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涧闲农-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鱼儿摆尾,能听到‘啪啪’声响。

    还记得这些鱼送来的时候,全没什么活力。鱼鳞光泽也暗淡……

    “这些鱼,越养越漂亮了。”周师傅说:“可惜太贵。”

    好水,真能养出好鱼。

    这个鱼,颜色已经比较深了,鱼鳞光洁,有光泽,体态也漂亮。

    月前,老瓦房从这里订了100条鱼,已经卖完了。临近过年又订了300条,这第二批,就达到了110元1斤。

    颜值就是正义,颜值高,就能卖出好价钱。

    而且在冷水溪里养了2个月,鱼瘦了,鱼肉更紧实。吃起来的口感更好……

    庄老板提起一条大雅鱼,看了看:“这是养的瘦鱼?”

    “塘口鱼,买过来养的。”陈放说。

    “养多久了?”

    “两个月。”

    “挺漂亮的……这么大,多少钱?”庄老板管理的屏顶度假村,庄老板是大股东之一。

    同时,屏顶度假村的股东还有他老婆的公司。庄老板妻子的公司是个餐厅投资公司,在蓉城投资了多家山庄,高档中餐厅。

    屏顶度假村的餐厅经理,赵吉阳的表叔(表舅),有这层关系,庄老板和吉阳小舅所在的公司也有联系。和庄老板有联系的餐饮,一年从小舅公司那边采购雅鱼就一万多斤。

    “这里的雅鱼有两种规格。一种是4斤大雅鱼,现在的卖价是每斤110元。大雅鱼,养的时间越久,价钱越高。这算是纯生态养殖了,而且养到现在,这些雅鱼的口感已经非常不错。”陈放说着看向周师傅。

    周师傅点了点头:“确实,就口感来说,已经清水雅鱼的口感没什么差别。现在的这些雅鱼更漂亮了……再养几个月,估计就和深山渔场的雅鱼也差不多。”

    深山渔场,建在大山里面的渔场,引天然山涧水慢养的雅鱼。那些雅鱼生长更慢,鱼背和鱼身的色泽比较深。那些雅鱼特别贵,基本都养到3斤以上,每斤价格至少一百五十元以上。

    那种鱼,市面上很少见。

    庄老板眼力劲还是有的,陈放这里的雅鱼,和深山里慢养的雅鱼比起来还有差距。不过110元1斤,差不多。毕竟个头摆在这里……

    雅鱼难养,长得慢。

    屏顶度假村的雅鱼,都是比较好的,一斤多两斤出头的,过年前的采购价都是95元1斤。那些是清水池里养接近两年的雅鱼……体态和颜色都比较好。

    也有更好的雅鱼,就是周师傅说的深山渔场。深山,高海拔,用山涧水养的雅鱼。

    山涧水不是山泉水。

    山泉水,水流通常不大。

    山涧水指的是大山里的溪流,水质清澈,水流量也比较大。山涧水氧容量高,水温较低,养出来的鱼,不仅颜色好看,体态优美,肉质也更加紧实。

    小竹沟,就是山涧溪水。只是这条溪水比较小……

    庄老板眼力尖,能看出这是瘦养的鱼,体型还不够完美。而且这个鱼的嘴唇比较薄,还不够厚。

    正儿八经深山冷水溪养出来的雅鱼,鱼唇特别厚实,比野生大鲤鱼的鱼唇厚得多。

    深山渔场的慢养大雅鱼,4斤多5斤,需要养四年以上,五年,甚至养更久。

    慢养的雅鱼,越大越贵。四斤多的慢养雅鱼,过年前的那段时间每斤是170元,还买不到货。

    雅鱼和其它鱼一样,有时候贵,有时候便宜。但慢养雅鱼,不管什么时候,都很贵。4斤以上,最便宜的时候都要150元以上。

    “这个鱼确实不错了,110元1斤,不贵。再养几个月,每斤能到130元左右。”庄老板笑着道:“如果想卖更高,至少养一年以上。时间短的过塘鱼,还是很好区别的。养一年以上,体态才可能接近慢养……不过也看水温。水温低,养出来的鱼,就更好看,变化也越快。”

    陈放连捞了四条:“回去做大锅鱼了。”

    庄老板笑了笑:“你这些鱼,今后准备怎么卖?”

    “我原来的想法是养半年以后看看,再卖。可今年冬天的气温低,连着下了两场比较大的雪,这让生态池的水温降低了很多,这些鱼,变化就快了很多。”陈放说着:“慢慢卖吧,多养一些时间。云山这边度假村多,等养好了,我就挨着去推销。最不济卖给鱼商,我这也不会亏本。”

    “我……”庄老板欲言又止。

    “怎么?”

    “我想说,我这边有销售渠道。”庄老板说着摆了摆手:“不过,每个经营场所都有稳定供货渠道的,而且是长期合作的那种。”

    用老瓦房举例,老瓦房好像有7个股东。

    周师傅的占股不到百分之十,主要管理后厨,以及采购。占股份额虽然不是最大,但在采购这块的话语权,那是他说了算。

    老瓦房的大股东姓廖,占了百分之三十几股份。那位大老板在云山还投资了好几个产业,他不怎么过问老瓦房的生意,只管老瓦房赚没有赚钱。

    另外还有一个占股百分之二十几的大股东担任老瓦房的经理,负责筹办宴席什么的,就采购的这一块,那位经理也插不上手。

    庄老板的销售渠道,指的是门路。

    “你这些鱼,今后准备卖多少钱1斤?”庄老板又道。

    “主要还是看成色,养的好,肯定就贵。要是卖相不好,就便宜卖了。”陈放道。

    “嗯。”庄老板笑着说:“今后我的屏顶山庄也从你这里进货,包送货的吧?”

    “包送。”陈放道:“当然包送。”

    “养雅鱼,肯定不是你这边的主业吧。今后这边全部养爬鮡和细鳞鱼……”

    “雅鱼,养个过塘鱼就好了。反正先养着,不着急。”陈放说。

    庄老板刚才提到了销售渠道,他是想和陈放说些什么的,因为周叔在,才没有说。

    回到家,陈放开始杀鱼了。

    雅鱼也是细鳞鱼。鱼鳞细,又硬,很不好处理。

    有些地方吃雅鱼不处理鱼鳞,那些是比较小的,也就是两斤左右的雅鱼。四斤多的雅鱼如果不将鱼鳞处理干净,特别影响口感……

 第二百三十章 李雪的堂弟

    厨房灶头,大铁锅……

    四条大雅鱼处理好,烧锅热油,鱼煎到两面焦黄,加生姜片,大蒜……再加入开水。

    四条大雅鱼,差不多17斤了。一锅炖……

    开水加了大半锅,用大火,咕嘟嘟炖着。炖十来分钟,锅里鱼塘已经雪白,再加入番茄,胡椒面……小火再慢炖几分钟,开始放盐巴调味。最后起锅撒上葱花。

    炖雅鱼,最后一道大菜了。

    桌子摆在前院,宾客们已经坐下。

    陈爸他们过来帮着将雅鱼端到桌上,陈放这边走正在做最后一个菜,冬笋炒腊肉。

    所有菜齐活,陈放也端上了碗筷,上桌后先喝一碗雅鱼汤。

    午餐特别丰盛,肘子、猪蹄、雅鱼汤。蒜薹炒肉,冬笋炒腊肉……还有腊肉和香肠。

    香肠是张晨家提过来的,陈放不太会做香肠,今年杀猪的时间晚了,没工夫做香肠。

    宾客尽欢。

    ……

    第二天,陈放二舅家办招待,周叔那边也办招待,然后赵吉阳二舅也办招待……

    舅舅那边陈放爸妈去。

    陈放和赵吉阳中午在周叔这边吃饭,下午赶去芦山。

    陈放这边要走的亲戚不多,但好多时间重叠了。晚上在吉阳二舅家吃饭,就住在了吉阳小舅家……

    大年初四了,吉阳大舅这边办招待,在这边吃过中午饭,下去又赶回云山,到陈放小姨家吃饭。

    然后到了初五,李雪那边又在喊吃饭了。

    本来还说初五出去耍,去峨眉山或者九寨沟,李师傅那边又说7号开工了。

    李雪老家在石成县,距离屏雅两百多公里。

    一大早,陈放喊了张晨两口子,开着他的大众面包车,出发。

    跟着周柏发来的定位,开了三个多小时的车,到李雪家,就快中午了。

    李雪家的客人不多,摆了三张桌子,这还是因为陈放他们过来多开了一张。不然两桌就能坐下……

    陈放他们过来带了礼物,牛奶,水果之类的,还有云山特产地皮菜。烘干地皮菜,用水泡涨后就能吃的。

    周柏在李雪家很受欢迎,坐在院子里和李雪家的亲朋聊着天,都没去干活,帮忙。

    用周柏的话说,不是不想帮,而是李雪爸妈不让。

    李雪在厨房里做饭。

    陈放他们过来,就准备开中午饭了。周柏将陈放他们介绍给李雪的家人……

    重点介绍了李雪的堂弟。

    李雪的堂弟以前也在上海打工……

    还记得有次周柏发病说李雪坐上了个‘屌丝’的电瓶车,那人就是李雪的堂弟,李浩。

    吃过饭,打牌的打牌,坐着闲聊的闲聊。

    “李浩在上海学西厨的。”周柏拉着李浩对陈放说:“你在云山认识的人多,能不能给我浩弟介绍个工作。”

    云山有西餐厅,但那是度假村内的西餐厅。有西餐厅的度假村,陈放知道的只有一家,可惜都不认识。

    陈放两手一摊:“我只认识中餐。做西餐……我对西餐不了解。”

    “我也会中餐。但主要做西厨……”李浩说。

    “我能介绍的地方只有老瓦房,屏顶度假村。”陈放看着周柏。

    “我想让李浩周叔做师父。这事情我跟李浩说过的了,你跟周叔说说。”周柏道。

    “在周叔那里学艺,挺难的。他那个人,对厨师的要求高,对徒弟的要求更高。”陈放说着:“在他手下学厨,要做好经常挨骂的准备。”

    “有本事的大厨脾气都不好,我知道的。听姐夫说周师傅的厨艺很好,特别是做传统菜。我想学做村厨,请陈哥帮忙跟周师傅说一下。”李浩拿出香烟,给陈放点了一根。

    “行吧。”

    也不知道周柏这几天干啥了,竟然答应管这档子闲事。

    说起学厨,大年初二那天周师傅说找不到传统厨艺继承人了,小舅还让陈放的小老表跟着周师傅学厨。

    小舅他们是真不想开大车了。今后不管做啥,有门手艺傍身,总归是好的。

    “喂,周叔……”陈放拨通了周叔的电话。

    “唉,啥子事?”

    “之前我小老表说跟着您学艺,怎么样?”陈放问。

    “学厨很苦的,你小老表那瘦小的身板,吃不吃得消哦。别过来干几天又跑……”

    “放心吧,我小老表能吃苦。”

    “行吧,让他过来试试。先说好薪水,学徒第一个月就是帮忙打杂,熟悉厨房和菜刀。在老瓦房做事,老瓦房这边给的薪水肯定不高,只能按临时杂工算,每个月3千8,比餐厅服务员还低。不过是我的徒弟,要是做得好,我私人再补贴两千块。试用一个月,看表现,第二个月可以安排个打荷或者案台的职位,每个月有六千五。”

    “补贴就不用了,哪有师傅给徒弟补贴的。这个的,我有个朋友之前学西厨,现在想学中餐,能不能顺便再收个徒弟?”陈放说。

    “这个……是熟人?”

    陈放看了看李浩:“是。”

    “你这一下给我安排了两个徒弟……行吧。什么时间将人带过来我看看……”

    “好,就这几天。”陈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