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涧闲农-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吉阳嘟着嘴,可爱极了。

    陈放捧着她的脸蛋儿,在她红润小嘴唇上亲了一下。

    和赵吉阳在一起快半年了,每次拥抱着她,做出亲昵举动,陈放还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冲动。

    男人的冲动,都懂得。

    赵吉阳身上有股香香的味道,似奶香混合了茉莉花的香味。这股香味让陈放痴迷,要起床了,陈放贪婪的嗅着心爱人儿身上香香的味道

    陈放时常在想,赵吉阳的胸脯如果再大一些,那奶香味是不是会浓郁一些。

    陈放穿上衣服,就去洗脸刷牙了。

    赵吉阳在房间里磨磨蹭蹭的,她还要梳头发。

    等着赵吉阳出来,汤圆都煮好了。

    两家不对,应该是一大家人,吃上了汤圆。

    汤圆,团圆,有个美好的寓意。

    在四川,除夕夜吃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也吃汤圆

    “红岩寺远不远?”赵吉阳问。

    “不远。距离大竹村直线距离几公里不过红岩寺不在大竹村,在红岗村。”从碧水村到红岗山的路正在修,还没有修通,等修通了,从大竹村到红岩寺就很近了。

    现在去红岩寺,要走红岗村那边。

    从大竹村也能过去,但要走山路。那条山路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走通。

    “红岩寺大不大?”

    “挺大的。”红岩寺在屏雅县都是比较出名的寺庙

    红岩寺在红岩山的半山之上。那里不止红岩寺一个寺庙,还有几个观。

    红岩寺的历史不长,大概也就几十年历史。

    也不对,红岩寺是很古老的寺庙,可红岩山上的红岩寺,是几十年前才修的。

    听爷爷说起过,红岩寺原来不在红岩山,而是在万佛崖。可万佛崖早就消失了,因为建仙女湖水库。

    仙女湖水库原来的名字就叫仙女湖,一个天然湖泊水库。水面的面积不大,估摸着千亩,但围绕仙女湖走一圈仙女湖有岛屿、高山,也是十几公里。

    后来依托仙女湖建了仙女湖水库。现在的仙女湖水库,水库区域是二三十平方公里

    不过水面的面积,并不大。再加上现在水位下降厉害只有六七平方公里的水面面积。

    水库区域是沿着水域外围一圈,计算其面积。

    原来的仙女湖周围有诸多庙宇,红岩寺,仙女庙,天尊观,麻衣观等等。建了水库,当地庙宇就搬到了红岩山。

    吃完饭,赵吉阳回屋化妆打扮,然后开了三台车,前往云山。

    “云山,云溪镇云溪镇为什么不直接叫云山镇?”坐到车上,赵吉阳问道。

    她在小竹沟生活也很久了,就感觉云山好大。

    云溪镇为什么不直接叫云山镇?

    陈放耸耸肩,说:“云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云山以前有三个镇,云溪镇,碧水镇,黄家镇。碧水村那边发展的很好,而且有大的居民集中区,那是因为碧水村原来是一个镇以前的大竹村都归碧水村管。”

    云溪镇是合并镇。

    大概七八年前,碧水镇和黄家镇全部合并到了云溪镇

    而云山,就包括原来三个镇的区域。并不是单独指哪座山

 第二百二十六章 红岩山【求订阅订阅】

    小的时候总特别期盼过年。

    长大后,对过年就没啥感觉了,而过年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淡。

    周柏去李雪那边过年了。

    张晨刚打来电话,说是喂过鱼了,正准备去红岩寺。

    县城到云溪镇的快速通道,车子一辆接着一辆。穿过云溪镇,车子更密集了。

    来到红岗村,在距离红岩寺还有好几公里,道路被车辆堵个水泄不通。

    今年红岩寺的头香,据说拍出了79万。二香,好像是34万……三香是十几万。不知道哪里来的土豪……将钱不当钱。

    红岩寺在他们这个地方很有名,往年的头香也是拍卖,通常都是几十万元。

    将车子停在农家院,陈放他们一大家子人步行过去。

    陈放和赵吉阳牵着手,十指紧扣。

    路上很多卖小饰品,竹艺的摊位,还有烧烤,套圈……

    “爸,妈,你们吃烧烤不?”陈放问。

    陈爸摆摆手,陈妈摇了摇头。

    吉阳爸妈也摆了摆手……

    陈放过去买了几串排骨,和赵吉阳吃着,跟随人流,进山。

    今天来烧香的人特别多,车子不许进山,只能步行。大概还有五公里多,走路慢一些,要走一个多小时,因为是上山路……

    进入山里,道路两边都是高大的原始树木。

    红岩寺在半山之上,两座高山峡谷之间。峡谷是悬崖峭壁,估摸着几十米高……

    进入山门,先看到陡峭的石梯,总共99阶。石梯两边是粗铁链做的扶手……

    爬上去,就看到红岩寺的正殿,里面供奉弥勒菩萨。正殿内,四角分别是四大天王。

    陈放他们在外面买了香,在正殿外面烧。

    这里有专门插香的钢架子。这里烧的都是大香,有些大香两米多长……

    钢架子前面还有一口大鼎。有些人带着小香,直接丢大鼎里面烧。大鼎里面火苗都窜出来了……

    正殿可以烧烤,还有几个偏殿外面也能烧香。

    白烟袅袅,飘荡在山谷的半山腰,形成了一条白色烟带。

    红岩寺里到处是人,人挤人。

    赵吉阳想去大殿里面看看,可看着拥挤水泄不通的人群,就放弃了。

    出了正殿,后面还有千手观音殿,里面供奉一尊高9米的千手观音。

    观音殿旁边是罗汉堂,里面有五百罗汉。

    穿过红岩寺,进入峡谷。

    峡谷最窄的地方只有四五米。峡谷中间有石板路,过去峡谷就是后山,后山石梯可以到麻衣观,仙女庙,天尊观……

    这些是比较小的庙观。其中仙女庙在右,面朝仙女湖水库。记得从仙女庙那里可以看到小竹沟。

    红岩山可以游览的地方也挺多,毕竟是云山最主要的景区之一。

    但过年,没什么好玩的,到处都是人。

    想来耍,只要不是过年的几天,都行。平常时间山里面人不多,来看风景,吃斋饭,喝闲茶,都是不错的。

    赵吉阳问:“天尊山远不远?”

    “远得很。”陈放道:“天尊山红岩山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头。从这里走路过去,还得走一个多小时。如果平常时间可以开车过去,车子到天尊山的山下,再爬到山上十几分钟就够了。”

    “这么远……那还有哪里好耍的么?”

    来红岩山,就是看风景。好耍的地方没有,风景不错的地方,倒是挺多。

    “去通天路嘛。通天路上去是看星台,那里的风景很好,也不远。”通天路,一条近乎笔直陡峭的石梯路,特别高,特别吓人。

    如果有恐高症的人,站在上面都不敢动。

    就算陈放,爬通天路也心惊胆战。

    通天路很窄,半米宽左右,两边是铁锁链扶手。

    通天路就在后山,穿过峡谷几十米就到到了。而看星台,就是峡谷左边山上……

    赵吉阳过去看到通天路的样子,以及正在攀爬的人,吓得直摇头:“没别的路可以上去?”

    “有,但是要绕一段路。”陈放他们沿着石板路进入向前走。

    石板路一边是陡峭山坡,另一边是极陡的山坡。从这边就能看到瀑布所在的方向,群山起伏,延绵不尽。

    有些山峰高耸,有些山脉如龙。

    山谷间雾气缭绕。

    在石板路的边上还有茶铺子可以坐下来看风景,喝茶……

    从一条蜿蜒的石梯爬到看星台。看星台的视野更好,能看到东边的群山,东北边的巍峨高山。西北边是红岗山,茶山……西边就是云垄山,云垄梯田。

    山上有拍照的,快速拍照,可以马上拿到照片的那种。

    现在的手机,像素普遍很高了。但不是说传统拍照就没有了意义……

    “拍照么,15元1张,现拍现拿。”陈放他们爬到看星台,就有拿着照相机的摄影师过来问道。

    “拍。”赵吉阳拉着陈放:“帮我们多拍几张。”

    陈放爸妈他们都回去了。

    赵吉阳拉着陈放拍了好多照片,还从照相馆买了个相册……

    快要中午了,陈放正准备给张晨打电话问他在哪儿,一起去吃斋饭,陈放的手机就响了起来:“喂,小舅。”

    “你还在逛庙子?”小舅问。

    “在看星台。”陈放说。

    “我和你爸他们在老榕树,快过来,准备吃饭了。”小舅说。

    “马上。”

    老榕树,红岩寺外面不远的一个山庄。

    那个山庄是周太公小儿子开的。也就是老瓦房周叔的小叔……

    从照相馆取了照片,陈放对赵吉阳道:“我舅舅他们在老榕树,喊过去吃饭。”

    “老榕树在哪?”

    “红岩寺外面。快中午了……”陈放牵起赵吉阳柔软的手,向山下走去,说:“等以后这边的人少了,我们再来耍。”

    “嗯。”赵吉阳乖巧的点点头。

    老榕树,山庄的名字。

    老榕树山庄也真有几颗老榕树,估计是大几百年的榕树了,需要好几人才能环抱住。

    这种榕树叫大叶榕,他们当地管这种树叫‘黄葛树’。

    在看星台能看那几颗大榕树,不是太远。但走路过去,绕一个大圈,走快一些,都走了半个多小时。

    陈放他们过去的刚刚好,正在上菜。

    今天山庄里的生意爆好,陈爸也是认识山庄的老板,让老板临时多开了一桌。要不然想找个赶着饭点吃饭的地方,挺难。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参观渔场【求订阅】

    吃过饭。

    陈放舅舅想去看看他的渔场

    年前,陈放在小竹沟外面安装了大铁门。

    陈放车子走最前面,停车开了门。

    进去大门,拐个弯就到小竹沟了。山谷口建了拦水坝,能听到哗哗流水声。

    里面是一人多高的水泥火砖墙。

    水泥火砖墙砌成的鱼池,鱼池上面全覆盖的隔热彩钢瓦。彩钢瓦最低高度都有三米多

    山谷口竹林的里面,,一栋小瓦房,张晨、张瑶还有张坤和张在院子里打牌。

    大竹村姓张的人比较多,其次是姓李和姓罗的人。

    张是小叔的儿子。张坤他和张晨的关系就不好描述了,都是张太公的重孙。张太公有三个儿子,到陈放他们这辈,太公的儿子,陈放他们都要喊爷爷

    称呼都差不多,就是个亲远的关系。

    看到陈放他们回来,张晨放下牌,带着张瑶过来打了个招呼。

    陈放舅舅他们认识张晨,每年过年陈放家里办招待,张晨都会过来。

    陈放给舅舅介绍了张瑶,张坤他们,带着舅舅他们进去了渔场。

    这里的鱼池,水泥墙高,但里面的水没有放满。鱼池里的水深基本在15米左右

    水泥墙最高的一面是175米的样子,差不多是18米。而池子内壁深度超过2米了。

    建鱼池的时候,挖掘机还挖过塘基。水面到墙壁高度留有半米,是防止细鳞鱼跳出鱼池。

    鱼池建设由低到高。往山谷内的水泥墙,露出地面部位也就一米多点,可以在外面直接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