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好,1983-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红缨忽然一把拉住刘青山的手,脸上露出灿烂微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男朋友,而且,我们已经在一铺炕上住了。”
  这一瞬间,屋子里面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只有杨红缨抱着刘青山的胳膊,一脸幸福模样。
  “你,你你……”
  杨红军用手指着妹妹,震惊地张大嘴巴,却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你……你们!”
  陈东方英俊的面孔,也因为愤怒而显出几分狰狞。
  他的目光飞速地从杨红缨和刘青山脸上扫过,一只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一股危险的气息,猛的从刘青山心底冒出。
  他飞速向前跨出一步,将杨红缨挡在身后,然后逼视着陈东方的眼睛,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要冲动,也不要做任何傻事,否则的话,我保证你们出不了夹皮沟!”
  咳!
  刘士奎重重地咳嗽一声。
  他也走到刘青山身旁,目光炯炯盯着对方:“当年,我也是一个兵!”
  这一刻,刘青山似乎感觉到,爷爷那本来已经有些微驼的后背,又重新变得如同山峰一般挺拔。
  杨红缨也向前一步,和刘青山并肩而立:“哥,东方大哥,你们想用武力把我带回去吗?”
  “如果那样的话,那么我们之间,就彻底义断情绝!”
  杨红军一听可急了,连连摆手:“冷静,都冷静,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我很冷静,一直很冷静。”
  陈东方同样扫视着对面的几个人:“可我不喜欢背叛的的感觉。”
  一丝冷笑,浮现在陈东方的嘴角,他根本就不为所动。
  “陈东方,你说什么呢!”
  杨红缨也彻底急了,她张开双臂,试图将刘士奎和刘青山挡在身后,可是她的身躯,又怎么能挡住两个男人?
  陈东方的嘴角抽动两下,扭了扭脖子:“红缨,你让开,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资格当你的男朋友。”
  “你要干什么!”
  杨红缨的身子猛的向前扑去,却被杨红军一把抱住。
  刘青山则握紧拳头,丝毫不怂。
  就在这时,所有人只觉得眼前人影一闪,然后一切就又重归平静。
  屋子里多出一个人,只见哑巴爷爷魁梧的身形,正站在两伙人中间。
  呀呀呀!
  哑巴爷爷脸上依旧带着那憨憨的笑容,手上还比划了两下。
  刘青山瞧见师父的手势,满脸的激动,师父表达的意思很简单:
  他,是我的徒弟!
  陈东方的手臂微微颤抖,或许别人还以为他是因为激动或者气愤所致。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这两只手臂,现在已经一动都不能动。
  甚至想要勾勾手指,都无法做到,仿佛失去一切知觉。
  他也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知道,这一切,肯定跟进来的哑老头有关。
  一股寒气,从他的脊背冒出来:如果对方刚才心存歹念,那么他现在已经变成一具尸体,躺在冰冷的地面。
  果然是天外有天啊!
  但是陈东方依旧保持着冷静,朝杨红军点点头:“红军,我们先回去吧。”
  然后他又转向杨红缨:“这件事,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你能改变主意。”
  说完,他就迈步向屋门走去。
  不过走路的姿势有些怪异,上半身一动不动,一直走出大门外,来到吉普车前面,才感觉双臂终于开始有了些知觉。
  “红缨,我下次再来看你。”
  杨红军也一跺脚,然后又望了刘青山一眼:“你真是红缨的……算啦,这事我也不管了。”
  他紧追着陈东方出门,钻进吉普车,两个来时意气风发的人,都各怀心事,怅然离去。
  在他们来这个小山村之前,肯定想不到这样的结果。
  “师父!”
  刘青山这时候才体会到,有一位师父替他遮风挡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不过他更清楚: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后更要下苦功夫,跟师父好好锤炼。
  哑巴爷爷依旧乐呵呵的,还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拍拍刘青山的肩膀,手上还比划两下。
  刘青山不由得汗颜:师父是问他佩戴狍子角了吧,刚才表现得很勇敢。
  这时候,身边传来嘤嘤的哭声。
  是杨红缨,刚才一直表现得那么坚强,现在终于忍不住了。
  她一边哭还一边自责地念叨着:“爷爷,三凤儿,都怪我不好,是我差点害了你们。”
  刘青山连忙安慰她:“老姐,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谁叫我们是一家人。”
  “谁跟你是一家人!”
  杨红缨红着眼睛,白了他一眼。
  这是你刚才说的好不好,是谁口口声声说,这里就是你的家呀?
  刘青山眨了眨眼,觉得还是不要跟女人争论的好,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张罗叔家喝喜酒呢。
  他估计,老姐现在心里都快要是羞死了,竟然当面说出那种话。
  不过好像也没说谎,那几天大姐夫不在家,杨红缨跟大姐一起睡,虽然隔着幔帐,确实是一铺大炕的。


第118章 冬捕
  刘青山一大家子,全去参加大张罗家的酒席。
  这个倒不是他们一家没有矜持,搞全家抬那一套。
  主要是差不多都随礼了:爷爷刘士奎一份,林芝一份,高文学和刘金凤一份,最后还有杨红缨一份。
  所以白吃白喝的,也没剩下几个,就都去了。
  到第二天中午,刘青山开车,把二姐送到公社,坐客车回学校。
  刘青山也知道了期末考试的具体时间,他们高一是十五、十六号这两天。
  回到村里,老支书通知他:春城汽车厂那边来电话,叫他这两天就过去,说是外国的谈判团马上就要来了。
  刘青山正好说了说赶集的事,大伙心里有点没底,原因很简单:都没做过买卖,不知道卖啥,也不知道咋卖。
  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到集市上,估计没几个能张开嘴的。
  不要以为,那一声吆喝是那么容易喊出来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只有车老板子长个买卖脑瓜,举双手同意,正好顺便还能叫自个闺女多摸摸方向盘。
  至于卖啥货,刘青山提出了一个大的方向:只要是过年时候能用到的年货,统统都行。
  他实在是太清楚了,这两年,只要手上有东西,绝对不愁卖。
  原因很简单,包产到户头几年,农民手里多少有了点余钱,谁不想过个好年?
  而采购大多数年货的渠道,就是供销社这一个途径,更多的人,还没有商品经济的意识。
  大家情况都跟夹皮沟的村民差不多:不会做买卖,也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这样的结果就是需求远远大于供应,所以只要把年货运回来,躺着都能赚钱。
  这里边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们有一辆大解放。
  可以跑长途运输,去城市进货,就凭这一项,就是绝大部分人所不具备的。
  一说起年货,大伙也都来劲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什么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写对联的大红纸,扎灯笼的五彩纸,甚至连糊墙的报纸和张贴的年画,都给想到了。
  刘青山拿着纸笔,很快就写满了一张,罗列出数十种商品。
  这些东西当然不能全部采购,现在连一个进货渠道都没有呢,只能是有啥货抓啥货了。
  商量了半宿,这才把前往春城的采购人员确定下来:张连娣自然要开大解放,老板叔和大张罗,这两个能人负责跟车。
  刘青山胆子也大了,要开着吉普车去春城,车上拉着张队长和二彪子。
  这两位,主要是负责在春城联系货源。
  等刘青山那头忙完之后,还可以进行协助。
  这年头,跑运输也不是那么安全的,路上劫车的事也时有发生,为了以防万一,还请哑巴爷爷下山,专门负责押车。
  至于山上,临时派两个人,顶替一下护林员的工作。
  一般过年赶集,怎么也得过了腊八之后,才算是旺集,大致是从腊八到腊月二十八,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现在距离腊八还有将近十天,正好开始备货。
  按照刘青山的想法,去的时候也不能跑空车啊,最好是来回载:把鸡鸭鱼肉这些农副产品运过去,再运年货回来,两头赚。
  他们猪场的那些育肥猪,已经被汽车厂预订,不过还能再长半个月出栏,现在就宰杀的话,有点亏。
  至于鸡鸭之类,数量有限,现抓的话,十天半月也不一定能凑够一车。
  就在大伙为这事发愁的时候,二彪子提议说:“水库那边正要进行大规模冬捕,昨天还来夹皮沟雇人帮忙,不知道能不能弄几车鱼过去?”
  冬捕是当地的特色,冬天凿冰下网,一网下去,有时候能打上来好几万斤。
  打捞上来的鱼,直接就在冰上速冻,冻得邦邦硬,都能当棒子打人,吃的时候,跟鲜鱼差不多。
  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运输啊。
  行,就这个啦!
  老支书最后拍板。
  不过这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还得做通水库那边的工作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张队长就领着夹皮沟二十名壮劳力,去水库帮忙捕鱼,刘青山,也是其中的一员。
  天还没亮呢,刘青山就起来,在自家的院子里活动一阵,时间太紧,他今天就不上山了。
  屋子里,母亲已经为他准备好早饭:酸菜猪肉的水饺。
  冬捕这活儿,时间长,任务重,在冰面上干活,也格外消耗体力,所以必须吃抗饿的饭菜才成。
  要是空着肚子干活,越干越冷,回来非得大病一场不可。
  不光是刘青山,其他参加冬捕的村民,早饭也都是饺子油饼之类,不然真顶不住。
  二十多人,坐上两辆大马车出发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马车都是三个头的,就是拉车的马有三匹,也叫三套车。
  中间是一匹驾辕的大辕马,这个是拉车的绝对主力。
  辕马两边,还各有一匹马,分别是拉串套和拉帮套的,重车的时候,辕马拉不动,这两个才发挥作用。
  以往在当地农村,专门有一个名词,就叫做“拉帮套的”。
  啥意思呢,说的是这家的男人,因为身体原因,比如腿残疾了啥的,支撑不起这个家。
  而媳妇仁义,又不肯撇下丈夫改嫁,咋办呢?
  就会找一个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汗,负责干活,三个人在一起搭伙过日子,这个后加入的,就叫拉帮套。
  今天夹皮沟出动三套车,不是因为拉不动车,而是水库那边,不仅雇人,还要雇马,所以就多去几匹马。
  呱嗒呱嗒的,整齐的马蹄声踏破拂晓的宁静,马儿粗大的鼻孔喷出一道道白气。
  这个时间段儿也是一天最冷的时候,俗称鬼呲牙,气温绝对超过零下三十度。
  鬼呲牙的意思是说,就算是小鬼儿这时候出来晃悠,也得冻得呲牙咧嘴直咝哈。
  好在马车上坐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捂得贼拉严实,从头武装到脚。
  头上大狗皮帽子,脚下大欤B头,身上不是穿着棉大衣就是裹着羊皮袄,还真没一个呲牙的。
  走了四五里地,马车就已经进入水库位置,地面上是半尺厚的积雪,下面才是将近一米厚的冰层。
  走着走着,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雪原上,亮晶晶的,就像是闪烁的宝石。
  这种时候可不能长时间盯着雪地瞧,那样眼睛很快就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