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科医师-第1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系,手里有一台3。0t的二手机,才用了两年零三个月。你们要是要,我可以捐赠给你们。”
刘牧樵手里的核磁共振全部要换成6。0t的,这里属于较贫困的省份医院,给他们,3。0t的属于高尖端设备。才用两年多,有7成新,给青省省立医院,那绝对是好东西。
“真的?”
刘副主任肯定不会幼稚到马上就相信这个年轻人,她知道3。0t核磁共振机是什么概念,也知道其价值,7成新也是3000多万。
第1942章 刘晓琴
刘副主任是青省省立医院ct、核磁共振室的副主任,年纪不大,才36岁,已经晋升到正高职称,在青省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她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出身贫苦,家里重男轻女,恰恰他们家前面7个生的都是女孩,第8个才是男孩。
刘副主任名字叫刘晓琴,在家排行老大,读初中家里就准备让她辍学,帮家里干农活,带妹妹。
但是,刘晓琴很懂事,立志要离开这个大山区,不想再重复自己父母的一辈子。
她没有辍学,而是考取了县第一中学,成绩十分的优异,但是,她最后选择了第二中学,因为第二中的招生办主任承诺每年给她3000元的奖学金。
除了这3000元,家里是没办法再给她补贴了,她也理解。她家属于赤贫。
母亲对她说:“娃,你想读书,我和你爸不能阻止,这是你一辈子的事,那你就去读书吧。好好读,钱,省着点用。人家城里人,咱们不能比,人家父母有工资。我们大山沟里,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我们之所以要生这么多,没法子,咱刘家三代单传,没个儿子今后怎么养老?你别怨你父母,你好好读书,今后有出息了,你的日子就可以过好一点……”
刘晓琴很懂事,认真读书,吃穿按最低标准来,一身初中穿的蓝外衣一直穿到高二,由于长身体,短得都快衣不遮体了,肚脐眼都看得到了。她不得不买了一件外衣,在夜市摊上用30元钱买的。
鞋子就更惨,挤脚,她偷偷在学校垃圾桶里捡了两双皮鞋,算是她最体面的东西了。
吃,刘晓琴基本上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来源就是学校的青豆或者黄豆。
人家高二了,家里都拼命给孩子灌营养,以为成绩可以通过食物来提高,送饭菜来学校,刘晓琴偷偷看了别人碗里几眼。
人家一顿的菜,她需要用一周时间来满足。
她每天吃的是米饭加一份不要钱的榨菜汤,偶尔买一份青椒炒青豆。
刘晓琴蛋白质供应不足,个子长到高三才1米51,体重只有72斤。
不过,她的成绩拔尖,高考成绩650分,被湘雅医学院录取了。
在大学里,她又被保送读研究生,毕业之后没有再选择读博了,而是回到了青省,准备在省立医院就业。
她并不认识省立医院的任何人,人家对她的求职半年都没有回应,身无半文的刘晓琴只好在麻城市中心医院投了另一份简历,人家收留了她。
不过,在市级医院就业并不是刘晓琴的理想,她用了3年时间,还没来得及升主治的时候,她在囊中脱颖而出了,在放射学期刊上,她发表了一篇论文,被省立医院放射学出身的副院长看中,这篇文章在年会上交流,获得好评。
第2年她成功在省立医院再就业,并且在5年后晋升为主任医师——破格。
刘晓琴做梦都想要一台3。0t的核磁共振。
青省最高级的核磁共振是1。5t的——不好意思,他们医院还保留了两台0。2t的永磁核磁共振机,还在使用。
现在这位年轻进修生说他手里有一台3。0t的核磁共振机想捐赠,太不可思议了。
但看他的样子却好像不是在撒谎。再说,现在讨论的这个病人,就是他捐款治疗的。
还有一句话,刘晓琴在琢磨,这个少年似乎对核磁共振机很内行,他能指出我们的核磁共振上有三道伪影,这就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医生能说出来的。
这么说,这个人不应该是冒牌进修生,而是一个有实力的进修生,并且可以确定是影像学进修生。
特别是她想起了自己,当年不也是从下面医院上来的吗?谁说下面医院没有人才?
他捐赠,或许就是在创造一个机会,想进省立医院,难说。
“你说你捐赠一台3。0t的核磁共振机?”刘晓琴也不怕别人笑话她,反问了一句。
“是的,你没听错,我捐赠的是3。0t超导核磁共振机,至少是7成新。如果你们有足够的病人,这种机型很赚钱的,它的保养费用并不比1。5t的高,稳定性更好。”
“年轻人,我是认真的哟。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刘晓琴对高科技医疗设备的追求是非常迫切的。他也经常看京城回来的病人带来的核磁共振片,3。0t的片子,那漂亮的不得了,连神经纤维都看得清楚。
追求完美的刘晓琴做梦都想拥有一台3。0t的核磁共振机。
“我不开玩笑,只要明天刘牧樵真的来了,帮助这个病人重新站起来了,我一定捐赠。”
刘牧樵说完,其他人都半信半疑的。
人家都已经这么说了,捐赠这话题也就不好再追问下去,关键是明天刘牧樵会来吗?手术能做吗?
手术能不能做,还要等明天刘牧樵来了之后再确定。请外面的专家都存在这个问题,纯粹的网上看资料还是不够,到了现场才能决定手术能做不能做。
刘晓琴将信将疑,信的成分是6成,不信的成分是4成。
“你认为刘牧樵能做这手术?”
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上,刘晓琴都觉得自己问得不妥,这样猴急,万一人家是开玩笑的呢?
“你放心,刘牧樵做这台手术肯定是没问题的。”
“你真的和他很熟悉吗?”
“你们都知道万雷这个人吧,著名的企业家,他的手术,脊髓血管瘤手术就是刘牧樵做的,最近,万雷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手术后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我见证过这事。”
又扯了一会,讨论会结束,这位少年,大家把他当成了ct、核磁共振室的进修生,也就没有再在意了。
但有两个人在意。
刘晓琴是一个。
“要是明天刘牧樵来帮他做了手术,成功了,你真的会捐赠3。0t的核磁共振吗?”
刘晓琴拦住刘牧樵追问。
“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到,一台3。0t的核磁共振,在内地并不稀奇了,你们这里还只有1。5t的,即使万一刘牧樵没有来,我捐一台也不是大事。”
刘牧樵笑着说。他在想,明天jon出现了,捐一台旧核磁共振作为礼,一点也不为过。即使是jon没有露面,刘牧樵也准备捐,反正要处理,6。0t才是接近完美的核磁共振仪。
第1943章 迎接刘牧樵
第二天,刘牧樵混在人群中,准备迎接“刘牧樵”。
他真的好奇得紧,他在想,jon怎么会玩这把戏。
陆陆续续过来了许多的人,有一个小型欢迎仪式,在医院礼堂举行。
重要人物还没有到,刘牧樵和张庆国住院医师在工作人群中,假装帮忙,他要看看jon看到他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jon冒名顶替刘牧樵其实是有漏洞的,并且是非常大的漏洞,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
谁都知道刘牧樵是汉人,如果你突然成了一个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人,肯定是露馅的呀。
这不好解释。
刘牧樵很疑惑。
但是如果不是jon,那谁敢冒充刘牧樵?
这不是随便可以冒充的,关键,你得拿得下这台手术。现在,拿得下这台手术的人只有4个人,朱亚光和宋百年不可能冒充刘牧樵,那么,敢冒充刘牧樵的就只有一个人,必定是jon,也必须是jon。
虽然刘牧樵不能确定jon为什么要冒充刘牧樵,也不确定他怎么处理自己和刘牧樵巨大的bug,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jon冒充刘牧樵。
这种逻辑分析是经得起推敲的,天下只有3个人有资格冒充刘牧樵,前两者不存在,最后就只有jon了。
“你说你跟刘牧樵很熟,我昨晚回去后查了一些资料,还百度了一下刘牧樵,原来我们国家也有这样厉害的人物,我真的是孤陋寡闻了。你和刘牧樵熟,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我想和他合张影。”张庆国说。
“照张相那还不简单?可以。”刘牧樵说,“来,我们合一张影。”
张庆国对眼前这个黑山老农有几分好感,特别是他教了张庆国看核磁共振片和ct片,还让他出了名,今后在省立医院混,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张庆国觉得这个黑山老农就是自己的贵人。
张庆国昨天也知道了,眼前这个黑山老农很不简单,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影像学医生,但是,他帮病人捐资看病,出手就是30万,还承诺给医院捐赠一台3。0t的核磁共振机。
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谜,他一定是一个富二代或者别的二代,做医生也许仅仅是个人兴趣问题。
个人兴趣,嗯,有道理,这个黑山老农确实是一个天才级人物,他这么年轻水平就这么高,连老资格的影像学专家都没有发现的问题,他都能发现,这就是天才的脑子才有可能有这种水平。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有一个,刘晓琴副主任。
她昨晚回去后很久没有睡着,激动啊,但又有些担忧。
是不是高兴过头了?是不是被别人耍了?
3。0t的核磁共振机对她来说太诱人了。这是她激动的原因。
除了激动和担忧,她还有一丝的嫉妒。
这个进修生水平很高啊!
她不相信张庆国能够发现两处漏诊,一定是这个年轻人发现的,佐证的理由是,这个年轻人能发现核磁共振片子上的三道伪影。
这不是普通医生,也不是普通影像学医生能够注意到的,专家能看到,但谁能判断是三道伪影?就是刘晓琴自己,也只能大约估计是三道伪影。
这一定是一个天才级别的影像学人物。
刘晓琴多少有些嫉妒。
她自己就是影像学方面的天才,对于这一点,刘晓琴一直很自豪,她从小就能很轻易记住和分辨人脸和物品,她见过同卵双胞胎,看过一眼之后,就能鉴别他们谁是谁。
她考大学,最先录取的是临床专业,改影像学是大二之后的事,老师发现她在诊断学的学习时,对影像学有特殊的敏感,经过测试,带教老师惊讶发现,她对灰度的判断能力有一种天才级别的辨别能力。
于是她被动员改了专业。
本来,她是可以留校的。但湘雅医院进人相当严格,第一必须是博士,第二海归人员优先。
刘晓琴两者都不符合。她选择了回家乡。
事实上,她的能力得到了证明,可以说,青省最厉害的影像学人物,过不了几年,一定是刘晓琴。
她准备今天找这个年轻人谈谈,希望他来省立医院,今后,他们两个就是青省医疗系统的两根影像学顶梁柱。
可是,这个年轻人没有来科室。
问别人,都说,没这个人啊。问主任,也说不存在啊。进修的,我都是要他们找你,我没有私下里答应谁来进修。
刘晓琴懵了。
他打电话问脊椎外科的萧主任,“那个黑山老农是怎么回事?”
萧主任正在去迎接刘牧樵的路上,说:“你的进修生,怎么问我啊?”
“我们这里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