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刘青山随手拧着柳条,然后轻轻一抽,就把里面白净的柳条棍儿抽了出来,随手扔掉,只剩下一截泛着绿意的柳条外皮。
  又见他拿出一把小刀,熟练地将柳条皮儿的小圆筒割了几下,弄成长短不同的几支。
  最后每一支都轻轻削出来一个小舌头,然后放在嘴里,鼓着腮帮吹了一下。
  嘟……
  低沉的响声,便从柳条哨儿里发出来。
  又试着吹了几支,声音有的低沉浑厚,有的尖锐嘹亮,都被刘青山收了起来,回家给老四老五玩儿。
  每年开春,小娃子们都喜欢拧这种柳条哨,然后嘟嘟嘟、吱吱吱地吹着。
  郑红旗忽然也有一种冲动:要不要给妹妹也弄几个呢?
  不过想到小小也快成大丫头了,肯定不屑玩这个,也就放弃这个念头,嘴里却轻声自语:“你很闲嘛,那我更要向书记县长推举你,参加谈判喽。”
  刘青山耸耸肩膀,也不在意。
  顺利下山,客人们直接驱车离开夹皮沟,刘青山谢绝了胡领导和周局长他们的邀请,晃晃悠悠地回到家里。
  等到老四和老五放学之后,就看到柜盖的大碗里,用水泡着十几直柳条哨,立刻高兴地叫起来:
  “叫叫,吹叫叫!”
  村里的小娃娃,都管这种柳条哨叫做“叫叫”,于是俩小丫头一人分了几支,就屋里屋外吹起来。
  小老四还专门在大外甥小火跟前吹,嘟嘟嘟就跟放屁似的,一点也没有当小姨的样子。
  “四凤儿,别吓到小火。”
  林芝正在外屋做饭,扒着门吆喝一声。
  “妈,小火笑啦,小火笑啦!”
  老四嘴里大叫,林芝连忙跑进屋,果然,小婴儿躺在那儿,正傻傻地笑着,两个小腿儿还直蹬。
  这还是小家伙第一次笑呢,大伙都围过来观看,都是一脸欢喜。
  小婴儿的一笑,就能给全家带来笑声。
  小老四最得意:“是我吹叫叫,小火才笑的,肯定是喜欢听。”
  说完就又吹起来,这次换的是一支比较细的柳条哨,声音也十分尖锐。
  小火对这种声音有点不大感冒,听着听着,小脸一抽抽,哇的大哭起来。
  吓得小老四顿时不敢再吹了,一脸无辜的样子。
  林芝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发现是尿了,连忙换了块干净的褯子,小家伙这才止住哭声。
  林芝一边抱着孩子轻轻摇晃,嘴里还一边念叨:“一晃儿,小火明天就要满月喽。”
  刘青山算算日子,可不是嘛,于是乐呵呵地接过话茬:“那明天摆两桌满月酒。”
  可惜的是,大外甥的满月酒是喝不上喽,当晚,刘青山就开着吉普车,急火火地赶奔春城。
  王教授来了电话,通知刘青山:塑料大棚的材料问题,帮着联系了两家工厂,需要刘青山过去,商量一下具体的规格。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黑木耳的菌种培植,也获得成功。


第168章 绿色金条
  第二天上午,刘青山一行人就抵达春城。
  这次速度最快,主要原因是李铁也会开车,俩人换着开,速度当然得到提升。
  别看李铁沉默寡言,可是开起吉普车来,却十分狂野,车上其他几个人,差点被颠哒吐喽。
  正好顺道先去二道河子,进入光荣村,刘青山很快就找到了老侯家。
  因为那一栋白色的大棚,是村里的独一份,特别惹眼。
  “就是这了,你们哥仨,估计要在这住上一年半载的。”
  刘青山率先下车,他也有点意外,想不到侯三哥几个挺麻利的,大棚都建起来了。
  “小师兄你放心,肯定没问题,条件再艰苦,还能比猫耳洞苦啊。”
  胡伟大大咧咧地跟着下车,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经历过生与死血与火考验的战场,在他们眼里,还有困难吗?
  进到院子里,里面的大黑狗就开始狂吠,直到侯三的父亲侯喜禄迎出来,这家伙才开始摇头摆尾。
  看到刘青山,侯喜禄先是一愣,很快便认出来,立刻满脸笑意:“呦,是青山大侄子,快点进屋!”
  他表现出来的亲热,确实发自内心,这塑料大棚盖起来之后,侯喜禄算是见识到这玩意的好处。
  现在这月份,外面的园子和大田,还没开始播种呢,光秃秃一片。
  可是大棚里面,他在边边角角种的小白菜和小水萝卜菜啥的,已经是嫩绿一片,煞是喜人。
  想想一年之后,自家就能白得两座塑料大棚,侯喜禄怎么能不欢喜呢?
  一脚把大黑狗踹进狗窝,这才殷勤地把刘青山等人让到园里,侯喜禄嘴里还说着:
  “三子去城里买种子花苗啥的去了,老大老二在大棚里面伺候花苗呢,青山,咱们先进屋,跑了这么远路,累了吧?”
  刘青山却笑着摆摆手:“大伯,俺先去大棚瞧瞧。”
  说完,他又把身后的张龙他们介绍给侯喜禄:“以后他们就在这边照看,给大伯您添麻烦啦。”
  侯喜禄打量着这三条大汉,虽然他瞧不出是什么,可还是能感觉到三人身上那若有若无的煞气。
  尤其是一只手臂的张龙,更是瞧得侯老汉一阵阵心寒:
  这年头,断了胳膊的,不是上过战场,就是混道上的,哪一种都最好不要招惹。
  于是他连连点头:“不麻烦,不麻烦,以后就住在家里,是一家人呢。”
  胡伟话多,瞧瞧大棚,笑嘻嘻地说:“小师兄,以后我们就守着这个,你就放心吧,保证连个苍蝇都飞不进去。”
  而李铁则一言不发,身形一动,便去了大棚那边,围着开始转圈,还和身旁的张龙,不时低语两句。
  刘青山瞪了郑伟一眼:“少说多做,你呀,越来越像二师兄。”
  说完就在侯喜禄的引领下,从大棚的小门进去,进到棚子里面。
  里面的温度还是要比外面高很多,几个通风口都开着,并不显得闷热。
  刘青山一眼就瞧见了侯三的两位哥哥,旁边还有一位老汉,正拿着小喷壶,细细地在一块地上浇水。
  “大哥,二哥。”
  刘青山打了个招呼,侯大侯二才想起来这个年轻人是谁,立刻乐颠颠地迎上来,很是亲热的样子。
  聊了几句,侯大就指着那位老汉介绍说:“青山兄弟,这位是何师傅,是种花的老把式了,从朝阳公园园艺队退休,被老三请来的。”
  刘青山也不敢怠慢,连忙笑着伸出手:“何师傅,辛苦您啦。”
  那老汉约莫六十多岁的样子,一身劳动布衣裤,笑着摊摊手,有些拘束地说道:“全都是土,就不用握手了。”
  “哈哈,一样一样,俺在家也是种地的。”
  刘青山也不管这些,热情地抓着老人的手摇晃起来,一下子就把距离拉近不少。
  熟络之后,何师傅就领着刘青山他们,在大棚里面转悠一圈。
  刘青山也基本了解目前的规模,不得不说,侯三还真卖力,这才一个多月的工夫,就收购了二百多株小花苗。
  而且看样子,何师傅照顾得也都不错,一棵棵都很是茁壮。
  另外还有十几盆大株,有几盆正在开花,喇叭筒形状的君子兰花朵,看着着实喜人。
  最后还有几畦刚冒芽的幼苗,何师傅说,这些都是用花籽培育出来的花苗。
  等再长一两个月,就可以分盆定株。
  “这些幼苗有多少株?”
  刘青山看着这些只露出两个小丫的花苗,也满心欢喜:这些都是钱啊。
  绿色金条,可不是白叫的。
  何师傅是个很憨厚的老人,脸上带着宠辱不惊的憨笑,望着那些嫩绿色的小芽,目光中满是慈爱,就像在看自己的孩子:
  “冒芽的一共是三百六十八棵,陆陆续续的,三子还会收一些。”
  说完还咂咂嘴:“就是出芽率有点低,刚刚能达到一半,小刘啊,你这投资可不小,这花苗平均的价格,都快达到十块钱一棵啦。”
  一小棵两个小芽的幼苗,成本已经达到十块钱。
  这哪是花苗啊,简直一个小芽挂着一张炼钢工人,都是钱啊。
  平时照顾这些花苗,何师傅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一点纰漏,对不起那每个月一百块的工钱。
  一百块啊,他的退休工资才多少?
  “何师傅,您放心,照顾好这些花苗就行,亏不了本儿的。”
  刘青山笑着安慰几句,这些数据能准确地从老人嘴里蹦出来,说明人家是真用了心的。
  几个人正说着呢,就听到外面传来侯三的声音:
  “是老板来啦,老板……”
  老板就老板吧,别看刘青山现在是十七岁的小青年,但是心理年龄成熟啊,总被人“兄弟兄弟”的叫着,感觉还真有点别扭。
  等到时机成熟,肯定是要搞个公司什么的,规范一下称呼也好。
  “老板?小师兄,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要叫你老板?”
  胡伟笑嘻嘻地问了一句,刘青山也懒得理他,走出大棚,就看到侯三正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兴冲冲地冲进院子。
  自行车的驮货架两侧,还绑着俩大竹筐。
  侯三头上扣着一顶破草帽,脸上汗津津的,就他那小体格,骑二八大杠,还真有点费劲。
  “老板!”
  侯三把自行车支好,就快步迎上来,一个多月不见,这家伙似乎又黑瘦了一些,不过精神却极好。
  “侯哥辛苦啦。”
  刘青山瞧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想必这些日子,天天都是如此,否则也弄不回来这么多花苗花籽。
  侯三连连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老板,这君子兰,一天一个价儿,天天往上涨,涨得人都有点害怕。”
  嘴里说着,他手上就掀开竹筐的盖子,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搬出几盆小花苗,放在地上,然后一脸肉疼地说道:
  “这几盆花脸儿,一盆一百五,吓死个人。”
  说完又眨巴几下眼睛:“老板,你给的钱,全都花光了,我手头还剩二百多块。”
  “这么快就花光了?”
  刘青山也有点吃惊,一万块啊,在这个人均月收入几十块的年代,能把这一万块花出去,也算是本事。
  “老板,我对天发誓……”
  侯三还以为刘青山心疼钱呢,他真没贪污一分钱。
  “哈哈,花得好,花出去了,才能赚回来。”
  刘青山大笑一阵,还伸手拍拍侯三的肩膀。
  侯三这才转忧为喜,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老板,还是你有眼光,看出来君子兰要涨,这些日子,我天天在城里转悠,发现不少外地的大老板,都开始进入这个行当,这是要火爆的节奏啊。”
  这一点,作为过来人,刘青山当然很清楚,商人都逐利而来,才把君子兰市场炒到了天上。
  等到曲终人散,君子兰价值暴跌百分之九十多,到那时候,才回归到花卉本身的真正价值。
  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倾家荡产。
  但是这一切,和君子兰这种花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是人性的贪婪所致。
  侯三也来了兴致,贼眉鼠眼四下望望,这才悄声跟刘青山说道:
  “老板,就咱们大棚里面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花苗,我保守估计,也能值个三五万块,要不咱们考虑出货吧?”
  侯三是真有点怕了,他担心君子兰的价格一落千丈,最后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等到入冬之后,咱们才会出货,现在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等着花苗成长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