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等到入冬之后,咱们才会出货,现在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等着花苗成长就好。”
  侯三一个劲点头,他现在对刘青山几乎是盲目崇拜,无比信服。
  “成,老板你说了算。”
  侯三说完又嘿嘿笑起来:“现在市面上,有人把君子兰叫做绿色金条,我看一点没错。”
  也难怪侯三兴奋,这些花苗里面,有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呢,现在就值个万八千块的。
  想想自己马上就要成为万元户,侯三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绿色金条吗?
  刘青山望着眼前这几棵小君子兰,叶片还很稚嫩,青翠欲滴。
  但是在那些红了眼的商人眼中,这一片片绿叶,只怕每一片都是金子做的,金灿灿的,能晃瞎人的眼睛,叫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刘青山口中忽然幽幽说道:“就算真的面对这么多金子,我们也要保持清醒,永远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啥意思?
  侯三抓抓头发,他好像有点明白,又好像不明白。
  刘青山指指侯喜禄家破旧的房子:“侯哥,这里是你的家,家里有你的父母兄弟,这些都比金子还要宝贵。”
  这次,侯三好像懂了,他愣了一阵,眼神里的狂热,渐渐褪去……


第169章 农大的财神爷
  在侯喜禄家吃过午饭,把张龙和胡伟扔在这,由李铁开着吉普车,直奔农大校园。
  刘青山毕竟还没有驾驶证,而李铁在部队就考了,所以还是叫他开车比较保险。
  农大始建于四八年,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来到有些老旧的校门前,刘青山心里忽然一动:或许读大学的时候,可以考虑这里。
  真要去读清北那样的大学,对他来说,实际意义,或许还不如农大。
  可是这件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还是到时候再说吧。
  跟门卫说明来意,一番登记之后,两个人才被准入,不过吉普车却还是停在外面,车辆竟然不许随便进入。
  得,正好逛逛校园,刘青山就领着李铁,溜达进去。
  道路两旁都是参天大树,刚刚发出嫩芽,树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小鸟,在欢快地鸣叫。
  这时候的城市里,还没有达到鸟兽绝迹的程度。
  老旧的红砖楼,还有整齐的自行车棚,一些地方还铺着煤渣路,跟以后的大学校园,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但是刘青山更喜欢现在的大学,虽然看上去落后破旧,但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大学,可不就是学习的地方嘛?
  虽然在门口问过门卫,但刘青山还是辗转了好几个教学楼,最后才在农学院的一个实验室里,见到了王教授。
  这会儿的王教授,穿着白大褂,戴着胶皮手套,正领着十几个学生,在实验室里忙活。
  刘青山也不敢直接闯进去,许多实验室,都是经过无菌处理的。
  里面的王教授听到敲门上,向门口张望一眼,透过门玻璃,就看到刘青山年轻英俊的面孔,笑容也不由得浮现在脸上。
  交代身边的学生几句,王教授这才走出实验室。
  “王爷爷!”
  看到王教授,刘青山也倍觉亲切。
  “好你个小山子,我老头子整天都替你忙活,腿儿都遛细喽。”
  王教授显然也很高兴,嘴里虽然数落着,但是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挡不住。
  他们这些人,被耽误的青春年华,恨不得能补回来呢。
  要是叫他天天闲着,提笼架鸟的,还真过不惯。
  “王爷爷,您可悠着点,要是累了,就回咱们夹皮沟,休息放松一段时间。”
  刘青山还真担心把老爷子给累个好歹,那罪过就大了。
  不过瞧瞧王教授,一脸容光焕发,颇有些老树发新枝的架势,刘青山觉得,王爷爷应该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忙碌,充实,快乐。
  “哈哈,不用你假模假样的邀请,我马上也要回夹皮沟,还要带着学生去,小山子,把吃的喝的都准备好。”
  王教授嘴里跟刘青山开着玩笑,然后解释了一番。
  黑木耳的菌种培植成功,当然要应用,他这次带领学生,就是去夹皮沟进行实践的。
  一项成果,躺在实验室里,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搞农学的,尤其注重实践。
  “那太好啦,王爷爷您放心,一准儿好吃好喝供着,绝对不含糊。”
  刘青山也高兴,要是跟农学院这边建立联系,把夹皮沟当成实践基地的话,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他知道,农学院有自己的试验基地和试验田,用来培育粮种等等。
  只不过黑木耳这项产业,刘青山的计划是用人工手段,尽量达到天然木耳的品质。
  所以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较大,才会去夹皮沟进行实践活动的,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爷俩聊了一会儿,王教授这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渐渐板起面孔,语气也不满起来:
  “青山啊,按照我的想法,这项技术,肯定是给你们无偿使用的,可是系里的领导不同意,我还跟他们这些官僚吵了一架,具体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还得你去跟他们商量。”
  看到老爷子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刘青山连忙笑着安慰:
  “王爷爷,您可千万别生气,这个要求很正常,学校搞试验什么的,也都是有成本的,当然要适当收取费用。”
  他知道王爷爷是纯粹的学者,所以才看不惯这些,于是又拍拍胸脯说:
  “您放心,到时候我去和领导谈,肯定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教授哼哼两声:“我就是瞧不惯那些官僚的做派,一副死要钱的模样,有辱斯文。”
  耻于谈钱,也是这个时代许多人身上的特色,是好是坏,刘青山也不好定论。
  于是,王教授把刘青山领到教务处,把那位楚主任介绍给刘青山之后,他就又去实验室忙活了。
  楚主任也就四十左右岁的样子,跟王教授相比,那简直太年轻了。
  瞧得出来,对于王教授这样的老教授,他还是很尊敬的,刚才王爷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他始终都笑脸相陪。
  “小刘同志,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楚主任给刘青山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打开话匣子。
  刘青山接过水杯,道了声谢:“楚主任,我还在读高中呢,你还是叫我小刘同学吧。”
  哦,楚主任不由得又仔细打量刘青山几眼,果然比他们大学的那些孩子还要年轻。
  “那就更不得了喽,你的事儿,我都听王教授讲过,这个老王啊,差点都把你当成亲孙子喽。”
  交谈一阵,楚主任这才进入正题:“小刘啊,你也知道,现在大学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这是要吐苦水的节奏,刘青山可不想听,于是开门见山说道:
  “楚主任,我们完全理解,这个道理,就好像你们有种子,我们有土地,我们要种地,上您这买种子,那还不是天经地义。”
  “理解万岁。”楚主任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他是真被老王给训怕了。
  刘青山就继续问道:“楚主任,那您看这费用应该怎么收取,定下规矩,以后也好照章办事。”
  楚主任点点头,试探着问道:“小刘同学啊,那你看一千块的费用合理不?”
  刘青山眨眨眼:“是一年一千块,还是怎么说?”
  楚主任连连摆手:“就是一次性收取点费用,毕竟参加实验的师生,多少还是要发一些补助的。”
  刘青山则摇头不止:“我认为,这个费用,实在太不合理啦!”
  “小刘同学,不合理我们还可以商量嘛,你看八百块怎么样?”
  楚主任也觉得跟农民兄弟要钱,实在有点不像话,他们学校,也想办三产,可是一个农大,还真没有好的项目。
  要不然,他一个教务处的主任,何必腆着脸跟人家要小钱儿。
  “楚主任,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一千块钱实在太少啦!”
  啊?
  楚主任顿时一愣,仔细瞧瞧对面的青年,看他是不是在故意说反话。
  可是以他的人生阅历来看,那青年的神态很认真,好像并不是耍他。
  刘青山准备给这位楚主任上上课:“主任,咱们农大,不搞第三产业的吗?”
  楚主任摇了摇头:“总不能去田间地头搞三产吧,咱们农大,除了有点试验田,也就没什么了。”
  果然如此,刘青山心中大定:“主任,这土地就咱们的金饭碗。就像黑木耳这个项目,咱们可以大量培育菌种,然后出售给养殖户,财路不就有了吗?”
  “卖菌种,这个不符合上边要求吧?”
  楚主任的脑筋,显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范畴,丝毫没想过自己开发市场。
  “农大牵头,搞一个菌业公司,除了黑木耳,什么香菇,平菇,猴头菇之类,都可以进行研发。”
  刘青山顿了顿,给楚主任留下消化的时间,看到对方的眼睛越来越亮,便继续说道:
  “在一些适宜的地区,可以建立分厂,就近生产,需要的种植户也能就近采购,从而形成一张大网,只要是能涵盖东北这三个省,那咱们农大还会缺钱吗?”
  啪!
  楚主任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小刘同学,小刘啊,你就是咱们农大的财神爷呀。”
  至于这么激动吗?
  刘青山给他吓了一跳,他本来还有好几个点子,现在看来,暂时好像不用说了。
  就这一个菌业的构想,估计就够农大方面忙活的。
  激动过后,楚主任不禁起了爱才之心:“小刘,听王教授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有没有兴趣来咱们农大?”
  “主任,我刚读高一。”
  刘青山嘴角微微翘起,心里也越发觉得,将来读农大,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起码自由度有保障。
  “对对对,等你高考之后再说,要是你乐意,肯定把你特招进来。”
  楚主任直接作出保证,然后又说道:“小刘,等一会咱们就去见校领导,把你的计划,好好跟领导汇报,也叫领导们高兴一下。”
  看到刘青山没有反对,他立马抄起电话,兴冲冲地开始联络学校的领导层,毕竟,三产方面,不是他主抓。
  楚主任打电话,刘青山就坐在那喝水,先润润嗓子,等一会,指不定还得长篇大论呢。
  然后他就听到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是夹皮沟的人吗?”
  “对,就是过年给咱们学校送鲜菜的那个夹皮沟。”
  电话里传出哈哈的笑声:“那好,必须见见,这个塑料大棚,还真是好东西,农学院那边,也可以搞起来嘛。”
  刘青山眨眨眼:看来鲜菜真没白送啊……


第170章 玉猪龙
  等刘青山离开农大的时候,天都黑了。
  虽然有点晚,但是这次交流十分融洽,可谓是双赢:农大方面,终于找到一条财路。
  而刘青山所代表的夹皮沟,也得到学校方面的承诺:以后的各种菌种,全部免费。
  出了校门,李铁就开着车接了他,由刘青山指路,驱车前往王教授家里。
  王教授都跟他说好了的,晚饭就在这吃。
  在楼下停了车,两个人就抱着礼物上楼。
  “你个小山子,又拿这么多东西,我们老两口能吃得了吗?”
  王奶奶瞧他们抱着纸箱子,嘴里就开始埋怨。
  刘青山放下东西:“奶奶,没拿啥,就是俺大姐给捎来的鸡蛋,还有老四老五挖的一些野菜,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