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科医师-第1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打开电脑,重新看了核磁共振报告单,又把影像学资料打开,照着报告单的描述看下去,确实是有问题啊。
不行,得讨论一下。
他对这个病人的手术产生了高度怀疑,这么严重的脊髓损伤,手术会有效果吗?
讨论会很快就应他的要求召开了,核磁共振室的刘副主任也应邀参加,会议由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住持。
滴水筹的负责人作为出资方列席了讨论会。
张庆国住院医生是最低级别的医师,他有一个具体的工作,就是报告病历,这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态度,对一些事业的后继有人的一种态度。
虽然在这种高级别的讨论会议上,住院医生屁都不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但是,老祖宗有过规定,不管多高级的会诊,住院医师永远是报告病历的人。
当然也有的医院组织者不懂老祖宗的规定,把病历报告者提高到了主治医生,这是不懂规矩的搞法。
有素质懂规矩的组织者都会让住院医生报告病历,谁没有过年轻的时候?
“就是他。”张副主任侧过头对脊椎外科主任老萧说,“这小伙子不错啊,他的影像学知识竟然很厉害,今天发现核磁共振片漏报的人就是他。”
萧主任没有听明白,“张庆国会看核磁共振片?”
刘副主任点头说:“是的,第一眼,我也没注意,他说我看错了,这时候我才发觉,真的是我漏诊了。”
萧主任摇头,说:“不可能的,他什么水平,我不清楚?他连普通的ct、核磁共振都只是装模作样的看看,我就从来没有发现他有过人之处。”
刘副主任小哲说:“你这样就不对了,一个天才级人物每天在你身边,你都没有注意到,这是你的失职呀。”
萧主任说:“天才,你管他叫天才?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刘副主任说:“确实是天才。因为,你临床上人家发言说对了,或者纠正了你的漏诊,误诊,那也许是碰巧,一两次做不得数。但是,影像学不同,绝对不是碰巧就可以的。没有真才实学是发现不了的。所以,张庆国医师绝对是一个天才。”
萧主任虽然不敢认可她的说法,但是,他不得不多看了张庆国几眼。
咦?
今天看他,这厮似乎哪里不同。
他不是结结巴巴吗?他不是猥琐得紧吗?他不是没有一点自信吗?
今天他报告病历很流畅,重点把握得很好,检查重点突出,把不需要的,和需要的捋得很清楚,听的人一听就明白了。
平常病例讨论,还没有哪个住院医生能报告的这么清楚,难道他真的是一个人才。
等他报告完病历,萧主任问:“听说核磁共振片上的漏诊是你发现的?”
张庆国住院医生说:“是的。”
萧主任一听,吃了一惊,说:“小张,别开玩笑,这张片子我们至少有20个人看了,都没有发现问题,怎么会是你发现的?”
张庆国说:“我早就注意到了,但是,我担心我错了,就拿着片子找放射科最厉害的刘主任,她也赞成我的观点。”
刘副主任听张庆国说她是放射科最厉害的医生,心里高兴,忙说:“他说的没错,是他来找我的。”
接着,刘副主任就把核磁共振片再解读了一遍。
这时候都回过头看着张庆国,用狐疑的眼光看着他。
“咦,你这小子还有这本事?”
他的顶头上司是副主任医生老马,他带了张庆国3年了,一直都认为这个人资质平平,没什么出息。
随着质疑声,有人顺手拿起桌上的ct片子,“你看看这张片子是什么诊断。”
张庆国拿起片子,略略看一会,就把诊断说得一清二楚,并且还非常专业。
一张不够,办公室里有不少的ct片和核磁共振片,他连续看了3张,都回答得很专业。
这就奇怪了。
不用再测试了,张庆国确实是影像学的人才。
讨论继续。
发现他是个人才不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过了一会,张庆国还是张庆国,人们对他的看法有些变化,但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会诊的发言不会因为张庆国而停下来。
对于别人的成就,不会过于在意,知道了就行,你张庆国牛逼,这样的核磁共振片都能看出来,你牛逼,你厉害,不过,关我屁事!
讨论的倾向性意见是,这样的手术应该不可能成功,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二的脊髓受损,站起来的机会应该是没有了,这是常识,这是基本的医学理论。
明天刘牧樵会来做手术,我们是不是通知他一声,就说手术取消了。
或者还谨慎一点,把资料也发过去,给他看看。
按理,他看了资料之后就会哪里来回哪里。
噢,对了,是谁联系的刘牧樵?
滴水筹的高层?
那就请你联系一下刘牧樵,把影像学资料传过去给他看看。
“我,我试试。”滴水筹的区域负责人开始打电话,有人接电话了,对,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刘牧樵。
资料打过去了。
会诊的人可以暂时休息一会,等候刘牧樵那边的回话。
有人打破了沉默。
“我可以预计,刘牧樵明天一定会来做手术的,因为,据我所知,刘牧樵等人别说三分之二脊髓损伤可以做手术,即便是全部脊髓损伤也能够手术。”
说话的是张庆国住院医师。
这又犯忌了,你一个住院医师这不是多嘴吗?你怎么知道得比主任医师还多呢?
第1941章 牛逼的住院医
一般来说,学科前沿的知识,都是来自于高级专家嘴里,今天这种会诊,说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一般都是出自最有权威的人。
你一个住院医师怎么知道哪些知识是最新的?因为,你连最不新的知识都不清楚,你有资格讲最新知识?
没有啊!
即便是你是刚从最新一期期刊上看到了新进展、新知识,你作为一个住院医师也不要多嘴,就连主治医师也没有这个资格,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如果你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你这个医生这辈子的出息就不会很大,因为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情商问题。
智商决定你求学之路的远近,情商决定你事业之路的远近。
张庆国今天是犯大忌了。
有人讥讽,“你哪里看到了说,全部脊髓横断受损也能治愈的报道?要是你说的是真的,那这个人就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了。你说说,你从哪里看到有这样的报道。微信视频和抖音可不算数啊。”
“我……”张庆国哑巴了。
他确实没有看到这样的文章,仅仅一个住院医生,看到的文章都是最基础的,高深的大论文还轮不到他看。
他就没有订阅《中华》期刊。
不过,他相信自己的观点没有错,在两个小时前,他和一个心内科医生聊得很投机,这个医生,他不认识,他的微信昵称是“黑山老农”,他教张庆国看ct片和核磁共振片。
他讲得真好。
他把医生办公室里的ct、核磁共振片子都看了一遍。这也就是张庆国刚才能看出问题的原因。
刘牧樵教学的方法也很实用,1个小时,把张庆国阅片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一般的主治医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这个黑山老农还介绍了外面世界的新天地,他说脊髓外科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他举例说明,安泰医院刘牧樵,jon,朱亚光,宋百年,能让脊髓全部横断损失的人重新站起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这真是太开眼界了。
作为西北并不发达的省份,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慢一点完全正常,特别是像张庆国这样的住院医师,就更加不可能很快掌握外面的信息。
今天,这个黑山老农等于是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户,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
他既然都已经看到了美好的世界,不说出来怎么行?
所以,在不该他说话的时候,他说话了。
“你认识刘牧樵吗?”
“你知道什么脊髓横断损伤再吻合术?”
“你知道神经纤维是怎么样生长的吗?”
“你如果懂世界上最先进的颈椎损伤治疗术,我就该做头颅移植术了。”
……
张庆国住院医师收到的讥讽令他无脸见人,这时候,有人帮他说话了。
刘牧樵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也出现在医生办公室里,他穿着一件洁白的工作服,还挂上了胸牌。
胸牌的名字被听诊器遮住了。
一副红色3m听诊器很夸张地横跨在肩膀上。
“你们所怀疑的脊髓损伤不能修复的问题,我现在可以正式回答你们。你们可以回去查一查《中华》神经学期刊的第3期,第4期,还有去年的11期,12期。上面有4篇文章,都是讲的脊髓横断损伤的治疗效果,48例病例,治愈率达到了98%,只有1例因为心脏原因猝死,不能确定效果,其他的全部治愈。对于这一重大的科技进步,我似乎听出来了,你们这里除了这位张庆国医师,其他人都不知道……”
刘牧樵没有给大家插嘴的机会,一口气继续说下去,“就拿今天这个病人来说,放在协和医院,他可以重新站起来,放在安泰医院,则生活质量会更好。你们不是说,明天会请刘牧樵先生来做手术吗?那就放心好了,刘牧樵做这样的手术,就和普外科医生做阑尾炎手术一样,很简单。”
“你是谁?”终于有人抢着问。
“他是这次病人医疗费用的捐助者,他捐了30万。”滴水筹的负责人赶紧说,“他之所以捐资这么多就因为他知道病人能够治愈。否则,他不会做无用功。当然,这是他自己说的,他和刘牧樵很熟悉,”
这些话,虽然有些漏洞,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符合逻辑的。
“你穿我们的衣服干嘛?”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
“我在你们这里进修啊。”刘牧樵很果断滴说。
“进修?我怎么不认识你?”脊髓外科科主任说。
“我根本就不是你们科室里的进修生,我是ct室的。”刘牧樵胡编。
张庆国住院医生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你厉害,原来你是ct室的医生啊——噢噢不对,牛头不对马嘴,你不是说你是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ct室的进修生?
核磁共振室的刘副主任不淡定了,我们科室哪里有你这号进修生?
医院里,一般的医院放射科包括有x光室,ct室,核磁共振室;有的医院比较大,为了管理更精细化,就把ct室和核磁共振室分在一起,与x光室分开。
青省省立医院就是这样分的,ct室和核磁是一个科室。
是不是进修生,刘副主任能不知道?实习生,进修生都属于她管。
“你什么意思?”刘副主任严厉地问。
“刘主任,淡定,明天我会跟你解释清楚的。我在你那里进修,不会给你添麻烦,我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刘牧樵说。
“是吗?”
刘副主任会信你?你骗人说是我们科室的进修生,什么意思嘛?她一时间有些狐疑,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用是吗两个字给刘牧樵留下一点空间。
“刘主任,你们的核磁共振机有三道伪影,已经很影响阅片了,应该换了。你们现在的核磁共振机是1。5t的,即使维修好了也跟不上形势。所以,我建议你们换3。0t的。我有点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