哥,我是青山啊。”
  “我忙着呢,管你是谁,啥,青山老弟,哈哈,你这是从首都回来啦,在哪呢,我马上去接你!”
  大老李的声音都透着一股子兴奋,问清楚刘青山的位置之后,就咔嚓一下,撂了电话。
  刘青山眨眨眼:不会是拍摄的广告在电视里播出了吧?
  不大一会,大老李就坐着一辆小卡车来到车站,看到刘青山,就直接扑上来,一个熊抱,把刘青山抱到半空,使劲转圈。
  “停停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